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强盗”逻辑之下,荒诞的成功学

    时间:2020-11-28 04:00: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本刊综合

    谈及成功学,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其诞生之初,是“为了完善自我和培养他人,促使人们积极进取,推动社会完善进步而自然产生的学问”。自问世以来,它以朴实的理论和大量的成功案例赢得了广大读者,并风靡欧美和东南亚,随后进入中国港台地区及内地。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成功学沦为了“成功学大师们”谋取利益的工具。

    从成功学1.0时代的陈安之收割“韭菜”来者不拒,到2.0时代的徐鹤宁和刘一秒把目标转向中小企业家,到3.0时代的姬剑晶把魔爪伸向孩子,再到伴随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致富学大师周文强,“成功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掀起了不小的风浪,有的曾风靡一时,有的甚至仍在持续影响中。

    其实,究其实质,成功学本就是个伪命题,诚如人们无法给“什么是成功”一个明确的答案,由此而衍生的学说则更显荒诞。而它之所以如此盛行的原因便在于,其满足了人们对于走捷径、快速成功的渴望。

    被收割的“韭菜们”

    前段时间,《新京报》一篇深度报道将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成功学再次拉回人们面前。在这篇报道中,讲述了一名47岁的职业女性罗燕(化名)。在女儿步人高中后,罗燕決定改变一下“混吃等死”的人生,“为女儿做个终身学习的表率”,于是辞了公务员,卖了房,花了31万元报了成功学大师陈安之的成功学培训班,并在众多学员中“幸运”地被选中,成为陈安之的人门弟子。

    不出意外,她最后也“成功”地加人了维权大军,高喊着“还我血汗钱”,到陈安之讲课的五星级酒店闹事,同样不出意外,被保安赶了出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写尽了“韭菜们”平凡而又悲壮的一生。

    罗燕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她只是无数被坑骗的“韭菜”中的一员。正是无数罗燕们筑就了成功学的“辉煌”。

    今年7月,一个天才少女的丰富履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一段视频中,这位天才少女站在舞台上,说自己从前不会写诗,也没出过书,而“在一个神奇的学校学习了三个月”后,她出了书、诗集,一天能写2000首诗。这份“成功”的缔造者,是一个名为姫剑晶的老师。对于成功学的发扬,他可谓青出于蓝。

    “这个小女孩受到姫剑晶老师的影响,立志成为一个演说家、企业家、慈善家。大家觉得这个小女孩棒还是不棒!那你们的掌声和呐喊声在哪里?”主持人声调骤然挑高,女孩和着音乐节奏,激动地鼓掌。

    在成功学的维权群里,有群友看完视频称,“一模一样,她的话术和套路和陈安之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在成功学这条道路上,维权的人在苦苦挣扎,而与此同时,大师们慷慨激昂的演讲之下,入坑的“韭菜”仍在前赴后继,成功学从不缺少参与者。

    成功学的前世今生

    对于成功学的应用,“成功学大师们”将其发挥到了极致:成功学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已逐渐沦为了这些人谋利的工具。

    陈安之,国内第一位成功学大师,凭着三寸之舌割了第一波“韭菜”,靠着成功演讲把学员骗到倾家荡产。靠着“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的口号,陈安之在全国开展成功学演讲,弟子遍布各地。

    陈安之收徒来者不拒,只要掏钱就能成为他的弟子。他一边炫耀自己的资源和人脉,一边列出海外公司原始股、虚拟货币、海参、玉石、易经八卦等所谓的精选项目,信誓旦旦地骗人投资,榨干弟子的最后一分钱。当骗局被揭露后,陈老师不得已“跑路”了。陈安之的1.0时代就此结束。

    随之而来的,是他的弟子徐鹤宁和刘一秒,成功学自此进入2.0时代。陈安之的辉煌出现在2000年前后,而到了2010年,陈老师的名气逐渐被这两个学生所超越。在陈安之众多的弟子中,徐鹤宁和刘一秒独辟蹊径,对成功学进行了升级迭代。他们并没有将师父的经验复制粘贴,而是专注到特定群体——中小企业家和销售。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型的创业者不再热衷于去酒店参加百人大课,不会轻易被几句“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口号洗脑,而是更倾向线上的知识付费课程,或是参加商学院或私董会之类的活动。徐鹤宁和刘一秒逐渐被淘汰,淡出视线。

    但成功学的传承并未终止,接踵而来的,就是今年7月因“天才少女”而冒头的姬姫剑晶。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姬剑晶结合自己的理念独创了新的“收割体系”,在总结前人在成功路上的坎坷、优化两代大师的弯路后,最终把目标投向了孩子,立志成为培训界的海底捞,“天才少女”就是这么诞生的。

    “事与愿违”的是,随着事件发展,骗局终被戳破:姫剑晶旗下公司被罚款5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45万元,处罚事由为“传销”。姬剑晶就此销声匿迹。

    成功学的火苗却并未因此而熄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成功学大师也改变了策略,致富学应运而生。周文强自称“致富学创始人”,不同于以往的成功学大师,他喜欢引经据典、以史为鉴,最后得出致富的方法论。尽管言语上错漏百出,但其追随者仍不在少数。而在收割“韭菜”这件事上,周老师一点没耽搁:线上线下联合行动,线下不定期开展业务,线上的音频、视频、短视频也一个没落下。

    1.0时代的陈安之收割“韭菜”来者不拒,2.0时代的徐鹤宁和刘一秒把目标转向了中小企业家,3.0时代的姫剑晶把魔爪伸向了孩子,这几位光是通过线下的演讲课就赚得盆满钵满,而所幸的是线下受制于场地、人数等因素,危害有限。但在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收割韭菜更加标准化、统一化、流程化,这也是已经到来的4.0时代。

    在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下,渴望成功的人越来越多,造就了一批批被推上神坛的大师。成功能不能复制不得而知,失败却可以批量生产。

    荒诞的成功学

    谈及成功学,自然绕不开“成功”这一母题。那么,到底什么才算成功?如果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便会发现,成功本身其实是区分场景、用途、价值观、目标条件以及审视角度的,没有一个真正的普适性规则。不同的人因为自身不同的状况、不同的关注点、不同的成功评价尺度、获取到的信息不同,对于是否成功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对于成功,其实是没办法给出一个恒定且标准的判定准则的,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成功学则更显荒谬——我们无法对一个无解且无法定义的东西来形成一门学科。当人们意识到成功本身就是虚幻且不可捉摸的时候,就能意识到成功学的根基其实是不存在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很多人讨厌所谓的成功学,但当看到成功学的一些言论时,或许还是会在某个瞬间觉得他们是具有正能量且有道理的。尤其是对于各种所谓成功人士的分析,拆解出一系列朗朗上口且看上去有价值的经验时,成功学看起来便很有道理。但就是这种看起来有道理和正能量的东西,才最是害人。

    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记者采访一位富翁,问他如何致富,富翁說第一天他花1块钱买了一个果子,做成了果汁,卖了2块钱;第二天他用2块钱买了2个果子做成果汁卖了4块钱;第三天他用4块钱买了4个果子做成果汁卖了8块钱。记者没有继续听,而是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果汁创业了,最后赔得很惨。富翁没说完的话是,第四天他叔叔去世了,他继承了遗产,成为了富翁。

    成功学这个东西,就是富翁所谓的卖果子,果子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非根本原因,富翁致富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没有办法复制的。你说成功学骗你了么?其实也没有,他就是真话不说全了,来误导你。

    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发家致富道路基本都是无法复制的。当你看到一个人靠做一件事情发财的时候,不要盲目学习,而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一定有你不知道的细节:一个人赚到大钱了,背后起码有1万人想到了同样的方法,5000人开始行动,2000人凑到了钱,1000人成功启动了项目,100人在竞争中留下,20人熬过各种意外,10人扛到了最后输给了周期,只剩1人熬出了头被你看到。并且这个人到底是不是真如其表面一样富有,也是一个谜团。

    成功学在传播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忽略个体差异以及世界的多样性,强行把一些片面的内容作为成功秘诀来兜售。正常情况下看待一个人的发家致富是有因果关系的,先有因,后有果。但是成功学是反过来的,它是抓住了一个富有的、有声望的人,强行把他们身上的一些东西说成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成功学会告诉人们成功人士做了什么事,所以成功了;而实际上是因为这人成功了,结果被成功学拿来作为模板。

    如果信了他们说的这些原因,并为之努力,那么反而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正如上学时做的数学题,自己死磕着做出了正确答案,会牢牢记住,并且在遇到同样类型的题时一路绿灯,这是正常的先有因后有果。而成功学教的,不是让人思考,而是直接给一个真假未知的参考答案,而且答案里面只有简单的结果,没有详细的推导过程,让人看了之后觉得很好,很热血,然后下次做继续不会,最终在考试中必然会失败,因为考场上是没有答案可参考的。

    除此之外,成功学还喜欢过于夸大个人努力的作用。成功学最喜欢告诉你的就是人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只要努力,只要抓住一个点使劲用功,就能成为大师。但是他们没有告诉你,方向搞错了,越努力离目标就越远。先得解决方向问题,再解决如何执行的问题。至于如何选择方向,那对于成功学而言,可能算是超纲了。

    刻意突出一个案例,忽略普适性规则与其他无法发声的个体,这叫做幸存者偏差。成功学就是这样的,他们只抓住成功的,忽略那些失败的,造成了局部信息偏差。

    既然成功学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是有问题的,是逻辑不通的,那么为什么成功学还能发展到价值观毒瘤的层次?究其根本,是因为其满足了人们对于走捷径的渴望。成功学,是最廉价的精神鸦片,而且还是门槛最低的,毕竟真正有意义的技能学起来又苦又累,成功学喊口号“做最好的自己”“立马就干”之类的建议人人都能上手。

    相关热词搜索: 荒诞 强盗 成功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