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把握讨论时机,提高教学效益

    时间:2021-02-10 14:06: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周军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强调互动,于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就有了多次加工的情形. 在这样的过程中,一个教学环节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成为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着力点,这就是课堂讨论. 科学的理解教学效益,然后把握讨论时机,可以让两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数学课堂上学生基于知识的建构或者问题的解决去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且这两个过程在同一个时间内是同时存在的,在教学效益的提升上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数学课堂上讨论实际的把握,反映着教学效益提升的需要,反映着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教学抓手.

    [关键词] 高中数学;讨论时机;教学效益

    教学总是要追求效益的,提高教学效益,实际上就是追求有效教学或者高效教学的真正内涵. 提升教学效益的途径是多元的,但无论是什么样的途径,都无法脱离一个基本点,那就是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形式也是多元的,班级授课制下的讲授式教学,通常被理解为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一个学生加工教师提供的信息的过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样的教学方式起过很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强调互动,于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就有了多次加工的情形. 在这样的过程中,一个教学环节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成为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着力点,这就是课堂讨论.

    课堂上的讨论有教师组织与学生自发两种情形,这两种情形都能够提高教学效益,但是笔者注意到,对教学效益的理解不同,那在组织或引导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的选择就会不同. 科学地理解教学效益,然后把握讨论时机,可以让两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理解高中数学教学效益与学生讨论关系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理性地认识高中数学教学,需要兼顾学生当下的需要与未来的需要,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既要关注应试,又要关注核心素养. 而将两者融合起来,那对教学效益的理解就可以是:教学不但要使学生达到知识与方法的融会贯通,而且要把数学的思想方法、本质规律以及内部联系等“灵魂”性的东西揭示出来,并内化给学生,使他们形成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强调了所授知识的数学本质问题. 显而易见,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授人以道”. 那课堂上的讨论与教学效益的提高有什么关系呢?这里首先也要认识何为真正的课堂讨论. 一般认为,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提出,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更加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评价一堂课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维度之一.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既需要认识到课堂讨论是评价课堂的维度之一,同时也要认识到课堂讨论只是促进教学效益提升的途径,建立了这种认识之后,再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这样的概括:数学课堂上学生基于知识的建构或者问题的解决去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且这两个过程在同一个时间内是同时存在的. 相比较传统的“听”与“做”而言,这个“同时存在”,可以弥补听的时候只有信息输入、做的时候只有信息输出这样的不足,因而在教学效益的提升上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讨论时机的把握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

    既然讨论有着提升教学效益的作用,那在课堂讨论的时候,对讨论时机的把握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时机不当,那预设再好的课堂讨论也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如果时机把握到位,哪怕是课堂上生成的讨论,也能演绎出新的精彩.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讨论实际的把握是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益的关键.

    讨论的过程并不只包括学生互相交流,实际上讨论是需要“前戏”和“后戏”的. 预热到位再讨论,讨论之后再反思,是提升教学效益的关键. 来看一个例子:

    教学“直线与方程”的时候,直线的斜率是一个基本知识,由于学生对“斜率”这个概念缺乏必要的表象支撑,因此建立这个概念其实非常重要,而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讓学生建立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促进学生对学力这一概念的理解,这实际上也就是提高教学效益.

    笔者基于教材设计,引导学生讨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这一问题. 该讨论分两个大的步骤:第一步是学生自主讨论;第二步是引导学生讨论.

    自主讨论实际上是基于对学生数学基础准确把握后的时机把握,即笔者判断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有思考结果出来,而这些结果正是讨论的对象. 于是在学生自主讨论的环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去加工这个问题,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自发在草稿纸上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在上面画出两条倾斜程度不同的直线,直觉性地做出一些判断.比如有学生提出用直线上某个点的纵坐标的大小来判断倾斜程度,而这个方法很快就被否定,因为同一直线上不同点的纵坐标大小也是不一样的……这样的互动过程就是一个讨论过程.

    而第二步引导讨论实际上也是把握了学生在前一步讨论中的结果有可挖掘的价值这一时机,如学生认识到不能通过某个点的纵坐标来判断直线的倾斜程度,那是不是说这个观点就毫无意义呢?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就会发现:单独使用直线上某一个点的纵坐标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是不可行的,但是如果借助于两个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利用它们的差值来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那就是可行的. 在有了这一发现之后,还有讨论的地方,那就是:是用“纵坐标的增量/横坐标的增量”,还是用“横坐标的增量/纵坐标的增量”呢?在笔者的课堂上,原本是没有设计这个讨论的,但是笔者发现有两个小组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当向其他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大家也普遍比较感兴趣,所以笔者认为这正是一个讨论时机. 事实上,这个多出来的讨论环节,正促进了学生对斜率这一概念的深度学习,使得学生对“k=”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进一步分析这一案例,课堂讨论要提升教学效益,在时机把握上要关注这样的几个细节:一是对学生讨论的认识. 其实讨论并不一定是对话式的,有时候沉默也是对话的一部分,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在思考,因此可以将“课堂留白”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也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思路. 此外,讨论的载体是问题,问题的讨论不只在于问题解决,而且在于不断追问. 追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在一问之后又二次、三次等多次提问.“穷追不舍”,是在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 追问不是一般的对话,而是对事物的深刻挖掘,是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 追问能够更好地促成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从而提升教学效益.

    基于教学效益提高反思讨论时机的把握

    教育教学中有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就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实对于课堂中的讨论也是一样,讨论从形式上来看是一样的,但本质又是大不相同的. 笔者曾经梳理过,发现实际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的时机,在自身认识水平上也是有所差异的: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组织学生讨论,有的教师在遇到教学困难,而且凭着讲授无法有效的化解困难时会组织学生讨论,相比较而言后者价值更大.

    但是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继续寻找突破,今天的高中数学教学效益是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来描述的. 面向核心素养寻找讨论的时机,也应当成为数学教师的一个基本意识. 像上面的例子当中,起出学生基于直觉作出的“直线上某个点的纵坐标越大,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厉害”,虽然有着简单的错误,但既然是学生的直觉,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数学抽象的结果,只是这个结果不符合逻辑,因此在从这個错误结果走向正确结论的过程中,学生又体验了一个基于逻辑推理的讨论过程,而逻辑推理正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六大组成部分之一. 其后,斜率作为一个基本概念的存在,意味着学生会利用它去解决一些基础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需要再对斜率作定义上的理解,这实际上也就对应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直观想象(主要是直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把握好讨论的时机,就影响着核心素养这个最大的教学效益的落地.

    概括地讲,高中数学课堂上讨论实际的把握,反映着教学效益提升的需要,反映着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研究这个话题,可以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可以起到引领高中数学课堂从低效走向高效的作用,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教学抓手.

    相关热词搜索: 时机 效益 把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