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探寻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路径

    时间:2021-04-17 08:21: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张盾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近年来,国内学界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似乎日趋深入,研究的视野和角度似乎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这集中体现在对马克思哲学所涉猎的若干视域之拓展,以及对借助于理论透视所提炼出的现代性问题的理解有了某些有跨度、有深度的开掘,在对以往理论资源的挖掘方面,似乎也呈现出与即时的历史事件相关联的事实性把握,以求形成对当代的重大问题给予更为基础性的微观式的勾画。从纯学术视角理解的话,这是一种学术沉淀和思想资源清理的工作。所谓思想资源的清理,就是在思想资源演进的历史逻辑中探究其内在的学术理路和外在的历史间距之间的非对称的逻辑关联,以求梳理出历史和理论差异性的相互关系。所谓学术沉淀就是在思想资源纷纭变化的表面游离中,彰显出其内在的时代内容一体性的厚重和内蕴。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才能公允的评价张盾教授这一学术劳作的价值。

    张盾教授的著作定名为《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这一名称本身就带有独创的个性化理解的意味。从表面看来,张盾教授这部著作的题目是自己设定的,因为“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是著作者的主观命名,既无马克思作为当事人的自白,又无同时代若干思想家的文献认可。而且,论者明确指出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并没有用更多的笔墨加以解释。事实上,这里存在着一个具有主观性断定的冒险,因为就学术的见解而言,既需要理论自身的逻辑自洽和自明,也需要历史事实和实证的切中。因为任何对学术观点的直接确认需要精深的论证,而论证的结论要经过历史的反复检验。我以为,张盾教授在对问题的处置和对六个问题从属关系的把握中,不求主观性的自我决断,而是如释义学的解释境遇一样,在接近和理解文本的视域里始终持守着坦然又客观的开放尺度,在延展的分析理路上也未作润带式的硬性牵连,而是强调对问题的诠释,既偏重于哲学,又在若干理论的节点并非仅止于哲学,将问题触角在隐性逻辑的导引下延伸至可拓展的视界。在对基本问题的深层解读中既保持着可以着陆的历史间距,又不单纯借助于无逻辑的抽象构筑。本书的思想空间是在经典的起始与诠释的当下这一广阔的开放式的维度中敞开着,持续着,对撞着。问题理解的底线和问题提升的高度在不同的时段和解释框架里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在这类似于层级更易或者系谱性的变化中,没有目的论的开幕,没有预想性的收场,也没有先验的规制化进路,甚至流向客观结果的过程也没有依据单纯的主观思维的惯性。从外观上看,“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之概括充满着个性化研究的特质。尽管作者在前言中,对自己排列的问题也有个前后的顺序约定,但问题分量的不均衡分布显示出作者的思维是在四溅的跳跃性间自由地展开。这样,康德硬性结构的板结和黑格尔流动过程的固化,以至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护卫,进而对社会理论以及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辩驳,使得论著及其衍生的思想在时空的转换中,彰显出一条富有理论逻辑的现实弹性曲线。

    在我看来,《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其主要的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论者针对当前国内学界研究马克思哲学的现状和隐含的问题,自觉地矫正自身的研究角度去探寻在马克思原著和既定条件下的原问题,以求深入到问题产生的历史境遇和现实状况切近之处,展开对马克思思想的交互性解读,以期实现历史释义学所要求的“返回”之任务。这是因为一个思想家的思想只能在相应的历史与理论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产生,尽管有些进步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下是超越既定的限定的。马克思思想空间是在限定的历史状况中对“现存”的超越,这意味着马克思原著本身一定包含着其产生的“原意”,不搞清楚这些“原意”就是舍本。作者将这一工作性质定义为思想史的工作。这一判断的实质在于指向当前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存在着一些难以消解的误区,进而引发出各种奇异式的理解和问题的嫁接。事实上,马克思思想的产生,既有其相应的历史条件和精神境遇,也有着对“当下”重大问题的透彻理解,这就使得马克思哲学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观点的局限。张盾教授的这一观点直接面对着当前学界的研究之时弊,指出为了避免“过度诠释”就必须返归到马克思思想的原初语境,回到原初境遇中的原来问题。在我看来,张盾教授指出的问题一语中的,令人深思。依据这一判断,当下的学界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表面上很喧嚣,但主要是在做“浮”的文章,而罕有“沉”下去的努力。“沉”就是“返回”,就是进入和理解思想史。“思想”本质是“历史”的,缺少“历史”的思想只能是空洞的思想或者是永恒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回到”和“走出”是一体的。

    其次,论者对自己研究的若干系列性问题进行了分类,并经过自己的审慎论证和详尽的说明,力图表达马克思哲学从时代的主题、思想史资源的承继向度以及对当代重大问题的把握等方面,以个案化的学术处理方式试图阐发对不同原问题的诸种解释,更为重要的是试图在阐发中勾勒出对具体的重大问题理解的路径以及观察的视角。比如,从哲学的思想资源的角度分析,张盾教授指出了作为马克思思想资源的康德与黑格尔关系问题的重要意义,在这里作者抓住了思想承继环节的实质,有得有失的抓住了德国古典哲学演进的主要关节点,指出了黑格尔对康德的“颠倒”之价值,强调了康德对纯粹的思想的可能性理解的非现实性,以此辨明黑格尔对康德哲学超越的性质,并在这一基础上阐述了黑格尔“让理性与现实和解”的任务,这一理解为黑格尔之后的马克思哲学的任务与指向,留下了历史逻辑导引的现实空间。张盾教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既不是简单停留在经典作家的原作文字,又不是借助于个人的沉思阐发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跳跃性解读,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衍生前后的相关概念比较的时空之间,特别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与经济学以及历史学的旨趣对比之中挖掘其产生的价值和意义。事实上,历史哲学产生与近代思想史的演进有着密切的关联,历史哲学的兴起也印证着形而上学的消解。与近代思想史的发展相关,产生了经济学和相关的实用科学,使得对人类社会的理解有了多向度的拓展。历史唯物主义与“生产”“需要”以及“使用价值”的互为转化关系使得其已经不再是“哲学”,理解这一互为转化的内在关系逻辑是理解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原初思想要义的关键所在。在这里,张盾教授的示范性思想劳作也从一个新的层面上说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价值。这一努力的独特性价值对多角度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意和延伸解释的弹性空间是有益的。

    再次,在张盾教授看来,回归经典并非为最终目的,不是在书斋里把学问做得更为精致,而是要在理解和研究经典中对发展的中国现实给予有力的回应。这种回应既是引导性的,又是具有批判性的。在这里,作者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将纯粹的学理探讨转化为对时代的现实透视,将中国语境和现实的发展过程转化为哲学层面的中国问题。正像张盾教授本人坦言的那样,问题决定话语,问题的处境也决定对问题表达话语的差异。这样,有了真实的中国问题,才能使得学术研究话语具有现实的活力,这或许是中国学者研究理应追求的更高境界。

    当然,个性化的学术思想观点,只有在思想的公共探讨空间相互比较和争论中,方能趋向于成熟,只有在与现实的碰撞和实践的筛选中才能结出真实的果实。在我看来,精神的产品有着时空的限定,也有着个人的视野以及学养等因素的约束。这表明任何精神产品的有限性和固定性是其无法摆脱和超越的事实。正因如此,就时代而言需要生产相对永恒的至上作品,就个人而言永远存在着一个跨越自身的激情问题。例如,如何理解康德与黑格尔的关系,张盾教授提供了一种角度的解释,其论证的前提是怎样把握现代性自我的确证的两种路径,这一理解的思路基于对现代性理解的自我确证性立场,以此来说明康德和黑格尔的差异。在这里存在着一个怎样理解康德哲学的起始点问题。如果将康德哲学看做是哲学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的话,康德对主体性的纯净性理解是理解现代性的前提,因此,恩格斯说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是连续的,合乎逻辑的。黑格尔哲学与康德哲学的历史性关联是在形式与质料之间展开的。再比如,关于阶级问题的理解,阶级的概念在马克思的理解中占有何种地位,直接会引发对马克思的历史属性的探讨。这里还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巨大分歧,无产阶级是一个概念,这一概念是否具有对应于现实的真实指向性,是被马克思看做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目的论的判断,还是与当时实证的社会学以及国民经济学的思想相关联的一个社会阶层,它是具有象征性意义,还是蕴涵着历史性的价值,这些问题或许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提供出关于事实的客观根据。或许这也是对马克思哲学进一步解读的一个方向,因为对“对象”的解读永远标志着一种可能的希望。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责任编辑刘昕亭)

    相关热词搜索: 马克思 探寻 路径 哲学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