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策划方案 > 正文

    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处置预案6篇

    时间:2024-03-22 13:19: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处置预案6篇

    县政府办负责组织县内电子政务方面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协调、指导和监督县政府各部门、重点行业和公共服务社会事业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和恢复工作。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处置预案一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主要用于指导预防和处置发生在本县行政区域内,或发生在其他地区涉及XX有关机构、单位、人员的网络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如有关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二、工作机构

      (一)县指挥部和办公室

      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我县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设立XX县网络信息安全和舆情处置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指挥部”),组成如下:县指挥部总指挥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担任,指挥长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专职副指挥长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担任,成员有县政府办、县工信局、县应急局、县公安局、县国安局、县保密局、县外宣联络中心、县教体局、县发改委、县文广旅局、县融媒体中心、县网络舆情监测中心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组成。

      县指挥部主要职责是统一指挥我县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应急处置行动,协调、调动我县相关资源,决定采取处置我县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的工作措施,指导信息发布等。

      县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网络舆情监测中心,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网络舆情监测中心主任担任。 县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联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汇总、上报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应对工作进展情况;综合分析、研判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形势,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方案和措施建议;对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进行评估;指导协调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开展工作;落实县指挥部领导的指示和部署。

      (二)各部门职责分工

      县政府办负责组织县内电子政务方面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协调、指导和监督县政府各部门、重点行业和公共服务社会事业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和恢复工作。

      县工信局负责组织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宜,定位恶意干扰广播电视、招生考试等重点工作的无线电信号。

      县公安局负责打击网络攻击破坏和包括计算机病毒在内的恶意代码传播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应急协调;对互联网上违法信息和重要舆情进行监控,并开展相关线下处置工作;指导、监督、检查并组织实施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中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对涉及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范围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估,提出分析、评估意见。

      县国安局、县网络舆情监测中心、县外宣中心负责搜集相关情报信息,为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应急工作提供情报支持;负责对互联网上危害国家安全的有害敏感信息进行监控,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置;依法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的对外信息发布和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管理工作;通知相关部门或网站及时删除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有害舆情信息,依法关闭严重违规的网站;收集、分析网上舆情,建立跨部门网上舆情研判机制;指导重点新闻网站网络安全事件的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置工作。

      县文广旅局、县融媒体中心负责组织监测发现影响或可能影响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正常运行的事件,并组织开展处置恢复工作;配合无线电管理部门监测发现无线电干扰广播电视信号事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处置恢复工作;组织监测发现卫星干扰广播电视信号事件,并进行处置;组织监测发现网上有害、敏感视听节目,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置和管控。

      县保密局组织监测发现和查处网络泄密事件和舆情,对泄密案件进行密级鉴定,同时负责网络泄密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县教体局教育局负责组织对中小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和舆情处置工作的教育培训,普及信息安全知识。

      三、预警分级及预警处理和发布

      根据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预警级别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分别对应发生或可能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的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

      (一)蓝色预警:国内其他省市或地区已经发生较大以上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对我县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等构成一定威胁、我县可能发生的一般网络信息安全和重要舆情事件。

      (二)黄色预警:我县已发生的一般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或可能发生的较大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

      (三)橙色预警:我县已发生的较大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或可能发生的重大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 ,

      (四)红色预警:我县已发生的重大网络信息安全和舆情事件、或可能发生的非常重大的网络信息安全和舆情事件。

      在敏感时期出现以上情况,相应提高预警等级,并做好以下应对工作:

      (一)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或可能发生的较大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事发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判定事件等级,启动相应的预案,同时向主管部门和县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二)接到报警后的部门应立即组织现场救助,查明事件状态及原因,并将处理的有关情况报指挥部办公室。

      (三)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警信息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安全预警级别。

      (四)按照事件级别及处置权限向有关单位发布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预警。

      (五)各相关单位应根据发布的预警信息,做好相应的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应急处置准备工作,进入应急状态。

      四、应急响应和处置

      (一)启动指挥体系。本预案启动后,指挥部进入紧急状态,履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职责。迅速收集相关信息,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状态,分析事件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处置方案,调集和配置应急处置所需资源。指挥部成员和办公室联络员应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相关单位进入应急状态,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下,负责本单位本部门的应急处置和支援保障工作,派专人24小时值班,并派出联络员参加指挥部办公室工作。

      (二)掌握事件动态。 事件发生地部门负责人及时将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和处置进展情况报指挥部办公室。 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汇总上述有关情况,将汇总情况通报指挥部成员单位,并向总指挥、指挥长报告。

      (三)决策部署。指挥部领导组织成员单位、专业人员和应急技术支撑队伍等方面及时研究对策意见,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决策部署。根据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事件发展态势,视情况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协助事发地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四)处置实施。一要控制事态,防止蔓延。事发地部门要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尽快控制事态,组织相关运行单位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防止事件蔓延。对于发生的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要及时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防止有害舆情信息传播扩散。二要及时开展调查取证。事发单位在应急恢复过程中应尽可能保留相关证据,对于人为破坏和攻击活动,公安、国安部门按职责分工组织开展侦查和调查工作,并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通报情况。三要做好信息发布。新闻主管部门根据指挥部意见,组织对外信息发布,对受影响的公众进行解释、疏导。未经批准,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发布相关信息。

      五、应急警报人员

      根据预测情况,各部门及时并接受县指挥部的指导,县指挥部办公室(网络舆情监测中心)适时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和专用电子邮箱发布应急警报。

      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处置预案二

      为进一步提升突发案事件能力,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指导突发案事件指挥处置工作,有效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最大限度保护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处置刀斧砍杀、驾车冲撞、涉枪涉爆、劫持人质、纵火和投放危险物质等突发案事件,已经或可能给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需要处置的情形。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照属地原则组织指挥做好突发案事件的应急指挥处置工作。

      (二)情报主导,预防在先。立足于提前发现、预防在先,健全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强化情报先导作用,提升预警预测预防能力,最大限度防范遏制突发案事件发生。

      (三)快速反应,高效协同。严格落实社会面巡逻防控四项机制和1、3、5分钟快速反映要求,强化各部门、各警种联勤联动,高效协同,确保能够高效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和影响。

      (四)快侦快办,依法处置。依法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查明事件真相,缉捕犯罪分子,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关注舆情,加强导控。严格落实三同步工作机制,密切关注舆情动态,主动回应社会关注。严厉打击网络谣言,严防不实信息混淆视听,及时消除社会恐慌情绪。

      成立以分局局长卢晓冬为组长的工作预案领导小组,当日值班局领导为副组长,其他分管副局长和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一线指导现场处置工作,并与上级指挥部建立信息直通渠道,实时掌握全局,并协调给予现场处置全面的情报、技术、战术指导支持;指导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根据需要,分局成立若干专门工作小组:

      (一)指挥调度组。

      警务综合室协助领导小组指挥处置,负责相关信息处理和上传下达;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启动等级勤务意见,下达启动命令;协调开展区域警务协作与相关部门参与处置,按照上级指示命令、调动力量、装备、物资等增援处置。

      (二)情报信息、舆情导控组。

      警务综合室情报中心围绕案事件主动全面搜集情报线索,综合分析研判,为指挥处置提供决策参考,落实核查相关情报信息。按照三同步机制要求,统筹指导对外新闻发布,密切关注舆情动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三)政策法规。督导奖惩组。

      执法执纪监督室为处置提供法律支持,指导事发地依法规范处置;同时对事件处置过程进行检查督导,对查处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追责,依法维护执勤民警正当执法权益。

      (四)警务保障组。

      后勤部门做好案事件指挥处置所需物资、装备、经费、应急通信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一)先期处置

      1、警情接报。指挥中心接到案事件报告后,值班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带班局领导和局主要领导,同时通报局直相关警种、部门。

      2、先期指挥。相关警种、部门带班领导迅速赶到指挥大厅,在局主要领导统一指挥下,组织本警种、部门力量,利用警种资源手段,迅速开展信息核查、视频追踪、技侦定位、轨迹分析等先期工作,初判案事件性质、规模或可能产生的后果,提出处置建议。

      3、先期控制。对现场实施管制措施,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抓捕控制犯罪分子,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迅速控制现场事态。

      4、协调增援。根据案事件处置需要,调度相关区域单位,做好警力、武器、装备和物资等应急增援准备。

      5、首报信息。按照信息报送工作要求,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事件初步情况。

      (二)事中处置

      1、启动预案。经报请领导同意启动本预案,按照本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参与案事件处置。

      2、成立前方指挥部。根据工作需要,带领相关警种、部门同志赶赴事发地,全程指导案事件指挥处置。

      3、研判会商。组织情报会商研判,深挖内幕信息,预判案事件发展事态,为指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现场封控。根据案事件初判性质、类别、方法、规模和危害后果,提出处置对策建议,指导事发地开展现场封控、抢险救援救护、犯罪嫌疑人抓捕、现场勘查调查,视情组织外围封控、跨区域联勤增援等工作。

      5、联动处置。调集相关单位警力、车辆、应急通信、武器、准备、物资等,赶赴事发地增援处置。

      6、等级勤务。根据《xx省公安机关等级勤务工作规范》规定情形,启动相应等级勤务,实时掌控案事件发展和处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部署。

      7、调查侦查。开展调查侦查,查清事实真相,认定案事件性质,固定犯罪证据,依法打击处理。

      8、舆情导控。按照三同步工作机制要求,开展舆情导控。

      (三)善后处置

      1、终止预案。在确认案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已消除后,及时终止处置行动指令,预案终止。

      2、妥处善后。指导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后续善后处置工作。

      3、复盘评估。对案事件指挥处置过程进行复盘评估,及时总结案事件处置成功经验和做法,固化成果、完善机制,不断提升指挥处置水平。

      4、督导追责。对落实指挥不力、失职渎职等行为,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1、初判性质。接报后,按照七何要素,迅速核清案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作案人数、作案方式和人员伤亡等情况,初判案事件是否涉及个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做好先期处置工作。根据案事件进展情况,跟进核实犯罪嫌疑人身份、作案工具,明显标识、符号、口号,嫌疑车辆类型、车牌号、逃窜方向等。

      2、现场处置。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取犯罪嫌疑人基本资料、活动轨迹及其社会关系人相关情报信息,结合案事件现场情况,启动重大敏感案事件快速响应机制,组织警力迅速赶到现场。对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依法果断使用武器、警械,迅速制止犯罪,控制犯罪嫌疑人。

      3、控制事态。控制犯罪嫌疑人,并就地突审,查清其有无共同犯罪人员在其他地方制造案件的可能,及时排除风险隐患,防止发生新的危害。同时,开辟绿色救援通道,配合应急管理、卫生、民政等部门,做好抢险救援,伤员救治和人员疏散安置等工作。

      4、布控抓捕。对于犯罪分子逃离现场的,根据掌握的线索,指导事发地及周边公安机关开展外围封控和设卡堵截等工作布控抓捕。

      5、案件侦查。指导做好现场保护,及时开展现场勘察、证据固定、检验鉴定和审讯深挖等工作,彻查案情。如属涉恐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后,迅速审讯深挖,扩线侦察,查明团伙成员、组织架构、活动轨迹和作案计划等,迅速抓捕归案,从根本上消除风险隐患。

      6、强化防控。针对案事件情况,指导加强重点地区、要害部位、人员密集场所巡逻防控。开展重点场所清理排查整治,严防发生连环作案或引发连锁反映。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趁机抢劫、盗窃、制造恐怖气氛、骚乱等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事发地及周边地区社会稳定。

      7、舆情导控。指导做好舆情导控工作。按照三同步机制要求,全程关注舆情动态,及时开展舆情导控。按规定及时对外发布情报通报,回应社会关切,消除公众心里恐慌,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8、妥处善后。指导当地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受害者家属安抚等善后和稳定工作。

      1、根据案事件处置需要,在接到指挥部命令后,按照规定时间内赶到指定地点集结。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装备储存、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加强案事件处置所需装备、物资和车辆应急保障工作。

      3、各项通讯装备处于应激状态,有线、无线、网络、视频等正常运行,随时做好突发案事件应急处置调用准备。

      4、坚持围绕实战、服务实战的原则,加强突发案事件应急指挥处置业务培训。切实提升我区公安机关应对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处置预案三

      为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工作,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处置工作机制,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维护学院稳定,最大程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对学院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与学院相关的重大自然灾害、人身伤害事故、校园安全事件及其它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或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及跟帖等网上紧急舆情信息。

      三、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主管宣传工作的院领导

      副组长:涉事单位(部门)分管院领导

      成员: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信息技术中心、事件涉及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为:

      1.组织相关单位(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统一新闻宣传口径,确定对外发布内容,安排新闻发布事宜。

      2.邀请、接待采访公共事件的媒体记者。

      3.收集媒体报道信息,分析事态发展趋势,形成舆情报告,及时向学院及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四、工作原则

      1.明确职责,快速反应。学院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工作由学院党委统一领导,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是学院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机构。公共事件发生后,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了解舆情、明确情况,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稳定师生情绪,把握新闻舆论的主导权。

      2.统一口径,注重效果。舆情处置要准确把握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学院党委确定的统一口径,确保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相关信息发布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跟进,即把学院已经做过的'、正在做的、将要做的措施和办法向公众表达清楚,彰显诚意,力争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突发事件舆论的良性发展。

      3.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公共事件发生时,同时启动现场处置和新闻宣传工作。新闻宣传工作和现场处置工作保持紧密联系。在发布信息时,注重报道学院积极采取的行动,及时通报事件处置的进展。

      五、预警信息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可控性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个级别。

      1.重大突发事件(I级)

      指对学院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危害和影响的,对学院工作或某一领域工作和稳定造成较大影响的,受境内外媒体和网站关注的负面舆情,需要省、市相关主管部门协调、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全校相关部门和力量进行紧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1)境内外主要传统新闻媒体和新闻网站报道,并进行论坛讨论;

      (2)境内知名商业网站报道,并有网民在网上留言;

      (3)境内主要知名论坛进行讨论并形成热点;

      (4)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出现大量传播和评论。

      2.较大突发事件(II级)

      指对学院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和影响的,对学院工作或某一方面工作和稳定造成影响的,或可能在小范围内引起公众不满情绪的,受境内少数媒体和各大网站关注的负面舆情,需要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1)境内少数新闻网站报道;

      (2)境内少数商业网站报道;

      (3)境内主要知名论坛有相对讨论但未形成热点;

      (4)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有少量传播和评论。

      3.一般突发事件(III级)

      指小范围内对学院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一般危害和影响的,受极少数媒体和网站关注,尚未形成有规模的网上讨论,但继续发展很有可能对学院带来不良影响的突发负面舆情,需要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1)境内极少数新闻媒体和商业网站报道;

      (2)境内少数论坛有相关讨论但未形成热点;

      (3)主要在本地论坛引发关注的负面舆情。

      六、分级响应和应急处置

      在发生引起媒体关注的突发事件时,要迅速启动本预案,将相关的舆情监测和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分析研究、决策发布范畴,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主动沟通、冷静应对,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置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1.分级响应

      I级应急响应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由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及时听取省、市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议,相关单位(部门)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协调处置。及时控制负面舆情传播,对事件影响进行评估并迅速做出处理,并向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理结果。

      II级应急响应

      发生较大突发事件,由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涉事单位(部门)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协调处置。及时控制负面舆情传播,对事件影响进行评估并迅速做出处理,并向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理结果。

      III级应急响应

      发生一般突发事件,按照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做出的指示,涉事单位(部门)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协调处置。及时控制负面舆情传播,对事件影响进行评估并迅速做出处理,并向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理结果。

      2.应急处置

      (1)预案启动

      发生突发事件后,涉事单位(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向学院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重大突发事件应在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报告;较大突发事件应在事件发生后3小时内报告;一般突发事件应在事件发生后4小时内报告)。报告内容:舆情的基本内容、首发时间、首发媒体、网站链接、传播情况、舆情的真实情况、背景材料、其他辅助材料等;如涉重大突发事件舆情需连续报送舆情,内容还要包括研判发展趋势、提出应对措施以及意见、建议等。

      学院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对预案,根据舆情具体情况,研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对重大舆情,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召开舆情研判会,听取涉事单位(部门)的情况汇报,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具体指导舆情处置,并同步将舆情情况上报至省、市相关主管部门。

      (2)事件处理

      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涉事单位(部门)报送的书面材料和具体情况汇报,全面准确掌握事件真实情况。领导小组要快速决定处理意见,果断采取措施,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尽可能减少危害和影响,避免负面舆情进一步传播。

      (3)发布权威信息

      经过现场处置后,要综合评估研判舆情发展趋势情况,相关部门通过学院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等方式作正面回复,通稿内容要客观反映事件基本情况、采取措施等,文字要严谨、无歧义。

      (4)舆情跟踪

      应急处置过程中,如在本地网站、论坛发现不实信息、有害贴文等,须立即协调省、市相关主管部门通过管理途径迅速协调删除、断开链接、撤除专题,同时保存相关证据,确定责任人员。

      舆情监控人员须将突发事件设置为关键词纳入监控系统,实施重点监控,密切关注网上有关的新闻、帖文、博客、微博等的动态,发现对回复提出疑问或者质疑的跟贴后,要及时加以引导。如对疑问或者质疑不能正确引导或者不知如何引导时,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根据相关指导意见,再跟进回复。在舆情跟踪过程中,一旦发现舆情恶化、影响面扩大等不良发展趋势时,要立即上报领导小组,以便领导小组能随时掌握动态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方案,有效处置网上舆情。从而实现对网上舆情的正确引导,直至舆情缓退、平息。

      (5)组织舆情引导

      统一调度学院网络宣传员,分工负责重点网站、论坛,组织专门队伍,运用网络语言,按照统一口径发贴、跟贴,让正面声音主导网上舆论。需作辟谣的,立即用事实澄清,压缩谣言传播空间。舆论引导过程中,防止关联炒作和延伸报道,形成新的舆论热点。

      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处置预案四

      为了切实提高学校网络舆情监控及应对能力,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掌握、引导舆情的主动权,最大程度地避免网络舆情事件对本单位造成的损害,减少负面影响,为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特制定本机制。

      一、工作原则

      网络舆情监控应对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基本办法是“专人巡查,提早发现,合理研判,积极应对,先入为主,科学处置,消除影响”。

      二、组织保障

      为进一步强化舆情信息管理,成立网络舆情监控与应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对本辖区范围的舆情监控和应对工作起指导、监督和决策作用。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舆情应对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

      办公室主任:

      成员:

      重大舆情突发事件要成立新闻发布组,确定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信息发布内容口径。学校任何部门或个人均不得在当时和事后自行接受媒体采访或发布信息。

      三、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1、网络舆情监控

      网络舆情监控平台24小时不间断采集,舆情监控工作人员设置监测主题和关键词,利用监控平台采集相关的舆情。及时对舆情监控平台采集到的负面网络舆情进行人工判读,对负面舆情做出准确判断。

      发生突发事件时,组织人员对网络舆情进行不间断跟踪监控,及时、全面掌握舆情走向,为正确研判、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2.网络舆情的研判及预警

      网络舆情监控平台监控到网络舆情时,监控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报网络舆情办公室,网络舆情办公室分析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及时监控关注该网络舆情的内容、成因、关注度、跟帖人数、热点指数等动态指标,做好记录、统计,以及目前舆情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网络舆情办公室与网络舆情涉事单位保持紧密沟通,并按以下标准对网络舆情准确分类。

      四、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

      (一)一般网络舆情

      对于一般网络舆情,由网络舆情办公室做出研判,并将该舆情在2小时内转达相关业务科室查清事实真相,在1天内给出正面的解释或解决,并将结果反馈金盆山学校党支部。网络舆情办公室和相关业务科室密切监控该网络舆情的走向,同时对舆情进行正面引导、疏导,直至舆情消除。

      若网络舆情不能消除或还有扩大迹象时,党支部要及时上报镇、县级舆情应对领导小组,按照重大舆情应对处置流程办理。

      (二)重大、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对重大、特别重大网络舆情,舆情监控工作人员应立刻报告镇党委;镇党委立即汇报给县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并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调查事实真相,及时获取事件详细资料。

      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迅速成立新闻发布组,确定新闻发言人。视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舆情突发事件的情况和应对方案。

      新闻发布组根据舆情发展趋势,适时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事实真相以及处置结果;在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运用主流网络媒体、网络 评论员队伍,采用跟贴回贴、发表评论、微博声明等方式,对舆情进行正面引导、疏导,积极掌握舆情发展的主动权,镇党委实时跟踪该舆情走向,拟制报送《网络舆情通报》,直至网络舆情消除。

      五、后期处置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结束后,舆情应对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对应对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针对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本机制。

      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处置预案五

      为快速妥当处置市档案局(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有序引导网络舆论,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营造建设文化强市的良好网络舆论环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区县档案局(馆)被国内外网络媒体登载有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档案方面信息,或对本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的应对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市档案系统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辖区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网络信息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四)服务发展,防止危机。立足于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采取法律、管理、技术、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效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三、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

      成立黄山市档案系统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各区县档案局(馆)、局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审定全市档案系统突发重大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有关科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研判“网络问政”形势,有序引导网络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局科教编研科,负责日常工作。

      (二)主要成员单位职责

      市局科教编研科: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各县(区)档案局(馆):负责组织、协调、督导本单位突发重大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

      对本单位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

      发现重大网络舆情后,要按照应急管理规定时限和逐级报告、双重报告等要求,及时将情况报告市局科教编研科,由市局科教编研科报告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于发现后三小时内以单位或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名义跟帖依法依规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或答疑释惑,及时、有效控制事态,正面、有序引导网络舆论。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

      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按以下办法分类处置:

      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相关职能科(股)室位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各县(区)局负责人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发现当日内回复处理意见并在办结之日内回复处理结果。

      2、属对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3、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网民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并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4、属对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积极意义类的,要积极采纳建议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四)动态跟踪

      落实专人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

      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将应对处置工作书面报告报送市局科教编研科,并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五、工作保障

      要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和网管技术人员,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建立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在单位干部职工中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懂政策法规、善应对网络的网民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网络舆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网络信息安全和重大舆情处置预案六

      为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正确引导、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第一时间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做到第一时间监测、收集、研判舆情发展走向,及时上报舆情动态,为应急处置提供第一手资料。

      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准确信息并慎报原因,情况较为复杂的舆情信息,在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评议猜测或随意解读时,根据具体调查情况,再作后续详细发布,牢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舆论主导权。

      (二)全局利益原则。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负面舆情信息时,坚持以维护党委政府形象和社会大局稳定为目标,把群众利益、大局利益始终放在优先位置。

      (三)口径一致原则。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做到步调统一、口径一致、权威发布,避免说法不一、自相矛盾,造成于己不利的后果。

      (四)疏堵结合原则。注意把握对外信息发布的分寸和节奏,尊重事实,循序渐进,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正确引导和利用网络传媒,在公开透明发布信息的同时,及时删除各类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谣传信息。

      (五)协作协调原则。充分发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团队协作、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成立xx县xx镇x小学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挥全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x县x镇x小学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班班主任职责:

      (1)领导和指挥全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2)根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发生、发展、衍变情况,适时启动本应急预案,召集各相关成员协同开展处置工作。

      (3)组织收集、跟踪舆情信息,及时向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4)通过正规权威媒体适时适度发布真实消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5)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并协调教育办公室、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共同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处置工作。

      三、应急保障

      (一)信息与联络保障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体系,指定信息联络员,确保信息畅通。

      (二)财力和人力保障

      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负有舆情处置职责的相关小组要为处置工作提供相对固定的人力支持。

      (三)宣传与培训保障

      1、加强常识宣传,提升信息捕捉、信息分析、信息研判、信息处置水平,最大限度消除因伪舆情泛滥、歪曲事实真相而造成形象受损、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加强教职工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班,利用典型舆情处置案例,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培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