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丹参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1-04-23 07:55: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和根茎,最初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丹参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疗效,而使其备受关注。本文对丹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丹参更深入地研究和开发提供帮助。

    【关键词】丹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分布在我国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山西、陕西、广西等地。主产于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此外,湖北、甘肃、辽宁、陕西、山东、浙江、江西等地亦产。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是《中国药典》收载中药丹参的唯一来源,其根、根茎入药。丹参微寒、味苦、无毒性,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安神等功效。

    1 丹参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与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

    1.1 水溶性酚酸

    丹参中存在酚酸类化合物,其结构主要是丹参素和一个或多个咖啡酸的缩合物,或者丹参素的衍生物,或者迷迭香酸衍生物。这些成分大多具有酚酸性结构,最初发现的丹参素为β-3,4-二羟苯基乳酸,为丹酚酸基本化学结构[1]。丹参中含有酚酸类化合物,主要有:丹酚酸A、B、C、D、E、F、G、H、I、J等。除酚酸类物质之外,还含有原儿茶醛,原儿茶酸,咖啡酸,迷迭香酸,迷迭香酸甲酯,紫草酸等。

    1.2 脂溶性成分为菲醌衍生物

    丹参中存在脂溶性化学成分,主要是二萜醌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骨架上多具三元或四元碳环的邻醌或者对醌结构,统称丹参酮类化合物。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主要如有:丹参酮I、二氢丹参酮I、丹参酮IIA、丹参酮IIB、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l, 2-二氢丹参酮、丹参酸甲酯、丹参新酮、次甲丹参醌、丹参二醇A、紫丹参甲素、紫丹参乙素、紫丹参丙素、紫丹参丁素、紫丹参戊素、丹参内酯、异丹参酮I、异丹参酮IIA、丹参新醌甲、丹参新醌乙、丹参新醌丙、丹参新醌丁等[1]。

    1.3 其它化学成分

    琥珀酸,阿魏酸,熊果酸,黄芩苷,β -谷甾醇[14],D-葡萄糖苷[15],新丹参内酯,salvianen,salviadione等。

    2 丹参酚酸类成分研究进展

    1981年陈政雄[2]发现丹酚酸B,并确定其平面结构。Chun-Bo Ai[4]于1988年确定其立体结构。1984年Li Lian-niang[3]从丹参的干燥根中分离得到-(+)-13-(3,4-dihydroxyphenyl)-lactic acid and 2-(3,4-dihy droxyphenylethenyl)-caffeic acid,命名为丹酚酸A。1988年Chun-bo Ai and Lian-niang Li[4]从丹参中分离得到丹酚酸C。1991年Chun-bo Ai and Lian-niang Li[5-6]从丹参中分离得到四种水溶性成分,丹参酸D,E,G,丹酚酸乙酯和异阿魏酸。1993年Hai-Jun Zhang and Lian-Niang Li[7,9]从丹参水提物中分离得到丹酚酸H,I。1994年Chun-bo Ai[10]从丹参水提物中分离的到丹酚酸J。1996年Chun-bo Ai and Lian-niang Li[8]从丹参中分离得到丹酚酸F。1998年Yiong Lu and Foo L Y[11]从鼠尾草中分离得到丹酚酸K。2001年Yiong Lu and Foo L Y[12]从鼠尾草中分离得到丹酚酸L。

    3 丹参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丹参为我国传统医药中常用的中药材,有清心除烦、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显著。丹参具有抗血栓,调節血脂,保护胃粘膜,抗胃溃疡,及保护肾脏等方面的作用。丹参有增强免疫、抗肿瘤和保肝的作用[13]。此外,丹参还有抗乙型肝炎[16]、抗艾滋病以及抗骨髓抑制等作用[17]。

    3.1 对心脏作用

    丹参酮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的血流量。丹参素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对垂体后叶素异常导致的大鼠缺血性心电变化有较为显著的保护作用。丹参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以及胸闷,其作用效果显著,并能够改善心肌梗塞缺血区的血液灌注,缩小心肌梗塞的范围[18]。

    3.2 对肝脏的作用

    丹参能够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生,直接刺激肝细胞增殖,且对由D-半乳糖胺导致的肝细胞损伤、坏死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丹参能够明显改善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减少肝细胞的损失和坏死。此外,丹参还可抑制肝纤维化,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丹参能够诱导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有关[19]。

    3.3 对脑的作用

    血管内皮因子(VEGF)能引起脑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丹酚酸B则有较好地抑制由VEGF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该作用与尼莫地平的作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另外,侧脑室注射丹酚酸B却对VEGF通透作用不产生影响,这表明丹酚酸B主要作用部位在外周[19]。

    3.4 免疫增强作用

    丹参能够增强细胞免疫,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能促进健康人的淋巴母细胞转化,增加慢性气管炎病人T淋巴细胞的数量,也能促进体液免疫。在给小白鼠用绵羊红细胞免疫之后,使用丹参抗原结合细胞、抗体产生细胞、抗体产生的数量均有较为显著的增加[18]。

    3.5 对血细胞的作用

    丹参对血小板聚集性以及血小板膜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荧光探剂DPH标记血小板膜脂,借助荧光偏振技术,研究发现:丹参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性,并且在丹参素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剂量条件下,血小板膜的流动性明显增加,表明丹参素对治疗冠心病有效,这可能与其纠正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膜的分子缺陷,以及增加血小板膜的流动性有一定关系[19]。

    3.6 抗肿瘤作用

    在无血清培养液中,丹参素抑制胃腺癌细胞株的作用明显当它的浓度达80mg/ml时,其抑癌效应与aclacinomycin A的作用相同[19]。丹参素在16~18ug/ml的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增加,对乳腺癌MCF的抑制作用增强;在较低浓度时,对MCF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则明显低于相同浓度的阿克拉霉素A;当高浓度时(80ug/ml),丹参素与阿克拉霉素A对MCF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十分相近。

    3.7 对消化性系统的作用

    消化系统溃疡,多与活性氧有关。活性氧是一种重要的毒害因子,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损害胃粘膜细胞。丹参酚酸A、B,以及丹参素等对生物膜的过氧化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中丹酚酸A的抗氧化活性表现为最强[20]。丹参提取物对大鼠胃粘膜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丹参能够抑制胃蠕动从而起到保护胃的作用,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减少胃酸的分泌,因而降低胃粘膜的损伤程度。丹参还可通过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及增强胃黏膜粘液的分泌等,从而起到预防溃疡的作用。此外,丹参的有效成分也能够加速溃疡面的愈合。

    3.8 改善微循环

    丹参能明显增加毛细血管网的开放,降低血液的稠度,并提高红细胞的电泳速度,从而使聚集的血细胞解聚,增加微循环血流量。丹参对冠心病、缺血性中风以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患者的血细胞压积,血液粘稠度升高,以及红细胞瘀滞聚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8]。

    3.9 其他

    丹参尚具有改善肺内供血,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清除炎性渗出物以及坏死组织的作用,改善呼吸功能。丹参还有抗脂质过氧化,提高机体耐缺氧等作用。低氧性肺血管收缩主要是因吸入氧浓度降低导致的肺血管收缩,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的主要作用机制是肺血管阻力增加的病理生理过程。研究表明:丹参有保护缺氧心肌的作用,可防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症,以及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21]。

    4 小结与展望

    丹参是我国应用较早的传统中药材,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还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复方丹参滴丸,就是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制药新技术相结合的结晶,目前该产品申报FDA在美国新药上市批准进行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大样本Ⅲ期临床试验,定会给广大心绞痛和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丹参的化学成分较多,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其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且尚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很有必要对丹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更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其药用资源。

    【参考文献】

    [1]谢婷婷.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陈政雄,顾文华,黄慧珠.丹参中水溶性酚性酸成分的研究[J].药学通报,1981, 16(9):24-28.

    [3]Lian-Niang L,Rui T,Wei-ming C.Salvianolic acid A,a new depside from roo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J].Planta medica,1984,50(3):227-228.

    [4]Ai C B,Li L N.Stereostructure of salvianolic acid B and isolation of salvianolic acid C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1988,51(1):145-149.

    [5]Chun-boAi andLian-niang Li.Salvianolic Acids D and E:Two New Depsides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J].Planta Med,1992,58:197-199.

    [6]Chun-boAi andLian-niang Li.Salvianolic acid G,A caffeic acid dimmer with a novel tetracyclic skeleton[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991,2(1):17-18.

    [7]Zhang H J,Li L N.Salvianolic acid H,a new depside from Salvia cavaleriei var. simplicifolia[J].Chinese Chem.Lett,1993,4:501-504.

    [8]Ai C B,Li L N.Synthesis of tetramethyl salvianolic acid F and(±)-trimethyl przewalskinic acid A[J].Chin Chem Lett,1996,7(5):427-430.

    [9]Zhang H J,Li L N.Salvianolic acid I:A new depside from Salvia cavaleriei[J]. Planta medica,1994,60(1):70-72.

    [10]Ai C B,Deng Q H,Song W Z,et al.Salvianolic acid J,a depside from Salvia flava[J].Phytochemistry,1994,37(3):907-908.

    [11]Lu Y,Foo L Y.Rosmarinic acid derivatives from Salvia officinalis[J]. Phytochemistry,1999,51(1):91-94.

    [12]Lu Y,Foo L Y.Salvianolic acid L,a potent phenolic antioxidant from Salvia officinalis[J].Tetrahedron Letters,2001,42(46):8223-8225.

    [13]趙娜,郭治昕,赵雪,等.丹参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7,22(4):155-160.

    [14]康永.中药药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5]何浏.丹参化学成分纯化工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16]Ryu S Y,Lee C O,Choi S U.In vitro cytotoxicity of tanshinones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J].Planta medica,1997,63(4):339-342.

    [17]Liang Y,Yang Y,Yuan S,et al.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ell differentiation induced by tanshinone II A and its molecular mechanism[J].Chin J Hematol,2000, 21(1):23-26.

    [18]现代养生保健中药辞典[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9]新编常用中药有效成分手册[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20]丰成相.丹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 21(2):25-26.

    [21]邬浩杰.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5):694-695.

    [责任编辑:田吉捷]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