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学科作业精准设计实施策略

    时间:2022-08-09 11:02: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学科作业精准设计实施策略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需要重新审视“作业”内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历史学科特色,积极探索初中历史学科作业精准设计的相关实施策略。

      一、“双减”背景下历史学科作业内涵解读

      “作业”一词在我国由来已久,最早在先秦文献《管子·轻重丁》中出现,当时的“作业”意为体力劳动。战国时期的《学记》中,“作业”被视为课内学习的延续和补充,这时已将其视为脑力劳动了。但也有少数学者强调作业的实践性,如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教必著行”。纵观1949年以来中小学课程标准中对作业的表述,它的基本定位始终没有偏离“补正课之不足”的方向,其内涵变化主要表现在作业与生产劳动、实践活动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国外大多数教育家强调作业的实践性。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倡“家庭作业”,即学生在课后要运用和实践所学的知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做中学”和开展“活动课程”。他们认为作业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其作为一种学习任务或实践活动。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作业内涵的界定逐步趋同。一般认为,作业主要是指学校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非教学时间来完成的学习任务。作业是课程的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功能以巩固所学为主,同时建立起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凸显实践性;在完成形式上以独立完成为主,合作探究为辅。党的十九大开创了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扭转学校作业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印发了一系列指导性政策文件,对作业提出了新要求。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指出,要“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作业方面提出要求,如“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等。以上政策文件的出台,为作业的精准设计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作业设计要关注的要素,如时间、难度、学情、类型、功能等,为教育改革下的作业设计提供政策和理论上的依据。

      历史学科作为初中阶段人文社会科学类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作业设计不仅要依据国家规定,更要挖掘出历史学科特色。因此,新时代、新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学科作业精准设计应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其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形成带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优良品格和关键能力,以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的。

      二、初中历史学科作业精准设计相关要素

      作业设计蕴含着教育规律和教师的思考。为保证作业的精准设计,教师需对系统性要素进行分析。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单位要素

      单位要素是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前提,包括时间和容量。“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就是在单位要素方面对作业设计提出要求。在时间方面,从本学科角度看,作业设计要精准到每一道历史题所用的时间,进而规划完成所有历史作业的时间;从多学科角度来看,要协调各科作业的时间,进而统筹本学科作业所用时间。教师要先对历史作业所用时间进行预设,之后基于学生完成的实际时间进行验证,确定实测时间,最后做到能精准预设作业所用时间,提高作业时间设计的科学性。在容量上,优化作业数量,合理调控作业结构。作业内容要兼顾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达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困此,科学合理地把握时间和容量两个要素,是作业精准设计的保障。

      (二)技术要素

      技术要素为作业设计提供了“质”的保障。技术要素包括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四个方面。

      难度即作业的难易程度,是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作业困难程度,也是衡量试题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相符合程度的指标。难度系数用字母P(Pass rate)表示,取值范围为0≤P≤1,P值越小代表作业难度越大;P值越大代表作业难度越小。P可以依据正确率进行计算,即答对该题的人数与总人数的比值;也可以通过得分率进行计算,即平均分与满分的比值。

      信度即作业反馈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信度系数越高即表示学生在该项作业上反馈出来的结果越一致、稳定与可靠,教师可以利用信度系数高的作业完成情况作为检测作业难易程度的依据。

      效度指作业的准确性,即有效程度。效度主要表现为作业完成结果与预定目标的一致性,一致性越高,效度越高,反之则低。

      区分度是指作业能否区分学生的实际水平。区分度越高,作业的信度与效度越好。

      技术要素能保证作业设计的质量,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精准性,为单位要素的实施提供保障。

      (三)工具要素

      初中历史学科作业的精准设计需要依托工具要素,将“课标”“教材”“难度”“类型”等要素整合在一个“工具”之中,以此进行整体的作业设计。笔者在实践中设计了历史学科作业的“作业设计多维细目参照表”,从学科角度出发,整体设计历史学科作业,为每一项作业的设计提供依据。

      (四)情感要素

      作业设计的核心在于学生的“学”。因此,作业设计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关注学情,遵循教育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幸福感;其次,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在“舒适区边缘”探索,这种探索让学生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最后,从试题的精心设计、学生完成情况的预设与分析,到作业的反馈评语设计,教师应善于运用鼓励沟通的方式,做到师生间及时正向反馈,精准而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初中历史学科作业精准设计实施策略

      历史学科作业精准设计应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要求作业量适中、难易适度、形式多样、功能齐全,通过合理的设计、有节制的训练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来保障教学。我们在历史学科作业精准设计实践中总结出如下实施策略。

      (一)以教学目标为引领设计

      教学目标是作业设计的基础,是实现教学与评价系统化的保障。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来设计历史作业,体现了以下三个特质:一是作业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二是作业要以行为动词划分能力层级;三要注意作业设计和课堂教学要保持一致性。首先,依据《课标》深度挖掘国家统编历史教材,领会教材内容之间的关联,确立大专题、小主题,从教学主题角度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其次,依据《课标》素养目标的达成要求,作业考察的能力层级通过题目中的行为动词呈现出来;最后,历史学科作业设计的目标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保持一致。以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为例。

      由此可见,历史作业设计过程是对“课标”精准细化的过程。教学目标引领下的历史作业系统性设计保证其在教学中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二)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

      初中历史学科作业的设计要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在历史学科作业设计的各个环节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可以创设分析论辩类作业,发展学生的唯物史观。例如,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分析中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其次,教师可以设计绘制地图(路线图)、时间轴类型的作业,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例如,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在图上标注丝绸之路的起止点、方向、经过的重要地区等。再次,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收集、研读、解释历史资料类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例如,让学生收集并讲述有关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就故事的真实性进行分析,了解三国时期史实与《三国演义》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区别。最后,教师可以设计感悟人物精神品质,升华学生家国情怀类的作业。

      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能增强作业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让历史学习更具生活性、实践性。

      (三)以多元性、多类型为原则设计

      传统历史学科作业大多是简单的习题,题目情境简单、完成形式单一,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初中历史学科作业应该是多元化、多类型的。在能力上,应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巩固,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结构上,应减少重复低效作业,适当加入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作业的比例。

      初中历史学科作业的多元性,在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有自主选择作业的自由。如教师可设计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等。初中历史学科作业多类型,指的是创新作业类型,如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撰写历史调查报告、撰写历史小论文、制作历史模型等。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举办“春秋战国成语故事会”,谈谈他们眼中的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情况;学习“丝绸之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重访丝绸之路上的部分重要地区,撰写一篇历史调查报告;学习近代史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影片,让学生重温历史,感受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并写出观后感。将课堂学习的历史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探究活动之中,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同时实现作业类型的多样化。

      (四)以单元主题为原则设计

      历史学科中的史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将教材以单元作为一个整体,以单元主题为中心,结合历史知识“点—线”结合的特点,整合内容。以此重构历史学科作业,设计单元作业,能够让学生实现知识、能力、思维的提升,升华作业的层次。

      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时,首先应基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制定作业目标,打破教材课节的界限,依托线索(主题、专题)串联单元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其次,应注意作业的层次性,突出“基础—提升—发展”三个层次的差异,呈现递进性;最后,在单元作业的完成形式上,应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单元作业具有开放性,因此学生可通过阅读、绘图、撰文、评价等形式完成作业任务。

      总之,依托单位要素、技术要素、工具要素、情感要素,基于《课标》、核心素养、多元呈现、单元主题下的作业设计策略,体现了将历史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的主动探索。要想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教师需要精准设计历史作业,让历史作业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提升历史学习能力,构建历史学习意义,实现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