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理解李元新作 李元

    时间:2019-02-13 04:44: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美国摄影家李元去2000年在中国出版了两本风光摄影集,拜读之后,感到其中的确有不少新东西值得体味。但当《大众摄影》要我就几个方面谈谈看法时,又觉无从下手。对一个陌生的外国摄影家,人们多少有些资料就可以说东道西,但那不过是资料传抄。而对于李先生,影友们太熟悉了,他身上究竟有些什么,就得动脑筋去观察,去研究。近二十年来,我注意到他的作品在变,究竟变成什么?怎样变的?又很难说清楚。无可奈何之下,还是说说对两本书的印象吧。
      大开本的《瞬间遐思》大致是近十年新作的集成。140幅作品和60篇短文相互对照,使读者能够一面欣赏他镜头下自然风光的画卷,一面聆听他的艺术见解和技术处理经验,娓娓而谈,就像当面欣赏他的幻灯放映一样生动。这种编书的方法在摄影发达国家已经流行多年,但在中国还属少见。单纯的影集缺乏可读性,唯有图文并茂这种方式才能满足读者欣赏和资讯两个方面的需要。
      小开本的《稻城拾遗》是近几年四次访问稻城这个摄影新开发区的专集。用88幅系列作品刻画一个景点,比较充分地展示了摄影家对这个世称“香格里拉”的感受。它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从中可以看到这位风光摄影家是怎样处理他的题材,表达他的感受。
      为什么用“拾遗”二字?其中还有些特殊的考虑。李元拍摄,一贯不愿重复别人。这当然是美国人的性格,和中国人的“趋同”风气大相径庭。而且,在这一点上他比许多美国人还要执拗。他两次去过黄山,但没有看到他的黄山作品,据说他去了黄山也拍得很少。他在《瞬间遐思》中说,“从创意的立场来说,去名山胜景可能是弊多利少”,他不愿意落入“人曰己曰”的巢穴。他认为自己最喜欢的那些作品,大都是在极平常的地方拍的。这说明艺术在于创意,在于独特性,不能模仿别人。这说明,只有真正理解了摄影的本体特性,才能做到不为模仿所诱惑,摄影家就是要通过摄影特有的视觉,去发现和处理题材,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激情,向观众展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也说明,被摄体和作品是两回事,否则的话,有了好照相机就够了,还要摄影家干什么?有了技术员就够了,还要艺术家干什么?
      我曾经寻思:李元的作品,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美国人也喜欢?他是一位业余摄影家,在美国只出版过两本影集。我曾问过几位美国专业摄影家知道李元吗?他们说不知道。当我一讲书名,他们就说见过,“很有特点”。他们说的这个特点又是什么呢?那就是说和美国的有所不同,或者说,实际上是有些中国味道吧?在这些美国人看来,李元的作品不是认真地介绍某座山、某条河和某一种树,而是一些有趣的大自然面孔的变化。
      二十年前,当李元的作品初到中国时,受到相当一部分读者的喜爱,甚至觉得有点新奇。因为他的作品虽然有些中国味道,但不是中国人常见那种讲究气势的全景大景,也不是中国人常说的那种小巧玲珑的小品,而是一些时明时灭的山丘,游动的线条,水面上闪烁的色光……李元是在美国接受摄影教育的,从物理、化学、机械方面讲,作品中那种精细和精确,那时还不是每个中国风光摄影爱好者所能做到的。
      我觉得他作为一位物理学教授,对大自然中光和色的变化特别敏感。我曾问过物理学对他的摄影有些什么影响和帮助,他说,思维的逻辑性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对摄影是有帮助的,但物理工作“太机械化”了,理解人性不能通过机械的方式,风光摄影是和人性相通的。他说,他体会到,人文社会题材的摄影体现了摄影家的社会观,风光摄影则体现了摄影家的宇宙观。中国传统绘画中最精彩的部分总是贯穿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世界在人的眼里是动态的,变化的,人和大自然是在不断交流沟通的。他在《瞬间遐思》中说,“《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了使风光摄影所反映的是一个动态而有活力的世界,画面的结构必须是充满着动感的。”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大自然中各种可变因素,气候的变化,光线的变化,明暗的对比,不安静的曲线的游弋。和一般风光摄影家不同,他的许多作品是在阴雨、多云或者有雾的天气里拍摄的。他认为“在这种时候,往往是找寻细节性画面的好机会。……而且一些淡色,也比较容易突出。”正因为他的主要注意力在于捕捉大自然中的可变因素,“我的重点是放在摄影的瞬间性、突出性和发现性上”,所以他一直坚持使用35mm相机。这在有些人看来可能难以理解,因为风光摄影家的器材是被定位在大、中片幅相机上的。岂不知这正是他风格独特之处。
      不能说李元早期的作品和沙龙、画意风格毫无关系,三十年前他也得过一些奖牌。但我觉得他越来越离这种摄影越远了。他早已不去追求一幅形式完美无缺的照片,早已不去追逐金牌了。十几年来他写过几篇文章强调摄影的“独立性”,在《瞬间遐思》中引用E・韦斯顿的话说:“拿照相机来制作画家所追求的效果,这种错觉给摄影带来了可怕的后果……艺术创作不是摄影而成了摄画”。他认为“摄影者的风格是他独特的观点,而不是画面的形式。”
      1995年李元在中国出版过一本叫《创意与思维》的影集。我感到其中有一个不足之处是收入新作较少,早期高光描绘、形式感强的作品较多,这当然出于出版者的爱好和赏识。但有些读者却以为这就是李元的风格定位,对以后他的作品走向恬淡从容,感到意外。其实,一个人的风格往往不是一成不变,李元自己也在思考着怎样前进,怎样突破。我和他一起拍照时,不知道他用长焦镜头在远处寻找什么,有时侯看他俯向地面,不断搜索,走出很远也不抬头。等片子出来一看,才发现有些是细节的描述,有些是平面的结构,甚至有些抽象的意味。显然,他的部分作品已向这方面倾斜了,这无疑就是变化的迹象之一。他在《瞬间遐思》中解释说,“我就是想通过对细节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体会。对我来说,拍摄完整的全场面的照片,有时候会有两种局限:一、这样的照片在拍了一两张以后,就很难再有什么新意,二、这样的照片,叙述性会比创意性来得强。这是因为这样的照片往往太实,充满了对描写一个地方所要求的信息量。相对来说,局部和细节性的照片可以具有发现感受,体现了摄影者独有的观察,随着每人不同的观点,表现出不同的认识和解释。”这种变化究竟是得是失,各人的看法会有不同。我总觉得它来得是很自然的,是可以理解的。打个比方说,前些年的李元,是从较远的距离上欣赏大自然,注意它的形与韵,而近几年的他,则更加走近大自然,触摸它的肌肤,倾听它的声息,似乎和大自然更亲近了。在他这样做的时候,可能已经忘记了别人对他的看法,只顾随着兴趣信步走去。这也是自由摄影家的特点和优势,鞭策他的不是外界的压力,而是自己对大自然、对摄影的激情,他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喜爱,就是他的根据。
      李元的作品要成组地去看,看多了就会逐渐忘却景物本身,进入李元心中大自然这个精神世界。他自己也在力争对一个地方作较多的探索,而不是东一张西一张地去追求形式美,《稻城拾遗》就是生动的一例。
      这就是我对他的两部新作初读之后的一点体会,体会毕竟是从主观出发,只涉及片面的事实,不是正式的诠释。◆

    相关热词搜索: 新作 理解 李元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