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2035年:成都跻身世界城市新方阵

    时间:2021-01-12 04:39: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杨继瑞 许辰迪

    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展望2035年,成都将成为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未来成都将振翅高飞,跻身世界城市新方阵。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成都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摒弃了“盆地意识”、“西部思维”,跳出区域中心城市的视野局限,锚定了自己在全省、全国、世界城市坐标体系中的位置。

    成都跻身世界城市新方阵的基础分析

    笔者从规模潜力、消费活力、内生动力、城市能级以及开放水平五个维度形成14个指标形成城市综合发展潜力的评估模型。其中,规模潜力主要考察市场规模,消费活力考察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内生动力考察城市的经营能力,城市能级考察城市的区域重要性和影响力,开放水平考察外向依存度。遵循科学、系统、客观、可操作、可对比的基本原则,笔者对全国与成都类似的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对比,并以此分析现阶段成都的阶段特征,为成都新时代奋力发展、在跻身世界城市新方阵中的角色定位奠定基础。

    从总体指标得分来看,成都优势明显,未来潜力巨大。在副省级城市中成都市的城市综合发展潜力指数排第4位,在国家“双循环”新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全国双循环战略中作为重要支撑,成都力量功不可没。

    从城市综合发展的规模潜力指标来看,成都市有巨大的规模市场。按照城市人口、行政区面积和经济总量三项指标总体排位来看,城市人口排第1位、行政区面积排第3位,经济总量排第3,因此成都市在15个副省级城市总排第2位,城市市场规模潜力巨大。

    从城市综合发展的消费活力指标来看,成都市消费活力相对不足,未来提升空间大。按照第三产业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以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四项指标总体排位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第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广州、厦门并列排第3,但在城市消费活力有较大提升空间。从生产—消费的角度来看,成都GDP构成中社会消费总额所占GDP的比重为46.65%,消费排名第8位,按照简单的占比来看,成都市还是一个生产占主导的城市。

    从城市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指标来看,成都市未来还需升华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发展内生动力。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地均财政收入三项指标总体排位来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南京并列排第5位,但人均财政收入,地均财政收入靠后,成都市在15个副省级城市总排第10位,城市内生增长动力还需加强。

    从城市综合发展的城市能级指标来看,成都市城市能级较高。按照城市首位度、城市贡献度两项指标总体排位来看,成都市在15个副省级城市总体排第2位,城市能级优势明显。

    从城市综合发展的开放水平(外循环)指标来,成都外循环情况总体较优。按照对外依存度指标总体排位来看,成都处于中上游水平,但外贸增速指标在15个副省级城市排第2位,因此成都市在15个副省级城市总体排第3位,外循环相对较好。从成都市2020年1~9月的外贸数据总体情况来看,成都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占到四川省的88.4%,逆势增长25.3%,为四川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速全国排名第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十四五”时期至2035年,成都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成都作为国家区域经济布局和国民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腹地”支撑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这给成都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带来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其“一极两中心两地”定位,将成渝地区与长三角、粤港澳和京津冀并列,形成支撑中国经济布局的第四增长极。成都作为与重庆共同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雙城”极核,赋予成都在打造增长极和动力源,以及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方面更大责任使命,前所未有地提升了成都在全国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的地位和作用,也明确了成都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支撑地位和作用。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推动成都从“战略后方”到“开放前沿”的根本性跃升,这给成都在跻身世界城市的道路上带来机遇。“一带一路”深刻改变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格局,成都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和“战略大后方”,可以与“长三角”经济发达区域在国民经济大循环中形成腹地市场和产业分工协作的支撑功能;作为“开放前沿”,在打通国内经济与欧日发达国家和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经济循环的功能作用将更加突出。

    西部陆海新通道、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物流枢纽的建设启用,将进一步巩固提升成都在国家开放战略格局中的门户枢纽地位,这给成都在联通世界、汇集全球资源要素,形成国际产业供应链的枢纽,促进城市国际地位提升带来机遇。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启用,将进一步为成都构建联通国内外、多渠道立体开放的口岸体系,建设“立足西部、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国际区域供应链枢纽,为成都联通欧亚,汇聚全球资源要素和人口人才,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天府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日(成都)国际合作示范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国别合作园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将给成都融入国际经济循环带来发展机遇。随着国家大力实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决策,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中日(成都)国际合作示范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国别合作园区建设的深化,对外开放平台能级必将大幅提升,强有力的支撑和促进成都高水平开放,加速推进开放合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为成都进一步融入国际产业链提供了平台和载体。

    放眼全球“维度”,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毋庸讳言,成都跻身世界城市行列面临着诸多挑战。成都必须在危机中抢抓新机,在变局中开创新局,在“十四五”时期抢抓叠加机遇,实现“突围”,在2035年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成都跻身世界城市要放眼全球“维度”,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需要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升成都都市圈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加快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培育比较优势突出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积极融入、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

    成都跻身世界城市要立足生态“高度”,构建集约发展的宜居公园城市。需要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承载力。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全面提高城乡生态一体化水平。

    成都跻身世界城市要加强创新“锐度”,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城市。需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塑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成都跻身世界城市要增添文化“厚度”,建设更有特色的魅力之城。要加快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彰显天府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要全面推进片区、街区、社区三级文化空间建设,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补短板提效率工程,加快文物与博物馆体系、书店体系、演艺体系、赛事体系、美术空间体系、创意设计空间体系等建设,全面提高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每百万人拥有量,达到世界先进城市标准。

    成都跻身世界城市要展现生活“温度”,建设更具公平安全的宜居城市。需要提升城市智慧韧性安全水平,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畅想2035年的成都

    2035年的成都,將是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基本建成,国际性交通枢纽基本建立,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更多的创新人才将在这里汇聚,更多的思想火花将在这里碰撞,更多的创新成果将在这里涌现,更多的创新企业将在这里成长。

    2035年的成都,将是一座具有全球知名度的世界城市。世界旅游地、国家文化高地品牌得到彰显,更多的国际交流交往将在这里发生。人与自然更和谐,城市与乡村更相融,交通出行安全便捷,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成为“山水林田湖与城市有机融合”的公园城市典范。

    2035年的成都,不仅是“成都人的成都”,而且是“中国人的成都”,不仅是“国家战略格局中的成都”,而且是“跻身世界舞台上的成都”。成都这座充满新鲜活力的城市,愿同每一个生长于斯、乐业于斯、流连于斯的你携手同行,邀你见证她的婀娜、她的底蕴、她的活力和她的温度。

    相关热词搜索: 方阵 成都 跻身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