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自查报告 > 正文

    万宁市陵水县概况

    时间:2020-08-24 08:04: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万宁市地理位置

      一、自然条件 

      (一)地理环境:万宁市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沿海,东濒南海,西毗琼中,南邻陵水,北与琼海接壤。南距三亚市112公里,北离海口市139公里,处于东线高速公路中部。?

      (二)土地人口:万宁市域总面积为4443.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8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50平方公里。在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一半,丘陵和平原各占四分之一。全市总人口58万人,其中汉族47.61万人,黎苗等18个少数民族7.84万人;行政辖区有12个镇、5个国营农场、1个华侨农场、1个国营林场。万宁市人民政府驻地为万城镇。?

      (三)气候条件:万宁市属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气候温和、温差小、积温高。年平均气温24,最冷月平均气温18.7,最热月平均28.5;全年无霜冻,气候宜人;二是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左右;三是日照长,年日照时数平均在1800小时以上。?

     、投资环境 

      (一)电力充足:我市电网已并入海南省网,全市电网覆盖率已达98%以上,供电设备先进,市内现有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6座,2002年全市实用电量为1.3亿千瓦时。同时,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实现同网同价。投资者在我市创办项目,所用电量都将得到满足且价格便宜。?

      (二)交通便利:我市水陆交通方便,海南东线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全市境内国道2条共160公里,市(县)道14条共179公里,乡道239条共861公里,行政村通达率达100%。此外还有大小港口8个,较大的有万州港和乌场港,与我国东南沿海港口航线相连,水陆运输都十分方便。?

      (三)通讯便捷:万宁邮电通讯设施先进,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1000多个城市县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水源充足:现有日供水10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各行业用水丰足有余。?

      (五)软环境不断优化:?

      1、办事简快。万宁市各级政府广泛开展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工作,在政府机关中全面推行直接办理制、窗口服务制、社会服务承诺制、减少办事环节,增加办事透明度,实现办事公开化和程序化,机关作风有了明显改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2、政策优惠。确定了以“低地价,高让利、求发展、共繁荣”的方针,本着让市场换资金技术、让小利得大利、让目前利益获长远利益的原则,制定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3、社会治安良好。近几年来,万宁市没有发生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重特大案件的发生得到有效遏制,全市社会治安出现了“七少”(刑事案件少,治安案件少,重特大案件少,流氓械斗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少,民事纠纷少,两劳人员重新犯罪少)的良好局面,全市城乡民心安定,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一派祥和景象。?经济情况

     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3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89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36.15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57.94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1%、39.7%和40.2%,分别拉动GDP增长2.03、4.01和4.06个百分点。

     荣誉

     万宁[4]市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全国“槟榔之乡”称号,同时被认定为“国家槟榔示范基地”。这是中国唯一一个被授予槟榔之乡称号的市县。

     海南是中国槟榔主产区,全省槟榔面积97.8万亩,年产值20多亿元,万宁槟榔面积56.6万亩,素有“万宁槟榔半海南”之称。2010年,万宁成功引进了“口味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槟榔加工企业,使万宁槟榔形成了种植、流通、初加工和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此次万宁被授予槟榔之乡称号,有利于今后该市进一步做大做强槟榔产业。

     陵水黎族自治县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处北纬18°21’~18°47’,东经109°45’~110°08’之间。东濒南海,南与三亚市毗邻,西与保亭县交界,北与万宁市、琼中县接壤。陵水县是个以黎族、汉族、苗族人口居多的“大杂居,少聚居”的市县。陵水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产、热作、旅游和海洋资源尤为得天独厚。陵水县始置于公元610年(隋大业六年),1987年12月31日成立陵水黎族自治县。

     陵水县境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32公里。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1]。海榆东线公路和东线高速公路均从陵水县境内穿过,北距海口197公里,南距三亚65公里[2]。辖11个乡镇、114个村委会、611个自然村,

     陵水黎族自治县

     境内有2个国营农场和吊罗山林业公地理环境

     地势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主要由山地、丘陵、平原组成。丘陵与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全县大小山岭共24座,最高点为吊罗山三角峰海拔1499.8米。[1]

     气候

     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热带岛屿性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冬天严寒,干湿季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燥。年平均气温25.2,年平均雨量为1500—2500毫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光照充足,全年无霜,四季常青,是中国少有的天然温室,适宜热带作物和反季节瓜菜的种植。但由于受岛屿性季风的影响,平均每年受3—5次台风的袭击,最大风力达12级,风速40米/秒。

     资源

     土地

     土壤成分为壤土和沙质土,壤土主要分布西北部山区和丘陵地带,沙质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平原地区。海域港口

     陵水黎族自治县拥有1223平方公里的责任海域面积。东北起点为分界洲岛,沿135°角为基础向深海伸延12海里,东南与三亚市海域交界。海域共有香水湾、陵水湾、清水湾和土福湾四个海湾;有分界洲岛和南湾半岛;天然港口有新村港、黎安港、水口港、山中港、港坡港、其中最大港口是新村港,水域面积33390亩(潮间带)13530亩,可利用面积18537亩。港内水文温17℃—30℃,盐度18.3%,适宜海水养殖。[1]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陵水黎族自治县辖2个乡9个镇: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本号镇、隆广镇、三才镇、光坡镇、文罗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人口

     数量概况

     2009年,陵水全县总户数8.84万户,总人口36.46万人,户均4.13人。总人口中,男性19.10万人,女性17.36万人,性别比110.04;农业人口26.95万人,非农业人口9.51万人,分别占73.9%和26.1%;汉族人口16.29万人,黎族人口20万人,苗族人口732人,其他少数民族979人,分别占44.7%、54.9%、0.2%和0.2%。全年全县出生6876人,人口出生率19.04‰(按总户籍人口计算);死亡1523人,人口死亡率4.22‰;人口自然增长率14.83‰。民族分布

     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民族主要为汉族、黎族、苗族。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民族,陵水的黎族主要分布在11个乡镇、两个国营农场、489个黎族村庄,大体上分为三支系,即赛(加茂)支系、侾支系和杞支系;苗族是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祖关镇的白水岭、什巴三队和提蒙乡的小南平;陵水以汉族为主,汉族主要居住在平原地区。住房保障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陵水县委、县政府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工作部署,克服各种困难,创新工作思路,加大管理力度,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局,有力地促进了陵水县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2008年,该县加快清水湾、香水湾、土福湾旅游房地产建设力度,努力发展。房地产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引进雅居乐、富力、东和集团等知名房地产企业进驻陵水,扎扎实实打下基础,开拓市场,取得一定成绩。2008-2010年,该县房地产市场商品房累计销售7645套,销售面积105.5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51.06亿元。

     保障性住房体系初步形成

     该县住房保障局按照国家有关保障性住房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领导,一是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先后制定了《陵水黎族自治县城镇廉租住房暂行管理办法》、《陵水黎族自治县经济适用房暂行管理办法》、《陵水黎族自治县廉租住房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的制度体系。二是加快廉租住房建设。2008-2010年,该县建设廉租住房930套,建筑面积4.6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8706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三是加大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力度。2007-2010年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855户,保障人7811人,发放金额1585万元。经济

     2011年与2006年相比,陵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从20.8亿元增加到61.62亿元,年均递增1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6188万元增加到17.6亿元,年均递增95.3%,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增幅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5亿元增加到87.9亿元,年均递增79.2%;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9亿元,年均递增23.2%;农民人均纯收入5408元,年均递增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0元,年均递增18.9%。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61.2:8.0:30.8调整为41.7:22.1:36.2。该县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2011年农林牧渔总产值40.9亿元,比2006年增加21.6亿元,年均递增8.4%。全县建成无公害生产基地8个,设施农业从2005年的5000亩发展到3万亩,有机农业面积从2008年的380亩发展到8800亩,成为中国无公害瓜菜10强县之一。发展远洋捕捞业,扶持渔民建造36艘百吨钢质渔船,渔民建造深水网箱养殖64组;率先在海南全省完成中心渔港建设,在全省建立渔港安全和渔业生产监控体系;创建了新村近海抗风浪深水网箱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和新村无公害渔产品养殖基地。相继完成陵河防洪堤、小妹水库扩建等一批农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除险加固水库17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1宗,解决9.6万群众饮水难问题,全县四大灌区主干渠136公里全部实现了硬化,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旅游业发展迅速,2011年旅游收入突破6亿元。开工建设陵水海洋主题公园项目,启动了南湾猴岛和分界洲景区创5A的改造升级工作,建成了香水湾君澜度假酒店、香水湾金缔产权式酒店等星级酒店,新建和改建了55个公厕,提前两年完成海南省下达的公厕建设任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