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现代实验技术在中药胚胎毒性中的应用

    时间:2021-04-23 08:00: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本次研究分别阐述了目前中药药理学常用的几种现代实验技术,体外细胞培养、微核实验、血清药理学实验,对补充论述目前涌现的两种发展前景较大的新实验技术,基因芯片技术、胚胎干细胞技术进行,最后做出展望。

    【关键词】现代实验技术;中药;胚胎毒性

    胚胎毒性指外来化合物在无明显母体毒性使用剂量下,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产生损害,影响后者正常发育,中医将具有胚胎毒性的药物称为“妊娠禁忌药”,是中医重要的理论之一[1]。古代中医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症状观察总结出了一整套有关“妊娠禁忌药”体系,但随着现代中医药学发展,中药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不良反应及毒性事件例数显著增加,以往的经验、理论已不能满足现阶段临床需要。为保障母婴健康,预防、治疗胎毒,通过现代实验技术对中药胚胎毒性内容进行完善显得非常必要。

    1 体外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技术是最常用的现代实验技术,通过获取组织细胞应用特殊的器材于体外条件下培养或生长,培养过程中细胞并不再形成组织;培养物可为单个细胞也可为细胞群[2]。细胞培养技术也是中药毒性实验最常用的方法,应用于胚胎毒性研究,可通过获取胎儿或胎盘组织细胞,经体位细胞培养后,将提取出的药物与细胞混合,直接观察具有活性细胞的生命活动,同时可应用相差、荧光、电镜、同位素标记等方法观察细胞状况,对药剂的药性做出初步的判断。细胞培养技术具有方便、快捷、耗材少、可直接观察等优点,但同时因体外细胞状态可能与体内差异较大,其培养结果并不能直接代表体内结果。

    2 微核实验

    细胞回复突变实验是目前常用的检测遗传毒性的实验方法之一,通过动物实验,在被检动物接受被检化合物后,对细胞微核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细胞微核因其为细胞受遗传毒性作用的遗传学终点,其突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2]。王小红等,以黄苓水煎服,按照不同剂量灌服雌性小白鼠,待其受孕14日后处死,并取母鼠胸骨与胎鼠分别行骨髓微核、胎肝血微核实验,结果表明服用不同剂量服用者与未服用者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可初步判定黄苓应用于孕产妇未见显著致突变作用,较为安全可靠。刘冰等对五加皮、黄苓、猪苓、山慈菇四类抗肿瘤中药进行实验,通过进行活体小白鼠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显示五加皮、山慈菇等药物各剂量间,不同药物间致髓核突变差异不显著(P>0.05)。

    3 血清药理研究

    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通过给动物服药,后取其血清作为药物源,进行药理学观察。整个过程中,被研究药物其粗大颗粒物质、分子组成复杂的成分通过消化吸收、代谢等体内过程,取含药血清进行药理实验,较接近药物于体内环境产生药理作用,针对中药特别是重要复方,实验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排除中药成分中非药理成分,杂质等,规避了中药需处理、服用、消化等过程,较体外培养更佳客观、确切,理论上较科学、真实,其研究结果相对细胞培养来说更加可靠[3]。

    目前常用的实验动物为小白鼠,后者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杂交,已能够控制培养所需品种,以满足特殊实验需要。应用于中药胎毒研究,使用大量怀孕纯系小白鼠进行药理实验,观察小白鼠胎儿发育情况,或进行药动力学实验,甚至进行尸检,能得出相对可靠的结论。如肖凯等使用乌头类中药进行小白鼠胚胎发育毒性实验,选用盐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等中药,按不同用药剂量进行实验,结果显示使用剂量较大对象出现轻微母体毒性,表现为体重增加缓慢、摄食量减少,其中生草乌可致胎鼠发育迟缓,甚至是胸骨数减少。

    血清药理学实验是中医胎毒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可获得大量有价值的结论,但该法也有一定的缺陷,如血清中药浓度并非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增加,采血时间及血清是否活灭标准争议较大。

    4 其它实验方法

    基因芯片技术,利用DNA分子可变性、杂交的特性,结合计算机科学、物理、数学、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技术,将核酸技术持续化、微型化,为DNA准确测序、转录、基因诊断、突变性判断提供了条件[4]。该技术因起步相对较晚,且综合性较强,尚处于发展阶段,但因其精准、确切、可操作等特性,拥有广阔的前景,对中药胚胎毒性药理学研究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胚胎干细胞实验,胚胎干细胞是生物体内特殊的多功能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能够分化成为各类生物组织、器官,弥补了体外细胞培养细胞不能分化、与生物体内差异较大等缺点,为体外发育细胞培养实验提供了条件。

    5 总结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在很长的一段历史内,在我国医疗事业中起到支柱性作用,但步入现代后,因其缺乏足够的实验结果、理论支持,中药面临信任危机。中药特别是复方成分复杂,应用传统实验方法行“胚胎毒性”药理研究较为困难,但随着现代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高效、准确的进行中药“胚胎毒性”研究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宋美琴,牛丽.中药有效成分体外抗病毒活性研究进展[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1,31(03):102-103.

    [2]杨明杰,曹佳,余争平.微核实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2010,22(4):130-132.

    [3]阴赪宏,李兰芳,姜廷良.中药含药血清药理研究现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34(10):283-284.

    [4]滕晓坤,肖华胜.基因芯片与高通量DNA测序技术前景分析[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10,42(11):320-321.

    相关热词搜索: 胚胎 毒性 中药 实验 技术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