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基于林下闲置地利用的山地公园更新设计研究

    时间:2021-01-17 22:02: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周欢欢 吴晓华

    摘要:我国城市正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绿地增量指标不足的情况,已进入存量更新时代。丰富的林下闲置地是可利用的存量绿地,本文旨在探索山地公园林下闲置地更新途径的方法和思路。结合相关国内外文献对闲置土地含义、山地公园、林下闲置地概念进行研究,从山地空间类型、视觉变化、林相特点3个角度分析了山地公园利用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由此提出因地制宜、空间功能多元、林相结构丰富和持续性维护管理4种更新策略。并结合临平杜鹃园项目实践,探讨这种更新方式的现实意义,对未来山地公园林下闲置地更新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山地公园;林下闲置土地;更新策略;杜鹃园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815048

    收稿日期:2020-06-30

    作者簡介:周欢欢(1993-),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通讯作者吴晓华(1978-),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的可持续发展、西方现代景观设计思想。

    引言

    当前中国正处于建设生态节约型社会时期,如何更新优化城市的存量绿地并最大化提升闲置土地利用率、提升城市绿地系统服务功能,改善城市用地结构、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城市绿色资源,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依照国土资源部对闲置土地的完整定义:所谓闲置土地是指国有土地使用者按照法律程序得到土地使用权限后,未依法得到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的批准和许可,未在原定的时间内开发的城市建设用地。但国内一些专家学者普遍认为闲置土地有狭义和广义2个层次的内涵。狭义上,所谓闲置土地是指国有土地使用者获得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后,合同限定时间内没有开发利用的空闲土地[1]。广义上,闲置土地是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荒芜、空闲或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土地[2,3]。林下闲置地面积较大,其作为森林在城市内延伸,能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满足居民对自然空间游憩的需求,是值得深入利用的绿地资源[4]。

    山地公园拥有丰富的野生植被,存在较多未被利用的林下闲置地,这些空间原本作为林地,未在其中设置任何活动设施,但随着人们对公园休闲游览需求的增加,这类用地视地形地貌情况逐渐被开发利用,因此也被称为林下闲置地。本文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可开发利用绿地面积少等问题,探讨了山地公园林下闲置地利用新思路,为我国城市更新建言献策。

    1林下闲置地

    1.1林下闲置地概念

    林下闲置地是从闲置地引申出的概念,土地使用者未得到许可而使林下大片土地处于荒废、搁置的状态,从而无法发挥绿地的应有价值。国内外学者对闲置土地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将闲置土地应用于临时景观设计,使原本废弃闲置的场地充满活力[5]。并把社区中的闲置地更新为社区花园,为居民提供休息场所,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巨大价值[6]。

    1.2林下闲置地利用方式与利用价值

    林下闲置地是对城市中绿地资源的严重浪费,积极转变林区利用方式,大力推进林下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林农收入、缓解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等问题。各地通过林下套种、林下养殖、林下旅游等方式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间,有效转变了林地以往的用地观念,不仅为林农增产增收拓宽了渠道,也实现了林下空间发展的多样化,进而保护了林地生态环境。本文着重探讨山地公园林下旅游这一更新方式,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对于山地公园林下闲置地更新方式的研究较少,较多研究是对山林树木的单一林相面貌进行改造,并且这些研究仅仅是针对某一个森林公园[7-9],所提出的方法并非具有普适性,也未引用林下闲置地概念。本文从山地空间类型、视觉变化、林相特点等角度分析了山地公园林下闲置地利用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

    2对山地公园林下闲置地进行利用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山地公园是指用地范围内基地地形为山地或其它具备明显山地地形特征的公园绿地,具有地形变化高差大、整体空间立体化、生物资源多样、林下土地资源丰富等特点,是公园绿地设计中特殊的一类[10]。山地公园地形的多样性增加了景观因素的复杂性,作为林下旅游的载体,提高城市闲置土地的利用转化,其优点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空间多变性

    山地公园中基于不同的山位而形成丰富的山地自然空间形态,大致分为7种自然空间形态:山顶、山腰、山崖、山脊、山麓、山谷、盆地[11]。根据山体位置或坡度的变化而形成开敞或封闭的空间,山地林下空间的利用和营造大多是在其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由于山体地形的立体特征,使得山地公园中空间的布局呈现出竖向分布,同时各个位置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基于山体的立体分层性,在竖向上根据山体位置营造景观形成丰富多变的自然空间层次,增加山地公园的观赏特色,丰富游人参观体验,这解决了部分林下闲置土地问题,也增加了城市公共休闲空间。

    2.2视觉丰富性

    根据山地公园中山体的三维立体特征以及山地自然空间类型多变,在对其林下空间利用时能够形成较多向外的展示面并且提供更多可供观赏的角度。根据山体的7种自然空间形态,当游客身处山中时,依据其所处的位置可以获得多种方向角度变化的景观视线、面积不同的景观视域。在山中所处位置的变化使同一个景点呈现出不同的游览体验,因此山地公园中所形成的观景视线和景观画面都是极其丰富的。丰富的视觉景观会随着游客的行走处于动态变化中,随着游人位置的变化而出现平视、仰视、俯视等不同视角的景观(图1)。

    2.3林相可塑性

    林相是一个森林的基本外部特征,通常指林冠基本层次的垂直配置,是用来划分林分的最主要的森林特点,也被称为林层[8]。一般山地公园的林相结构较为单一,从美观、生物多样性、群落稳定等方面来讲都不利于森林长久的发展,山林具有强大的可塑性,这为林下空间利用带来了机遇。本文研究区域为浙江,属于亚热带区域,大部分现存森林林层结构较为单一,上层乔木的主要类型为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等;下层植物因阳光稀疏多为景观性较差的矮灌杂草或是裸漏土地。根据森林植被类型进行林相结构改造,丰富山林树种、增加乔灌草植物的搭配。

    3基于林下闲置地利用的山地公园更新策略

    3.1因地制宜科学性

    山地公园内谷地相间,林下空间富足,地形变化多样。针对其更新途径,在对公园更新设计时需注意对山地的科学利用、因地制宜才能发挥山地特色,创造出独特的自然景观,根据当地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创造出和谐的人文景观;根据山地公园自然空间特点、视线区域、林相特点创造出独特的自然景观。

    3.2空间功能多元化

    山地空间的塑造是以原生环境下的山地地形地貌为基础的公园景观更新设计。对未进行利用的林下闲置地进行实地调研,在保持山地原有自然空间特色的基础上,根据人群活动需求设计多种功能的活动空间。如,一定的登高休息平臺、登山步道、开阔的草坪空间,以及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计自然科普园等。各个空间分区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和渗透。在山地景观的设计上,要顺应山体自然景观的总体特征,尽可能减少人工设计对原生态山地景观的破坏,也能减低建设所需成本。

    3.3林相结构丰富性

    改善山林原有单一的林相结构,在竖向上加强乔灌草植物的搭配,增加树种多样性,研究表明森林乔灌草植物的密度能够显著提高林群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12]。通过把控林间密度和合理的林层结构,构建树种丰富、色彩多样、季相变化明显的自然景观,创造出新颖的山地景观。林相结构丰富能够极大地提高山林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使之更有益于城市的长久发展。

    3.4维护管理持续化

    山地公园的更新设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景观规划设计最难的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后续的公园维护管理,所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长远的管理计划尤其重要。山地公园的维护管理需要持续进行,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山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生态系统改善功能。

    4临平公园杜鹃园——基于林下闲置地利用的山地公园更新实践4.1项目概况

    临平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境内的临平山上,是临平居民常去的休闲观光地。此次设计场地位于临平公园监控中心西侧,面积约4hm2。南北有临平山公园北门和南门可以进入,交通方便,场地地理位置优越、景观要素丰富,预期参观游览的游客、周围居民较多(图2、3)。通过GIS对场地进行地形分析可知,设计地块最低海拔在0~13m,最高海拔在125~176m;设计场地位于临平山北部半山腰处,所在地势坡度在15%以内,较为平缓;以主园路为界,路北侧场地坡向主要为北,路南侧场地坡向主要为东及东南(图4~6)。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公园面积小,拥有大量可利用的林荫空间;存在自然植被资源良好、景观设施丰富、地势高差适宜等优点;园内上层主要植被类型为针叶林—马尾松,这类树木高大,分支较高,适合利用林下空间设置休息活动区域。但是园区内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空间功能分区不明确,未进行合理划分,丧失山腰自然空间类型的地貌特点;未因地制宜设定园区主题,无法吸引游客;园内后续维护管理粗放,难以维持长久。设计团队在多次实地调研中对场地现存优势和遗留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依据园区山腰的地形特点确定把场地打造成以杜鹃花为主题的林下花园,主要采用花径、花海、花坡、花台的形式种植于高大的树林之下;并把源于自然、造型丰富的景观小品缀于其间,设计成静谧幽深的山地花园。

    4.2杜鹃园更新设计策略

    4.2.1完善功能分区

    杜鹃园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山地特征、空间功能多变的植物专类园,因此园内较为注重各个区域地形变化特点,以此建立完善合理的花园空间,充分利用山腰自然空间类型的特点为游客提供视野良好的休息观景区域。园区内地势坡度均在15%以内,顺应地形高差设计,分为3个区块:东来阁区块、气象站区块、动物园区块。本次项目设计重点集中在气象站区块,气象站区块由北往南、由低到高依次为台地花园、品种花园和坡地花园(图7、8)。

    台地花园区,依主入口与长廊间的大坡地地形而建,由13道梯田状绿地和块石挡墙组成,左右两旁保留坡地形态、种植绣球;设计休息长廊,以便在林下为游客提供游憩活动的场所,长廊整体是由2个半圆形组成的椭圆形木平台场地,中间种植杜鹃(图9)。

    品种花园区,在林下种植不同种类、不同颜色杜鹃,并为各类杜鹃花设置标识信息,起到自然科普教育作用;设计观景圆平台,以便眺望整个品种花园,采用石英塑材质铺设,与台地花园的长廊形成对景(图10)。

    坡地花园区,结合雨水收集设计大片的杜鹃花坡,通过收集雨水打造溪涧花坡景观。整个园区借地势而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半腰花园(图11)。园路蜿蜒成趣、通幽小径首尾相连、卵石成片,并与主路一脉贯通。

    4.2.2设计特色主题

    杜鹃园是以开展杜鹃花等植物游览和科普教育活动为主的植物园,根据山地公园高差变化大、地形起伏变化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种植合适的林下耐阴植物。此次公园更新提升着重补充和调整园内的杜鹃种类,根据不同季节栽植不同品种色彩的杜鹃花,并搭配绣球等花类,做到每个季节都能有花可赏,也能进一步突出该园作为杜鹃园的主题;在品种花园区主要引进了高大的映山红和品种繁多的杜鹃花,全园杜鹃品种超过300个品种。依据其园内的分布特征,挑选其中20种杜鹃花进行整理如表1,其它品种不在文中一一列举。

    4.2.3坚持可持续发展

    杜鹃园在设计时秉承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对园内长势较好的植物进行保留,迁移长势不佳的树木,修建清理树木枯枝落叶,使之空出部分空间,增加园内的光照;顺应地势设计,减少对地形的大挖大堆,充分利用原有园区坡地地形,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也能最大化地保留原有场地的特色;修复林下黄土裸露部分,补植耐阴植物,完善公园内植被体系;建立多元参与的维护管理措施,发挥居民监督、参与的功能,保护杜鹃园长久发展。

    5结语与展望

    林下闲置地是城市更新中容易被忽略的绿地资源,但其在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和保护自然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重大价值是不能被低估和忽视的。山地公园因其丰富的森林资源、优美的环境能够作为林下闲置地利用的载体,充分发挥其优势,因地制宜建设城市公共空间吸引大量的居民参与其中,还能促进森林林相改造、改善林下闲置地生境质量、提高群落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从而提升城市林下闲置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本文依据山地公园特点,提出了4点更新方式,利用临平公园杜鹃园的更新设计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这是山地公园林下闲置地更新的一次全新突破。因此,我国林下闲置地更新可以根据山地公园的不同情况予以因地制宜科学地利用,从而找到符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山地公园林下闲置地更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罗遥.江苏省城市闲置土地成因与处置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2]雷爱先,刘维新.论解决我国闲置土地问题的财税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1999,13(01):24-27.

    [3]李志雄.关于闲置土地处置若干问题的研究——以钦州市为例[J].南方国土资源,2009,26(08):25-27.

    [4]叶玉青.林下空间景观设计初探——以西湖公园为例[J].福建建材,2019,26(04):95-97.

    [5]Jeremy Németh,Joern Langhorst. Rethinking urban transformation:
    Temporary uses for vacant land[J].Cities,2014,40(2):143-150.

    [6]陳静,纪丹雯,肖扬,等.生物多样性视角下城市闲置地的微更新探索——以临时社区花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9,35(12):28-33.

    [7]田野宏,罗玉兰,鲍立兴,等.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游览区马尾松林相改造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9,39(20):70-72.

    [8]王淼,徐晨,康宏兴,等.城市郊野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初探——以南京老山森林公园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5,29(02):147-151.

    [9]原胜男.龙泉市美丽林相规划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7.

    [10]牟婷婷,刘祎绯.山地公园眺望景观视线组织研究——以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7,33(12):91-94.

    [11]张晨日.基于山地自然空间特征的风景区景点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12]郑俊鸣,朱丹丹,蒋梦莹,等.福州市3个山地公园三维绿量与其影响因子特征研究[J].中国园林,2018,34(02):89-93.

    (责任编辑常阳阳)

    相关热词搜索: 林下 山地 闲置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