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长江禁渔:渔民上岸,开启新生活

    时间:2021-01-17 04:04: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江娜 崔丽 韩超

    2020年以来,长江沿岸几十万渔民陆续退捕上岸,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迎来为期10年的禁捕期,一个新的转折即将开启。

    “走了,这条船跟了我们十几年,真舍不得,走了……”这段视频的故事发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一艘渔船正缓缓开出一个叫薛家洼的“凹”形渔港前往指定船厂拆解。录视频的,正是渔船的主人—陈兰香。

    2019年5月,陈兰香一家告别了几十载的船上生活,开启了人生新的转折。2020年以来,长江沿岸几十万渔民陆续退捕上岸,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迎来为期10年的禁捕期,一个新的转折即将开启。

    从“啃硬骨头”开始

    长江禁渔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自2020年1月1日开始,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的一场渔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按照要求,最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全面禁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禁渔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在马鞍山考察调研时专程来到了薛家洼,对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

    事实上,2019年5月1日,马鞍山就率先打响了全市长江禁渔战役。根据《马鞍山市渔民退捕转产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安排,马鞍山要在2019年5月底前完成长江干流薛家洼渔船拆解,6月底前完成干流全部渔船拆解,力争8月底前完成市域内全部渔船的拆解。“首战”薛家洼,正是退捕工作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薛家洼是一个重要的渔船避风停泊点,人员复杂,船只密集,花山、雨山、博望、当涂等马鞍山所有区县都有渔民在这里,共计57户229人、各类渔船223艘。这些渔民与本区县其他渔民沾亲带故,互通消息,因此薛家洼是马鞍山渔民退捕转产的风向标。

    为了打赢首场攻坚战,在一个月内“啃下硬骨头”,各县区都在薛家洼设立了临时指挥部,24小时现场办公。出台方案、成立专班、建立渔户档案、实施政策宣讲……一时间,小小薛家洼成了全市焦点。

    那时候,马鞍山农业农村局水产办主任石小平设计了一张“渔船拆解工作日报表”,每晚不管多晚他都要汇总更新数据。随着工作推进,“已签约”“已完成”数字朝着目标不断增长,但在倒计时10天的时候,数字忽然开始停滞,连续几天进度都是“0”。

    石小平坐不住了,多次前往薛家洼調查,发现了问题。“全市推行统一的生产船补偿标准,就是为了避免各县区标准不一致,渔民互相攀比,但是为了激励各县区加快进度,辅助船补偿是允许少量浮动的。”石小平说,“后来发现,个别县区辅助船补偿浮动较大,信息又不透明,渔民就停下来观望。”

    找到了问题根源,市里立即要求各县区补偿标准全部上墙公示。公平公正是人心的“一杆秤”。标准上墙了,渔民的心也定下来。从5月26日开始,3天时间内,薛家洼所有渔民全部签字上岸。薛家洼攻坚战胜利结束!

    薛家洼一战功成,紧接着,长江干流、支流退捕工作也连战连捷,顺利完成。到7月底,马鞍山市退捕渔业人口10893人,拆解各类渔船5651艘,退捕全部完成。仅仅用时三个月,至今无一例上访。这样的成绩单,对一个渔业人口占安徽全省1/3的地级市来说,不可谓不亮眼。

    而薛家洼这个昔日脏乱差的小渔港,如今水清岸绿、鸟飞鱼跃,被称为“环境晴雨表”的江豚时不时再现江面。不止薛家洼,一年多以来,马鞍山段45公里的长江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禁渔,长江生态正在逐步恢复,具有鲜明的标杆意义。

    破解禁渔难题

    在长江禁渔推进过程中,马鞍山也遇到一些普遍性难题。“禁渔我们是支持的,当时主要就是担心上岸了能干什么。我们一辈子生活在船上,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48岁的退捕渔民韩晶翠在“徽鲜生”超市的鲜活水产摊位上一边忙活一边对记者说。她所担心的,正是渔民上岸最忧心也是最急迫的难题。

    “帮渔民转产就业,这不是简单拿出多少个岗位就能解决的。真要做到‘稳得住,工作必须做得细致,要一户一策,动态跟踪。”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陶有祥说。

    虽然渔民退捕早在2019年7月底就已完成,但时至今日,对马鞍山来说,花费精力最多的还是稳定渔民就业。为此,他们建立详细台账、支持创业、推动企业招录、开发兜底岗位等,创新了一系列方式帮助渔民充分就业。到目前为止,马鞍山市需转产就业5175名渔民,转产就业率已达97.2%。

    今年51岁的胡永红是家里的顶梁柱。2020年3月,在政府的帮助下,他进入位于博望区的华菱西厨装配公司,成为一名冲压车间的钣金工人。他说,现在每月可以拿到3500元的工资,很满意,还介绍了其他渔民来这里工作。

    韩晶翠则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先后尝试了几份工作,几经辗转,最后承包了超市的水产摊位。多年的打鱼经验让她很清楚什么样的鱼品质好,生意越做越红火。“现在一个月流水能有七八万元,和以前比强多了。”最近听说政府还会给创业渔民一次性补贴5000元,言语间她难掩喜悦。

    饭碗有了,住在哪里?老人孩子有没有保障?这些都是渔民上岸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也是退捕转捕的另一个难题。

    这个问题在马鞍山得到了妥善解决。在陈兰香的新家中,各式各样的家电,绿意盎然的盆栽,小家收拾得温馨整洁。在这次上岸过程中,陈兰香家用生产船、住家船、辅助船的拆船补贴,以及政府发放的过渡性补助,两口子再添了些积蓄买下这个100平方米的房子,给儿子当婚房。自己则住前些年分配到的廉租房里,房租只要每年60元。

    “稳得住”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有保障。马鞍山市经过详细调研,决定参照失地农民标准,将退捕渔民纳入社保体系。

    渔民参保,考验的不仅是工作智慧,更重要的是真金白银投入。在中央部署里明确提出“坚持地方为主,中央适当奖补”,“在退捕资金中,中央财政1.323亿元,省级0.213亿元,马鞍山市县两级拿出资金1.25亿元。”马鞍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服务中心养老保险科工作人员徐冲说。目前马鞍山市符合参保条件的9193名退捕渔民,已全部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分三档,最低档1500元,渔民自己不用掏一分钱。雨山区渔民张春英选择了由政府代缴1500元,未来“退休”后,她每月至少可以领取332元养老金。听说近期安徽省标准出台,将统一提高到3000元档,以后的养老金还能涨到500多元钱,张春英更期待了。

    渔民的就业和安置难题正被稳步破解,另一方面,针对非法捕捞的监管和执法也是各地头疼的一大难题。

    “禁捕一年多,长江生物恢复了不少,有些人又开始铤而走险。”马鞍山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夏德军介绍,“我们进行不定期夜间巡查,就是要保持高压态势。现在不光人在查,机器也在查。我们在长江沿岸布了6个远程视频监控、1部小目标搜索雷达,长江主航道24小时可视化监管。”

    源头上严防守,在下游加强市场监管,斩断非法捕捞产品的流通链。如今,马鞍山1000多家餐饮门店都签订了拒绝售卖江鲜的责任书,大街小巷、餐馆商超,拒绝江鲜”“长江禁捕”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

    始终把渔民利益放在首位

    在陈兰香告别渔船的视频里,她拖着长长的尾音,带上了哭意。她还记得,刚结婚时家里只有一条木船,两口子起早贪黑打了十几年鱼,才买上了这条铁皮船。靠着这条船养大了孩子,送走了老人。这哭音里饱含着对过去的不舍,也满满都是对未来的担忧。

    “在长江禁渔中,渔民是作出巨大贡献的,所以出现彷徨、反复都是正常的。工作中,我们要把自己当成渔民,换位思考,就会理解他们的诉求。”雨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吴继飞说,“面對这么大的生活转折,渔民有担心、有顾虑都是正常的。”

    长江禁渔是国家大计,目标是刚性的,但推进过程中绝不能以损害渔民利益为代价。相反,一个个渔民家庭做出的贡献更需要被看到、更应该被尊重、更值得被铭记。正是这样的理念,成为马鞍山禁渔工作最大的推进力量。

    从《方案》制定阶段开始,渔民的合理诉求就被充分尊重。“当时有渔民反映,上岸找工作有个过程,能不能有过渡期补贴。我们听后感到很有道理,借鉴每年休渔期间补贴的思路,在《方案》里明确每人每月补助200元,补两年,渔民们欣然接受。”石小平说。

    渔船拆解的补偿标准也和渔民商量着来。“这条船你花多少钱买的?”“如果拆掉,补助多少钱你会比较满意?”像这样的问题,调研人员在退捕前经常要问。结合渔民的心理价位,再通过第三方评估、去造船厂询价等方式,最终在《方案》中给出的补助标准令渔民们满意。

    帮助渔民转产就业也要充分考虑渔民的多年习惯。“很多渔民受不了工厂打工的拘束。他们更喜欢和水相关的工作,经验也丰富,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开发岗位,让他们发挥特长。”雨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畜牧水产站站长褚先青说。

    渔民最熟悉水域,也最知道哪里有非法偷捕,渔民变身“护渔员”再合适不过。在当涂县,70多岁的程家贵是姑溪河上年龄最大的护渔员,每天他都要巡河2次。晌午时分,茫茫江面,他用手指着一簇芦苇丛,“这里可能有笼”。果不其然,搭档们用钩子从水底捞上一条十几米长的地笼,“哗啦啦”倒出几十只虾蟹,一个个送回江里。

    渔民亲水爱鱼,马鞍山就在“捕转养”方向开发就业岗位。46岁的蔡小花从小在渔船上长大,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不过现在,他已经完成了从下河捕鱼到挖塘养鱼的转变。

    2019年上岸后,蔡小花联合3个合伙人,靠政府贴息贷款60万元,在新市镇釜山村承包了200亩水塘养青虾、螃蟹和鲢鱼,还筹划组建养殖合作社。“包塘有补贴,技术有指导,如果像去年那样的好年景,200亩水塘能挣几十万元。”蔡小花笑着说。

    到2022年,马鞍山计划建6000亩“捕转养”水产养殖基地,直接和辐射带动退捕渔民300户1200人以上有序进入水产养殖业。

    地理风貌上的这段长江转折处,率先吹响了禁渔的号角;而10年禁渔的抉择,也必将成为长江在历史关头的一次关键转折,自此开启生态环境修复、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

    江娜 崔丽 韩超 《农民日报》记者

    相关热词搜索: 禁渔 长江 渔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