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生态美学关照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时间:2020-11-10 09:36:1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翟敏

    摘    要:发轫于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美学,主张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信阳郝堂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自觉接受生态美学的关照,充分尊重自然生态之美,重视提升村民人文素养,崇尚和谐之美,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关键词:生态美学;美丽乡村;信阳郝堂村

    1   生态美学与美丽乡村建设

    曾繁仁认为,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的存在状态,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存在状态”[1]。生态美学融合了哲学、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思想与精华,是一种生态审美状态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这无疑冲破了西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解构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关系,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辟了新的道路和途径。

    我国作为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中国人对农村有深厚的情谊,农村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寄托。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美丽乡村”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更是新时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的重要内容。美丽乡村建设实质上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强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塑造良好的生态体系。根据农业部2014年推荐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创建个性化的美丽乡村。让乡村真正成为中国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美学理论,可以作为方法论用于指导美丽乡村的建设,关键在于它是以生态智慧为内核,在人类的建造活动中付诸爱与智慧,营建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形态。也正是因为生态美学关注人与自身发展休戚与共的自然环境,敢于正视人类的生存困境,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期求得人的全面发展,这才使得它拥有持久的动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2   生态美学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照

    信阳郝堂村正是因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国家第一批“美丽宜居小镇”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样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017年2月17日对郝堂建设宜居村庄进行专题报道,郝堂村一夜之间名扬海内外,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近5年来,专家、学者对郝堂村进行的研究也愈来愈多,其主要关注点集中在乡村旅游、乡村治理、景观规划以及乡土文化传播等方面,而对于生态美学关照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可谓屈指可数。在生态美学关照的视角下,主要从尊重自然生态之美、提升村民人文素养与崇尚和谐之美等3个方面,深度探究郝堂村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过程中是如何接受生态美学的关照。

    2.1   尊重自然生态之美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生态美学的第一要义。无论是生命的起源,还是生物的进化,亦或是人类的出现,都是自然发展、演化的结果。自然界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更是离不开自然。“村边潺潺流水绕绿树,古木成林莺儿飞,放眼望去,青砖民居错落,楼台亭榭随处可见。古朴的老房子,滴着雨水的琉璃瓦,满是涂鸦的四方院,张贴在小店门前的泛黄照片,青石板路上骑二人车的情侣,弹吉他的小伙儿,看书的小姑娘”[2]。

    2.1.1  维护自然生态系统。郝堂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重视村庄原始风貌的保护,维护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平桥区委书记王继军认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尊重自然环境,还要尊重村民群众的意愿,不能按城市理念建设农村,要通过改造增加功能”。北京“绿十字”专家团队为每一处民宅都量身定制修整方案,对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卫生所等公共设施的布局和规划进行整体设计,既要保留民居的特色,又能保证村庄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最终建成一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圈。郝堂村的荷塘、生態茶园、生态民居、植物群落、生态稻田等都是依山、依水、依势而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些自然生态景观都已成为郝堂村标志性特征,给五湖四海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1.2  补偿自然生态系统。长期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对自然产生的破坏让原来的自然生态失去了平衡,郝堂村采取多种措施补偿和及时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对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造成的土壤板结和毒性问题,村民通过大面积种植紫云英以改善土壤的质量;对于种植业和饲养户以及村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和动物粪便造成的污染,村民通过建立沼气池和生态水系实现能源和污染的循环利用[3]。

    2.2   重视提升村民人文素养

    生态美学主张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生态美学终极目标。美丽乡村的建设必然要求村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高的道德文化情操,换句话讲,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注重创建浓厚而又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让村民在乡村找到家园感和归属感,从根本上推动乡村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郝堂村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文化和教育活动,着力提升村民的人文素养。

    2.2.1 制定村规民约。郝堂村“两委”在广泛宣传并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民主会议表决通过。村规民约制定的初衷是要从制度上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型,这样既传承了优良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新时代的法治精神,为规范村民自治行为、构建和谐法治乡村发挥重要作用。村规内容不仅包括村庄治安和环境保护的内容,而且还涵盖民风民俗、婚姻家庭等内容。结合信阳毛尖茶文化的传统开展“家家有茶园、人人懂品茶”活动,在村小学课堂为小学生开展茶文化课程,让孩子从小受到传统茶文化的熏陶。

    2.2.2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各位村民,村民在体验着物质条件改善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重视自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郝堂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邀请专家为村民讲解垃圾分类、节约用水、污水处理等环保知识,同时还组织日常垃圾清扫、农家乐等评比活动,旨在促进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维护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2.2.3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乡村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具有凝聚、规范村民思想行为的功能,同时对村民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郝堂村注重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群众文化的需求,通过秀丽的自然风光、绿色生态的环境、豫南民俗文化、风土民情和特色美食吸引了一大批的游客前来参观赏玩。从老百姓自发组织艺术团,再到自己办晚会,郝堂村定期举办的“郝堂民俗文化周”活动,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踩高跷、扇子舞等曲艺节目和根雕、石雕、烙画等民间艺术的展览都是老百姓用自己的形式、用自己的表演给民众带来了快乐。

    2.3   崇尚和谐之美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生态美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最高追求。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要求一切社会行为有助于提升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郝堂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项目办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创建内置金融和乡村共同体,建构和谐幸福的邻里关系,推动乡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3.1  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建设。无论是村庄规划,还是房屋改造,亦或是公共设施的配备,凡是牵涉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村委会都要召集村民开会讨论、征求意见,由基层组织和村民自己做主。村民的旧房保留了原有的格局和构造,新居的建造也是根据村民自愿原则按照统一的规划进行。郝堂村的民居特色鲜明,既有楚文化色彩,又有徽派的建筑风格,设计者对每家每户分别设计个性鲜明、风格相近的原生态住房,同时为鼓励、支持村民改建房屋,推广节能环保建筑,平桥区政府出台政策对农户旧房改造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5]。郝堂美丽乡村项目办和政府从不大包大揽的投入,也不颁布行政命令强行推进。村民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意识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基本做到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村民的幸福感、认同感也不断提升。

    2.3.2  创建内置金融和村社共同体。项目办以“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社”为突破口建设村社共同体,郝堂村内置金融创建的最初意图是要帮助村民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与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通过“内置金融”,郝堂村不仅解决了年轻村民创业融资难的问题,还解决了村民养老的问题,发挥了传统文化维系家庭和睦相处的作用。郝堂美丽乡村建设自主坚持适应逆城市化趋势建设新农村,“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村民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农家乐等项目,不用外出打工,坐在家门口就能发家致富,更多的村民被吸引回村就地创业发展[6]。

    综上所述,在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生态美学倡导的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鲜的发展活力和强大的理论支撑。信阳郝堂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无论是自然生态的保护与补偿,还是村民人文素养的提升 ,亦或是对和谐之美的崇尚,都自觉接受生态美学的理论关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收稿:2019-07-27)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5-6.

    [2]周涛.印象信阳郝堂——美丽乡村留乡愁[N].今日头条,2016-05-16.

    [3]张塽.信阳郝堂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6.

    [4]石雁.论和谐社会的美学要义及生态美学在其建构中的理论价值[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

    [5]余波.郝堂,真好![N].中国财经报,2015-06-01.

    [6]李昌平.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J].中国农村科技,2013.

    相关热词搜索: 美学 关照 乡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