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大力构建种养循环格局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6-30 11:01: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大力构建种养循环格局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了题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讲话,指出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讲话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系统深刻地阐释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在新发展阶段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其中之一便是构建种养循环格局,这是由我国传统农耕文明、人民群众现实需要和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决定的。

      一、我国种养循环历史悠久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祖先就意识到施肥的重要性,《诗经·周颂·良耜》记载“荼蓼朽止,黍稷茂止”,意思是“野草腐烂作肥料,庄稼生长真茂密”。战国秦汉时期,已经用人粪尿、畜粪、蚕粪、草木灰等作肥料,还用蚕粪和人粪尿腐熟作追肥施于麻田等。考古发现的汉代连厕猪圈,反映了当时对养猪造肥的重视和普遍。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肥技术取得明显进步,已摸索出蔬菜“粪大水勤”的特点,已知给桃树施用熟粪可以改善果实品质,并首次出现了利用牛粪为主要原料的“踏粪法”记载。唐宋元时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合理施肥的重要性,提出秧田施用麻枯和火粪最佳,但不可用大粪,尤忌生粪浇灌;种山药忌用人粪尿,宜用牛粪、麻枯等,还懂得在农舍附近修建粪屋、在田头修建砖窖等积肥和保肥设施。到了明清时期,肥料已经有11大类130余种,总结创新出蒸粪法、酿粪法和粪丹等制肥方法,施肥技术更加精细化,在水稻上强调施足基肥和根据苗情追肥,出现了桑基鱼塘、稻基鱼塘等。这其中的不少方法如连厕猪圈、踏粪法、稻基鱼塘等在今天我国很多地方依然在沿用。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我国传统种养循环方法不断进步反映出的是种养循环理念的不断成熟。从战国《荀子·富国》认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到西汉《氾胜之书》“春气未通,则土历适不保泽,终岁不宜稼,非粪不解”“一亩用种二升,用粪十二石八斗”,对粪肥施用的认识和量化;从南宋《陈旉农书》“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抑何敝何衰之有”这种对地力提升的认识,以及对“用粪得理、用粪如用药”的提炼;到元代《王祯农书》“粪壤者,所以变薄田为良田,化硗土为肥土也”,用“粪壤”这个名词对施肥改土作用的概括;再到明代《下壅·竹枝词》“稻禾全靠粪浇根,豆饼河泥下得匀。要利还须着本做,多收还是本多人”。种养循环理念在这种长期不断的实践与认识中得到积累和升华。现在,这里面的一些理念至今仍不过时,都还值得推崇。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用地养地,久久为功。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祖先善于精耕细作,在有限的土地上运用自然界物质循环原理,将种植与养殖、用地与养地有机结合起来,长久保持土壤肥力与粮食生产的相对稳定分不开。

      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强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种养循环格局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种养循环阶段、种养分离阶段、种养循环格局重构阶段。

      传统种养循环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处于恢复发展中,畜牧业以小规模家庭养殖为主,化肥资源紧缺,粪肥是肥料的重要来源,种养循环畅通,毛泽东主席在1959年10月31日《关于发展养猪业的一封信》中指出“要把养猪看得和粮食同等重要,要大养特养其猪,以及其它牲畜。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厂,如果能做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肥料的来源就解决了”,背背篓捡粪、凭“粪票”挑粪是这个阶段的真实写照。

      种养分离阶段。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指出“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生猪、水产品和大中城市、工矿区的蔬菜,也要逐步取消派购,自由上市,自由交易。还决定拿出一批粮食,按原统购价销售给农村养殖户、国营养殖场、饲料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等单位,支持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业等产业。困难的地方可以赊销。在发展畜牧、水产业中,要特别注意扶持养殖专业户、专业村,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逐步建立和健全养殖业的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疫病防治、产品加工、贮运销售等配套的商品生产服务环节”,这使得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大型化肥厂相继投产,产能逐步释放,出台了化肥限价和加快畜牧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意见,种植、养殖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并各自朝着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化肥用量不断攀升,粪尿产生量不断集中,种养在一定空间内的平衡被打破,耕地质量下降、粪污横流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显现。

      2014年1月《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施行,说明畜禽养殖污染已影响到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也标志着我国种养循环格局进入了重构阶段。这个阶段大力进行铁腕治污、精准治污,实践和认识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实践方面,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实施果菜茶有机肥代替化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机构改革等,“十三五”期末全国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3%,有力疏解了种养循环堵点。认识方面,从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鲜明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到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写入宪法;从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专门针对畜禽粪污治理讲话,到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首次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论断,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到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畜牧业走成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共识。

      三、大力构建种养循环格局

      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构建种养循环格局是一篇大文章,可以从很多角度、很多环节着手构思写作,如顶层设计、政策项目、统筹推进、科技创新、机制改革、执法检查等,但首先要解决的仍然是思想认识问题,思路决定出路,思想的高度决定着行动的力度。

      要从粪的本义层面认识构建种养循环格局。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词典对“粪”的释义有扫除、施肥、粪便、肥料,词性有动词、名词和名词作状语,组词有粪肥、底粪、粪壤、灰粪、土粪、粪种、潦粪、粪治等,并没有“粪污”一词,即“粪”的本义是一种资源,而不是污染物,但却由于人为因素成了污染物。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两部门在半年时间内连续出台了《关于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依法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两个粪污还田文件,要求正确认识畜禽粪污的资源属性和污染风险,立足我国畜牧业和种植业特点,把畜禽粪肥作为替代化肥的重要肥料来源,服务种植业提质增效,形成有效衔接、相互匹配的种养业发展格局。

      要从历史传承层面认识构建种养循环格局。“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汉代时,我国人口就超过6000万人,垦地超过8亿亩。唐代长安城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宫殿金碧辉煌,佛寺宝塔高耸,东西两市十分繁荣。诗人岑参就有‘长安城中百万家’的诗句。北宋时,国家税收峰值达到1.6亿贯,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那个时候,伦敦、巴黎、威尼斯、佛罗伦萨的人口都不足10万,而我国拥有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近50座”。中华农耕文明历经风雨而辉煌绵延、长明不灭,其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因此理应树立大历史观,增强文化自信,做好传承发扬。

      要从国之大者层面认识构建种养循环格局。“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由此而言,种养循环连接种植和养殖,连接着耕地质量、粮食供给和食品安全,连接着乡村振兴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是国之大者。

      要从关键少数层面认识构建种养循环格局。“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当前正值换届时期,应当通过自学、培训、宣传等方式,加强对新上任领导干部特别是非农专业背景领导干部在科学认识种养循环方面的引导,防止政策断档和“一刀切”等情况的出现。

      构建种养循环格局涉及饲料、养殖、防疫、肥料、土壤、环境、种植、规划等多学科、多环节、多部门,涉及既有布局维持与打破、种植与养殖不同领域不同理念的碰撞、用肥传统与当下习惯、乡村人口结构等,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赓续中华农耕文明辉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