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拨动“善思”琴弦,弹奏“善创”乐曲

    时间:2021-01-10 03:56: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臧晓艳

    摘 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一切创造起于疑问和思考,质疑深思是开启创新之门的密钥。如何构建“善思”的阅读课堂,沉淀“善创”的品质呢?语文教师在阅读实践中可以尝试“文本素读”,引导“自主阅读”,启发“多元解读”,以“三读”推动学生質疑深思。

    关键词:阅读 善思 善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11

    阅读是土壤,“善思”是种子,“善创”是挂满枝头的果实,那么如何在阅读的土壤里播下“善思”的种子,收获“善创”的果实?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以“三读”拨“三思”,“三思”促“三创”。

    一、文本素读,引入思考,让学生“敢”创新

    不知从何时开始,学生的书桌上堆满了教材全解之类的参考书,教参成了学生接触文本的一根拐杖;
    不知从何时开始,只要看不懂文本就问网络,搜索引擎又成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另一根拐杖。行走在文本中需要依靠拐杖,使学生离文本的距离越来越远,逐渐陷入阅读无思考的泥潭。那么如何走出这个泥潭呢?教师可以尝试“文本素读”。

    “素读”是一种阅读方法,它立足于文本,保持阅读的新鲜感。学生不查阅参考资料,直接阅读文本;
    通过独立、反复地阅读文本,领会作者的写作旨意,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解读。可见,素读是一种朴素、纯粹的阅读,是一种“我阅读、我思考、我专注”的“真阅读”。因此,每上新课之前,笔者总会让学生素读文本,裸读课文。例如笔者在教《孔乙己》时,不提供任何参考资料,也不允许学生翻阅手头参考书,学生之间不讨论,教师不指导,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学生从大声朗读开始,劲头十足。笔者巡视观察,驻足倾听,一番热闹之后,学生渐渐静下来默读。

    学生从大声朗读到边读边思,就是由初读时的疑惑开始探索、开始追寻。笔者注意到,有的同学开始注意课前的预习;
    有些学生驻留在一些句子上,反复朗读,之后拿起笔来圈圈画画,写起批注;
    有的同学注意到课后习题。素读文本之后,笔者提问:“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问题抛出之后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有的说孔乙己是一个境遇凄凉、穷困潦倒却又好吃懒做、虚荣心极强的人;
    有的说他是一个受封建教育毒害很深而又迂腐的人;
    还有些同学持不同观点,认为孔乙己是天真、善良、守信用的人—笔者立刻给予肯定,这位同学的见解真独特,他看到了孔乙己身上善的一面。“还有没有同学有不同观点?”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同学说他更是一个心灵孤独,没有感受过温暖和关爱,需要被关心的人……笔者感到惊讶,学生在不借助任何资料辅助的情况下产生了这些独特的感悟,这不就是思考吗?对孔乙己的辩证看法不就是创新吗?

    整个“素读”的过程充分关注着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们通过独立阅读而成了小小探索者,在边读边想中逐渐进入思考的状态,进入文本大胆寻宝,独自行走。每一处圈圈点点、写写画画,每一个问号都反映了最初、最真实的思考。作为导读者,我们要相信学生是有思考能力的,我们一定要耐心再等三分钟,不要催,不要慌,不要急,“素读”一定会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自主阅读,打通思路,让学生“会”创新

    相比苏教版教材,统编版本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体系有不少变化,比如在课型上加大了教读和自读的区分度。“教读”的主体是教师,“自读”的主体是学生。课型的变化其实反映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化。统编教材编写者希望教师通过利用“教读”课文精讲,让学生学会阅读策略。用“教读”的阅读策略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旨在巩固强化阅读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一位老师在执教《溜索》这篇自读课文时,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再让学生看旁批,利用旁批明确阅读方向。通过阅读旁批,学生发现教材编者从文章起笔、语言特色、“索”的直接描写、瘦小汉子溜索画面、牛的情状、鹰的描写等角度落笔,学生的思路顺着旁批被打通。有的学生依据旁批 “类似这样干净洗练的语言,文中处处可见,仔细品味”对文本进行了细读,在旁批的空白处对作者阿城的语言仔细品味:

    “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下一个半牛过去”,像文言文语言一样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的胸有成竹;
    “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洗练的语言写出了团队之间的默契和人物的豪迈。

    学生依据旁批在文中圈点勾画,写下自己的理解和心得;
    依据旁批读通文章的思路;
    依据旁批,将“教读”阅读方法迁移拓展,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创新,提升了阅读能力。

    三、多元解读,生成思维,让学生“善”创新

    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何让课堂发出更多不一样的声音?如何让课堂上充满学生思辨的声音?多元解读便是一把“金钥匙”。

    例如教《小石潭记》,大部分语文老师会根据文中“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几句,把文本传统解读为“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于是学生对柳宗元的认识也止步于“以物喜,以己悲”。然而另外一位语文老师的课堂却不是这样的。这位老师出示助读材料:“柳宗元于永州写下近500篇诗文,面对逆境,不懈追求,他用激情和智慧铸造的一篇篇美文是对永州山水、永州人民的回报与感恩。”再结合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指出柳宗元写文章希望统治者为百姓减免赋税,关心民生疾苦。通过阅读助读材料和横向联系,有的学生提出柳宗元并不是只有被贬的愤懑难平,也有借助山水激发创作灵感的文学情怀,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情怀。新的思维生成使学生的视角不再局限于柳宗元灰暗的人生观,而看到了柳宗元博大的胸怀,教育、引导自己走好人生路。“多元解读”让文本开放、教师自由、学生思辨,这样的课堂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声音,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更加善于创新。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课堂需要文本素读,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让学生“敢”于创新;
    需要自主阅读,让学生领悟阅读策略和方法,让学生“会”创新;
    更需要多元解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让学生“善”于创新、享受创新。让我们一起用“文本素读、自主阅读、多元解读”拨动课堂“善思”的琴弦,弹奏动听“善创”的乐曲!

    相关热词搜索: 拨动 弹奏 乐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