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牢记嘱托,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时间:2021-01-28 14:02: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当前形势下,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财政系统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一定要牢记嘱托,担当使命、负重前行,以实际行动践行时代使命。就此,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春平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记者: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出台了多项政策,请您谈谈自治区财政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政策落实。

    陈春平:今年以来,全区各级财政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对标中央和自治区部署要求,把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出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强化服务保障。一是聚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筑牢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六稳”“六保”就业为首,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为此,自治区财政始终把保居民就业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稳定存量与扩大增量、拓宽渠道与提升能力并重,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创新困难群体就业财政补助政策,大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1~7月累计投入7.8亿元,落实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补贴、扩大技能培训等政策,全区新增就业5.2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5.87万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15%以内,低于全国1.55个百分点。二是聚焦市场主体和产业链稳定,打好财税政策的“组合拳”。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和发展,一头连着家庭和生计,保住市场主体经济回升就有动力、就业就有支撑、产业链资金链才能稳定运转。今年我们高度聚焦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创新和实施了“一揽子”政策措施。比如,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1~6月累积为纳税人减轻负担76.41亿元。多方筹措资金29.3亿元,全国率先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21条财政政策,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物流成本高、员工返岗难等困难。综合运用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政府性基金等财政金融工具,累计撬动银行贷款131亿元,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三是聚焦基本民生需求,扎紧民生保障的“安全网”。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越是面临困难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面对疫情影響,各级财政坚持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困难再大也确保民生投入不减、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降。截至7月底,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以上用在了民生上,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底线,支持疫情防控、自治区10大民生实事、互联网+医疗健康和互联网+教育全国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民生事项落实落地。特别是聚焦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投入,目前已投入扶贫资金94.7亿元,全年预计超过110亿元(增长8.3%),人均投入全国前五。深入开展“四查四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提高基层和群众“造血”能力。四是聚焦“三保”等刚需支出,下好保障基层运转的“先手棋”。今年,疫情对财政收支造成阶段性冲击,部分市县维持运转财力保障压力很大,特别是“三保”等刚性支出面临困难增多。自治区财政及时健全区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发市县(区)“三保”及其他刚性支出监控系统,常态化研判基层财政运行潜在风险,提前储备化解之策。大力优化支出结构,自治区本级带头压减一般性支出14.6%,会议、培训、因公出国等支出压减30%以上,加大对市县(区)补助力度。第一时间制定了特殊转移支付、特别国债资金动态监控等制度,确保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兜牢“三保”底线。截至7月底,下达市县(区)转移支付资金818.4亿元,超上年全年规模25亿元。先后6次紧急调度库款共计28.5亿元,帮助市县(区)渡过难关,全区财政始终平稳运行。

    记者:前不久,中央财政设立了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您刚才也谈到了特殊转移支付,请您介绍一下自治区财政确保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直接惠企利民的主要做法。

    陈春平:特殊时期要有特殊作为,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是特殊时期中央宏观调控方式的重大创新。推动政策资金直达地方、直达基层、直达民生,就是要让政策资金直达民心,将极大地增强地方发展信心,为“六稳”“六保”等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这也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省一级财政要围绕做好“过路财神”、不做“甩手掌柜”,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具体讲,自治区财政主要突出“四抓四增”。即:抓顶层设计,增强制度规范性。坚持用制度管方向、管根本,严格对标中央和自治区要求,先后研究制定自治区财政特殊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管理办法、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12项,建立了覆盖资金分配下达、拨付使用、动态监控等全过程的制度体系。抓责任落实,增强工作协同性。注重通过明确责任、压实责任,推动担当责任、履行责任、形成合力。第一时间成立财政厅直达资金管理工作专班,理顺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的要求。坚持现有财政管理体制、市县(区)主体责任、资金分配权限“三个不变”,分类细化资金直达市县的分配方案,加强工作指导和高效衔接,推动资金第一时间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第一时间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受益对象。抓机制创新,增强监管穿透性。着眼实现全过程、动态化、穿透式监管的目标,带头完善监管模式、方式和机制。在全国率先创新搭建了直达资金监管系统,与财政一体化管理等系统有机衔接,建立直达资金台账,实行预算资金单独标识、单独下达、单独调拨,全程“一竿子插到底”跟进督导督查。严肃财经纪律,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行为,确保资金安排使用与中央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在“阳光下”运行。抓绩效管理,增强资金实效性。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建立直达资金绩效目标审核备案机制,指导市县(区)科学设定项目绩效目标,从严开展绩效评估和管理,推动市县(区)重绩效、资金见实效,让企业和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记者:重大项目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特别是今年面临突如其来的疫情,抓好重大项目是有效应对疫情影响的重要举措。自治区财政是如何支持推动全区重大项目落实落地的?

    陈春平: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今年自治区财政按照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扛起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政治责任,主动创新政策、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全力推动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落地落实,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具体是做好“三个坚持”。坚持高站位谋划思路。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长远、谋发展。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影响,自治区财政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主动对标对表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广泛开展黄河生态治理、开发区优化发展、国资国企改革、葡萄酒产业提质增效等政策形势调研,为全区重大投资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坚持多渠道统筹资金。虽然今年收支形势异常严峻,但自治区财政坚决克服一切困难,下大力气精准把投向、优结构、强撬动,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实施。今年,自治区财政先后通过预算安排、专项债券、特别国债等统筹资金494.64亿元,设立专项基金撬动社会和金融机构资本100亿元,有效满足了银川都市圈西线供水工程、银西高铁、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坚持高效率推动落实。我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注重通过资金到位率提高项目开工率、加快达产达效。在全国率先研究出台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运行21条财政政策,首创建立重大项目开工奖励资金,及时兑现4050万元,有效调动了重大项目建设主体的积极性。

    记者:前不久,自治区专门组织召开了推进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有力推动了全区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下一步,自治区财政将如何贯彻这次观摩会精神,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保障?

    陈春平:在全区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的情况下,自治区专门组织集中观摩,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重大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自治区财政按照这次观摩会部署要求,树牢促发展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必须求高质量的工作理念,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全力做好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保障。一是优化项目储备。重大项目重在谋划、要在质量。坚持政策导向,加强同发改等部门协同配合,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十四五”规划等机遇,優化项目库建设,努力做到中央有政策能对得上、部委有支持能靠得紧、民生有需求能兜得住。坚持突出重点,主要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以及现代水网、综合交通、能源保障、信息网络、公共安全五大领域,谋划实施一批稳增长、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统筹兼顾,把项目建设同完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产业转型升级等结合起来,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统筹项目资金。项目顺利实施,要素保障是关键。坚决扛起重大工作责任,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不断创新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重大项目工程,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保障机制,稳定增加生态环保投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创新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利益联结机制,运用PPP模式、招商引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基金融资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先行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推动项目落实。重大项目能不能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直接影响资金实效、建设成效。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健全制度机制、从严资金管理,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坚决压实主体责任,认真落实自治区政府项目投资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自治区和市县(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强化重大项目绩效管理,特别对资金规模大、影响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项目实现绩效评价全覆盖,不断提高项目资金效益。严格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强化底线思维,统筹预算平衡,在做好“三保”支出、债务风险防控的同时,平衡好项目支出,全力支持推动重大项目实施。

    责任编辑:陈洪岩

    相关热词搜索: 嘱托 高质量 牢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