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MGT法对新生儿ABO溶血病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的影响

    时间:2021-01-17 08:00: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汪雁

    【摘要】目的:观察MGT(微柱凝胶技术)法对新生儿ABO溶血病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76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根据输血前不同实验方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36例,实施微孔板凝聚胺技术(MPT)法;观察组40例,实施MGT法。对比两组患儿的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试验假阳性、次侧阳性以及主侧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试验假阳性、次侧阳性以及主侧阳性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采用MGT法,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同时有效降低患儿的试验假阳性、次侧阳性以及主侧阳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MGT法;新生儿ABO溶血病;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5-140-02

    新生儿ABO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子ABO血型不合从而引发的新生儿溶血,常见于母亲为O型血,婴儿为A型血或B型血,这种症状并不少见,但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现象较少,且大部分患儿症状较轻。临床治疗时由于患儿体内有母亲的抗体,因此不能依照常规方式为患儿输同型血,避免使溶血反应加剧[1-2]。须在为患儿输血前采用合适的检验手段,确保患儿输血安全。本文针对新生儿ABO溶血病输血前采用MGT法对交叉配血时间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整体筛查法抽查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76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批通过本次研究;根据输血前不同实验方法分组。常规组36例,观察组40例。常规组中,男女比例为19:17,年龄1~7d,平均(2.51±2.14)d;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2~6d,平均(2.34±1.12)d;两组患儿资料均衡可对比(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微孔板凝聚胺技术(MPT)法。抽取患儿静脉血2ml,进行离心处理,取血清以及红细胞,利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洗涤红细胞,并且将浓度为0.9%的氯化钠与红细胞进行混合,使其成为浓度为3%的细胞悬液。取1ml细胞悬液,加入等体积的浓度为0.9%的氯化钠,利用温度为55℃的水进行8min水浴,离心处理,将上层清液作为放散液,在上述散液与随机选取的3分红细胞制剂标本进行主侧交叉配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有操作均应严格按照交叉配血试验流程开展。

    观察组实施MGT法。观察组标本采集方式与常规组相同,且所有试剂盒均来自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血清标本与随机选取的3份同型红细胞制剂标本进行主侧交叉配血,所有操作均按照交叉配血试验流程开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以及灵敏性。灵敏性主要包括:试验假阳性、次侧阳性以及主侧阳性[3]。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

    常规组患儿的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为(29.35±5.21)min;观察组患儿的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为(11.94±2.03)min;组间差异显著(t=19.560,P=0.000)。

    2.2 两组灵敏性

    观察组患儿的试验假阳性、次侧阳性以及主侧阳性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一种新生儿常见溶血性疾病,同时也是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黄疸、贫血以及水肿,随着病情的进展,患儿可能出现胆红素脑病,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基于上述情况,需早期筛查新生儿ABO溶血病,及时给予患儿

    相应的治疗。交叉配血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准确的反映患儿体内的供血红细胞与溶血性抗体之间存在的不相容性。MPT法是交叉配血试验中的一种常用方式,该方式操作快捷且耗时较短,但是当抗体浓度偏低时,结果易出现偏差,导致漏检。MGT法则属于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数,该方式采集标本少、具有较强特异性,在临床血清学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MGT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将符合条件的稀释液进行调和,使之成为一定浓度的凝胶,并实施微管柱灌注处理,红细胞通过离心力穿过柱子,会由于受到微柱中存在的凝胶颗粒分子筛功能的影响,出现单个穿过凝聚的红细胞滯留现象,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凝集反应结果。不仅如此,MGT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的显示检测结果,便于观察,能够有效节约检测成本,能够对患儿体内的可溶性抗体存在情况进行真实的反应[4-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以及检验灵敏性均优于常规组,这提示MGT法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输血前应用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输血前应用MGT法,能够有效降低试验假阳性、次侧阳性以及主侧阳性,并缩短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唐晓春, 王涛. 脐带血溶血3项检测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价值[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17):2676-2679.

    [2] 吴燕.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8(6):90-92.

    [3] 盘国雄, 梁燕媚, 黄伟建, 等. 血型不合夫妇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的研究[J]. 中国实用医刊, 2019, 46(5):103-105.

    [4] 唐晓春, 王涛. 脐带血溶血3项检测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价值[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17):2676-2676.

    [5] 葛敏, 唐军, 母得志,等. 换血疗法和加强光疗对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神经系统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19, 34(1):8-13.

    相关热词搜索: 溶血 输血 新生儿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