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枣滕方言中的古语小考

    时间:2020-11-18 16:06: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古老的方言词汇虽然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产生各种变异,但是总有一些古汉语成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过了几千年,仍然能从一些方言俗语中挖掘出它们意想不到的“真身”。本文即以笔者的家乡鲁南枣滕地区方言为例,考察了几个在日常口语交流中依旧通行的古汉语词汇,并从词源、文学作品、古籍文献等层次加以考证、分析,从而廓清了它们语音、语义的演变与传袭,并追溯出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

    关键词:枣滕方言 赙吊 悉好 ? 聒 艮 古语词

    方言就是地方话,往往和标准语具有显明区别。因为方言、俗语只通行于一个地区,所以经常被人认为是一种土气、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俚语。但是实际上,假如我们多留意、多观察,就会发现方言中有可能保留了很多典奥的古语成分。在笔者的家乡鲁南枣滕地区,方言中就隐藏着古汉语的踪迹,保留了一些只在局部地区流行的古语词。比如言语(说)、夜来(夜里)、恣(得意)等等。本文即以枣滕方言为样本,对该地区方言中的几个古语词加以考证。

    一、“上塑料”——上赙吊

    在枣滕地区农村,每逢丧事就会有乡邻前来“上塑料”,也就是为丧主送上礼金表达心意。这种“塑料”的数额也不会太大,以前生活条件较差,“塑料”往往只是一刀火纸。“上塑料”的人通常也不会出席丧主的葬礼,因为他们只是和丧主没有亲缘关系的外姓人。

    “上塑料”是一种传统的丧葬礼仪。这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听来却十分怪异,为了解开疑惑,笔者询问了家中的老人。原来,这种丧葬习俗在山东滕州地区被称作“素吊”或“上素吊”,而在滕州方言中,“素”和“塑”两个字的读音相同,都读作“序”,久而久之,“上素吊”就被讹读成了“上塑料”。那么,所谓“上素吊”这一习俗究竟有何渊源?“素吊”的词义来历又是什么?

    查阅《红山峪村民俗志》时,笔者发现了这样的记载:

    吊素礼也叫“吊素纸”。本村外姓人,交给外柜纸箔钱后,不行大礼,到开门那天到傍晚,孝子孝眷、至亲送完“盘缠”行完大礼后,接着再行大礼,叫“吊素礼”,表示对死者哀悼对丧主尊敬。[1]

    这里的“吊素”与前面所说的“素吊”恰好都是指这种适用于外姓村民的悼念习俗,而红山峪村又位于枣庄市山亭区,与滕州接近,由此可见,所谓“吊素”和“素吊”其实词意相同,只是同一种民俗的两种不同说法。

    了解到以上现象及释义,笔者发现“吊素”的写法似乎也并不正确。因为从其字面上讲,“吊”是吊唁,《说文解字》说:“素,白致缯也。”“素”原指白色生绢,引申为“白色”。由此可见“吊”“素”二字合起来并不能表达“为丧主送以财物哀悼死者”这样的词意,因此“上素吊”很可能只是记音,大概只是因为丧葬时所服的白衣古时也称为“素衣”,所以被人想当然的写成了“素吊”。

    实际上,以财物资助丧事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丧葬礼俗。《荀子·大略篇》说:

    货财曰赙(fù,付),舆马曰赗(fèng,奉),衣服曰裢,玩好曰赠,玉贝曰晗。赙赗,所以佐生也;
    赠裢,所以送死也。送死不及柩尸,吊生不及悲哀,非礼也。故吉五十,奔丧百里,赗赠及事,礼之大也。[2]

    描述的就是古代丧葬礼仪中的“赗赙”制度,赠送货财叫做“赙”,赠送车马叫做“赗”。而“赗赙”制度则是起源于商周时期贵族实行的一种助葬制度,也称归葬制度,同时也是商周时期贵族丧葬礼仪重要的一部分,是整个丧葬礼仪的重要环节。[3]后来“赗赙”制度成为了先秦时期贵族中较为普遍实行的一种助葬制度,而助葬这种现象起源很早,基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观察,新石器时期这种现象就已经出现了。[4]

    郑玄《周礼注疏》有云:“凡丧,始死吊而含襚,葬而赠,其间加恩厚,则有赙焉。”[5]《仪礼·既夕礼》曰:“知死者赠,知生者赙。”[6]也就是说,与死者相识的人前去送礼叫做“赠”,与生者相识的人前去送礼叫做“赙”。《礼记·曲礼上》则有:“吊丧弗能赙,不问其所费。……赐人者不曰来取。与人者不问其所欲。”[7]也就是说,吊丧时若是没有钱物资助,就不要问人家需要多少钱。可见以“赙”助丧应是完全出于自愿,并且还要注意丧主的感受,古人所讲的礼仪原是给人以尊严的。

    《礼记·少仪》还对“赗马”与“赙马”作了区分:

    赗马入庙门;
    赙马与其币、大白兵车,不入庙门。赙者既致命,坐委之,摈者举之。主人无亲受也。[8]

    孔颖达疏曰:“以马助生营丧曰赙马。”[9]

    看来向赗赙之礼也是很有讲究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赙吊”相关的历史典故,《礼记·檀弓》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孔子路过卫国,遇见从前馆舍主人的丧事,就入门为他哭泣吊丧。出来以后,又让子贡解下一匹为自己拉车的马送给丧家。子贡认為这个丧礼太过隆重,孔子便解释说,自己刚才进去哀悼,触动了心中悲哀,禁不住哭泣落泪,他很厌恶只流泪而不做具体的表示(予恶夫涕之无从也),所以才让子贡“说骖而赙之”[10],这便是孔子“脱骖”的典故。“脱骖”指解下骖马,以助治丧之用,后泛指以财助人之急。

    许慎《说文解字》:赙,助也。《玉篇》:以财助丧也。所以“赙”就是“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断滕州方言所说的“素吊”中的“素”字应该写作“赙”,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赙吊”。

    南宋诗人刘克庄所作的《哭林山人》一诗中更是直接用到了“赙吊”一词:

    僵卧茅檐下,怡然八十春。

    竟无衾覆首,惟有钟随身。赙吊稀来客,封崇托外亲。自言坟出贵,后必产奇人。[11]

    可见“赙吊”或“吊赙”在古人的生活中是一种十分通俗的说法。由“赙吊”习俗还衍生出不少同源词,有些被一直沿用到今天。比如“赙仪”便是“赙吊”过程中,送给办丧事的人家的具体的物品称呼,多指慰问丧家的礼金,当代丧葬改革后,也可指花篮、花圈、挽幛等;
    “赙礼”有两个意思,它既可以与“赙仪”同意,指代具体的礼品,也可代替“赙吊”一词,指代这一习俗;
    而慰问丧家的礼金还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做“赙金”。

    由此可见,枣滕方言中的“赙吊”基本保留了古汉语词意,只是读音略有讹变。

    二、“希好”——悉好

    枣滕地区的农村,人们见面时常常这样相互问候:“你希好不?”(鲁西有些地方也说成“血好”。)这句话与四川方言中的问候语“巴适不?”异曲同工,意思就是问你,“一切都好吗?”外地人乍一听这句话很难听明白,问题就出在“希好”这个词上。其实“希好”应当写作“悉好”,是一个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的文言词,意思是“都好”。很多人只是这样说,但是并不清楚这个词怎么写,所以写作了“希好”。

    电影《北京遇见西雅图2》中,有一封爷爷写给孙子的信,这封信模仿的古家书的口吻,有些句子还是晚清名臣张之洞《诫子书》中的原句。当中,这样一句话:“汝今学成,更应努力上进。勿惮劳,勿恃贵,家中悉好,不必展读,不欲分汝心。”这里的“悉好”就和滕州方言中的用法完全相同。

    许慎《说文解字》:“悉,详尽也。从心,从采。”“悉”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诅楚文》,其文曰:“悉兴其众。”义为尽、皆、全,即由详尽义引申而来。《尚书·盘庚上》:“王命众悉至于庭。”其中的“悉”也是全、都的意思。

    又如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诸葛亮《出师表》:“悉以咨之。”都是我们在中学阶段耳熟能详的例证。再如成语“悉听尊便”,指的是“所有事情都完全按照对方的意思去办”,其中的“悉”就是“一切、完全”之义。

    可见,枣滕方言中的“悉好”同样是古汉语词意的传承。

    三、“情/擎”——?

    在枣庄、滕州话中,还有这样一种说法:“你就?好吧。”或“你就在家里?着吧。”以枣滕地区农村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沉疴》中就有这样的话:“这不?等着……”[12]这里的“?”基本上是一个动词,其含义大概是:

    (1)坐享(现成的东西)。如:?吃?喝;
    ?头——也就是等着人磕头的意思。

    (2)坐等(责备受罚)。如:你?着就是了。

    (3)承受,继承。如:?受财产。

    从字形上来看,“?”字含有“贝”,其字意与财物有关。这个词在古代字书中已存在:《广韵》:“?,受赐也。”《康熙字典》引《集韵》:“?,受赐也。”又引《玉篇》释为:“赐也。”大概“?”这个字原含有“送”和“受”两种意思,但现在词意的重心落到了“受”上,发生了词意缩小的现象。

    实际上,在很多古典文学著作中,“?”这个说法并不少见,只是多被写成了同音字。例如《红楼梦》第八二回中:

    这样好模样儿,除了宝玉 ,什么人擎受的起。[13]

    其中的“擎受”即为“?受”,是“承受”的意思。

    再如《窦娥冤》中:

    想着俺公公置就,怎忍教张驴儿情受?[14]

    这里的“情受”也是“承受”之义,应和“?受”相通。

    还有《金瓶梅》第四十七回有一句:

    “我回去再把病妇谋死,这分家私连刁氏,都是我情受的。”[15]

    第六十二回:

    “原说是姻缘板,大抵一物必有一主,嫂子嫁哥一场,今日情受这副材板,勾了。”[16]

    第九十九回:

    “有我哩,不妨事,你母子只情着我住,我家去自有处置。”[17]

    第一百回:

    “情受何官人家业田产。”[18]

    这里的“情受”“情着”也和“?受”“着”相通。据有关考证,《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枣庄峄城人,书中出现了很多鲁南地区的方言,这个“情(?)受”即可视为一个有力的例证。因此,“”也是枣滕地区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古语词。

    四、聒

    在枣滕方言中,有一种说法叫“聒得慌”“聒人”,如:“聒的人睡不觉”。在这里,“聒”是一个动词,表示发出刺耳的声响或杂乱的声音。而在现代汉语中,“聒”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声音嘈杂,使人厌烦”,如“聒躁”即为此意。枣滕方言里“聒”作动词的用法实际上传承于古代汉语。

    《广韵》:“聒,声扰也。”《尚书·盘庚》曰:

    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19]

    《尚书正义》对“聒聒”做了详细的注疏:

    正义曰:郑玄云:“聒读如‘聒耳之聒,聒聒,难告之貌。”王肃云:“聒聒,善自用之意也。”此传以“聒聒”为“无知之貌”,以“聒聒”是多言乱人之意也。[20]

    类似的用法还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左师闻之,聒而与之语。”杨伯峻把“聒”释为:“絮语不休也。”[21]可见“聒”的含义古今相差不大。又如《庄子·天下》曰:

    以此周行天下,上說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22]

    成语“强聒不舍”即出自于此,用的正是“聒”的原义。

    此外,“聒”还与名词组成双音节词,如“聒耳”——声多乱耳、“聒絮”(同“絮聒”)——啰嗦、“聒天”——形容声音震天,其中,“聒耳”一词中的“聒”与枣庄方言中“聒”的用法最为接近。比如,《韩非子·显学》就有:

    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

    [23]

    古典文学名著中“聒耳”之也不乏其例,《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贾赦自到家中与众门客赏灯吃酒,自然是笙歌聒耳,锦绣盈眸,其取便快乐另与这边不同。[24]

    《水浒传》第六十五回:

    原来这座酒楼,名贯河北,号为第一;
    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极是造得好;
    楼上楼下,有百十处阁子,终朝鼓乐喧天,每日笙歌聒耳。[25]

    《水浒传》第七十二回:

    宋江喏喏连声,带了三人便行。出得李师师门来,穿出小御街,径投天汉桥来看鳌山。正打从樊楼前过,听得楼上笙簧聒耳,鼓乐喧天,灯火凝眸,游人似蚁。[26]

    《喻世明言》第二十四卷:

    那燕山元宵却如何:虽居北地,也重元宵。未闻鼓乐喧天,只听胡笳聒耳。[27]

    上述引文中的“聒耳”同枣滕方言一样,将“聒”用作了动词。可见,“聒耳”在过去是一个并不生僻的习见词,在枣滕方言里,古代典籍中“聒”的古词意基本被保留了下来。

    五、艮

    据笔者观察,鲁南地区的人在吃萝卜或其它水果时,如果感到不脆,就会说这个食物“太艮了”“艮不唧的”,不好吃。如果煎饼不好咬,也会说它太“艮”。在枣滕方言中,这个“艮”大多数情况下为形容词,形容食物坚硬而不脆。也可用来形容人说话生硬,性格直。还有一种说法叫做“皮艮”——指食物受潮不脆不酥,不好咬。

    其实,“艮”的这种用法不仅出现在鲁南地区的方言中,像济南、天津等地也有类似的说法。比如在济南,也有用“皮艮”形容食物的说法,天津话里则有“艮硬”——形容一个人不识好歹、顽固执拗。在南方的某些地区方言中,我们也能发现“艮”的踪影。例如高邮人汪曾祺就在他的文章里写道:

    北京的小水萝卜一年里只有几天最好。早几天,萝卜没长好,少水分,发艮,且有辣味,不甜;
    过了这几天,又长过了,糠。[28]

    张家口这地方的水土好像特别宜于萝卜之类作物生长,苤蓝有篮球大,疙瘩白(圆白菜)像一个小铜盆。萝卜多汁,不艮,不辣。[29]

    “发亘”和“不艮”是他对萝卜的两种评价,和枣滕方言中的用意差不多。那么,“艮”的这种含义是怎么来的呢?

    《说文解字》:“艮,很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很者,不听从也。”《广雅释诂》:“艮,坚也。”王念孙《广雅疏证》:“《说卦·传》云:艮为山,为小石,皆坚之义也。今俗语尤谓物坚不可拔曰艮。”《方言》卷十二“艮,磑,坚也。”“艮”在方言中作形容词时,读去声gèn,词义是“食物坚韧不脆”,与《方言》“艮”义同,也用来表示“人倔强”,多含贬义。如:某某人很艮。另一种用法是作动词,读上声gěn,是“硌”的意思。如:这馍太硬了,吃起来艮牙。可见,枣滕方言中的“艮”基本保留了古音义。

    假如留意观察,枣滕方言中这种沿袭了古汉语音义的词还有很多,如“胡曰曰”“古而怪之”“蹀躞(dié xiè)”“五脊六兽”等等,这些说法虽然看起来文言色彩浓厚,对外地人来说可能会显得生僻,仅凭语音甚至根本分辨不出所言何意,但是对于本地人来说却无比自然,是日常交流中言简意赅、明了易懂的口語。

    可见,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古老的方言词汇虽然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产生各种变异,但是总有一些古汉语成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哪怕是过了几千年,我们仍然能从一些“土里土气”的方言俗语中挖掘、追溯出它们意想不到的“真身”。在这种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发现与方言与古代汉语的相关联系,还能获取它们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原来,对这些不起眼字句进行“考古”,竟能发现这么多被我们忽略的古意。

    注释:

    [1]田传江:《红山峪村民俗志》,沈阳: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1999年版,第316页。

    [2]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45页。

    [3]参见:曹玮:《东周时期的赗赙制度》,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6期 。

    [4]黄凤春:《楚国丧归制度研究 》,江汉考古,1999年,第2期。

    [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6]彭林译注:《仪礼》,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49页。

    [7][8][9][10]王云五主编:《礼记新注新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第20页,第305页,第305页,第54页。

    [11]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第七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12]赵月斌:《沉疴》,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第108页。

    [13]曹雪芹、高鄂:《增评校注红楼梦》,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4页。

    [14]关汉聊:《感天动地窦娥冤》,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4页。

    [15][16][17][18]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台北:里仁书局,2007年版,第695页,第987 页,第1669页,第1688页。

    [19][20]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第229页。

    [2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8页。

    [2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71页。

    [23]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5页。

    [24]同[13],第648页。

    [25][26]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70页,第944页。

    [27]冯梦龙编:《喻世明言》,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278页。

    [28]汪曾祺:《写字·画画·做饭》,原载《今日生活》,1993年,第6期,见于《当代》公众号,2017年2月1日。

    [29]汪曾祺:《果蔬秋浓》,见于《凤凰读书》公众号,2014年10月10日。

    (赵祺姝 山东济南 山东大学文学院 250100)

    相关热词搜索: 小考 古语 言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