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低段看图编童话的创意表达与思维提升

    时间:2021-02-09 22:07:1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梅艳

    童话是深受儿童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其在低段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教材从文本到课后习题,再到语文园地,儿童经历着读童话故事、说童话故事、创编童话故事的完整过程,对于儿童的认读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儿童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低段语文教材的语文园地中,以专题写话的形式出现两次看图编童话,分别在二年级上册园地七《小老鼠历险记》与二年级下册园地四《一天的经历》,这也是低段唯一两篇故事类专题写话。这样的专题写话,让儿童放飞想象的同时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如何让低段儿童不仅能编出童话故事,还能有创意地编童话故事,以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借有创意的故事情境培养形象思维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儿童以形象思维形式为特征,这时的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在推理过程中要有具体经验的支持。

    由此可见,小学低段学生看图编童话故事时,首先要能想象出相应的人物形象,接着要让静止的画面在脑海中活动起来,进而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看图编童话故事的过程也是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过程。通过创设童话故事的情境,可以有效促进低段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

    《小老鼠干什么》写话要求中提了几个问题:小老鼠在干什么?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谁?接下来会怎样?老师在教学时通常会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发现小老鼠在用笔记本电脑,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只猫。于是写话的开头产生了:一天,小老鼠正在用笔记本电脑上网冲浪,正玩得高兴的时候,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只大花猫……

    《一天的经历》写话要求中提的问题是:小虫子、蚂蚁和蝴蝶用鸡蛋壳做了哪些事情?它们有什么有趣的经历?第一幅图是三只小动物在利用鸡蛋壳作支架,上面放一块木板,它们在一起玩跷跷板游戏。于是写话的开头可以这样写:一天早上,蝴蝶、蚂蚁、小虫子用鸡蛋壳和一块木板做成了跷跷板,它们在一起开心地玩了起来。

    上述两个写话的开头虽然抓住了图意,写清楚了图画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然而缺乏有创意的情境设置,没有激起低段学生的兴趣,静止的小动物形象也难以在学生脑海中变得活跃起来。其实,《小老鼠历险记》写话内容的引人之处在于历险,这样的历险故事需要一个情境带学生走进画面,走进故事。笔者设计的创意情境是:一年一度的鼠国历险故事大会开始了,每只老鼠都要讲述自己过去一年中遇到的最惊险刺激的一件事,小老鼠灵灵想到上个月那惊魂一幕,于是它决定讲述那天的故事:一天中午,我吃完饭,用笔记本电脑上网冲浪……如果你就是小老鼠灵灵,要上台讲述自己的历险故事,你会怎么说呢?因为人称的变化,每个小朋友都把自己当作了灵灵,小老鼠的经历仿佛成了他们自己的经历。这样的情境设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小朋友们兴奋起来,他们模仿着图画中小老鼠受惊吓的模样,开始互相诉说着当天惊险的一幕。

    《一天的经历》要写出三只小动物有趣的经历。如果仅仅是教材中图画上的内容,显然缺少情趣。笔者这样设计:森林学校放假了,有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决定外出旅行一天,它们分别是小蝴蝶、小蚂蚁和小青虫。这可以作为写话的第一部分,交待故事背景:学校放假,三个好朋友,外出旅行。这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快乐的情境。放假是让人放松的,好朋友在一起是让人舒畅的,外出旅行更是让人高兴的一件事。在这样的欢乐气氛中,小朋友们开始了自己神奇的想象之旅。

    故事情境的创意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图画中静止的事物在学生头脑中活动起来。不能仅仅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还需要教师设计有创意的故事情境,为学生开展形象思维做好准备。有创意的故事情境能唤起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和新的形象,并对形象进行加工,结合联想和想象,画面逐渐清晰、具体、活跃起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的形象思维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借有创意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在看图编童话的过程中,低段学生往往囿于教师权威而形成定势思维。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编故事,对于说得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后往往会暗示其他学生要学着说,造成大众定势思维,导致大部分低段学生渐渐丧失自己的思考,养成听老师怎么说,听优秀同学怎么编,就学着照搬的直线定势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方面、不同途径、不同角度,经过积极的思考和联想,尽可能广泛地搜集与这一中心有关的各种感性现象、信息资料以及观念、意图,然后找到一个最佳角度、一个最好方法、一个最完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散思维需要个体借助联想与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发散状的模型,能够有效地激发灵感。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

    《小老鼠历险记》的历险故事内容基本是这样:当小老鼠看见电脑里出现了大花猫,吓得大喊救命。结果不小心碰了鼠标,大花猫消失了,或者老鼠妈妈来了,告诉小老鼠这不是真的猫,小老鼠松了口气。这样的故事内容到了学生那儿便成了套路,全班的故事情节惊人的相似,使创编故事丢失了“创”字,沦为故事的复制。那么接下来怎样巧妙提要求?为了让学生有話可说,还能有所创意,教师需要给学生建立简单的故事模型,让故事在小老鼠与大花猫之间展开。笔者出示小老鼠与大花猫的版贴画,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让人想不到的故事?小朋友们有的认为大花猫居然从屏幕中冲了出来,有的认为大花猫不能从屏幕里出来。在这基础上继续让小朋友们发散思维,大花猫从屏幕里出来后可能发生什么故事?继而打破猫追老鼠的定势思维,多种故事模型开始出现,如“面对面”型,老鼠与花猫坐下来谈判争执;“肩并肩”型,老鼠与花猫居然打破常规,成了好朋友;“大变脸”型,“花猫”原来是其他小老鼠戴了猫的头饰扮演的……随着不同故事模型的创意出炉,黑板上贴了各种各样的老鼠与花猫的造型。

    《一天的经历》写话中提供了四幅图,画面内容基本构成了整个故事。第一幅,他们用蛋壳做了个跷跷板,高兴地玩着。第二幅:他们坐在蛋壳里,用热气球带着飞上了蓝天。第三幅:下雨了,他们把蛋壳当作房子躲雨。第四幅:他们把蛋壳当摇篮,在里面舒舒服服地睡觉。最后用上教材提供的四个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如此串起来的故事很完整,但少些趣味性。笔者让小朋友们看图思考,这三个小伙伴外出游玩,突然看见了半个蛋壳,他们会用这半个蛋壳玩些什么游戏呢?小朋友们根据图画内容积极思考,有的说可以做跷跷板玩,有的说可以去环球观光,有的说可以捉迷藏,下雨时正好可以躲在里面,还有的说可以当摇篮摇,累了就睡觉。同样的图画,以一个“玩”字串起来,容易引起低段学生的共鸣,使其思维更活跃。此时,教师再请学生展开想象:怎么玩这些游戏,玩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有的说,玩跷跷板时小蝴蝶会为小蚂蚁加油;有的说,小虫子和小蚂蚁在空中看到大地上的风光,忍不住大声喊这里真美啊……甚至还有的学生想象小动物们在玩的时候互相展开的对话。

    低段学生相对好动,注意力和思维活动难以长时间的维持,教师的有效引导非常必要,看图编童话时应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当有好的思维火花产生时,及时抓住,不断鼓励点拨,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借有创意的故事主角培养学生独创思维

    独创思维是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看图编故事中的“独创”不只是看故事的创意,更主要的是看学生思维活动有无创造性。这有赖于学生对故事的发展有一定的把控能力,并运用语言材料进行组合迁移。低段学生仅凭自身的心智特征,很难在故事情节上做出有创意的设计,但不意味着其没有自己的思维。如何在看图编童话故事中培养低段学生的独创思维呢?可借助故事主角的魅力,让他们把自己当作故事主角,或者与故事主角一起展开活动。

    《小老鼠历险记》这个故事,可让学生假设:如果自己是小老鼠的好朋友,看见小老鼠受到了惊吓,会怎么帮助小老鼠呢?从保护弱小的角度出发,低段学生大多都能想出各种办法,或义正辞严、或出谋划策、或大声疾呼等。什么办法最好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凭着直觉与想象,产生了一个又一个主意,体现了思维的独创性。

    《一天的经历》让学生分组创编,这三个小动物还能用半个蛋壳做什么好玩的事情呢?如果你和它们在一起,会给它们什么建议呢?有的学生说可以把蛋壳作小船,沿着小河漂流而下,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甚至在大海上漂泊;有的学生说可以把蛋壳拖到山坡顶上,然后一起坐进去,沿着山坡的草坪滑下来;还有的学生说可以贮藏食物,把好吃的东西都放在里面,想吃的时候就进去吃个够等等。

    在知识经验储备不充分时,用猜测的办法解决难题是必要的。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一步一步地“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跳跃性地“猜”。猜想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质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并挖掘这个潜质能力,发挥其巨大的创造力。“学习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习者‘在场,以学习者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体验真实,允许学习者自由畅想。”教师要充分把握、利用低段学生容易沉浸于童话故事的特点,创造大胆猜想的环境和条件,让低段学生帮助故事主角出谋划策,以此培养他们的独创思维。

    四、借有创意的故事结构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

    “系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同类事物按一定关系组成的整体。我们身处的世界就是由各种大大小小的系统组成,每个事物都可以视为一个系统。系统,就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若干因素,为实现共同目标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集合体。所谓系统思维,就是要根据系统及其基本特性来思考问题。系统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看图编童话的过程,也就是系统思维的运行过程,学生需要把单幅或者多幅图画连成相对完整的有创意的故事,如果某个环节没有编好,必然会影响整个故事的发展及其结局。

    编故事活动具有整体性的特征,童话故事有起因、发展、结局,缺一不可,否则故事就不完整。在创意故事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首先要考虑整体性。如《小老鼠历险记》这个故事,学生先展开发散思维,在讨论之后、动笔之前,必须明确自己要编一个什么类型的故事,结局是什么。

    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其次要考虑层次性。整体的系统,由许多层次的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有着一定的层次性。学生创编的童话故事由一个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合起来构成 “整体”。对于《一天的经历》中三个小伙伴用半个鸡蛋壳玩什么,又是怎么玩的,围绕这个主话题展开思考,每幅画其实就是一个环节,最后整体展示体现三个小伙伴一天玩得很尽兴。

    系统思维的第三个特征是相关性。相关性指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反复结构往往是童话常用的结构,低段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因为在低年级教科书中的童话故事大多都呈现出这一特征。如《寒號鸟》中,喜鹊不断劝寒号鸟要赶快做窝,寒号鸟总是不听劝告。《蜘蛛开店》一文中,蜘蛛每次卖东西的原因都是觉得织起来很简单,每次招牌上都是“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结果每次来的顾客都让它忙很长时间。《青蛙卖泥塘》每次都吆喝着“卖泥塘喽,卖泥塘”,每次来的小动物都先肯定泥塘的优点,再提出不足,青蛙每次都接受小动物的建议等。学生根据平时的语言品读,已初步探知童话故事中反复的表达方法。教学《一天的经历》,围绕三个小伙伴用半个蛋壳玩的故事,在了解图意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分组创编故事单。(如下)

    分组创编故事单

    (某小动物是)说:“我们下面玩什么呢?”

    (某小动物是)说:“我们可以————。“

    (某小动物是)说:“好呀,好呀,我们快玩吧!”

    ……

    学生编童话故事时,每一部分借助这样的开头,既加强了故事各部分的关联性,又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小老鼠历险记》中可以使用:“小老鼠跑呀跑呀……”或者“啊,亲爱的猫先生……”这样的反复结构贯穿整个故事情节。

    总之,看图编童话的思维过程是动态的,如果学生思维品质欠佳,容易导致故事内容安排随意、发展混乱,更不可能创编出生动有创意的童话故事。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指导低段学生看图编童话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其思维方式的训练,注重其思维品质的培养,这比童话故事本身更有价值。当然,低段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每次编故事前,教师需合理安排,科学指导,才能提升低段学生思维的整体水平。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语文课程整合视域下儿童创意读写的实践研究》(2019JK13-L289)、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课程整合视域下小学高年级创意读写实践研究》(B-b/2020/02/2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 创意 看图 思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