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傣族舞蹈三道弯的定义 胶州秧歌\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比较研究

    时间:2019-02-05 04:42: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三道弯”是我国民族民间舞中常见一种舞蹈形态。由于各民族民间舞中“三道弯”的体态动态来源,及其身体备部位的高低、劲力的运用、动律与风格上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同样是“三道弯”,我国民族舞蹈中的傣族舞蹈与胶州秧歌有其共同的审美特征,但却也有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动态特征。
      关键词:三道弯;胶州秧歌;傣族舞蹈;动态特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舞蹈形态特征和审美特征。但在动作形态上又有些相似之处,比如“三道弯”,这种形态在胶州秧歌、安徽花鼓灯和傣族舞等舞蹈中均有所见。虽然在这些舞蹈中都有“三道弯”的形态特征,由于各民族民间舞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及其身体各部位的高低、劲力的运用、动律与风格上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同样是“三道弯”却各有不同。现以胶州秧歌和傣族舞蹈为例,对其动态来源和体态动态特征来进行分析比较。
      
      一、胶州秧歌、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体态动态特征
      
      (一)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体态、动态特征
      “拧”“碾”在胶州秧歌中是紧密相连的,也是形成“三道弯”体态动态特征的关键之所在。“拧”是以腰为轴,向外拧转成“三道弯”体态。“碾”是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动作过程中,膝盖推反射在脚部的旋力。“三道弯”是由舞蹈者在动作过程中以动力腿的脚掌或是以脚跟的碾动做动作而形成的。
      “扭”在汉族舞蹈中处处可见,一个“扭”字,便把汉族民间舞势的形态形象生动地勾勒出来了。各种各样的扭,各个地方的扭,彼此都有所不同。我们所说的“扭断腰”就是胶州秧歌中“扭”的典型特征。它主要是由脚、・膝、腰的拧碾扭动,每一拍的流动部分形成三道弯的体态,再配合两手臂的交替横八字,便形成了全身性地“扭”的感觉。
      现在越来越多的舞蹈编导都会采用胶州秧歌“三道弯”的动态元素来进行舞蹈编创。无论在舞蹈内容上还是在舞蹈形式上都形成了一种特别的美。
      (二)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体态、动态特征
      傣族舞蹈情感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性。在傣族舞蹈中还有一种“一边顺”的体态特征,这种体态特征主要来源于人们的劳动生活,在他们劳作时的步态和形体动态中,就有一边顺的体态特点。于是,我们把“三道弯”和“一边顺”两种体态融合起来,便形成具有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如傣族舞蹈中常见的“顺倒三道弯”体态,就是头和身体向一个方面顺倒,屈膝,反方向出胯,形成一边顺的“三道弯”体态特征。另外,在一些舞蹈造型中也有“一边顺”的特点,如“单展翅”、“高展翅”、“望月手”等。
      “横向三道弯”也是我国傣族舞蹈中典型的体态特征之一,即收胯翘臀,上身前倾,腆胸、后卷、压腰。不同的舞蹈,其“三道弯”所表达的涵义也不相同。如舞蹈《两棵树》杨丽萍就运用傣族舞蹈中“横向三道弯”的体态特征,塑造了两棵互相缠绕、枝干相依的树。再如舞蹈《孔雀东南飞》,作品通过“小孔”天真活泼的眼神,以及头在身体的横向三道弯压到最低点的时候调皮地使劲上扬,像是一个孩子探寻着周围奇妙的世界,展现了傣族小姑娘美丽而灵动的天性。
      
      二、不同的动态来源形成不同的动态特征
      
      (一)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体态、动态来源
      山东齐鲁大地上滋生出来的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儒教为核心的封建社会中,对妇女一种残酷的肉体上的束缚就是缠足,用这种方式来束缚妇女们的精神世界。由于妇女们缠足以后,走起路来脚步不稳,人体移动过程时发生偏差而直接影响到步态,于是出现了“扭”、“闪腰”、“三道弯”这些舞蹈动态特征。民国以后禁止了缠足的做法,于是表演者们便踩着跷板来模拟缠足后的步态。所谓跷板,即特别制成带有假小脚型的鞋・穿上以后只用前脚掌着地,裤中只露出小脚,以模拟缠足后妇女的步态。我们今天胶州秧歌中的“三道弯”就是舞蹈专业工作者从中提炼出来的。
      (二)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体态动态来源
      傣族人民喜爱孔雀,“孔雀舞”便成为他们最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他们除了模仿孔雀的动态,还经常在舞蹈姿态上模仿孔雀的形态动态,即运用腰部和胸部的前后三道弯和跨部的左右三道弯表现出高枝孔雀垂尾而立的自然形态,因此,“三道弯”便成为傣族舞蹈中富有雕塑美的典型舞姿造型。
      傣族妇女的短衣简裙紧紧裹贴于身,显现出窈窕婀娜的体态,紧身的服饰限制着步伐,由胯部提携动作,亭亭玉立小步行走及高位挑担的生活劳作身影转化到艺术上就是舞蹈中的“三道弯”姿态。此外傣族舞蹈因受服装限制,下身为保持半蹲状态,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这也是形成傣族舞蹈中特有“三道弯”舞姿造型的原因之一。
      
      三、胶州秧歌、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现象的分析
      
      (一)流动中的“三道弯”――以胶州秧歌为例
      胶州秧歌被老百姓称为“扭断腰”或“三道弯”。舞者通过调动全身各个部位“拧、碾、抻、韧”循环往复连绵不断地舒展而又灵巧的动作,形成流动中的“三道弯”。例如,舞蹈动作“小蔓妞”,通过脚及膝部的拧碾和其腰部的扭动,每一拍都形成三道弯的动态特征,再加上其节奏快、变化快,“扭断腰”的这个称谓似乎也不过分。流动中的“三道弯”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胶州秧歌中的“三道弯”是以腰为轴,以肩和脚的反方向拧动而形成的,脚下的“拧”、“碾”要有腰上的扭,必然要以脚下运动做支点,以自下而上的“拧”、“碾”、“扭”作为动作发力点,从而使胶州秧歌形态线条弯曲而柔和,舞蹈动作轻柔,但也不失劲健挺秀、奔放洒脱;
      (二)静止中的“三道弯”――以傣族舞蹈为例
      体态三道弯主要体现在以s状造型作为基本体态特征的舞种中,它具有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点,是在舞蹈动作过程中身体保持相对静止的三道弯姿态,如傣族舞蹈在表演过程中舞者始终保持三道弯的体态造型。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最能体现体态三道弯体态特{正的也许就是我国的傣族舞蹈。傣族居住在云南群山怀抱的河谷平坝地区、多姿多彩的亚热带,植物和动物是傣族民族舞蹈姿态造型的源泉。在傣族舞蹈中模似鸟兽的舞蹈居多,如“孔雀舞”“鱼舞”“蝴蝶舞”“鸡舞”等。最具代表性的“孔雀舞”其基本体态就是三道弯造型,即运用腰部和胸部的前后三道弯和胯部的左右三道弯表现高枝孔雀垂尾而立的自然形态。这使傣族舞蹈中的造型具有较明显的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征,也凸现了人体姿态的曲线美。以三道弯作为基本体态的民族民间舞,一般在动律上较舒缓、柔软。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三道弯体态与柔软起伏的“三边顺”舞姿、舞步动律、使傣族民间舞蹈以柔美、纤细、典雅的风格而著称。
      
      结语
      
      民族民间舞女性舞蹈中都有“三道弯”的动律体态特征,在各舞种的“三道弯”体态中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一个微妙的不同点都来自于其所在舞种一系列背景对它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在教学中掌握好各舞种的“三道弯”动律体态特征,也就找到此舞种的精髓所在。

    相关热词搜索: 傣族 胶州 秧歌 三道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