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青少年早搏现象多吗 [青少年蛰居现象探析]

    时间:2019-01-21 05:01: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初三学生小刚一年来不愿去上学,害怕见到同学,整天呆在家里害怕见任何人,家里亲戚上门避而不见,甚至连自己的表弟也不愿见,在家就是玩玩电脑,看看书。据家人反映,偶尔外出从不敢抬头看人,只管低头走路,或者只看墙角。和陌生人讲话时,不敢正视对方,回答问题声音极其细小而且简单,不能继续学业。
      原本小刚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但是内向、依赖性强。家有姐弟三人。大姐、二姐都学习优秀,父母对他们都疼爱有加,并一直把姐姐们的学习成绩引以为骄傲,无形中给了小刚巨大的压力。当他成绩刚开始下降时,就开始出现焦虑紧张,但又不想让父母担心,也不知如何去克服或者向人咨询,只能自己再努力看书,可是没有效果,并出现头痛等症状,到处去检查也没有明确诊断,只能留级再读。但是小刚变得越来越不愿意见人,整天就呆在家里,成为一个蛰居家里的学生。
      据日本一个针对长期躲在家里,不去学校、单位的“蛰居”现象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父母以及教师等60%接受调查的人感到蛰居是“切身问题”。接受调查的人中有24%是教师等教育方面相关人士,28%是父母,虽然被调查对象有些失衡,但是调查还是显示出了蛰居问题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2004年11~12月期间,教育评论家尾木直树在各地的演讲会场内对约2 9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29%的接受调查人说“自己的周围有蛰居人”。95%的人回答说“听说过”蛰居这个词。在三年内知道的人则超过了半数。
      关于蛰居倾向人的年龄层,15岁以下占41%,16~18岁为24%,19~23岁和30岁以上都是19%。男性是女性的2倍多,这证明有蛰居倾向的男性更多。蛰居给人的印象多为“不上学”、“心理疾病”、“害怕人”。从接受调查人的年龄层来看,42%的二十几岁认为蛰居来源于“压力”等原因。而39%的六十几岁则带着批判、严厉的观点认为蛰居人以“自我为中心”。
      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这种蛰居行为呢?这其中既有心理行为问题,也有精神疾病存在。15岁以下多为儿童孤独症考虑。青少年及青年多为心理问题和精神分裂症的单纯型。如何来区分呢?可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儿童孤独症
      这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四大特征:即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以及行为方式刻板、僵硬。其人际交往存在质的损害,孤独、社交缺陷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尤其对他人的情感表达缺乏反应。语言交流存在质的损害,主要为语言运用功能的损害,尤其缺乏社交―情感的相互性应答交流,言语和语言障碍十分严重,在交谈中缺少应答或不能及时应答。兴趣范围狭窄和活动刻板僵硬、重复,坚持固定不变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还常出现一些其他行为,前后摆动,目光集中在一个物体上。还有害怕、恐惧、睡眠和进食紊乱、发怒和攻击。诊断可通过上述表现观察到,智力测查智商降低,另有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可进行检查。
      治疗(1)特殊教育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目的是提高社交技能和自理生活的能力。(2)行为治疗:重点是促进患儿社会化和语言发育。(3)药物治疗。
      学校恐怖症
      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有三个特征:(1)害怕上学,甚至公开表示拒绝上学。(2)如父母强迫孩子上学,会出现严重焦虑紧张,若父母同意暂不上学,则孩子焦虑紧张马上缓解。(3)焦虑紧张的表现为:心神不定,不安、出冷汗、心慌、呼吸急促,甚至有呕吐、腹痛、尿频、便急等。
      治疗注意对孩子的性格培养。家长和老师对胆小、细心、忧郁的孩子,不宜要求过分严格。相反,宜劝导这些孩子处事不要过分认真,要让他们了解生活必然有成功,也有失败的道理。对孩子期望不应过高。切勿对这类孩子期望太高,由于这类孩子的性格特点,决定他们经受失败和挫折能力较差,因此,期望太高易使这些孩子在不良的性格基础上增加心理压力,促发学校恐怖症。对于严重焦虑紧张的学生可给予小剂量抗焦虑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青少年起病,起病潜隐缓慢,逐渐持续进展。主要表现特征为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常无故缺课不愿到校上课;对生活和学习的兴趣愈来愈减少;情感逐渐淡漠,对亲友表现冷淡、疏远;行为古怪、退缩、毫无目的,不关心周围事物,常闭门不出,日益脱离现实生活,无法适应社会的生活需要,是逐渐发展的人格衰退。
      治疗这是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及早发现,必须尽快治疗方能取得良好疗效,目前主要通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作者每周二上午有专家门诊)

    相关热词搜索: 蛰居 探析 青少年 现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