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演讲稿 > 正文

    [宝典]火红年代别样红

    时间:2020-07-27 08:24: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火红年代别样红”

     六十年代,从系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掀起大唱革命歌曲的热潮,每逢会议,以生产队为单位,相互拉歌。歌唱党,歌唱毛主席。如《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北京升起红太阳》《阿瓦人民唱新歌》《公社是朵向阳花》《社会主义好》《学大寨赶大寨》等革命歌曲。在那还未解决温饱的年代,人民群众的革命激情空前高涨。

      由房殿宏、王学生、王金栋、王乃凤、华祥梅、韩卫民、王素兰、吴家驹、吴家丽等一批年青的文艺骨干,组织了小型文艺宣传队,在王学生家排演,有快板、对口词、三句半、活报剧,歌舞类等文艺节目。随着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大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各级党委政府以“突出政治”为中心,大力开展文艺宣传活动。时任大队支部书记王学延,会计薛井余,对文艺宣传非常关心和支持,组织了杨天大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在年轻的文艺骨干队伍中又加入了房怀宝、王步云、王步祥、胡文豪、袁先明、刘素琴、王忠年、王浩同等同志,排演了《审椅子》《两双鞋》小淮剧及小型文艺节目。到芦范河工地慰问。高举杨天大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大旗,敲锣打鼓到挑河驻地——柳堡公社(小尹庄)大会堂演出。当时,文艺宣传队在芦村公社小有名气,晚上演出,除了本公社,本大队民工外还有柳堡公社本地民工及群众,把只能容纳七八百人的柳堡大会堂挤得水泄不通。演出盛况空前,受到一致赞誉。演出刚一结束,柳堡公社当地的文艺团体和“红卫兵”小将冲上舞台,与杨天大队文娱宣传队员们辩论,说“神椅子”是封建迷信。他们把“神”与“审”弄错了。演出的“审椅子”是一个反映阶级斗争的小戏,他们误为“神椅子”。双方展开激烈的辩论,本公社、本大队民工愤愤不平纷纷涌上舞台,言语相加十分激烈,在两地公社领导的调解下,他们承认错误并向杨天大队文艺宣传队赔礼道歉。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一代人的愚忠表现让人啼笑皆非。

     一曲“天上布满星,月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恨”。在人们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一九六八年春节期间,文艺宣传队又排演了由沪剧改编的淮剧《芦荡火种》,并与一河之隔的夏集公社老庄大队文艺宣传队交流演出了《江姐》,相互交流演出增进了友谊,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继后又相互交流演出了《红灯记》《白毛女》等剧目.

     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各地上演革命样板戏掀起热潮,文艺宣传队先后排演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杜鹃山》,传统戏解禁后又排演了《十五贯》《珍珠塔》《秦香莲》等剧目.一度时期与光辉大队(康营村)搞联合演出,各大队选派优秀宣传队员参加,两个大队轮流演出既提高了演出水平又节省了开支 (当时宣传队员都记工分).

     每年都在腊月二十左右集中排练,集体食宿,住在大队浴室或学校里.宣传队员自己带被子和大米,各生产队提供烧草,伙食非常简单一饭一汤.青菜为主,寒冬腊月,没有青菜就吃腌制的大咸菜,偶尔能吃一顿大咸菜炒肉丝就算改善伙食了.排练到深夜,都是空着肚子睡觉.虽然生活上很清苦,但精神上很快乐.大伙儿在一起生活,非常团结,和谐.有的宣传队员少带一些米,饭量大的多吃一点饭也都无所谓.有的宣传队员衣服单薄,深夜回家比较冷,附近的宣传队员把大衣给他们穿.遇到宣传队员过生日,结婚等大事,都出一份礼,不图吃好吃丑,图个热闹吉祥.

     在演剧中《红灯记》最红火。连续演出十几场,曾被邀请到原芦村公社五星大队(现新安村)、日升大队(现拓沟村)原范水公社新民大队等地演出。外出演一场,邀请单位除了招待外,还付50-70元演出费,(相当于现在的500-700元)原范光湖公社,金湖县唐港公社正准备邀请演出,因闹“五湖四海”(当时称“五湖四海”是一种反动暴力组织,其实并不存在这种组织,纯属造谣惑众),大队支部书记王学延同志考虑到宣传队员安全,未许演出而终止。

     《智取威虎山》演出最成功。当时由从宝应淮剧团学习回来的房殿宏做执行导演,全部按专业剧团标准要求进行排练,理论导演房怀宝,参照全国出版的样板戏画册,对服装、道具、舞美、音响等要求进行排练,父子共同执导,珠联璧合,演出非常成功。如第一场的滑雪群舞;第四场“少剑波”与“杨子荣”的对手戏;第五场“打虎上山的趟马”,第六场“杨子荣座山雕的对白”;第七场“小常宝的血泪控诉”;第八场武打设计等等,在杨天大队业余文艺宣传队中可称为经典之作。

     传统戏《秦香莲》剧中,“秦香莲”,“陈世美”的唱功,“包拯”“王丞相”的做功“堂倌”的幽默“韩其”的忠勇都演得很成功。

     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VCD,电脑等,人们对文艺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杨天大队业余文艺宣传队也被逐渐取代。

     时至今日,参加过宣传队的队员们聚到一起,谈起那段生活还津津乐道。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文艺宣传队的那段经历,永远在人们心中珍藏。

    相关热词搜索: 重生于火红年代 火红 宝典 年代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