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不可多得的书坛巨制

    时间:2020-04-29 08:58: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李群成

    2017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周俊杰《挥云斋荟要》(12卷),荣获全国最佳图书奖,去年出版的精装本《书学要义》又获得全国图书大奖。这两个奖项的获得,很快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挥云斋荟要》(12卷),前6卷集中收录了周先生数十年来所著的《书法艺术形式的美学描述》《20世纪中国书法史通论》《中原书法史考略》《当代书坛个案研究》,以及书法评论、散文、诗词、随笔等内容:后6卷收录了周先生近年来所创作的隶书、草书、扇面和“三名”工程等作品。《挥云斋荟要》(12卷)的出版,不仅是对周先生截至目前对书法美学、书法史学、书法评论、书坛个案研究,以及文学、书法创作等方面的一个阶段性小结,也对当今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对书法美学、书法史学的研究,起到了一个引领作用,是一项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因此,更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笔者追随周先生数十年,其一些著作的著述、出版,重要书法作品的创作等,大多也曾耳闻目睹,故在此不揣浅陋,就周先生《挥云斋荟要》(12卷)的出版,发表一点个人见解。

    一、当代书法美学学科的构建与意义

    书法,在上世纪中叶,由于一些人的不同认识和偏见,使得这门古老艺术,几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消失。虽然在“文革”中人们以写大字报的形式,还利用毛笔写着大字,但是,那只是一种政治需要,作为“实用”而存在的。在民间,也只是一些清朝和民国的遗老遗少及画家兼书法家,受到时政的影响,写一些毛泽东主席的诗词,送朋友或自我欣赏。随着中外文化、书法艺术的交流,人们方才醒悟过来:我们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书法艺术落后啦!

    书法,到底是不是艺术?如何证明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如何欣赏书法艺术?书法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是什么?等等。面对这些重要命题,是沉默,还是呐喊?明显地摆在了很多有思想、有担当、有远见卓识的学人面前。此时,周俊杰先生与姜澄清、陈振濂、陈方既等许多敢于担当的书法理论家们一起,勇敢地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呐喊与论证。

    在这一时期,周先生最早写出了《书法美探奥》,为广大民众以及年轻一代书法爱好者如何认识书法之美,指明了方向。笔者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挥云斋师门时,就认真拜讀了周先生的这本小册子,从中受益匪浅。此后,他又相继发表了《书法艺术性质谈》《书法美学书简》《书法艺术——主体精神手稿》《书法艺术形式的美学描述》《美的追问——论书法欣赏》等极具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章。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书法界大梦方醒的关键时期,这些书法美学论文就在这场论战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奠定主体美学的主流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周俊杰先生作为当代书法主体论美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认为,“任何科学概念的形成,也要考虑主体的介入和赋予事物的客观意识。从辩证的观点看,存在与意识是两个相对着的概念,这也表明,只有存在,才产生了意识,而意识在哲学中的出现表明,如果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将失去意义。”这些论文通过对书法艺术主体的阐释,从哲学和美学层面,厘清了存在与意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对机械唯物论在书法审美上过度强调客观事物对主观精神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否定主观精神的观念,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在这些论著中,周先生还对“什么是书法”,在对西方美学观念提出批评的同时,指出“美的法则是以主观为指导的,是心灵创造的体现”,“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创作,主要源于书法家丰富多彩的主观精神本身,所以。流美者,人也,书法乃‘心画也,是符合书法艺术本身发展规律”的,进而认为中国艺术从一开始便走上了抽象表意的道路。书法,即是抽象符号。这种对书法主体论的倡导,和对书法抽象审美性质的肯定,打破了有史以来对书法思想和审美的禁锢。同时,周先生在对主体精神基础上的美学延伸阐释中,又进一步对书法形式本体,即人的情感、直觉、灵感、审美心理等形式美学和审美心理学课题,进行了梳理和研究,进而把这些理论与当代书法创作实践紧密结合,对当代书法创作、各种流派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这场书法美学大讨论的深入,逐步建立起了新的书法艺术审美学科的架构,并不断趋于完善。这些美学理论,也从学术理论层面对书法史学、书法教育学、书法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学科体系的建立,“为传统书学的现代转换奠定了基础,它立足现代美学理论对传统书法进行现代阐释,使传统书学在由古到今的转换中获得本体论视野,从而使书法进入到现代人文语境。书法本体的确立,即是当代书法美学的重大理论贡献。”(姜寿田语)

    二、书法史学研究的重大贡献

    众所周知,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动荡不安,政治大事件频出的年代。清朝政府的灭亡,中华民国的建立,“五四”运动的洗礼,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年“文革”的浩劫,2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等等。政局的动荡不安,就会带来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经济的萧条就会影响到文化的繁荣与传承。相反,国家的长久稳定,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文化艺术的全面复兴和繁荣。

    因此,如何研究和定位中国20世纪的书法发展史,是摆在文化艺术界和书法界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建立和完善中国书法历史完整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中国20世纪书法史,是一种历史责任,更是对我们子孙万代的一个历史性交代。正是基于此种思想,周俊杰先生才准确、及时地把握住了这个时代脉搏,开启了收集、整理、归纳和研究工作,并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年,写出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的《20世纪中国书法史通论》。

    周俊杰先生是一位有思想、有责任担当的书法理论家。他对中国20世纪书法史的研究,不是停留在纯史料的罗列,或纯书法家传记的罗列,而是采用了对20世纪这一中国书法百年风云给予了宏观统摄,既有“史”又有“论”,“史”与“论”相结合的研究和梳理方法。他睿智地将20世纪百年书法史划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即认为从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书法是“动荡中的转型”;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书法是“走出低谷”;20世纪末期的20年,是中国书法“超越历史,步入多元”的阶段。并且以大量的史实,进行了认真的梳理、论证和评述。

    周俊杰先生《挥云斋荟要》(12卷)除收录其隶书力作之外,还收录了近几年来创作的大量草书作品。从事书法的人都知道,草书创作虽然不拘一格,飞动流畅,但是,它是建立在深厚的楷书、行书基础上的。没有楷书、行书的线条和用笔,写出来的草书就会显得单薄、轻飘、赢弱和草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周先生早年就在楷书、行书上下过很深的功夫。在此基础上,他又大量临写“草圣”张旭,及明末清初的狂草大家傅山、徐渭等名家经典,再加上个人对草书的理解,而创作出了当前的极具个人风格的草书作品,纵观当代的草书创作,有的只会照搬历史名家风格,所写草书既缺乏个性,又了无生气:也有的所谓草书创作,不懂基本的草书结宇规律,任凭个人七缠八绕,疯狂挥洒,让人看后“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周先生虽然也有部分现代风格的草书探索作品,但是,他始终能够准确把握住一个大众化欣赏的“度”,既不固守传统,又不脱离传统,始终在传统基础上大胆创新。周先生曾有诗云:“撷来怀素纵,复览孟津奇。濡墨挟风雨,灵台已忘机”,充分表达了他的草书创作理念和追尋的最高目标。

    我们翻开周先生《挥云斋荟要》(12卷)之草书卷,就会看到他的草书从总体风格上具有老辣、雄强、豪迈、遒劲、旷达、苍茫的时代气息。在用笔上,他把篆隶笔法融入其中,果敢爽劲,疾速迟涩,故线条遒劲雄强,浑圆厚实。章法布局上,有疏有密,疏密得当:在用墨上,在施用浓墨的同时大胆玩水,浓则浓之,淡则淡之,有虚有实,虚虚实实,润如春雨,干裂秋风,具有多层次的空间感。我们欣赏周先生的草书作品时,犹如聆听着他在引领我们共同高唱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大风歌,随着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让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四、厚重扎实的字外功夫

    多年以来,书法界有一个共识,就是“书法最终拼的是学养”。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就不会对书法之美有更深层次的认知,要荣登书法艺术的最高殿堂,则是不可能的。厚重的文化底蕴,一是来自书本,二是来自自然。读书可以融前人之经验,养心养气,丰富学养。走进自然,可以撷自然之精华,广阔思路,充盈眼界。周俊杰先生是一位极具睿智的书法理论家和书法大家,他自然深谙此理。

    周先生爱读书,这在全国书法界是出了名的。数十年来,他把读书作为自己的“终身大事”,始终坚持不懈。张海先生就曾经说过:“俊杰最大一个特点是爱书,读书要占去他所有时间的一半以上。”周先生自己也曾说:“我搞书法创作,与其说得力于临帖的基础,毋宁说读书给了我更多的灵感和理性上把握书法发展的能力。”即使到了如今78岁之高龄,他仍然每天至少要拿出6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读书。周先生读书的范围很广。除书法史学、美学(包括东西方美学)及与书法相关的学科之外,他还对文学、哲学、诗词、歌赋、游记、逻辑学,等等,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还喜欢旅游,不断地亲近国内外之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从而滋养自己的书法理论和创作。先生不但善于思考,还超常的勤勉。每有好的思路、见解和感受,都会很快地形成文字,或散文、或随笔、或诗词,我写我心,随手拈来。著名文学家、文艺评论家孙荪先生曾戏言:“周公才高八斗,多艺多才,若排次第当以文章为冠,诗词次之,书学第三,书法居末。”这次出版的周俊杰先生《挥云斋荟要》(12卷)之《文学散步》卷,就收录了先生近200篇(首)游记、散文、随笔和诗词。

    在周先生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其文笔之优美,情感之真切,写人记事,真实动人,朴实无华,让你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如果您翻开周先生这本《文学散步》,在散文部分的第一篇,就会读到他早年所写的《另一份贡品》,即追忆保姆“郭姥姥”对他的疼爱和对学问的尊重。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充满爱意地看着儿时的周俊杰静静地坐在那里读书、写字。“俊杰你写的啥画的啥我都看不懂,可这是做学问哩。写吧,让你妈多给做些好吃的,她不做,你郭姥姥我做。”多么温馨的画面,多么朴实的语言,一篇不足千字的短文,一切都描述得那么情真意切,感人肺腑。2014年秋天,笔者曾随周先生一起旅游肯尼亚马赛马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回来不久,周先生即发表了《逐“鹿”肯尼亚》的游记。文中所描绘的自然保护区2000多平方公里的辽阔与空旷,让人好奇且撼人心魄的各种野生动物,弱肉强食且充满野性的自然之规律,脚下仅有几米远的狮子、花豹,让人在惴惴不安中欣赏着大自然的无限之美。尤其是周先生描写乘坐热气球在空中俯瞰茫茫大草原上的野生动物,更是让我们犹如身临其境,领略到万马奔腾,如火如荼的动人场面,与他们共同享受着这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特殊之美。

    周先生厚重殷实的文学功底还体现在他所创作诗词的字里行间。他创作的诗词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他却把诗词当作自己心灵的栖居之地,表达思想情感的寄寓之所,用词用典严谨,对仗工整,且意境深远,耐人品味。他的诗词犹如他的书法,同样充满着宏阔与阳刚之气,豪放而旷达。请看他所作《登泰山游东海归途感赋》:“寄情草木意绵绵,齐鲁招魂去忘还。漫步浓云岩壁处,轻吟巨浪海涛间。千重道远林遮路,九曲长河水泻湾。万仞青峰呼更上,人凌绝顶小群山”,真有诗圣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不怕困难,敢于登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度。然而,有的诗词又如小桥之流水,柔情而婉约。他写给爱妻的名篇《满江红·赠爱妻小鹭》中“梦黄河,漫步夕阳红,携纤手”“喜今世,比翼结同心,长相守”,就充分表达了其“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婉约之情。

    《挥云斋荟要》(12卷)出版之前,周先生在与河南省人民出版社初商,计划出版20卷。出版社基于多种考虑,最后商定压缩为12卷,初次印刷数百套。由于压缩为12卷,周先生很多的短文、评论、杂文未能收录进来,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让大家不成想到的是,出版《挥云斋荟要》(12卷)的消息一出,书没有印出来就被订购一空。在全国各大图书馆、高校尚未征订的情况下,出版社不得不二次、三次再版。由此可见,其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都是出乎人们预料的。

    相关热词搜索: 书坛 巨制 不可多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