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论二十四节气谚语的传承性

    时间:2021-02-10 02:04: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王曼

    内容摘要:二十四节气谚语作为民间文学的一部分,与众多民间传说、故事一样具有传承性,它不仅是农耕文明的体现,农业经验和知识的总结,更蕴含了丰富的节日民俗、饮食民俗、养生民俗和禁忌民俗等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节气 谚语 农耕 民俗文化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上创造了农历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为了便于记忆和传承,智慧的劳动人民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独具民族韵味的民谚,不仅可以反映季节的变化,帮助人们指导农事活动,更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中国的节气是农耕风俗的载体,历史过去了,留下的是文化。”[1]这些节气民谚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民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时过境迁,物换星移,随着天气预报的普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的耕作方式、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也与时俱进,这些曾经作为“宝典”的谚语将渐行渐远,淡忘于这日益喧嚣的时尚风情中。

    一.农耕经验和知识的传承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关于节气,我国自古以来也流传了很多農谚,作为农业大国,古代先民对农耕非常重视,千百年来,历代先民在劳动生产中,不断参考和借鉴二十四节气谚语中口承下来的内容和生产经验,适时地指导一年的农事劳作,同时又不断总结、充实和丰富节气谚语的内容。古代中国属于农业型生产社会,农耕文明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传承性,作为农耕文化的反映,二十四节气谚语对农业经验和知识的传承从古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二十四节气谚语中,反映农事耕作活动的谚语可谓恒河沙数,集中表现了古代农业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四季农业生产、生活规律。

    (一)耕耘

    播种之前,要耕耘土地,立春过后,春耕即将开始。反映春耕的节气谚语,如: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即是说如果立春是晴天,那么耕田的时候就不会很费力。可见立春晴雨对耕耘的重要性。

    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标志着大范围降雪已经停止,开始进入雨水季节,此时小春和大春的备耕工作都应该抓紧进行。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所以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有农谚为证:

    “早上惊了蛰,当午拿犁别。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惊蛰到春分,秧田要管勤。”

    “惊蛰春翻田,胜上一道粪。”[2]

    秋耕,秋收作物收获后的土壤耕作。谚云:“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齐民要术·耕田》亦云:“秋耕欲深,春夏欲浅。”[3]这是因为秋耕正是雨季能接纳蓄积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对贮墒旱有显著作用,有充分时间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能有效地消灭田间杂草,故需深耕。关于秋耕的节气谚语,如:

    “霜降到交冬,翻地冻虫虫。”

    “时值寒露抓秋耕,秋收秋种莫放松。”

    十月寒霜降,枫叶红,菊花黄。而田野间,正值秋耕备耕时节,勤劳的劳动人民是绝对不会让此间歇期让自己的田地就此空置。

    (二)播种

    田地再小也要按时播种,春天不播种,秋天就没有收割农作物的希望。农作物应当何时播种,根据节气谚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明确农民何种季节该播种什么作物。

    清明时节,气温升高,是种植庄稼的最好时节,所谓“九尽了,种混了”[4]正是春播繁忙景象的描述。如: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意思就是:在清明节这个节日的前后15天,农事方面是播种农作物,包括南瓜豆角类的蔬菜等最好的播种时期和时机。

    谷雨雨水增多,将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谷雨前,好种棉”,又云:“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自古以来,棉农把谷雨节作为棉花播种指标,编成谚语,世代相传。

    立夏时节则是“立夏种胡麻,头顶一枝花,土旺种胡麻,七股八柯权”、“季节至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及至小满则是“小满芝麻芒种豆,秋分种麦好时候。”。这些节气谚说明了一年中黍子、谷子、高粱和小麦的播种时节。而“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过了芒种,过后落空。”则表明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即要求农民不违农时,这是精细农业的保障。

    处暑前后正是秋种大忙季节,对于一些地区特别是雨水少的北方地区来说,节气谚有“处暑种荞,白露看苗”、“处暑罗卜白露菜”等,黄河流域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三)秋收

    谚云:“生产要丰收,秋收是关头。”[5]经过耕耘、播种,等待作物成熟之后,还要进行抢收,以免耽误收成。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夏季冬小麦收割也是如此。秋收时节一般在农历秋分前后,主要是主要是稻谷、玉米、棉花、烟叶、芝麻等收获的时节。如关于秋分收获的谚语:

    “秋分收春豆。”

    “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都说明了秋分是收获瓜果豆类的季节,秋分过后紧接着是寒露、霜降,寒露时节: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秋风糜子寒露谷,霜降来了剥豆豆。”

    “霜降、霜降,地里的粮食收上场。”

    “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四)冬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6]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由于冬季万物收紧,一切都处于停滞阶段,农民把收获之物贮藏起来,一是为了防止农作物的腐烂,二是以备来年突发饥荒的不时之需。关于冬藏得节气谚,如: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解释了北方冬季腌制泡菜的习俗。

    山东人讲“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在没有冰箱的年代,利用地窖贮藏农作物是农民最主要的保鲜手段。

    总之,二十四节气谚语直接反映了我国农耕地区的农业气象特征,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并且代代相传,诸如“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谷雨前,好种棉”;“清明后,谷雨前,高粱苗儿要露尖”,等等。所以,二十四节气谚语虽然简短,内容却十分丰富,不仅对古代农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是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全国各地都在灵活地运用二十四节气谚语来安排农业生产。

    二.民俗文化的传承

    二十四节气谚语与民俗文化密切相关,表现在有些节气本身就是节日、民俗。所以,节气谚语是反映民风习俗的重要内容,同时,民风习俗又丰富和升华了节气谚语的意蕴。节气民俗内容丰富,包括节庆民俗、、饮食民俗、民俗禁忌等等。

    (一)节庆民俗的传承

    古时民间很多节气本身就是节日,因此有很多与二十四节气谚语相关的节日民俗:

    1.立春祭芒神

    古有“一日之计在于春”的说法,立春古时要祭祀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亦称芒神。早在周朝便有迎接立春的仪式: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句芒神居东方)迎春,行布德施惠之令。宋代《梦粱录》记载:“立春前一日,以镇鼓锣吹乐迎春牛……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7]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清代立春仪式已成了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妇女、男子皆以手摸春牛,谓之沾新年喜气。当时亦有谚云:“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

    2.立春打春牛

    谚语云:“春打六九头。”立春又称打春,这就跟民俗“打春牛”密切相关。农民耕田离不开牛,北宋的都城开封还有“打春牛”的风俗,就是在立春之日,造土牛以劝农事。据《东京梦华录》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人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8]鞭打春牛,是春耕伊始的标志,意在鞭策耕牛,辛勤耕耘。

    3.清明戴柳、插柳

    《帝京岁时纪胜》:“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9]即言清明戴柳的习俗。清明这天,人们都要佩戴新折的柳条出门踏青、扫墓。我国古代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习俗,始于唐朝,唐高宗于三月三日游春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10]。后来,老百姓将此演化为插柳,每逢清明,家家户户将柳插在井边,成语“井井有条”,就是来源于此。此外,人们还将柳枝插在门楣之上,用以避邪。传说清明节这一天百鬼出没,人们一边要祭奠祖先的亡灵,一边还要小心翼翼地与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将他们阻挡在家门之外。柳,便成了人们避邪的武器,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鬼魂的侵扰。《齐民要术》记载《术》曰:“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11]

    4.清明挂青

    挂青是清明民俗活动之一,“有儿坟上飘白纸,无儿坟上草树青”。一座坟头清明是否挂青,是一个家族是否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父慈子孝的标志。一个坟头上“挂青”越多,说明墓主家族人丁越旺。湘西南等地,用白纸剪成的纸串,挂在坟前,称挂青,俗称挂纸,也有称“挂清”,或解释为“挂(宗)亲”的。李光庭《乡言解颐》:“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12]清明前后半月,吴地有“标插坟墓”的习俗,用纸钱配挂在上面,称为“寓钱”,用以表达哀者的孝思。挂在清明之前,说明子孙殷勤依恋祖先,其孝思深厚比金钱还可贵;挂在清明之后,表示子孙怠慢祖先,这时候的钱是铜钱,不及清明前挂的钱珍贵,说明其孝薄而不值得提倡。

    5.雨水节归宁

    “雨水节,回娘家”是流行于川西一带汉族的节日习俗。“到了雨水节气,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以尽快怀孕生子。”[13]

    6.惊蛰扫虫、炒虫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所有冬眠的害虫,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害虫。“浙江宁波惊蛰日有‘扫虫节,农户在这天要拿着扫帚到田间举行扫虫的仪式。”[14]此外,各地也有“炒虫”习俗,把芝麻、黄豆等放在锅中爆炒,比如陕西人炒黄豆,广西的瑶家炒玉米,江苏瓜洲炒糯米,福建的客家人炒豆子炒麦子,取的皆是“炒虫”、“驱虫”之意,民间认为这样可以消灭害虫,确保庄稼丰收,人畜无害。

    (二)饮食民俗的传承

    二十四节气谚语中亦有许多反映节气饮食的风俗:

    1.咬春

    立春,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河北南部地区有“打春吃瓜,活到八十八”的民谚,这里,瓜指的就是南瓜,当地居民有在这一天吃南瓜馅儿饺子或南瓜馅儿包子的习惯。

    2.立夏三新

    古有立夏荐新尝新的风俗。江南地区俗谚“立夏尝三新”,“三新”指的就是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以这“三新”祭天祭祖,结束后再由众人分食,以感谢祖先的庇佑。

    3.立夏吃蛋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4.咬秋吃瓜

    立秋时节,一些地方流行“咬秋”。山西谚语有“立了秋,挂锄钩,吃瓜看戏庆丰收。”[15]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相关热词搜索: 节气 谚语 二十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