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慢教育”:回应生命不确定性的教育形态

    时间:2020-12-22 20:04: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华军

    从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爆发以来,全国上下采取有力的管控措施。到2020年3月,疫情在中国基本得到控制,但同时,疫情又在全球范围呈爆发态势。对病毒的继续传播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对孩子们继续采取居家学习、延期开学的措施。所以,2020年的寒假与春季学期,可能会成为孩子们学生生涯中的“最长假期”与“最特殊学期”,并成为此生特别的记忆。

    关于疫情中对“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等教育相关问题的讨论,有很多真知灼见以及切实有用的建议,特别是很多教育者指出要把疫情的危机转化为契机,向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自然教育”“公民教育”。但同时,另外一种情绪也在随着疫情迟迟不能结束而蔓延,那就是成人的焦虑感—认为孩子学习“知识”会被疫情耽误。一些家长认为虽然有丰富的网络课程,有教师的在线指导,但家庭学习和学校学习的效果还是不能同日而语。如何认识和处理这种焦虑感?本文试图从“慢教育”的角度做一点回应。

    一、“快教育”和“慢教育”之辩

    “快”和“慢”是两种语言系统、两种思维系统。“快”体现了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特点。通过技术的变革、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网络的联通、组织管理方式的改进,社会运行节奏大大加快。教育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一环,必然也需要适应这一“快”的现代社会组织运行方式。“快”代表了高效、有组织、清晰的执行条例、可预测的目标和可评价的结果,等等。这种教育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知识的输入,能最大限度地使得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获得认知世界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同时又是文明保存的必要而便捷的方式。现代学校教育主要采用的就是这种“快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也使得社会公众普遍认为以预定进程掌握事先安排好的对确定性知识的学习才是教育的“正轨”。

    但是,“快教育”在为社会的运行提供基本保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本上,如何用一个确定的社会组織和观念装置去容纳一个不确定的生命在变动的、不确定的世界中的成长?生命中哪些部分被“快教育”排除在外了?以此次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蔓延导致的全国性的停课停工、居家隔离这一“预料之外”的事件为例,世界仿佛一下子就不能按照既定轨道运行了:想出门的时候不能出门了;该去上补习班的时候补习班关门了;本来说好的假期旅行必须取消了;本来该开学的时候改为在家上网课了。更严重的情况可能是:突然之间,感冒发烧成为严重的紧急事件;本来会为自己把每顿饭做好的爸爸妈妈可能因为工作关系必须紧急加班了……如果是身处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面临的问题会更多、更严重。在这些突发的、从来没有遇到的处境中,我们自然会焦虑、烦躁、恐慌甚至压抑、悲伤……这时候,日常状态下的“快教育”之外的问题就会涌现出来,如“快教育”不太会涉及的情绪认知的问题,还有如何理解、接纳意料之外的事,如何从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转变,等等。

    相对于强势的“快教育”而言,“慢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弱”的教育。简单来说,相对于追求确定性和效率的“快教育”,以“弱”为其主要品性的“慢教育”更能够拥抱未知的不确定性,不是指向确定的目标,而是向未知开放,鼓励人在未知中探索。因此,它不单纯追求对确定知识的获取,而是要去回应人的生命在时刻变化的不同处境中的真实状态、真实需求。因此,它往往对于生命中需要承受的意外、挫折、苦闷,甚至苦难有更大的包容度和承受性。甚至可以说,“慢”的教育就是指向生命成长的教育,如果说“慢”的教育有某种目的的话,它一定是以回应生命成长的需求为目的。

    此次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对于处于疫情中心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挫折与苦难。而幸运地处于疫情外围的人,即便没有亲身经历,也是亲眼见证了这一苦难。我们的生命应该如何回应这一挫折和苦难?是假装不见?一带而过?迅速遗忘?抑或细细品味?此时,如果我们让教育慢下来,不急于去获取那些既定的知识,就可能会看到我们的生命在面对意料之外的事件所生发出的需求。因此,“慢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本来的状态,给予其充分舒展、拓展的时间和空间,实现其内在精神的丰富、充盈、强健。归根结底,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人,帮助孩子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培养感通他人、感通万物的心灵。

    二、在“慢教育”中学什么

    因为疫情带来的延期开学,增加了孩子在家庭中生活、学习、与家庭成员互动的时间。我们可以从这个意外多出来的时间中学什么?当然,我们需要用一部分时间来按照学校的在线学习要求进行相应的学习,因为学生对网络的自控能力有限,家长也需要相应地进行监督和辅助性支持。除此之外,我认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家长可以在家里和孩子补一补另外一门常常被“快教育”忽略但同样至关重要的功课:认识自己、理解他人。这门功课在古代也可以被叫作“修身课”。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核心其实就是“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当然,“他人”也可以拓展为他物以及自身之外的宇宙万物。和现代课程中的知识学习不同的是,这门功课可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每时每刻,而不过度依赖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当然对书本知识的学习,特别是经典的学习,是“修身”的重要途径。

    为什么说旨在“认识自己、理解他人”的“修身”功课在现代依然是重要的,而家庭中又是开展修身功课特别适宜的场所呢?我们并不追求如古代士人所追求的成贤成圣,但是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方式无疑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焦虑以及各种负面情绪,大人和孩子都越来越早地加入各种知识赛跑,越来越多的孩子早早出现情绪问题、心理问题、精神问题,成为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象。学习“认识自己”,首先是认识、接纳自己的情绪。作为孩子,很多时候并不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家长如果这时候做一个有心人,就可以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引导,特别是去注意孩子为什么会有情绪。“情绪”的背后是“认知”,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实际上是孩子在某个事情的认知上发生了冲突,自己过不去,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比如,一个七岁的孩子,不想学习(此处“学习”指学校教育中学习学科知识,如认字、算术等),家长让他去学习,他就有情绪。如果家长指责他没有上进心,就会加剧孩子对学习的逆反情绪。这时候,家长不妨问问孩子:“你想做什么?”一般情况下,孩子并不会立即说出如“想玩”这样的真心话。在家长反复、耐心的引导下,孩子可能会说:“我觉得和弟弟一起玩就挺好的。”(此处“弟弟”也可以被替换为乐高、小猫等)孩子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说出的这句话,其实是对家长所认为的“好”的标准的一种挑战。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会选择以沉默、消极回避或看起来没有来由的“胡闹”来反抗。当孩子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的时候,一个非常好的“认识自己”的契机就出现了。但是如果这时候家长否定了孩子这一对“好”的理解的想法,沟通之门就会关闭。家长不妨先不下定论,先不忙着纠正,继续耐心地问一句:“你能说一说和弟弟(或乐高、小猫等)一起玩好在哪里吗?”孩子可能会一时语塞:“好就是好了,我也不知道好在哪里。”家长这时不妨再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象一下“和弟弟(或乐高、小猫等)一起玩”有什么好的。

    这时候,实际上就是家长在帮助孩子为开展自我认知开拓一个新的空间,只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愿意“俯下身子”听一听孩子真实的想法,这个空间就会出现。在这片新的空间里,孩子和家长一起探索“和弟弟(或乐高、小猫等)玩好在哪里”这个之前可能并没有对其产生疑问的问题。比如,讲一个和弟弟玩得特别开心的小经历、小瞬间,就会有新的发现。孩子发现:“原来,和弟弟一起玩能让我学会用语言来解决冲突;和弟弟一起玩能让我感受到爱护弟弟、帮助弟弟、照顾弟弟的乐趣;和弟弟一起玩让我学会等待,因为小孩子的动作会更慢;和弟弟一起玩还让我懂得忍让不一定就是不公平……”原来,“和弟弟一起玩”里面还真的有很多“大学问”(玩乐高、和小猫玩或玩别的也一样,重点是引导孩子说出“玩”带来的正面、积极的身心感受,而不是在“玩”中感觉到自己的“一无是处”)。

    聊到这里,孩子已经没有了一开始说出“我觉得和弟弟(或乐高、小猫等)一起玩就挺好”时那种委屈和气愤的情绪。确实,如果做一个“好学生”只能局限于学习书本上确定的知识,这样的“好学生”可能让一个智能机器人来做会更加胜任。

    其实,只要家长能暂时从“害怕知识学少了、学慢了”的焦虑感中解脱出来,就能发现在自己与孩子的日常相处中会发生很多类似的时刻。这就像一个“慢镜头”,在这个瞬间,大人果断按下“慢放键”,然后一点一点地和孩子一起去挖掘这个时刻中蕴含的教育契机。大人按下“慢放键”后,这个时刻的丰富性就会自然地呈现出来。这时,家长也不必因焦虑于“教子无方”而求助于各种“育儿手册”,而是和孩子一起慢下来,去感受、体会、理解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某个时刻,对生命的尊重、欣赏、悦纳自然会涌现,生命之美、生命所富含的诗意也自然会涌现。这样的时刻,就是“教育”的时刻,就是“学习”的时刻,就是“有用”的时刻。

    三、居家学习的几点建议

    等疫情结束,我们又能从家里自由地走出去工作、上学。是否,我们还是要像以前那样日复一日焦虑地奔跑在单纯追逐知识的轨道上呢?是否,可以把居家生活中的学习作为一种和学校教育并行及相互补充的常态来进行呢?如果我们想让日常生活中普通的瞬间变得有意义、具有“认识自我、理解他人”的启发性,我们就需要静修“内功”。这个“内功”,孩子要修,家长也要一起修。

    首先,多和孩子交流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不要把真实的社会生活和孩子隔绝开来。如果没有了对社会、对自身之外世界的基本认识,又何来对社会、对世界的好奇?比如,这一次的疫情中,就包含了许多可以讨论的话题。这些话题包括但不限于“什么是病毒”“病毒的产生和传播机制是什么”“大规模疫情发生、发展和得到控制的过程是什么”“在疫情发生后如何组织隔离、安置、治疗等一系列社会组织与动员”“疫情下人的各种反应、应对和相应的后果如何”,等等。可以通过看(听)新闻、阅读一些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高质量的报道和看一些有助于对病毒增进了解的纪录片、书籍等来帮助孩子了解正在发生的这一重大事件。需要注意的是,成人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对孩子的认知方向进行引导之外,还可以帮助孩子去甄别各种信息的真伪以及真假消息的流动机制。什么样的材料适合什么年龄段的孩子接触、了解,也需要家长进行一定的选择。这也是可以充分开展“家校合作”“家校交流”的地方。教师或对相关领域较为熟悉的家长可以选择一些优质资源在班级内进行共享。当然,很多教育公众号也会发布一些相关的优质资源供公众选择。我们不缺信息、不缺资源,但如何让资源变成对学生生命成长有益的知识,使“知识”和“生命”之间发生关系、产生相互作用,还需要一个环節,即成人所起到的“桥梁”和“催化”的作用。

    其次,可以以这次疫情为契机,在已经对社会正在发生的疫情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孩子思考自身在社会中的处境,并通过阅读、讨论相关的书籍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比如,关于在极端处境中的生存,有非常多的文学作品在探讨这个问题,如《鲁滨孙漂流记》《荒野的呼唤》等。关于对瘟疫的探讨,有小说《鼠疫》等。关于病毒、瘟疫对人类文明影响的著作,更是不胜其数,如《枪炮、病毒与钢铁》等。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这时候去读一读有关地球生命起源、物种进化方面的书籍也会有很强的情境相关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和孩子共读优秀经典作品,不必局限于哪一部,古今中外的优秀经典作品,只要是孩子能接受的,都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优秀经典作品之为经典,不在于“经典”这一标签,而在于其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深刻的超越时空、超越民族文化的对人性的探索,并且通过一定的形式(文字、图像、音乐、造型等)表现出来。只有让孩子尽可能充分地去接触这些优秀经典作品,鼓励、引导孩子对此发生兴趣,建立经典与自身的关联,那么孩子对日常生活的感知力就会被更大地激发、唤醒,日常生活空间中蕴含的丰富意义就会涌现。只有当日常生活更加富有对新的可能性的诠释,能带给人新的意义和启发的空间,我们才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他人。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做了非常重要的优秀经典作品普及工作,使得优秀经典作品可以褪掉高冷的面纱,更容易为大众所亲近。优秀经典作品应该成为家庭教育、居家学习最重要的资源。

    人类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要面对突发的重大事件。这种非“常”的教育时空,除了需要我们去适应和面对,还会为我们创造一种难得的机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本应遵循的节奏。我们会领悟到,教育有时候需要快、需要追求效率和效果,但是不能一味求快,有时候也需要慢一点,去体会生命在变动中的世界的律动,找到顺应生命发展的节奏。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 不确定性 形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