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心得体会 > 正文

    “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规划(合集)

    时间:2020-11-29 15:01:5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 为您提供专业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和范文参考服务,如需帮助请联系网页客服或联系我们的全国免费电话:4000-12-1855

    (篇一)

    一、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十三五”规划总结评估

    **年以**县把棚户区改造工程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用“下决心、用真情、花气力”的力度解决“城中村”群众的“忧居”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完成棚户区改造44924套,征迁面积560万平方米,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年棚改综合考核中荣获全市第一名;
    **年荣获全市第一名,全省第五名;
    **年获省级以奖代补资金分配指标达13720户(套),位居全省之首;
    **年被评为全省棚户区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显著先进县,获得分配中央及省级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增加5%额度、获得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分别增加10%额度;
    2020年到目前已完成新开工开工项目6个,7453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08%。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实施,极大改善了本县人居环境、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十万名群众实现了从“忧居”到“优居”的改变。

    (一)组织领导有力,切实强化政策保障

    一是完善相关政策,确保项目实施有规划。编制完成《**棚改**-**,**-2020年改造规划》《**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把棚户区改造与推动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整合、完善城市功能等结合起来,从改造范围、目标任务、资金来源、土地供应、安置补偿等方面进行细化,并对涉及部门明确目标责任。二是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工作推动有方向。成立由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和县长任指挥长,县人大、县政协、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指挥长,其他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棚改工作指挥部,合理分解各相关单位安置房建设任务,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定期召开会议谋划棚改项目,亲自参与规划方案制定、房屋征收和资金筹措工作;
    并定期组织现场调研和解决问题。三是强化督查考核,确保责任落实有成效。出台《棚户区改造和专业市场建设调度会制度》,强化对建设进度、质量安全、手续办理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实行每周调度、每月通报、末位表态等工作机制,安置房建设实行一个项目一个责任单位、一个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模式,住建、房管、国土、规划、发改、财政部门等开通绿色通道,从实施计划、项目资金、手续审批等方面简化办事程序。

    (二)工作机制得力,切实顺应群众期盼

    一是广泛征求意见,棚改范围“集民智”。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群众需求,将城市核心区棚户区、城中村、危旧房就近整合,通过项目捆绑、统一规划和系统改造,重点改善县城核心区的集中成片“城中村”危旧房屋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
    积极探索政府自建、政府回购和政府团购商品房安置、货币化安置等多元化安置模式。**年上半年前开工建设的22个棚改安置房项目,22507套棚改安置房全部按时竣工交付分配入住,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二是依法依规审批,项目落地“得民心”。按照棚户区改造计划,在实施的棚改安置房和保障房建设项目中,由规划部门根据县城总体规划进行选址,办理项目工程选址意见书;
    同时发改委进行项目立项,批准可研报告和节能报告,环保局批准环评报告,国土局实施土地预审,办理土地报批工作;
    由相应资质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方案在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最后由县规划委员会进行审查通过;
    所有项目必须按建设法定程序进行公开招标,方可开工建设,在建设中实行项目法人、合同管理、监理、工程质量监督、工程验收、审计等相关制度。三是公开透明操作,征迁补偿“顺民意”。反复修订出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办法》,在网上公开土地房屋征收补偿政策、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及操作过程,及时公示被征收土地房屋户主姓名及办理进度等信息,并汇编成工作手册,下发到棚改群众手中,邀请群众代表全程参与棚户区改造进程。发挥党员和居民代表以及“五老”的带头作用,实施“网格化”管理,变“要我拆”为“我要拆”,群众满意度达97%。

    (三)要素保障发力,切实筑牢质量根基

    一是招大引强,安全监管无差错。严把建设施工准入门槛,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实力强、信誉高、业绩好的施工企业,如中建二局、中国十七冶、中煤三建等央企、国企参与建设;
    严把工程质量关,定期对重点环节、隐蔽部位进行质量检查,实行质量“终身制”,严格执行建设监理、节能技术等相关制度。**年虹运家园、康庄家园、古汴湾3个棚改安置房项目分别被评为“安徽省建筑安全标准化示范小区”,安置房项目工程质量全部达到一次验收合格率100%。2020年又有赵位新城一期、柳岸人家一期两个棚改安置房项目分别被评为“安徽省建筑安全标准化示范小区”。二是破解瓶颈,项目用地零延误。将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用地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优先安排;
    已列入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拆迁建设用地指标的,实行计划单列、应保尽保;
    棚户区改造范围内涉及集体所有土地的,依法办理农用地转换和土地征收手续,及时提供用地;
    已纳入棚户区改造的用地,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确保加快土地供应,同时给予最优惠的政策,减免各种费用。三是拓宽渠道,资金筹集多元化。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的同时,通过专项贷款、发行债券,民间自筹、盘活企业自有资金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深化银企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优惠政策的通知》,免除棚改项目涉及的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收费按50%收取。同步开展审计工作,建立台账、责任到人,限时办结,盘点销号。

    (四)让利于民聚力,切实提升幸福指数

    一是因户施策,拓宽“出棚进楼”新途径。实施“提前交房预签约”政策,缩短拆迁户拿到补偿款和选房时间,有近七成的被征迁户提前交房预签约;
    实施“异地安置优惠购买”政策,增加选择多样性,确保群众得到实惠;
    对于想就近安置或是原址安置的,充分听取被征迁户意见,结合实际满足选房要求。近年来,先后让10万名群众实现了“出棚进楼”的安居梦。二是因人制宜,确保后期服务可持续。结合安置户实际生活需求,安置房附近配建社区用房以及医院、小学、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
    并打造了南柳公园、漕运广场、飞虹广场等公园休闲场所。今年以来,征求意见建议126条并改进和帮扶到位,对因受疫情影响有就业需求的63名安置群众组织技能培训并推荐到泗涂产业园内企业就业,为11名年龄偏大的生活困难安置群众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三是邻里守望,赋予楼道文化新内涵。针对部分楼栋居住的不同地方新安置户、邻里之间陌生等问题,社区不定期组织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小区文化广场开展象棋比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区公约》知识竞赛等;
    结合实际打造楼风楼训23条,开展社区文化节,利用端午佳节举行集体包粽子活动,进一步增进邻里感情,丰富社区文化。

    二、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推进慢。部分棚改项目房屋征收任务完成时间拖延,杆线迁移不及时,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等问题,致使棚改安置房建设进度推进较慢。

    二是拆迁难度大。改造区内的少数被征收户,对征收补偿漫天要价,期望值超出政策范围,不配合征收。同时,因一些违法建筑形成时间较久,确权认定难,容易引发群众不满。

    三是改造任务重。如**年以来,我县累计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21个、房屋征收户数14100户、改造任务20266套。截止目前,已完成改造项目21个,房屋征收户数14600户,改造套数20502套,完成任务量的102%,位居全省之首,改造任务比较繁重。

    三、“十四五”棚户区改造建设规划初步思路

    为切实保障棚改项目顺利推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优先改造集中成片的区域。着力改善县城环境,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保障性住房,逐步形成总量适宜、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格局。

    2021、2022年实施开发区大刘片区、于圩片区、东发片区;
    铁市街南段、水上商场片区、商南街、原**中学东侧、电机厂等片区(一环路内低矮破旧危房);
    建材小闸南、沃华桥东、北片区、广电局东、老武装片区、三中周围片区、玉兰菜市场北片区等地块的续建完善项目,建设棚改安置房7332套,基本上实现棚改全覆盖,使“住有所居”有序推进。

    二是强力突破拆迁制约。对至今尚未完成拆迁工作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认真拟定工作目标和计划,落实责任,依法合规,强力开展“房屋征收”专项治理工作,务求项目拆迁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是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目前,安置房项目建设情况不平衡,进度上总体滞后。要切实加强调度,督促项目按期启动安置房建设工作,对已建成的安置房项目,认真搞好安置房的分配入住工作,合理降低项目临时安置过渡成本,确保搬迁群众早回迁。

    四是加强安置房小区后续管理。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社保、医疗、交通、治安、社区、物业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问题,着力建立起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与业主自助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建立健全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棚户区安置居民住得起、住得好、住得安心。

    (篇二)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推进现代林草产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草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推进全县林草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全县林草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发展现代林草,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林业和草原发展“十三五”规划既定的目标,使我县林草产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发展我县林草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主要建设成效

    全县林草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的部署,以林草资源保护为重点,积极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十三五"规划主要任务全面完成,约束性指标顺利实现,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全县林地总面积达到60.90万亩,非天保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0.34%;
    完成人工造林7.8万亩、封育24.85万亩、森林抚育1.5万亩、退化林草修复治理7.8万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15.78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19.06万亩;
    林业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林草投入达到7.95亿元,其中中央投入达到6.35亿元。

    1.加强林草生态建设,植被盖度逐年提高

    到2020年,全县森林面积扩大到了22.09 万亩,新增林地面积7.8万亩,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进一步控制,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林草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绿洲内部风沙等自然灾害有所减轻。一是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启动实施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祁连山区46.05万亩林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管理体系逐步健全。二是实施南部浅山沿山区陡坡地还林还草。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沿山区25度以上坡地进行生态治理,到202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9.06万亩。三是生态公益林管护面积不断被扩大。在全面管护好19.23万亩公益林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林地抚育,提高林地覆盖率,申报纳入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面积达到了35.51万亩。

    2.创建高原生态城市,城镇绿化步伐加快

    按照“生态宜居”的战略总基调,快速整体推进县城绿化工作,以“一河、一山、两区”绿化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乔灌花草相结合,改扩建西山森林公园、民乐公园,建成高铁大道、国道227线县城过境段、西区滨河景观带等一批城市绿化亮点工程。十三五期间新增城市绿地50万平方米,完成城市外围防护林500亩,城郊西山森林公园人工造林4800亩,建成生态文明示范村46个;
    开展了园林化单位创建活动,先后有县政府大院、县医院等18个单位被评为市县园林化、花园式单位,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强力发展林草产业,稳步提高经济效益

    截至2020年,以樱桃、梨、枸杞、花卉、杂果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面积增加了1.2万亩,种苗培育面积4235亩,以水肥一体化生产为主的林果产业已成规模。林果产品、森林、草原旅游等效益逐年提高。

    4.抓好重点建设项目,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县林草系统以创建设国家绿化城市为目标和重要抓手,全面提高项目建设投资标准,深入开展天然林草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项目等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25.28万亩;
    大力开展封山育林、森林抚育、退化草地治理等生态建设,完成封育24.85万亩,森林抚育1.5万亩,退化林修复1.8万亩;
    全面实施重点公益林补偿、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8.41万亩,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115.32万亩,建立健全林草管护体制,生态护林员、草管员全部到位上岗。累计完成中央投资6.35亿元,全县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植被盖度达到64%以上,实现了“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林草生态建设为减轻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条件,保持我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了主导作用。

    5.推进科技创新转化,科技推广成效显著。

    全县共推广林业科技18项,总推广面积14.03万亩,引进实用新技术16项,林果新品种达59个,林业科技服务网络覆盖城乡、延伸到户、落实到林地果园,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6.加大林草行政执法,造林成果巩固提高。

    林政资源管理、木材及苗木检疫、林木种苗管理走向规范化,职能单位权责统一、持证上岗、依法行政,执法程序公开透明,依法治林全面落实,有效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

    1.造林地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2.造林投入不足,造林质量不高。随着造林难度的逐年加大,国家投入资金严重不足,造林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地方是年年造林年年补栽。

    3.林草产业发展缓慢,种苗生产结构不合理。名、优、新、特品种少,产业规模小,形不成优势;
    木材加工业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不高。

    4.林草面积持续增加,资源保护压力加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林地面积逐年增大,资源保护的压力持续增加,违法违规侵占林地、砍伐林木现象时有发生,林草火灾防不胜防,林草病虫鼠害预测预报技术滞后。

    (三)经验和做法

    1.强化领导抓落实。“十三五”计划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生态林业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富民强县的战略措施来抓,把造林绿化任务纳入县乡两级工作目标中,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了县乡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领导责任制,建立了县级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具体地段的绿化承包责任制。

    2.科学规划重布局。始终坚持“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建绿洲”的林草发展战略,绘制了“十三五”发展蓝图。把“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湿地保护工程、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十三五”总体规划之中,同各年度的造林规划统筹协调,在各项工程和年度造林实施中,做到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

    3.项目带动谋发展。五年来,全县积极规划、申报,先后争取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种苗工程、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防沙治沙工程等一批国列、省列项目,依靠项目带动,进一步加大了造林投入,加快了林草业发展。

    4.注重科技求实效。健全了林草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五年推广林业科技18项,推广总规模达14.03万亩,为造林、育苗、葡萄栽培等林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林草产业生产质量大幅提高。同时,在造林和草地改良中,严把设计关、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和管护关,责任到人,服务到位,确保了工程的质量,提高了建设成效。

    5.政策引导促投入。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林业草原方针政策,坚持“谁种谁有”和“谁开发、谁绿化、谁受益”的原则,支持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造林绿化和草地治理,在国有、集体产业兴旺发展的同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林草产业也逐步兴起,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全民发展林草产业的格局。

    6.造管并重保成果。坚持造管并重,依法治林。根据《森林法》、《草原法》、《甘肃省草原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出台了保护林草资源及合理利用的《**封山禁牧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林木管理的实施意见》《**封山禁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各镇村都相应制定了林草管护的乡规民约,全县建立了县、镇、村一体,专群结合的护林护草防火组织网络。林草部门加强专业化管理,狠抓病虫害防治和资源管理工作,严厉打击毁林(草)开荒、滥伐等违法行为,形成了稳定合理的病虫鼠害防治与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使林草产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二、“十四五”林草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启动实施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工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强化资源保护,着力理顺保护地管理,着力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为建设美丽民乐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二)规划目标

    在全县林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使全县林草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各种生态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显著降低,林草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林草产值、利润、税收及林农人均收入明显提高,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持续发展。全县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稳定提高。根据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县林草“十四五”总体目标任务是:到2025年,全县森林面积扩大到31.5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0.34%提高到13.54%,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缓解,林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

    (三)总体思路

    依据我县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林草发展区域布局继续坚持“南保、中扩、北封”的方针。在南部祁连山及浅山沿山区,以天然林保护为重点,依托天然林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水源涵养林面积,恢复生态系统;
    在中部绿洲农业区,围绕“一园三带”生态示范工程和“一轴四区”“一带四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要求,以农田林网和林草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农田林网、经济林基地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推进林草发展方式转变,增强林草生态综合效益;
    在北部荒漠戈壁以防沙治沙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为重点,减少各种人为因素干扰,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改善北部生态状况。

    (四)基本原则

    1.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衔接**主体功能区规划,认真分析林草发展现状与突出问题,准确把握林草发展方向,充分反映林草发展实际需求,力求规划编制科学、合理和客观,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2.坚持开门搞规划原则。坚持开门搞规划,扩大公众参与度,尤其要广泛听取农民群众、基层林草部门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努力编制一个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合乎民情、顺应民心的规划。

    3.坚持创新搞规划原则。创新是规划工作的灵魂,是适应新体制、新环境的内在要求。要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新理念、新途径、新政策、新举措上下工夫,使“十四五”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主动满足各方面对规划的新期待。

    4.坚持科学搞规划原则。规划编制要实事求是设置林草发展目标,忌不切实际,既考虑规划目标设定的前瞻性,又要考虑规划目标设定的可行性。

    5.坚持严格编制程序原则。程序是规划质量的制度保障,规划的选题、编制、衔接、审批和执行应严格遵循既定的程序规则,防止规划选题不当、执行不力等问题发生,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五)“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重点抓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化林草地、野生动植物及湿地保护等五大工程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造林,全面加快国土绿化步伐。

    1.生态绿化项目

    (1)三北防护林六期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以荒漠化和沙化治理为重点,规划完成人工造林1万亩,封育3万亩。

    (2)城郊森林公园及乡村美化建设工程。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目标建设总量适宜、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县城绿地系统努力建成“城在林中,人在景中,居在园中”和“天蓝、地绿、水清、城美”的生态园林县城。完善道路绿地建设,确保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道路绿地达标率达到80%以上;
    加大公共绿地建设,逐步建成城西公园、城东公园、圣天文化广场等公共绿地,进一步扩大滨河景观带的绿化范围;
    加快社区公园绿地建设,在建成区内新建3―5处面积不小于5000平方米公园绿地,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目标,绿化美化乡村86个,建成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

    (3)通道绿化工程。“十四五”期间,全县新增通道绿化面积1万亩,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通道绿化率达到95%以上。

    (4)农田林网工程。采取新植和更新改造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县实施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0.6万亩。

    (5)防沙治沙工程。完成人工固沙造林6万亩,沙生灌木抚育平茬1.5万亩;
    修建简易道路150公里,架设滴灌管网6万亩。

    2.林草植被质量提升项目

    (1)中幼林抚育工程。采取补植补造、抚育和加强管护等措施,通过对全县未成林和中幼林的抚育,改善生长条件,促进生长发育,尽快转化为成林,增加生态防护能力。用五年时间,完成中幼林的抚育6万亩。

    (2)退化林分修复工程。采取补植补造修复、抚育修复等措施,完成退化林分修复5万亩。

    (3)退化草原修复工程。对退化草原采取围栏封育等措施,修复退化草原,提高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用五年时间,完成退化草原修复2万亩。

    3.林草资源保护项目

    (1)智慧监测系统集成建设工程。建立**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体系,开展森林、草原和荒漠资源评估及监测站建设,监测民乐森林、草原和荒漠资源动态,推动全县生态建设和管理现代化进程。新建监测塔14座,布设监测样地80处,购置北斗导航移动GPS 5个、图形工作站3台、数码相机2台,完善资源档案数据库建设,健全控制抽样调查。

    (2)民乐县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改建防火道路500公里,新增专职护林员、草管员180名,修建管护站10座、监测站10座,应急取水点蓄水池30座,集中祭祀点50处,购置防扑火装备500套,制作防火宣传碑6座、印刷宣传材料10万份。

    (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重点是加强监测、预报和防治体系建设,建立森林病虫害情报档案和数据库,掌握全县病虫害动态,预测短、中、长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和危害程度,定期、准确、及时发布预报,提供防治决策依据;
    对危害严重的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规划防治面积200万亩。新建监测预警体系设备1套,检疫与除害处理体系设备1套,信息传输系统设备1套。

    (4)民乐县野生动物保护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建设工程。建设1个野生动物救护站、8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
    建设野生动物疫源疫检测实验室500O及配套设施;
    建设8个野生动物资源野外管护站。

    (5)民乐县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坚持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全县林地保护利用区划的基础上,统筹安排林地使用管控方向,制定差别化的林地使用管理措施。

    4.生态产业发展项目

    (1)民乐县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在西山公园建成森林康养示范基地1处,修建森林康复中心10000O,林间步道100km,休闲广场1000O,停车场5000O,无障碍设施50套,公厕50座,架设输水管网40km、输电线路20km、通讯线路20km,种养基地2000亩等。

    (2)特色林果产业工程。在现有基础上,采取新植和低效林改造相结合的办法,巩固扩大优质梨、优质杂果、仁用杏、沙棘、樱桃等6大果品生产基地,新增面积0.6万亩,提质增效1万亩。到“十四五”期末,实现果品年总产量突破6000吨。

    (3)种苗工程建设工程。在现有基础上,采取补植和低效林改造相结合的办法,“十四五”期间提升改造种苗基地3处。

    (4)良种基地建设建设工程。对已建成的良种基地进行抚育和集约经营管理,“十四五”期间对优良林分选择、子代林测定、种子调制室、物资材料库、种子检验室、晾晒场、林道等进行建设;
    购置种子检验设备,采种机械、种子加工设备等;
    提升改造良种基地2处;
    组织申报国家及省级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异地保存、设施保存基地建设项目。

    (篇三)

    “十三五”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载体,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加强统计法治、统计信息化、统计基层基础、统计服务、统计队伍建设等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贵州最美北大门”提供坚实统计保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十三五工作总结

    **县**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5.16亿元,增速为13.1%,到2020年预计实现163.4亿元,增速为9.5%,年均增速9%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完成25.9亿元,增速为16.2%,2020年预计增速为11%左右,年均增11%以上;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速为20.9%,2020年预计增速为10%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完成25.2亿元,增速为12.5%,2020年预计增速为5%,年均增速8%以上;
    财政总收入**年完成11.11亿元,增速-14.8%,2020年预计增速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完成5.1亿元,增速为-22.3%,2020年预计增速3%以上;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年完成30.23亿元,增速为14.6%;
    **年实现49.91亿元,增速为9.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完成22441元,增速为9.0%,2020年预计实现34782元左右,增速9%,年均增速9%以上;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完成8987元,增速为10.2%;
    2020年预计实现14473元左右,增速10%,年均增速10%以上;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年底为127.4亿元,增长27.4%,**年完成196.76元,增长1.5%;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年底为71.28亿元,增长28.9%,**年完成184.38元,增长19.7%。

    (一)围绕中心工作,监测服务精细精准

    一是精准做好经济运行监测。紧盯县委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注重上下联系、横向沟通,加强预警预测预判,及时精准做好运行监测。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市排位逐年上升,摆脱挂末,进入前列。2020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48亿元,增速3.5%,排全市第4位。规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7正4负,增速同比3升8降,增速比一季度8升3降。37个支撑指标正增长的22项,负增长的15项,比一季度正增长多6项。在全市的位次同比9升2降,比一季度7升4降,取得较好成绩。二是深度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围绕小康建设、“十大产业”、企业入库等,完成统计分析报告20余篇,分析解读统计数据,用统计数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致力于服务县委政府宏观决策,充分发挥统计工作“晴雨表”“预警器”“智囊团”作用,助推了县委政府精准施策。

    (二)聚焦统准统实,统计调查有力有序

    一是圆满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共登记调查一套表单位163户、非一套表单位2709户、产业活动单位3460户、行政事业单位839户、民间非盈利组织61户、个体经营户抽样单位1750户,摸清了全县二、三产业的发展现状,修正**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35.27亿元。二是扎实推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我县采取“四个早”(早部署、早安排、早推进、早学习)工作举措,完成县乡两级普查机构组建,召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启动大会,明确各成员单位和下设工作组职责分工和业务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于10月11日启动入户摸底工作,确保进度和质量“双丰收”。全力推进七人普工作,

    (三)坚持依法统计,数据质量持续提升

    一是加大统计法治宣传力度。全面推动统计法培训进党校。通过县委常委会、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县政府党组会等对《意见》《办法》《规定》进行传达学习和研究部署。各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将统计法律法规等内容纳入中心组学习。举办“12.4”国家宪法日、“9.20”统计开放日等系列活动,开展统计法治宣传5次,印制统计知识手册200余册,着力开展送法进企业、进机关活动,让广大干部和群众走进统计、认识统计、了解统计和关心支持统计。二是加强数据质量管控。加强与有关部门行政记录的比对力度,排查异常单位200余家,退库企业132家,符合条件申请入库71家。对全县“四上”企业常态化开展核查,加大对企业统计人员和调查对象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和业务指导,加强源头数据质量控制。三是加强统计监督检查。健全统计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统计执法检查,开展联网直报企业统计执法检查20余次,对1家统计违法企业给予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针对统计资料不全、台账不规范等问题,责令企业立行立改,依法履行统计监督职能,有效防范数据风险。

    (四)注重队伍建设,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加强干部建设。全局干部编制49名,目前在编在岗43人,其中:领导班子1正3副,有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1人,第一学历本科以上学历26人,40岁以下31人,统计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一是健全统计网络体系。25个乡镇(街道)、主要经济部门都明确统计分管领导,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25个乡镇(街道)组建了覆盖村居和企业的基层统计网络,明确有专兼职统计员,指定统计负责人,全面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二是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根据统计规范化建设要求,乡(镇、街道)均设立了统计办公室,配备办公电脑文柜,保障办公场地。做到镇村有统计组织、工作制度、统计台账、统计档案。指导企业做到执行国家统计制度、规范上报统计数据、归档管理统计资料,确保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和中心工作,把握需求导向,提升服务质量,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持续抓好巡视巡察整改、基层基础工作和统计督查等重点工作。提高统计调查监测、统计预警分析、统计服务水平三项能力。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意识形态责任制四个落实。确保全县统计工作再上台阶。

    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按县委统一安排部署,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加强检查督促,坚决杜绝“四风”问题的存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2、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常规统计工作。完成2021年定期报表任务和各项定期统计调查工作,2020年年报等工作。二是指导企业统计业务。完善“四上”企业统计台账和收集投资项目佐证资料。三是抓好企业入库工作。指导企业申报工作业务,并现场进行核实,提高企业入归入统的通过率和真实性,准确反映我县经济运行情况。

    3、加强统计监测和预警,提高服务水平。紧盯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开展月度、季度经济运行监测。一是做好专业数据分析。围绕着地区生产总值走势,认真分析其产业结构和内在原因。定期对农业、工业、投资、贸易等专业数据分析,针对落后指标,重点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二是做好经济增长质量分析。围绕结构优化、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开展专项分析,结合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早预警、早分析。三是做好重点领域分析。加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监测,开展评价监测分析。

    4、持续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后续工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开展的首次人口普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局将按照上级工作要求,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全面统筹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后续数据评估等工作。

    三、十四五规划

    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和县委、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依法统计依法治统,不断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为服务和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统计保障。

    (一)强化基层基础,不断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要坚持标本兼治,筑牢防惩并举的坚固防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抓好《意见》《办法》《规定》及统计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做到再学习、再深化、再落实。严把统计源头数据质量关口。扎实做好统计领域重大风险排查防范化解工作。对照《规定》,围绕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统计法律法规、国家统计政令等内容开展自查自纠。加强统计法治建设。加大统计执法检肆Χ龋定期开展统计“双随机”执法检查,保持统计违纪违法行为投诉举报渠道畅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制度。严肃统计违纪违法案件责任追究,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实行“零容忍”。

    (二)强化监督职能,切实提供优质高效统计服务

    一是进一步加强统计监测预警。围绕发展目标,加强对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体指标的统计监测,在重要时间节点,对GDP核算的基础支撑指标和增比进位指标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提升统计预测预判预警能力。二是落实好《桐梓县经济运行工作专班》工作职责。按要求实施日常监测预警预报制度和重点监测、专项监测制度,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域,及时发布重点指标、重要工作专项监测预警。三是扎实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调研、指导、服务,围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开展统计分析研究,为县委政府提供统计支撑。四是精心筹备2023年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做好机构组建、经费预算和人员保障、入户登记调查等各项工作。

    (三)强化担当作为,全力做好迎接督察准备。

    深入推动乡镇(街道)和部门对《意见》《办法》《规定》等重要统计改革文件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进一步推进责任落实,扎实做好统计监督工作。围绕中央、省市关于统计工作决策部署、统计法律法规、国家统计政令等落实情况,对照中央巡视反馈统计工作存在问题和**年国家统计局对9个省份、2个部委开展统计督察通报结果主动开展自查自纠,全力配合国家统计局开展统计督察检查。

    (篇四)

    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我县政府组成部门,全新的机构、全新的面貌,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目标定位,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开阔思路,创新举措,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扎实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各项工作,保障退役军人的各项合法权益。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一、党的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围绕阻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 、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引导我局干部职工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改进工作作风 ,推动窗口服务提质提效,不断优化工作作风环境,努力营造依法作为、敢于作为,善于作为的良好氛围,为我县退役军人提高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和保障。我局继续不断提高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继续进行专题部署,抽调局机关精干人员,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按照要求开展学习教育,并做好相关笔记,杜绝走形式,确保学习取得实效。及时学习原文、读原著、积极消化吸收。

    二、扎实开展退役军人摸底摸排工作。全面收集掌握我县退役军人的相关信息情况,建立台帐,为做好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三、推进光荣牌的发放。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按照彰显荣誉、规范有序、分级负责、属地实施的原则,确保悬挂工作尽快完成,切实做到应挂尽挂,不漏一户。

    四、解决遗留问题成效显著。由退役军人事务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成员单位组织审核和审查、认真总结经验,把问题按照文件要求梳理到位,让退役军人满意。

    五、加强褒扬工作。建立健全帮扶援助机制,对生活有困难,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要在“八一”、烈士纪念日、春节广泛开展走访送温暖活动,使广大退役军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特殊关怀。

    六、做好社保接续工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妥善处理老政策和新政策的关系,要与中央已出台的政策对标对表,与自治区已出台的政策搞好衔接。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对政策不平衡的问题加强汇报,口径步调要保持一致。二、2020年度工作总结退役军人事务局于**年2月28日挂牌成立,核定行政编制5名,已配备5名(1名局长、2名副局长)。有办公室8间,办公面积507平米。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核定编制8名,已配备5名,(其中退役军人4名)。办公场所已落实139平米, 139平米为合署办公。中心设有服务大厅一个,(设立信息采集、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权益保障、帮扶救助等窗口),设有信访接待室、档案室、党员活动室。已完成服务中心大厅办公环境的改造、各功能室墙面的布置和装饰。**年4月4日中共和林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年6月5日和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就成立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有关事宜发文,文件已下发。各乡镇、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已组建运行。共成立33个,其中乡镇10个,村(社区)23个。退役军人服务站牌,由和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统一制作,已全部悬挂到位。

    一、信息采集、光荣牌发放。截至目前,全县已采集退役军人信息2570条,着力解决好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等突出问题。采集转制消防人员26人次。坚持彰显荣誉、规范有序、分级负责、属地落实的原则,确保工作高效落实,符合条件的对象要应挂尽挂。截至目前共悬挂2540 块光荣牌。

    二、思想权益维护工作。按照退役军人信访工作事项开展工作,进行逐一答复,一人一档,截止目前完成系统内信访事项,建立健全信访制度,开通多个信访渠道,我局与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切实保障了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三、优抚褒扬工作。我县目前共有各类重点优抚对象513人,伤残军人54人、烈属7人、烈士子女12人,在乡复员军人16人、两参人员14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12人,60周岁退伍军人398人,各类优待抚恤金及生活补助按时足额发放,全年累计发放437.6万元。发放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5块。2020年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61人,共计120多万元。为在乡复员老军人乔二娃新建住房一套,为病故军人遗属刘三娃、烈士子女葛羊换房屋屋顶进行改造。全县参加9.30烈士纪念日共计300人次,按照纪念设施保护管理规定,对九龙湾零散烈士墓进行迁移保护。

    四、双拥安置工作。2020年度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27 人,共计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补助金201万余元。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有3人。利用“八一”建军节、烈士纪念日、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驻地部队走访慰问活动,共发放慰问品价值26万多元,并开展文化、图书进军营活动。慰问优抚对象158人次发放慰问金9.1万元,不断提高军人军属荣誉感,形成“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社保接续工作。一是建立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与民政、财政、人社、医保、税务等部门密切协调。二是精准把握政策。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学深悟透中央政策,全面、系统、历史地理解和准确把握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政策的适用对象、补缴原则、补缴标准、补缴责任。做好登记、筛查工作,现已完成缴费375人。

    六、创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一是及时调整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成员单位职责已经确定,根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标准》,按照十大类78条进行材料梳理和归档。二是对议军会议上提出的任务逐项完成。

    七、逐步提升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各乡镇、园区、村(居)已投入运行,存在人员不固定,大部分是兼职,对业务掌握了解不透彻,服务保障退役军人相对单一,做工作不够具体化。需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工作。

    三、“十四五”工作思路

    (一)工作思路

    我县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思路是: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实施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对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指示,围绕“一个中心”,实现“一个目标”,采取“三项措施”,落实“九项任务”,全面推动我县退役军人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个中心”是以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服务为中心。

    “一个目标”是服务体系建设达标的目标。

    “三项措施”是抓服务、抓保障、抓管理。

    “九项任务”是贯彻落实法规政策、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解决退役军人历史遗留问题、落实退役军人安置政策、拓展拥军优抚和褒扬纪念广度和深度、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建设、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加强双拥共建工作。

    (二)工作安排

    一是贯彻落实法规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县实际,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做好新闻宣传、政策解读、答疑释惑工作,营造落实政策的良好舆论氛围;制定我县实施意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增强落实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组织领导,密切部门协同,及时督促指导,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要认真抓好《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改革方案》《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优抚医院、光荣院改革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研究出台《和林格尔县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考核制度》。

    二是全面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运行能力。在“五有”(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目标的基础上,各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根据服务退役军人比例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确保有人做事、有钱做事、有条件做事。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运行机制,搭建政策咨询窗口、感情联络纽带、信息沟通渠道、帮扶援助平台,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使退役军人在基层真正找到“家”。

    三是认真落实退役军人安置和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政策。抓好军转干部、退役士兵、随军家属安置政策落实,按时完成呼和浩特市下达的安置任务;全力推动退役军人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做好自主择业干部、自主就业士兵等政策落实,及时发放相关退役补助资金。畅通安置渠道,积极建立从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岗位用于接收安置退役军人制度;探索实行“直通车”式安置办法,提高安置质量。落实未就业军人随军家属补贴政策。进一步落实军休干部政治、生活、医疗待遇。做好伤病残军人收治休养等服务保障工作。

    四是积极拓展拥军优抚和褒扬纪念广度和深度。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及时足额发放优待金;光荣牌悬挂,将送立功喜报、光荣牌悬挂工作常态化;认真落实《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褒扬条例》,大力弘扬英烈精神;深入落实《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维护总体工作方案》,修缮和林格尔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烈士纪念设施,认真核对和林县籍烈士英名录,大力开展英烈文化研究和宣传。协助制定出台《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公墓建设管理办法》,积极推动我县退役军人公墓建设。

    五是努力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协助出台《呼和浩特市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呼和浩特市下岗失业军人再就业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为军服务社会组织和企业培育扶持实施意见》,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台账和退役军人就业信息互通共享平台,实行实名制管理,动态掌握就业情况。

    六是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权益维护。按照上级部署,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年”活动。积极协调县委组织部,及时接续退役军人党组织关系,争取实现为退役军人党员转接组织关系提供“一站式”服务。强化荣誉激励,继续挖掘和宣传模范退役军人榜样。制定信访工作预案,将信访问题化解在源头。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机制,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七是持续加强双拥共建工作。对标对表中央要求,把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备战打仗作为拥军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工 作的组织领导,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引导支持各类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参与双拥工作。协助制定出台《呼和浩特市军人、军属优先优待实施办法》、《呼和浩特市军人子女上学优待实施办法》,军地合力做好退役军人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是抓服务。推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一站式”服务理念,加强政治文化建设。为广大军人提供面对面、个性化、一对一服务。开展双拥政策进军营走访服务;完善“六位一体”政务信息和新闻宣传载体,积极开展“模范退役军人”、“最美退役军人”宣传活动。

    二是抓保障。及时召开全县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定时召开县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形成退役军人工作齐抓共管合力,全面加强退役军人信息化建设。

    三是抓管理。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抓好退役军人工作者队伍建设,制定各项机关工作制度,开展业务政策培训,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四、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落实中央、自治区会议精神

    1. 建立健全宗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等常态化机制,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2.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关于退役军人工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县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全面推进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制定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意见》办法,将确定的目标任务措施等列入“十四五” 规划,加强督促指导,推动政策落实。

    4.完成我县“十四五”退役军人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好未来五年全县退役军人事业发展框架、重点任务、专项工程等。

    二、加强权益维护和思想政治建设

    5、制定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激励广大退役军人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6.制定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引导退役军人强化党员意识,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7.常态化做好“模范退役军人”、“最美退役军人”等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宣扬先进典型事迹,弘扬正能量。

    8.持续开展退役军人矛盾问题攻坚化解,全面排查重大风险隐患,开展退役军人矛盾问题攻坚化解“回头看”,推动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绩清单”。加强政治思想引领的同时,要坚决打击犯罪行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妥善处理老政策和新政策的关系,要与中央已出台的政策对标对表,与自治区已出台的政策搞好衔接。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对政策不平衡的问题加强汇报,口径步调要保持一致。与公安、信访部分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确保不发生问题。

    9.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健全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逐级走访、首办责任、信访终结制度,加大信访事项交办转办、督办、通报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信访受理率和信访事项办结率。

    10.健全退役军人舆情信息工作机制,建立舆情信息员队伍,加强舆情应对引导。

    三、落实移交安置和军休服务政策

    11.按照中央、自治区、市最新部署要求,完成军休干部、军转干部、退役士兵、随军家属等年度安置任务。认真落实《退役军人事务部等7部门关于做好跨军地改革集体转制部队退役军人落户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转改人员落户工作任务。有序推进滞留军休人员和伤病残人员集中移交工作。

    12.进一步完善新时期《军转干部、退役士兵、随军随调家属等安置实施办法》,探索退役军人“直通车”式安置办法,进一步健全“阳光安置”工作机制,推动实施退役士兵专岗归集制度,提高安置质量,促进人岗相适。

    四、创新就业创业方式

    13.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承训机构目录,制定管理措施,做好退役军人全员适应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要全面加强就业创业工作。加强教育培训,举办不少于1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计划培训30人。搭建就业平台,举办不少于1次全县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对下岗失业后就业困难的退役军人争取纳入公益性岗位予以帮助。

    14.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校合作,利用高职扩招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契机,推动面向退役军人单列计划、单独招生,统筹推进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15.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与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协调,制定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实施细则,对教育培训项目、经费使用范围、标准、流程提出具体指导意见,规范工作运行。

    16.围绕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及生活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推进退役军人创业创新。

    五、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17.继续做好我县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

    18.推动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的“双清单”制,召开全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积极协调解决军地相关难点问题,不断增进军政军民团结。

    19.建立完善军地联动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发挥退役军人作用的新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落实。

    20.建立退役军人系统干部职工联系退役军人制度,常态化做好沟通联系、感情联络、心理疏导、思想引导等工作,激发广大退役军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1.与应急管理局密切配合,加强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引导退役军人在服务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

    六、提高优抚和褒扬纪念水平

    22.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的意见》,继续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23.按照退役军人事务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的意见》,建立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提高救急济难水平。

    24.加强《英雄烈士保护法》普法宣传,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主阵地作用,组织开展烈士纪念日公祭纪念活动,健全完善英雄烈士名录,营造热爱祖国、尊崇英烈社会氛围。

    七、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

    25.开展“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活动,督促各地落实服务站“五有”要求,指导基层一线夯实工作基础,推动服务保障体系发挥实效。

    26.落实统计调查制度,完成和林格尔县退役军人事务主要数据统计,形成统一、标准化的“一套表”。

    27.加快全县退役军人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设,建设退役军人信息数据库,启动退役军人建档立卡,按步聚做好信息数据统计工作。

    28.加强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强化基础资料管理,做好公文运转、安全保密、档案整理、政策汇编等工作。

    八、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29.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党的领导贯穿履职尽责全过程。

    30.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支持配合保障派驻纪检组工作 ,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加强反腐倡廉和监督检查。

    31.加强政务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积极利用“六位一体”宣传载体,做好政策发布解读与重点工作宣传,提升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效果。

    32.制定全县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对全系统进行大教育大培训,提高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篇五)

    **至2020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城镇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践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以生态建设为主线,以“治污治水・洁净家园”为抓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城市执法体制改革为重点,真抓实干、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城市“五个乱象”综合治理工作,各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十三五时期城镇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这五年,是建设资金投入最多,民生基础建设不断夯实,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五年。

    (一)城镇污水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一是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年以来,我县通过PPP模式,采用公开竞争性谈判程序引进社会资本,投资3.36亿元对我县22个污水处理项目进行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共计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22座,铺设污水收集管网133.44公里,日处理规模达1.57万吨,已于**年7月移交县水务局管理。二是完成了县城污水处理三期工程(一期提标、二期提标扩建)。其中:**年10月,投资1700万元,采取PPP模式ROT方式(可用性付费+运营维护绩效服务费),于**年4月完成了县城区污水处理一、二期提标改造,出水水质达一级A标排放。**年9月,投资7472.2万元,采取总承包+委托运营模式,于2020年5月完成了县城二期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三期),目前,县城区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8万吨。三是“十三五”期间,投资1686.53万元,完成了楚米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维修改造应急工程、松坎镇污水管网维修应急工程,水坝塘镇、羊磴镇污水管网灾后重建应急工程,官仓镇污水收集管网维修改造工程、花秋镇石洞山至花秋镇污水处理厂应急污水管网工程,溱溪河、贯城河污水收集管网修复工程及20乡镇污水处理维修维护工程和县城二期污水处理厂综合管理用房扩建工程建设。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目标,有效解决了城镇污水横流问题。四是完成了总投资3.24亿元的县城“污水一张网”工程规划设计,并将施工图移交县城建集团。

    (二)城乡生活垃圾项目不断优化。一是投资2732.76万元,完成了县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县城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站改扩建工程、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1号库区垃圾渗滤液渗漏安全隐患紧急抢险工程、大关生活垃圾填埋场在线监测系统工程并投入运行。二是针对渗滤液处理能力不足问题,采取租赁方式,分别于**年、**年向重庆财信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租赁日处理200吨(日处理进水200吨出水150吨)的“两级蝶管式反渗透渗滤液应急处理系统”设备两套,该设备已于**年12月28日、**年8月30日前全部安装调试到位并投入运行,目前,该垃圾填埋场共计渗滤液能力达400吨/天,现垃圾填埋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渗滤液处理达标排放。同时完善了**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特许委托经营续签协议。三是投资500万元在天门河、新桥水库沿线的娄山关杉坪、茅石和马鬃境内修建公厕3座、垃圾池120座、果皮箱300个。四是**年,我县采取PPP模式,将全县229个行政村和县乡道路生活垃圾收运进行公司化经营,采用地埋式环保桶与压缩式转运车直收直运方式,全面推行全县城乡垃圾“住户分类、镇村保洁、公司清运、集中处置”的垃圾收运处置模式,走出了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的第一步。该项目总投入资金6202万元(社会资本方出资5202万元,政府以垃圾转运站作价1000万元入股),拟在全县229个村(社区)布点85个,安装环保地埋桶451个、配备压缩式转运车22台、前端收集车75台和生活垃圾户收集桶240L标准5637个、120L桶7746个,配置生活垃圾清收转运及管理人员184人,于**年9月15日全面建设完成并正式启动运行,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年投资500余万元,共投放240L垃圾桶6663个、120L垃圾桶1823个、清运车25辆,同时完成了乡镇9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整治工作。目前已在全县229个村(社区)布点85个,安装环保地埋桶451个、配备压缩式转运车16台、前端收集车84台和生活垃圾户收集桶240L标准14518个、120L桶8056个,配置生活垃圾清收转运及管理人员79人,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覆盖率达95.1%,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4.43%,排全省县域第一方阵第8位。五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成县城区餐厨垃圾处置应急工程并投入运行,处理单价600元/吨,中心城区餐厨剩余物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处置全链条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建立。六是启动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维修改造工程。

    (三)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是“十三五”期间,投资689万元,完成了县城区春节装点,给全县人民营造一个靓丽、和谐、浓厚的传统新春佳节氛围。同时,全面加强城区路灯的巡检和维修维护,有效确保城区亮灯率在98%以上。加强对重要节点和时段亮化氛围升级打造,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肯定。二是投资2654.24万元,完成了娄山国际汽车城段人行道绿化亮化工程、G75高速公路**南收费站入口匝道路灯安装工程、蟠龙中学出口至“六五一”路段安装路灯工程、蟠龙大道南入口至蟠龙加油站(官仓路口)道路路灯安装工程、“文明示范一条街”广告牌用电电缆及弱电箱等市政设施升级改造、蟠龙大道部分路段路灯维修改造、马鞍山铁路桥下穿美化亮化景观工程、夜郎街路灯管道及门头灯维修改造工程、娄山关高新区路灯照明设施维修改造工程、市民健身中心内场广场庭院灯及路灯维修改造工程、文化路段路灯改造抢修、杉坪景区通道路灯更换、杉坪景区通道环境整治及景观打造、河滨大道行道改建绿化补植工程、**县城区绿化移植改造工程、**县马鞍山210国道绿化改造工程、G75高速公路**南收费站入口园林景观亮化工程、**县收费站入口园林景观亮化工程、市民健身中心绿化补植提升工程及城区建设空气站(**站、楚米站)建设及县城区域内19块便民服务指示牌设置。三是投资1341.68万元,完成了红庄片区污水管网工程、半山雨污治理工程、蟠龙首府1号地块排洪工程、娄山关高新区(楚米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央环保督察污水治理应急工程、荣德巷环境改造工程、少帅桥河道污水管网应急抢险工程、南天门小学及其小林茶楼河段排污设施修复工程、燎原镇移民安置点排污管网工程、蟠龙移民安置房污水管道应急工程、朱砂河桥及少帅桥至官渡河桥河道清淤工程。四是投资3271.15万元,完成了老城区人行道改造工程、文明示范一条街及其城区部分人行道地砖维修工程、将军希望小学二校区至迎宾路口护栏安装工程、县城二期污水处理厂进厂道路工程、马鞍山收费站进口右侧拓宽改造道路工程、城区河滨路全段及蟠龙大道等部分路面修补工程、县委党校门前道路油化工程、城区主干道破损路面维修工程、通站路至210线右转弯安全隐患整治,娄山关街道君悦国际C区通道、海校街道虎峰幼儿园前通巷路路段破损、坑洼的路面实施维修改造,县政府院坝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工程、二中人行天桥工程、荣兴中学人行天桥工程、县委院坝改造工程建设。五是投资967.8万元,完成了马鞍山公厕、城区高铁广场、蟠龙大道滨河公园三号、蟠龙大道滨河公园五号、蟠龙大道滨河公园七号、官渡村堰塘湾组、蟠龙大道滨河公园一号、果蔬批发市场、军民桥、政府广场、嘉华公园、西门等18间公厕新改(建)工程并投入运行,“文明如厕”活动全面开展。六是投资589.2万元,完成了双星集贸市场、武胜集贸市场、正华集贸市场改造。七是投资5259.88万元,完成了世纪广场景观提升工程、世纪广场地下停车场建设工程、西流水公园音乐喷泉工程、西流水公园景观亮化工程、西流水公园绿化提升工程。八是投资1774.4万元,完成了县城区高架桥下市政综合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成环卫停车场1个、花鸟市场1个、农贸市场1个、社会停车场5个、洗车场2个、储物场一个、广场1个、公厕5间。九是清洁能源推广不断加快。截止目前,县城规划区(娄、楚、燎)自**年7月起实施铺设天然气安装工程,已建成LND储配站、桐楚大道公交车加气站、杨柳坪天然气门站、燎原南路CNG加气站各一座,天然气储存能力达15万m3、门站供气能力达1.18亿m3/年,建成城市中压管网66.5余公里,居民用气户签约安装41763余户、开通18674户,发展公商业用户405户、开通293户。累计铺设乡镇燃气管道31.1公里(新建中压燃气管道2公里),发展燃气用户3318户。累计发展瓶装燃气配送中心23家、发展瓶装燃气用户15.3万户。完成城市燃气综合普及率达95%、城乡(城市、乡镇及农村)燃气普及率达70%。

    --这五年,是城市服务提升最大,市容秩序环境不断优化,市容环境明显改善的五年。

    (一)环卫保洁机制不断完善。一是积极探索并实施了“一查一考、两评两挂”环卫考评机制,划定了“环卫干部包片、管理人员包段、环卫工人包责任区”的城区保洁网格,实行“日保洁、夜清运、三班倒”的作业模式,定人定岗,压实责任,严格督导考核,形成了“片区抓督查、小组抓管理、街巷抓保洁”的环卫保洁长效机制,城区保洁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深度保洁。五年来,共计更换(维修)城区钩背箱及果皮箱    1764余个,清收城乡生活垃圾58.61万余吨、建筑垃圾7165余吨,清理野广告128819余条,清理(更换)城区水蓖子6045余个、井盖1430块,清淤34070余顿。二是接管了桐楚大道、煤化工、马鞍山至杉坪、花园移民新村、蟠龙移民新村、马元岩移民新村、柏果移民新村、高铁东站广场、蟠龙社区二期等路段30余万平方公里的清扫保洁和杉坪景区、303沿线的垃圾清收工作。三是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正在城区机关、学校及企事业单位、景区景点中有序推广,已在13间学校、15个景点和其他主次干道布置垃圾分类桶950个、垃圾分类亭20套、维修马鬃沿线垃圾分类池25个,并在7个乡镇(街道)7个村(居)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点创建。四是机械化作业逐年提升。累计投入近投入314.9万元,购置多功能扫地车3台,三轮车1辆,人行道冲洗车11台,环卫机械作业水平较“十二五”明显提高。

    (二)管理执法服务全面优化。一是扎实开展了城区水污染、扬尘污染、经营性燃煤及油烟污染、噪声污染整治,整治行动成效显著,中心城区市容环境明显改善。五年来,共计开展建筑工地巡查3280次、责令整改 74家、立案61件、查处违规建筑运输车辆6100辆,罚金28.39万元。取缔烤酒加工房5家、豆腐加工房4家和餐饮经营店4家燃煤炉具。清理河道垃圾34070吨、管控广场舞432支、暂扣音箱和喇叭300余个。二是织牢了管理服务网格。我们在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组建了娄山关街道、海校街道执法中队,整合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一、二、三、四、五、六执法中队职能职能,积极探索完善了管理执法“大队领导包面、中队领导包片、执法队员包段”和“定岗位、定人员、定职责、定目标、定奖惩”“三包五定”管理模式,着力细化了城市管理执法服务网格,形成了网格内集管理、执法、监督、服务为一体的动态管控格局,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实现了精准管理、文明执法。三是按照“创文巩卫”目标要求,重点开展了高架桥下、市场、城区主次干道、校园周边及公园广场、户外广告、停车秩序、占道经营、乱涂乱画、乱搭乱建等集中巡查整治,并采取错时工作制,解决了夜间市容秩序乱、环境卫生脏等问题,确保了市容环境秩序井然有序,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五年来,共计受理投诉案件15788件,办理行政许可9953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8896份,整治越门占道、流动摊点28395余次,暂扣物品5921件,架设摩托车停车便架2032米、设置城区摩托车停靠点67处,拖移违停车辆4910余辆,清理各类广告残标7809幅,完成县城区停车场备案9家,协调公安机关拘留暴力抗法人员18人,取缔了原畜牧局晒坝马路市场、政务大厅早餐点及夜市烧烤点,搬迁了消防大队高架桥下蔬菜批发市场。四是两违建设打击力度不断加大。自**年8月以来,我局始终严格按照“杜绝新增、消化存量”的总体要求,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始终保持对违法建设整治工作的高压态势,守住基本农田生态红线,确保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五年来, 共计拆除违法建筑382户36838.87平方,查处违法占地160宗15213.55亩,较好地遏制了违法建设和违法占地的蔓延势头。

    (三)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一是自县脱贫攻坚大比武大决战动员会以来,局党委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纳入局党委、局班子的议事日程,安排四名局班子成员常住水坝塘镇具体抓工作落实,仔细找差距,认真解决问题,推动脱贫工作高效运转。二是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移民安置政策,为花园移民新村分别来自黄莲乡、大河镇、高桥镇、燎原镇的安置户提供了环卫、园林等就业岗位224个,现已全部上岗,切实解决了移民安置户的生计问题,共同致富奔小康。三是资助21.9万元,水泥20吨,帮助三会村修通了环山公路、大屋脊至明月通组公路,完成了三会到明月7.1公里和复兴至深龙15公里公路硬化,安装生态移民安置小区路灯8组,打通了群众脱贫之路、致富之路,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四是资助4.35万元,帮助三会村维修了办公阵地,配齐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和摩托车一辆,改善了办公条件。五是资助5万余元,在深龙村规划建成了桂花苗圃场70亩,积极动员60余户贫困户申请特惠贷款近300 万元,用于发展种养殖业,目前共计发展养殖户82户。积极协调**县紫君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三会村、深龙村贫困户送去食用菌种植包1600余个,无偿分

    发给109户贫困户进行种植,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六是出资4.46万元,适时开展了计生帮扶、三送一连心、三关爱活动,为三会村、深龙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困难群众、贫困学生、贫困党员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七是按照严格县委脱贫攻坚大决战和“54321”工作要求,全局88名党员干部职工不分节假日、头顶烈日、舍小家为大家,全员下沉到水坝塘,对水坝塘镇三会、深龙、集中、金竹、二坪等8个村349户贫困户进行精准结对帮扶

    相关热词搜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