•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新闻专业主义:乌托邦还是意识形态?

    时间:2021-03-27 07:52: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 为什么“新闻”这样一个门槛并不高的职业会标榜专业主义?为什么会有人试图将其建构成为一种乌托邦?本文对中国新闻场这个“政治小世界”之中的新闻专业主义言说的产生脉络进行梳理,从“行业独立的政治诉求”角度探索这套神话如何被异位移植到中国,其政治目的何在,指出这种说法有可能遮蔽人民报刊的传统,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乌托邦;意识形态

    作为“现代性的意义生产实践”的新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本系统”。①如果只从文本角度来看,新闻文本本身并不具有特殊性:即便是最故事化的新闻,用帕克的话来说也只不过是一种通俗文学的形式——一种备受欢迎的短篇小说的轮回形式而已。②那么,为什么“新闻”这样一个并不高深,门槛并不高的文本生产业会标榜专业主义?事实上,文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法律等专业和新闻学一样,都经历过专业化的建构。而且这些专业的从业者在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甚至超过了新闻学,也不乏对专业性的强调,但是这些领域并没有出现“文学专业主义”“社会学专业主义”“人类学专业主义”“哲学专业主义”之类的产物。唯独新闻学领域出现了所谓的“新闻专业主义”。③奇怪的是,那些不提专业主义的学科,也未曾因为所谓专业主义的缺失而陷入不专业的危机之中。在学科的危机时刻,这些学科通过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等的调整,重新确定学科同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科的突围,完成范式革命。它们在专业化程度上不亚于甚至远远超过了“新闻”专业,而一直强调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学科与新闻实践则似乎一直在所谓的“新闻专业主义”的路上。

    尤其是在各种新媒体新闻产品或实践形态如微信新闻、客户端新闻、机器人新闻等层出不穷,算法、程序员的逻辑冲击着整个新闻业专业的逻辑之际。新闻专业主义在被“解构”“冲击”的同时,也成为了新闻专业对于新媒体的应对话语。似乎,无论出现怎样的状况,新闻专业主义岿然不动。在这种意义上而言,新闻专业主义的功能更像是意识形态。因而,国外有研究则直接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考察新闻专业主义。④

    在西方经济、政治、文化危机此起彼伏的时代,新闻专业主义被人试图以乌托邦的名义言说就显得格外具有症候性了。本文利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工具,对中国新闻场的新闻专业主义言说的产生脉络进行梳理,探索这套神话如何被异位移植到中国,这种言说的政治性,以及其可能遮蔽的人民报刊的传统。

    何谓新闻专业主义?一直以来众说纷纭。由于新闻专业主义界定存在含混性,在学术论述之中“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经常与“专业”(profession)混为一谈。陆晔与潘忠党在《成名的想象》之中区分了专业与专业主义:专业的新闻工作强调的是新闻工作必须通过专门培训,接受为新闻从业者提供的特定的专业技能教育,遵循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等。新闻专业主义则在专业要求之外,还包括“一套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崇高权威精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⑤

    在这种区分中,新闻专业本身是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技术规范的系统存在;而新闻专业主义除了包括这些职业技术规范系统之外,还意味一套某种布尔迪厄意义上的“新闻场”这个“政治小世界”的价值关联体系。⑥这种价值关联体系是对专业化实践的现实抽象化与极端化之后观念化建构的结果。这套价值体系与职业规范共同构成了“新闻专业主义”。一旦当新闻业或相应理论处于被质疑不够专业或其他危机时刻,提倡新闻专业主义似乎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唯一处方。在这种层面上,新闻专业主义与其说是“真实、客观、平衡、全面等天然正确的理念”,不如更多说是一种维系政治小世界自主性的“行业独立的政治诉求”。⑦

    这种新闻专业主义的“行業独立的政治诉求”曾经一度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改革过程中新闻场的“政治小世界”所渴望的。新闻专业主义充当政治小世界自主性的话语之前则是被推上神坛的“科学”“规律”等话语。在对“文革”乃至中国漫长的革命的反思之后,以“告别革命”为特征的发展主义现代化的逻辑一度占据了社会思想的重要地位。受这套现代化话语影响,中国新闻改革也以现代化为导向,新闻界“最流行的一个观点是新闻媒介有其自身规律,它不为人们的意志所转移。新闻工作必须遵循新闻媒介的规律”。⑧“走向未来”的过程之中,西方再次压倒东方成为现代性想象的参照。当其以“欠缺三百年殖民历史”的极端话语对革命与现代化努力彻底否定之际,事实上已经表明:“形式上的殖民统治结束并不说明北方发达国家和南方不发达国家之间的殖民关系的结束,殖民主义旧有的政治行政方式仅仅是被新的、更加隐秘的新殖民关系所取代。”⑨

    在现代化的时代主题面前,根除这种为殖民主义招魂的言论背后的情感结构与认知结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前建立在漫长的中国人民革命—建设经验基础上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新闻历史实践被简约化为党报理论,被贴上传统的标签。以衔接“五四”传统为标榜的新启蒙强调是面向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现代化与科学,需要的是告别“传统”。当时被认为更为现代、科学的传播学成为新闻学“科学化”仿效的对象。以传播学形式再次引进的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被异位移植到新闻学之中⑩,并以“思想解放”的面目促成了80年代的新闻改革。经过冷战科学与消费主义改造之后的传播学之中的三论,尤其是信息论与信息的概念被引入了新闻学,并改造着新闻学。当信息概念引入之后,其将新闻及新闻的政治性限定在了新闻业的信息生产流程与文本的范围内,而不是整个社会层面。以科学面目出现的传播学以及在很长时间内传播学化的新闻学为当时新闻业的商品化运作提供了话语的合法性。这种着重新闻传播产业性质的视角,为日后传媒市场化、资本化运作打下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之中,社会政治系统在多次交手后通过强调新闻媒体的党性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正面宣传、三贴近原则、政治家办报、走转改等对膨胀的新闻场进行政治原则、政策法规、政治化新闻实践等多层面的规制。

    相关热词搜索: 乌托邦 意识形态 主义 专业 新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