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德法交融,内外兼修

    时间:2021-02-09 16:01: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毛金莲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学生学习主体展开教学设计,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模拟现场,提供更多的绘本资源,接轨学生的生活认知,延伸课堂训练域度,促进德法融合,帮助学生顺利建立学科综合认知基础,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德法交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0-0068-02

    德法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师在执教时要有德法交融的主观意识,利用多种教辅手段为学生创造德法学习体验的机会,促进学生德法认知的成长,实现内外兼修;要做好充分的教学调研,从更多角度展开教学调度,为学生提供认知内化的机会,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设模拟场景,感受德法交融实践

    在道德與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种媒介手段,为学生创设模拟现场,给学生带来更多感官的刺激;要避免说教模式,运用生活案例展开教学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感知的机会。在具体设计时,教师不妨利用多种媒体直观展示文本内容,列举鲜活案例,引导学生从德法角度展开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建立完善的学习体系。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引导学生对国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对祖国大好河山进行欣赏感知。在讲到旅游文明公约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信息,要求学生对视频中反映的情况进行讨论:“在这个场景中,有个别游客乱扔垃圾,还乱刻乱画,这是什么行为?我们如何抵制这些不文明现象?”学生观看视频后抑制不住激愤的心情,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对这些不文明现象进行批评。很多学生都能够从道德和法治层面展开解析,对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发掘,并给出整治建议。有的学生主张重罚,以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有的学生主张以教育为主,加强监督管理;还有的学生发出倡议,加大宣传力度,改善大环境。

    从学生的观点阐释情况能够感觉到,学生对这些不文明社会现象是深恶痛绝的,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到位的,深深触动了学生心灵,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之中。

    二、借助绘本教学,丰富德法兼修形式

    学生的直观思维比较敏锐,教师借助绘本素材展开教学引导,势必给学生带来心理触动。教材之中有绘本信息,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等信息搜索平台展开操作,为学生准备丰富的绘本内容,让学生结合绘本学习德法内容,这样学生的接受度更高,学习效果也更令人期待。如果有可能,教师不妨根据教材内容自行创编一些绘本故事,借助媒体进行直观展示,为学生带来更直观的学习体验。

    绘本资源极为丰富,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不妨借助多种渠道进行绘本信息搜集。如教学《中华民族一家亲》时,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绘画作品,让学生说说这些人属于哪个民族,其民族文化有什么特色。学生快速进入观察阅读环节,对熟悉的绘本图片展开热议。有的学生对维吾尔族的歌舞熟悉,能够做出一些典型动作,将学习气氛点燃;也有的学生对傣族的泼水节有特殊印象,对其热闹场景进行讨论。教师加入互动交流环节,从更高层面进行引导,让学生从民族大团结的角度展开交流。

    教师为学生创造绘本阅读机会,让学生从图片中感知民族文化的特点,将学习引向深入。民族大团结是大背景,这是从国家层面展开的德法学习,其视角更为开阔,使学生的感受更深刻。

    三、接轨生活积累,提升德法应用品质

    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教师应深入学生之中,对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展开具体调研,可以获得第一手材料,以此作为教学设计参数,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学案例,让学生结合德法概念和原理展开针对性研究,形成德法认知基础。教材内容大多与学生的生活认知接轨,教师在具体处理时要有对接意识,选择适合的角度展开设计和引导,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展开学习思考,在德法认知梳理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

    如教学《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时,教师为学生布设课前预习任务:“借助多种信息渠道,搜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汉字,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课堂展示阶段,学生都能够积极展示。如对“仁”“友”“孝”“德”等字,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学生充分准备,能够给出比较有创意的解读。如“仁”字,左边是“单立人”,右边是“二”,表示二人相互合作和信任,和睦和宽容。再如“孝”字,“老”字下面换成“子”,意思很明确,就是人老了,要依靠孩子,子女要承担赡养义务。教师参与课堂互动讨论,对学生的创意解读进行表扬,课堂学习气氛和谐热烈。

    上述教学,教师为学生布设信息搜集任务,给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契机。同时,这些信息大多属于语文学科内容,可以从更多角度展开搜索,很容易形成个性解读认知。学生对汉字的个性解析,将学习推向高潮。汉字和道德与法治接轨,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学生对汉字进行形象解读,参与兴趣高,正面教育效果显著。

    四、延伸训练域度,促进德法认知内化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环节,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更多融合性训练任务,让学生顺利进入训练实践环节,展开多种形式的训练思考,促进学科认知的内化。如社会调查、生活观察、演绎体验、课堂辩论、信息搜集、案例解析等,都属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训练内容和形式,教师要做好筛选和调度,为学生带来更多学科素养成长的动力。

    道德与法治训练活动形式众多,教师在具体筛选时,要充分考虑多种制约因素。如教学《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时,教师为学生设计的训练活动是课外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我国古代科技成果方面的信息,并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参与班级交流。任务布设后,学生表现得都比较积极主动,利用多种渠道展开信息搜集,很快就掌握了大量相关的信息素材。经过整合优化处理,很多学生都有丰厚的收获。课堂展示阶段,学生都能主动发言。有的学生从中医方面做展示,列出孙思邈、华佗等名家;也有的学生从天文地理方面进行介绍,如张衡的地动仪等;还有的学生从数学方面进行搜集信息,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等。教师组织学生对相关信息的搜集整合情况进行互动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总之,教师应为学生设计信息素材搜集活动,给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古代文化科技信息的机会,因为从相关信息搜集整合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是鲜活的,特别是通过对我国古代科技成果的梳理和展示,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特约编辑 木 清)

    相关热词搜索: 交融 兼修 德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