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政产学研”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1-02-05 02:00: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汝欣 胡旭东 向忠 彭来湖

    [摘 要]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偏离“应用型”等问题,通过以行业创新发展需求为向导,以区域经济为纽带,地方政府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学生攻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为行业培养大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对于打破学生“就业难”和企业“人才荒”两难困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 汝 欣(1989—),女,甘肃天水人,工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纺织机械数字化智能化;胡旭东(1959—),男,浙江温州人,工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制造;向 忠(1982—),男,湖南岳阳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纺织装备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5-0341-02    [收稿日期 ]2019-12-25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研究生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推动下,专业学位研究生连续增多。然而其培养仍存在偏离“应用型”的学位类型向学术漂移、培养质量的社会认可度等问题。

    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强调,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强调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单位应在满足国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明晰培养定位,突出培养特色,更好地服务于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面向行业需求的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应以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科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产学研结合是利用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丰富的教学环境与资源,充分发挥协作和自身的优势,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市场需求培养社会和用人单位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但传统的产学研协同培养存在中介服务缺失、合作欠持续的问题[2]。因此结合地方区域行业经济发展,运用多种手段,面向行业创新发展需求进行“政产学研”的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是符合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对于打破学生“就业难”和企业“人才荒”两难困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具体到面向纺织业的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是以纺织业所需各领域的专门知识为主,为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以培养现代纺织装备、先进纺织材料等领域职业工程师和技术师为目标。为达到上述目标,浙江理工大学与全国“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新昌县政府合作,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协同育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和产学研机制改革的重要源动力,成立“浙江理工大学新昌创新技术研究院”,形成面向区域经济的校地共建、开展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的产学研创新平台及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此平台基础上,开展面向行业创新发展需求的“政产学研”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一、行业创新为导向

    以行业创新为向导,以解决行业前沿工程问题过程为依托,进行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通过联合高校科研实力、企业实力,争取国家纵向项目支持,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科学问题研究。研究生在国家工程化项目的支持下,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企业提升了产品档次,学校完成国家科研任务,研究生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行业创新发展需求为中心,重构以实践逻辑为中心的跨学科的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连通行业、企业、高校等知识创新场所,将工作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与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有机联动。

    纺机行业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进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需要从需求中寻找创新方向,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2019年纺机新产品项目在智能化、自动化、高速、多功能、节能环保等方面凸显优势,其中有不少项目是纺机企业与纺织企业、院校多年合作联合推出的,反映出了当前产需间越发紧密的合作关系[3]。

    二、區域经济为纽带

    以区域经济为纽带,地方政府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形成面向区域经济的校地共建、开展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的产学研创新平台及研究生培养基地平台。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由教授带研究生上门解决企业技术问题。行业发展与研究生教育的融合要求由原来学校单方面的主动变为校企双方深度合作,行业、企业、高校实现资源共享。虽然各方出发点有所不同,但以行业发展的创新目标一致,因此重人才培养的高校、重经营效益的企业可以在此达到统一。

    纺机行业转型升级中,制造企业有很多研发、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一部分问题可能是需要探索的前沿科学技术问题,另一部分可能是实际工程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委托高校解决。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对于中小企业很难联系到对口的教授帮助解决问题。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纺织为特色的学校,浙江省新昌县目前有纺织企业22家,纺机企业15家。利用双方优势,以区域经济为纽带,双方共建地方研究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产学研项目的落地实施和研究生培养:县政府提供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从事工程研究;认定联培基地促成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省级项目给予财政比特,吸引企业加大产学研投入;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承载中小企业研发中心功能,以研究生为主体为区域内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提升联培基地的产业吸引力和企业粘滞度;鼓励研究生边读研、边创业。政府针对产学研合作,特别是研究生培养配套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高校、企业、老师、学生各方面的鼓励,也是一种督促和约束,使各方真正投入到研究生联培体系中来,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实践培养新模式。

    三、学生攻坚为主体

    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项目制,以研究生为项目攻坚主体,高校/企业双导师指导,培养研究生独立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解决企业生产实际技术问题。研究生教学不再以传播静态知识为主,而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通过“实地操作,实物模拟,实时反馈”来达到动态传授知识的目的,提升教学与培养质量。其中,高校导师把握课题攻关方向,企业导师负责工程质量与进度把关,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自主开展科学和工程应用研究。除了项目技术方案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其余工作由研究生本人或者研究生团队自行协调和执行,将项目实施的责任和压力直接作用在学生身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研究生的自信心。通过项目经费使用自主支配、工程独立实施、导师指导技术联合攻关,使学生在逐渐甩掉导师这根“拐杖”,真正达到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四、结论

    实践表明,地方政府主导、区域经济及高校优势学科强强联合,面向行业创新发展需求的“政产学研”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为行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以研究生为主体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协助企业产品开发研发,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薛亚平,雷卫宁,叶霞,等.面向新工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4):99-104.

    [2]金黎明,权春善,许永斌,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考试周刊,2015,(10):137-138.

    [3]袁春妹.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 顾平:中国纺机业 波澜不惊 稳步前行[J].纺织机械,2019(6).

    相关热词搜索: 产学研 类专业 学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