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理想性与现实性] 马克思献身于人类理想的社会读后感

    时间:2019-02-06 04:26: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作为理想,既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在理论研究中非常有必要挖掘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类解放之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区分,特别是要注重挖掘其现实性层面的理论,构建现实性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素。当代中国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研究必须实现从理想性维度到现实性维度的转变,即从马克思致力于理想社会的理想性到依据现实生活的现实性的转变。
      [关键词]马克思 人类解放理论 理想性 现实性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3―0034―05
      
      一、误解: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之混同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作为理想,既来源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因此,只有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中所包含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之关系进行辩证地理解,才能使人类解放问题得到完整的说明。然而,一直以来,人们把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当成是一种终极性的追求,甚至是一种乌托邦,而忽视了其现实性维度;或者是将理想性与现实性两个向度混同起来,而未能作出很好的区分。
      追溯哲学史,我们看到对理想性与现实性的混同,实非偶然。在对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讨论中,就有“思维与存在同一”的观点。柏拉图的“理念论”的阐释中,就有思维与存在混同的倾向,这一传统在后来启蒙哲人尤其是欧洲大陆唯理论哲人那里得到继承,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更是集中体现了这种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思维与存在的混同认知成为理想性与现实性混同的方法论预设。
      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主张两者的异质性与非绝对同一性。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直接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核心命题――思维与存在的绝对同一性。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以否弃思维与存在的唯心主义的统一,强调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为特征。正是从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出发,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劳动异化论,并深化了人类解放的理论。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唯物主义的回答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质,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柏拉图哲学传统的离弃。这种对哲学本体论的认识观,奠定了人类解放理论理想性与现实性区分的基础与思维前提。
      然而,由于对唯物史观的误解,导致了对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之理想性与现实性的混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一定程度上总是被等同于历史主义,或者只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颠倒。基于此,有人错误地认为,只要世界历史在一维性的时间中不断地进步发展,那么人类解放的理想性与现实性就能够呈现出如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统合思维与存在般的绝对同一性,这就混同了理想性与现实性。由此,人类解放的终极理想的实现被呈现为一个物质生产的历史过程,尤其是就此而得出物质的极大丰富性是人性提升的充分必要条件的错误性理解。其实,只有正确理解马克思所论述的人类的两种劳动:强制劳动与自主劳动。我们才能把握住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即对人类而言,一方面,自然存在的欠缺――比如人的饥饿、愁苦、生活条件的恶劣――是促成人类第一种劳动的动力,这是由外在的需要和目的规定了的劳动必然性,其对人类而言是一种不愉快、不自由而又无可逃避的事情,因此是一种强制性的劳动;而另一方面,在强制的劳动终止的地方(即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才开始的另一种劳动,是一种人类第一需要与自由创造,也是人的世界和人与人的关系回复自身的体现,因此是一种人类的自主性劳动,是一个人类能力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领域,只有在这个领域,人类自身的完善才能得到最终的实现。由此可见,物质生产资料的极大丰富性只是人性、人类自身完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自主性的劳动才是人类实现自身完满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基于这一区分来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我们才能明确,在人类解放的现实性与理想性之间存在着从强制的劳动到自主的劳动的飞跃:历史唯物主义所呈现出来的人类社会由必然向自由的飞跃正是根基于两种劳动的区分,也才能划分而不是混同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理想性与现实性。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区分两种劳动的基础上,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科学建构出人类未来理想的社会形态。在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各种表述中,始终贯穿着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性与现实性关系的历史辩证的把握。
      在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关系问题上出现对马克思的误解,其理论上的根源在于,我们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理解存在某些偏差,未能准确把握住马克思在主张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的基础上,对唯物史观的精细论述;而其现实上的根源则在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革命的现实需要,往往将人类解放的理想性人为“拉近”,甚至将其等同于现实性,欲求促动、激发出人们改造社会与自身的热情。此外,对于中国的研究者来说,“中国文化之缺乏形而上学传统对于超越性存在的不重视和重‘实用理性’的传统,使得国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比之西方人更易忽视理想与现实的界分。”
      
      二、挖掘:现实性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之构建
      
      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是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目标,是人类最具动力性的希望。始终坚守人类解放的信仰,要求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人类解放理论的理想性与现实性。就现阶段的人类现实环境而言,注重挖掘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区分,从现实性层面构建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提出了“想象的存在”和“现实的存在”这两个概念。他认为,应该从观念的东西,从表象的、期望的存在,转化成感性的存在,从观念转化为生活,从想象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在他看来,撇开现实实践的思维与理想,就成了经院哲学式的、无意义的语言游戏。同时,任何理想只有在一定的现实境遇和实践活动之中,才能体现出方向感和目标感。只有现实性层面被挖掘出来并阐发为一种理论体系,能够对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做出有效的言说并在理论上与其他错误思潮相抗衡时,才能够从理想性目标反观现实,从而对现实形成一种批判性关联。
      一般而言。人类解放终极目标追求与当前的历史具体现实之间的张力存在互动与平衡。一方面,彻底性实现人类解放,是对未来终极价值目标的永恒性追求,是人类社会诸种基本价值在未来世界达成的良性平衡,这种终极性目标的实现必须避免脱离现实的历史语境而纯粹在理论中建构的唯心主义路线;另一方面,当前的具体现实始终制约着终极价值目标的实现,人类的解放是一种历史进程中的具体性的 解放,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与具体的社会实践中的解放,这一历史的具体现实规约着人类对终极性目标的盲目追求,两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人类解放理论的基本问题。
      在对待人类解放的这一基本问题上,往往出现两种不同的态度。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往往是忽视具体现实的规约,盲目追求未来终极性价值目标的实现,脱离当前的历史现实,纯粹在理论中构建未来的世界,沉醉在唯心主义的美梦之中,企图缩短历史的长度。而马克思,在其创立了唯物史观之后,对人类解放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科学性的洞察,认为要彻底实现人类的解放,需要从当前的具体现实出发,从现实的人出发,用科学的终极价值引导历史的进程,在历史进程的具体现实的规约下逐步实现人类的解放。由对人类解放的理想性与现实性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建构了不同的人类解放理论体系,前者可称之为盲目的理想性人类解放理论体系,后者则是在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中,致力于实现理想社会理想性的科学的人类解放理论体系。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性目的,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的科学理论典范。它通过对具体现实的革命性改造以实现未来的终极性目标,并与当前具体现实达成历史性统一。马克思认为,物质性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正是通过物质生产劳动,人类不断地改造了当前的历史现实条件。尽管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但近代以来工业社会的发展,开辟了生产力发展的无穷可能性;而在生产力发展所造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下,通过社会革命,就可以实现向未来的终极性价值目标的过渡;并最终在物质资料高度丰富的前提下,人们获得充分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自由创造的机会,进而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充分发展,建立起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共产主义的自由王国,实现终极性价值目标与当前具体现实的科学统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阐明了人类解放的科学理想。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将会在西方发达国家同时实现。由于这些国家已经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因而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只需经过一个短暂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然而,当人们试图将这一理想付诸实施时,却发现马克思科学的理想性人类解放思想与现实历史发展进程存在着很大差距,遇到了许多难以预见的问题。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并非像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从高度发达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产生,而首先是从东方落后国家产生。由于缺少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作基础,也由于这些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文化传统各异,这些国家的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使其不可能像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于是,这些国家通过什么途径,如何进入共产主义就成了一个重大的、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的问题。尽管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理想性反映了人类对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永恒追求,但是若不以现实性为基础,无异于空想社会主义的美丽幻想。
      由此可见,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必须实现从理想性维度到现实性维度的转变,即从马克思致力于理想社会的理想性到依据现实生活的现实性的转变。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研究不能仅限于自身的合法性论证,应着力体现如何揭示当今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困境与危机,体现如何深入阐发当代议程中社会的各项重大变革,体现如何揭示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可执行性方案。为此,必须转变研究思想和方法,必须建设一种有助于人类解放――既有别于马克思当年设想、又高于原有理论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即致力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的现实性建构。
      第一,从历史研究向现实研究的转变。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在当代的可能性,既来自于认真研读马克思论述人类解放的著作,并且按照马克思主义方式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建构;也来自于结合时代发展、现实实践要求的重构。也就是说,不仅需要我们从浩繁的经典著作中梳理出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诸多论述,并力图使原有学说得到提炼与创新;还要求我们把这些理论放在发展变化着的时代中进行检视,同时把已知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其理论,以此来进一步扬弃之。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研究不能停留于一种纯粹的思想史研究,人类解放不只是想象的或纸上的,应当有更为实质的内容。亦即现实内容。作为一种全球化时代仍具活生生力量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必须实现从历史研究向现实研究的转变。
      第二,从抽象研究向实体研究的转变。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的现实性之建构,还要求我们必须实现从抽象研究向实体研究的转变。抽象的理论讨论并不构成认识世界的全部,失去了实体研究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不可能提出可执行性策略与可操作性方案。 “解放的理论”应指引“解放的实践”,我们要努力把理论所发现的真理在现实中付诸实践,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从而不断把头脑中的理想性的解放转化为现实的解放的议程并最终转化为解放的实际。
      
      三、拓展:现实性的人类解放理论与和谐社会之建设
      
      从起源来说,人类解放理论是马克思在西方提出的,但其对中国的实际影响却远远超过西方。中国革命的主题就是解放全中国,进而解放全人类,中国当前的社会状况就是这种解放理论演变的结果。可以肯定。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在现实性维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谐社会理论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在现实性维度的重要发展。
      和谐社会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和谐社会是现实社会主义最可望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和谐社会这一生动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实践进程,赋予了人类解放新的价值意蕴。和谐社会的建构功能要求自觉地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这种价值追求打开了理解社会主义的新视角。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存在着一个误解,即把它设定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状态,与社会主义社会毫不相干。从这个意义上看,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观的确立破除了这个问题上的形而上学倾向,把人类解放事业引领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和谐社会理论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实践的意义上体现了社会和谐与人类解放的一体性。一方面,和谐社会内涵了人类解放的理想,而另一方面,和谐社会也正是人类解放实现的现实途径。因此,提高社会的和谐度与增进人的解放度具有深刻关联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决定力量,而和谐社会是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社会,和谐社会为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为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和社会环境。高度的政治文明是人类走向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政治前提和保证,政治文明程度的提高必然会激发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激发其主动性与创造性,推动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第三,和谐社会也是充满人文精神的社会,这为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环境。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对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人文精神体现着人对自身自由本质的一种自觉意识,体 现着以人为本位又突破以往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作为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精神支撑意义。第四,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它摆正了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并为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和谐社会也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推进的进程中,人的解放不仅取决于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即不仅取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完善程度,而且还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现实状态,即人在多大程度上占有他自身,因为,人本身就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
      和谐社会理论以和谐为基本理念,不仅是对西方传统的解放观的重大修正,而且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中的重大发展。这种以社会和谐为基础的解放观,即和谐的解放观,是中国对人类解放的一个重要贡献。和谐的解放观既彰显出社会所有成员创造社会财富、推进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义务,也从发展的维度肯定了社会转型期新生社会阶层的社会价值与地位,从而更有利于动员社会一切阶层的力量,使其积极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把民族的复兴、社会的和谐进步与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历史地关联起来。
      当然,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理论目标所欲达成的追求历史的终极性目标和当前具体现实的协调统一,是一种偏重于现实性的统一。因而,其相关的人类解放理论即是一种强调现实性的人类解放理论。这一现实性的人类解放理论绝非是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背离,而是基于现实实践。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从理想性维度到现实性维度的发展。这一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明确了当今中国建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目的和意义。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总体上更加强调理想性维度,而现今我们构建的人类解放理论体系则更加强调现实性维度,指向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并非终极理想的目标,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应该站立的高度。现实性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之所以重要,正在于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这样一个根本性的社会目标,从人类解放的高度予以理论重构的研究开始起步,逐渐摆脱了仅仅作为宣传性层面的东西。近年来我们越来越明白,人类解放从根本上属于现代性建设领域的实践。而现代性建设于中国之重要性,是由中国现代化发展较晚且发展速度较快的现实决定的。
      第二,人类解放的主体在现实中得到提升。人类解放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在当代中国就是指劳动者。我们坚持的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能,充分发挥每个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人类解放在主体向度上的必然要求。发展生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发展体育卫生事业,改革束缚人的发展的各种社会关系和制度,进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是为了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各种素质与技能。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的同时,也注重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和谐的劳动关系,为人类解放奠定了主体条件,使人类的解放沿着健康、快速的轨道向前发展。
      总之,马克思科学的人类解放理论体系作为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理论范式,反映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实质内容,为我们评价历史与社会进步提供了客观的历史尺度和普遍的价值尺度。然而,就历史的具体现实而言,仅仅具有客观的评价尺度还远远不够,更迫切需要的是以这一科学的人类解放理论体系为标尺,构建一种适合于和谐社会的现实性的人类解放理论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历史定位。在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构和谐社会,沿着改革开放关键抉择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寻求人类解放的一种方式,将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巨大变迁创造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经验。”

    相关热词搜索: 马克思 现实性 解放 人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