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遗产与遗失】遗失的遗产游戏

    时间:2019-02-09 04:25:1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接上期)古代文人将琴放在“琴、棋、书、画”四大雅事之首,孔子所言及的“六艺”其中就有琴,而孔子本人就是著名的琴家,他学习《文王操》的故事至今依然脍炙人口。也因此,古人就有“琴者,禁也”甚至有“琴音调而天下治”的说法。虽然古琴是文人音乐的代表,但并不意味着琴人都是文人。古代的琴人和现今一样,也分专业和业余。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以琴为生。
      古琴的文化内涵的彰显,与琴人的素养、操行、身世、甚至言谈举止等等都有紧密联系。所谓欣赏,就是体味人与琴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共鸣。钟子期过世之后,伯牙在其墓前摔琴,发誓今生不再弹琴。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演奏与欣赏的关系,而是弹琴者与听琴者之间的性命之交。而“知音”也就成为琴人最大的梦想。感知古琴与内心的共鸣,才是最重要的。我在国博展览会上弹琴时,遇到这样一位老人,她在琴旁伫立了一个多小时,由于人很多,噪音很大,便索性蹲下来贴在琴桌上听,累了就站起来歇歇。她没有问太多的问题,只是告诉我,琴声很安静,听完很舒服。对我而言,她就已经听懂了古琴。
      
      四.我们该怎样保护遗产
      
      在对古琴的传统进行整理、研究、传承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将古琴带回我们的生活之中。如果我们只限于将古琴放置在舞台上演出,放置在博物馆中展览,那它永远只能作为遗产而存在,却扼杀了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正因为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古琴才有它生存的意义。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怪圈:我们不停地忙碌,几乎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考虑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的内心。“现代病”不断地侵扰人的生活。而古琴关注内心的追求,调理心性的功能,对于舒缓现代生活带给我们的困扰是很有益的。
      即使在古琴高度发展的唐代,几乎也未出现过“路人皆歌”的现象。但是,无论琴人怎样感叹知音难求,古琴依旧以它独特的魅力延续至今。现在,我想琴人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全面地展示古琴,让人们有机会去倾听,去感受。至少,不要再将古琴与古筝混淆。但是“普及”并不意味着“俗化”。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特性,如果你改变其特性,你所介绍的就不是古琴了。喜欢古琴的人,可能因为其宁静致远,不喜欢古琴的人,也可能还是因为其宁静致远,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我们将其“通俗化”,只怕是喜欢古琴的人远离了,不喜欢古琴的人依旧故我,那只能是毁了古琴。
      我们经常能听到琴箫合奏,偶尔听到琴埙合奏。我认为,古琴和吉他的合奏很值得一试,这个“点子”也许很快会有人在音乐会上尝试。但是,古琴的乐曲风格并非一成不变。有淡远平和的《平沙落雁》,有委婉细腻的《忆故人》,有潇洒流畅的《醉渔唱晚》,有大气磅礴的《流水》,还有史诗般的《广陵散》等。但是,不论是什么风格,都不违背一个“和”字。平和并不意味乏味,流畅也并非急躁,情感在音乐中流动,但绝不过分,正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古人将古琴称之为“道器”,言其为修身养性之物,而非简单意义上的“乐器”。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首先,我们得承认古琴肯定是乐器。但它的传统以及承载的文化,又决定它不仅仅作为“乐器”而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古琴艺术”成为“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原因。艺术二字,决定了我们需要保护的不仅仅是古琴的演奏技艺,更重要的是,琴背后的文化。
      我们常说音乐是共通的,因为人是创作、演奏、欣赏、传承它的主体,音乐反映人的思想、审美等感受,音乐的一切都是为人。当我看到钢琴大师霍洛维茨和阿劳弹琴的时候,虽然乐器不同,但他演奏的状态与古琴就有很多相通之处。小提琴家大师敏茨第一次在北京演出前的记者招待会上,就二十多次讲到communication(沟通)这个词。而马友友在接受采访时,不断强调与人“分享”音乐,这和琴人的理解也是一样的。虽然我们的乐器不同,但对音乐的理解是相似的。古琴“申遗”的成功和这次“成果展”的成功,使我们更加关注中国璀璨的文化遗存。我们不能只是把这些瑰宝圈起来,竖一面旗帜,申请些保护便束之高阁。当我们为古琴“申遗”成功感到兴奋不已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反思:只有那些濒危的文化,才会成为遗产。当它成为遗产的同时,就意味着遗失,更意味着悲哀。(完)

    相关热词搜索: 遗失 遗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