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时间:2021-02-03 22:04: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伟伟

    摘 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一部很重要的著作,在该著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等德国哲学家把世界历史看作精神或意识的产物,超越黑格尔式对世界历史的认知水平,从而阐释了他们对于世界历史的科学认知。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对后世尤其对我国来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我国,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它以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为精神内核,以全人类的福祉为依归,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此,认真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着的世界历史思想,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世界历史;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18)04-0067-07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中,首次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虽然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由中国提出来的,但是它却以全人类的福祉为依归。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为精神内核,是中国为了实现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而提出的一种交往理念,它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契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845年至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以及施蒂纳等德国哲学家,系统地阐述了其新哲学的基本观点,这其中就包括了对于世界历史思想的科学认知。今年恰逢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重温这部著作,领悟其中的世界历史思想,深切地表达了我们对于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于其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视。世界历史思想对后世尤其对我国来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我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就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如何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因此,认真研读《德意志意识形态》,领悟其中的世界历史思想,尤其是结合目前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对于我们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在超越费尔巴哈等人的基础上建立世界历史的科学认知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主要批判了继黑格尔之后以费尔巴哈、鲍威尔以及施蒂纳为代表的德国哲学,这时的德国哲学脱离现实的经济关系和物质利益,对于其现存的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粉饰和维护,并试图将资本主义制度永恒化。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极力反对,通过对德国哲学的批判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他们主张用历史唯物的观点解释社会政治现象,认为现存的社会制度只是暂时的,历史必将朝着世界历史的趋势向前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等人对社会历史的理解和认知,主要是因为费尔巴哈等人仍然坚持黑格尔式的世界历史观。早在马克思之前,黑格尔就已经在其《历史哲学》中提出了“世界历史”这一概念。但是,黑格尔将绝对精神看作是世界历史的动力,因此黑格尔式的世界历史观是一种颠倒的、非科学的历史观。与黑格尔式的世界历史观相比,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观明显具有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主要体现为两方面。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世界历史的发展动力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普遍交往的扩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1]169其次,黑格尔式的世界历史思想是一种“欧洲中心论”。丰子义教授曾明确指出:“说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是一种典型的‘欧洲中心论‘日耳曼中心论,一点也不过分。”[2]348因此,相比于黑格尔式的“欧洲中心论”表现出来的狭隘的资产阶级立场,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无疑具有明显的先进性。黑格尔等人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看待世界历史,因而他们的世界历史观无疑带有资产阶级的自我中心论色彩。实质上,黑格尔式的这种世界历史观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反映了一种孤傲的民族心理,因此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世界历史理论。相反,马克思、恩格斯那种站在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以全世界人类的命运为出发点的世界历史观才是真正的世界历史观。

    与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等人立足于唯心主义,企图用黑格尔式的“绝对精神”来理解世界历史不同,马克思、恩格斯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来理解世界历史的,因而是科学的。以唯物史观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世界历史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层面的前提条件是生产力以及分工的迅速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168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世界历史才得以逐渐形成。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分工与交往的扩大。在世界历史形成以前,社会的生产力十分落后,交通并不发达,人们之间虽然也有一定的交往,但范围上只是局部的而且时间上也不频繁,各民族之间还处于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隔绝闭塞状态,因此这时候即使有市场也只是狭隘的地方性市场。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且产生了最广泛的分工,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使得地域性的个人摆脱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逐渐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因此先前的地方性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世界市场呼之欲出。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一方面世界历史以世界市场的建立为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世界历史的形成反过来又会促进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世界历史的根本规律就是资产阶级由于自身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只能作为世界历史的开创者;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世界历史的终极目的即建立真正的共同体。

    (一)资产阶级作为而且只能作为世界历史的开创者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世界历史的开创者是资产阶级,同时资产阶级也只能作为世界历史的开创者。马克思、恩格斯首先看到了资产阶级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那就是资产阶级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世界历史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前提。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所指出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1]166我们必须承认资产阶级开创世界历史这一事实,这是因为资产阶级消灭了以往各国各民族之间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同时开启了一个普遍联系、普遍交往的世界市场,使得各个国家、民族之间互相往来、互相依赖,使得他们之间的生产消费变成世界性的,从而打破了之前狭隘的区域性生产状态。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承认资产阶级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他们也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了资产阶级由于私人占有生产资料本质,只能充当世界历史的开创者。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带来的异化,导致资产阶级根本无法承担世界历史的重任,因此这就促使无产阶级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体。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他们把这种压迫想象为所谓世界精神等等的圈套),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1]169。”生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人永远也无法摆脱私有制的局限性,永远也无法逃离劳动异化的魔掌。此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产生并非出于人们自愿的分工,“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1]165。”以上这些表明,尽管资产阶级开创了世界历史,但是生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仍然是受到私有制支配的人,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仍然是处于异化的状态,因而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只有消灭非自愿的分工才是真正的世界历史。

    因此,这就使马克思、恩格斯看到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世界历史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并且“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1]166-167反之,资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只能充当世界历史的首创者。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体,无产阶级最终要取代资产阶级成为世界历史的主要力量。只有靠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完成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只有实现了共产主义,才算是达到了真正的世界历史。

    (二)世界历史的终极目的就是建立真正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世界历史的终极目的就是建立真正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可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奋斗的目标和努力追寻的最高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过去的种种冒充的共同体中,如在国家等等中,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他们之所以有个人自由,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一阶级的个人。从前各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的;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199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揭露出从前那种以“国家”的形式存在的共同体是虚假的共同体。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形成了普遍的社会联系,但由于其私有制的局限性,因而每一个人都是分散的,人们之间的联系是以一种他们根本无法控制的盲目自发的力量而存在着。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个人自由并非每一个个人的真正自由,而是带有一定的虚伪性。因此在这种虚伪的自由下形成的共同体也必然是虚假的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对虚假共同体的揭露与批判,阐述了建立真正共同体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这一共同体产生的根源决定了它的虚假性。“国家”产生的根源就是分工,随着分工的发展必然产生不同的社会阶层和阶级,这样就会产生“单个人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为了使个人的这些特殊利益不受侵犯,因而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1]164。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这一共同体的阶级性决定了它的虚伪性。“国家”是在由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分工导致不同的阶级,其中一个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统治支配着其他一切阶级。正是这种阶级性,因而只有处于这一统治阶级范围内的成员才有自由可言,凡是在这一统治阶级之外的成员就没有个人自由。自由并非所有人的自由,正是由于国家这一共同体限制、压制个人自由的特性,因而“国家”是虚假的共同体。

    因此,如何从虚假的共同体过渡到真正的共同体,如何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达成人的真正本质,这是世界历史的终极目的。此外,也只有在世界历史的层面上才能实现真正共同体的过渡。这是因为真正的共同体必须彻底推翻舊的剥削制度和这种剥削制度赖以存在的旧的生产关系,并且以发达的生产力和普遍的社会交往为前提条件,只有这样,生活在共同体中的人们才能彻底摆脱人的异化状况,真正实现人的自由状态。

    综上,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揭示出,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研究进而达到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继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这一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逐渐走向衰落,资产阶级只能充当世界历史的开创者而非终结者;同时社会主义的逐渐繁荣也意味着世界历史这面旗帜注定要落到社会主义的肩膀上,无产阶级终将承担这一重大责任,带领全世界人民开辟世界历史的新时代。此外,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还表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争取人类的自由解放是最终的目的。

    三、对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几点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历史由民族性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成果。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启示我们,必须积极融入世界历史的潮流,但同时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封闭狭隘、闭关自守无法使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只有积极地融入世界历史的潮流,才能释放真正的本质,获得彻底的自由和解放。任何民族和国家都将处于而且必将融入世界历史这一潮流之中,因此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将受到世界历史的影响而且也将对世界历史产生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就是在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我国而言,认真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对于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启示我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历史潮流之举。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揭示出世界各国彼此之间的交往关系日益加深。时至今日,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在不断加深,而且已经发展至很高的水平。整个人类社会都处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浪潮中,人类社会真正步入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顺应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必然出现的,是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因此,当今时代的主题就是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3]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之举。此外,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也决定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十分必要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现代性问题。比如世界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战争时有发生、恐怖主义增多、保护主义甚至民粹主义出现、重大传染性疾病蔓延以及全球气候恶化等,这些问题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磨难。这些问题揭示出资本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国际体系根本无法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由于其只考虑自身利益而不顾与其他国家共命运的联系,因此它根本无法为人类提供一种满意的解决方案。基于此,人类社会急需建立一种命运共同体,它以同呼吸、共命运、谋发展为主题,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核心,将促使各个国家在谋求本国发展时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发展需要,在全球建立一种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友好关系。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启示我们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坚持以共同利益为着眼点。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揭示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就是西方现代化逐步向全球扩张的过程,其中资本的扩张是世界历史的动力基础。世界历史“是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向全世界扩张的过程和结果”[4]。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就是资本不断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资产阶级通过资本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一方面大肆压迫剥削本国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又通过向全世界扩张建立殖民地而剥削世界各地的劳动者和无产阶级。因此,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历史进程带来的只是拥有资产者的阶级单方面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人类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运行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它决定着政治法律制度、文化观念等上层建筑的运行方式,资本主义社会就是由资本一统的社会。”[5]因此,只有那些掌握着大量资本的国家才是最终的利益获得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主导下的世界历史进程只能是单方面的输赢。为了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资产阶级采用遮蔽的手段宣称自身的利益是一种共同利益。资本的剥削以及扩张的本性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人类的共同利益是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实现的。

    因此,这就启示我们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应该着眼于全人类的福祉,以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为着眼点,只有这样才可以克服资本主义狭隘利益观的发展弊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为了本国人民的利益考虑,而且是为全人类谋福祉。例如中国倡导发展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地将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积极带动中国周边国家的发展,让其他国家在与中国交往的过程中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一带一路”建设体现的是利益的共赢共享,而非利益的独吞独揽。因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共荣共生的发展理念,在谋取本国利益时,也不应忘记他国的利益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的发展。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启示我们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秉持一种开放包容的精神,坚持合作共赢理念。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揭示出资本主义的文明带有征服型的心理特征。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促使它任意地在贫穷落后国家建立殖民地并且疯狂地进行掠夺,因而这种文明必然带来国家之间的从属和依附关系。这就启示我们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要致力于构建一种合作的文明,在这种文明下,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资本主义的文明之所以带有征服型的心理特征,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将世界文明划分出高低优劣的层次。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文明不存在高低優劣之分,它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文明的差异性,对不同国家的特殊文明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平等协商的精神,主张各国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和冲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6]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其中充斥着诸多不同的文化,同时由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趋势,因而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孤立地存在,文化的开放性使得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成为一种常态。每一个国家都应该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国的文化。不同文化相互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催进新文化的产生。只有在与相互差异的文化交往中,才能真正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一个国家要想真正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立性,必须在与世界文化交往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取得强有力的发言权,使其具有真正的独立性和自主性。”[2]352因此,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积极地去欣赏他国文化,尊重他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不同文化之间产生的隔膜,从而拉近各国之间的距离,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同。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启示我们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坚持协商对话的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种种缺陷与弊端,这才促使他们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旧世界,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就是在批判旧世界重建新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资本主义在开创世界历史的过程中起到了某种程度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伴随着资本主义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弊端。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早期是通过一种专制、独裁的方式解决冲突的,这种霸道的方式缺少协商谈话的精神,因而是不可取的。这种不懂协商,纯粹以武力解决冲突,最终由强国一方压倒弱国一方的方案根本没有认真对待弱国的利益和权利,毫无公平平等可言。这种做法是不可能持续长久的,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势必引起战争和冲突,最终受害的无疑是整个人类。因此,为了增进和平、减少战争,各国之间应该秉持平等、对话、协商的精神,通过對话协商充分了解彼此的诉求,建立彼此之间的共识。此外,尽管世界历史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但是由于各国所处地域的局限性和狭隘性,有可能无法全面了解某些国家和民族的特殊诉求,因此各国各民族之间需要通过沟通对话的方式使得其诉求得到其他国家、民族的理解。

    因此,这就启示我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秉持对话协商的精神。通过对话协商的精神一方面促使我们对其他国家更加地了解,另外也可以加强其他国家对我国的了解,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可以消除国家之间的猜忌和顾虑,提高战略互信水平,最终建立全面的共识。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世界各国手中,不是某一个国家说了算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7]因此,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持协商对话的精神,只有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才能建立世界各国之间稳定的共识。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丰子义.“世界历史”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C]//叶汝贤,孙麾,主编.马克思与我们同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72.

    [4] 马俊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3(06).

    [5] 李淑梅.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和路径[J].学术交流,2017(09).

    [6]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日瓦总部的演讲[EB/OL].[2007-01-19].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119/c1001-29033860.html.

    [7] 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4-06-29].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629/c1024-25213364.html.

    Thought of World History in German Ideology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ZHANG Weiwei

    Abstract:
    "The German Ideology" written by Marx and Engels was a very important article. Marx and Engels transcend Hegel"s cognitive level of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by criticizing Feuerbach, Bruno Bauer and Stirner, who regarded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as the product of spirit and consciousness, and illustrated the scientific cogni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Marx"s thought of world history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In China,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repeatedly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humanity. The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humanity takes the spirit of sharing, cooperation, win-win and tolerance as the core, follows the rules for the well-being of mankind, and conforms to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world history. Hence it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s thought of world histor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our country to carefully interpret the thoughts of world history contained in "The German Ideology".

    Key words:
    Marx and Engels; The German Ideology; world history; the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humanity

    责任编辑:王之刚

    相关热词搜索: 德意志 意识形态 启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