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读后感 >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共产主义

    时间:2020-09-08 08:01: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HYPERLINK \l _Toc5448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2

      HYPERLINK \l _Toc3323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4

      HYPERLINK \l _Toc4155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共产主义 4

      HYPERLINK \l _Toc14113 四、结语 5

      HYPERLINK \l _Toc4155 参考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与共产主义

     163 张亚兰

     摘要: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要紧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共产主义的关系,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发展

     文化的定义: 传统文化是指历史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辞海》中定义传统文化为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广义的文化(大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小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共产主义

     Abstract

     Chinese culture is an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motherland, whichever is the essence, to its dregs, so that it adapts to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in harmony, to maintain national character, reflect the times.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use of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to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rich resources of national culture! We must closely combin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communist relations and actively use Marxism to guide China's development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refers to the history of the formation of a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flect the national culture, is the national history of various ideology and culture, the concept of the overall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ncept. "Ci Hai" in the defini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history of the text, culture, morality, customs, art, system and behavior. The generalized culture (culture) refers to the sum of material wealth and spiritual wealth created by human beings in social and historical practice. Narrow culture (small culture) refers to the social ideology and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and organiza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asic spirit; communism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历史悠久,绵延不绝:

     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

     

     兼容并蓄,包容融合

     1、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的中国化”,是指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之后,经过发展演变而最终变成了中国的佛教。佛教最早是在西汉未年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一千多年后,到了宋朝,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现象,即“三教合一,多元一体”。

     南宋孝宗皇帝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佛教的中国化,实际上也是佛教的儒学化和世俗化。

     佛教主张:“不尊君,不礼父母,削发出家,抛离父母,承祧(tiāo)无人”。

     唐朝的禅宗六祖慧能:“顿悟”,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居士”、“俗家弟子”和“还俗和尚”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命题。在民主革命时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时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重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三)持中贵和,追求和谐

     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程思远把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与统一的特点界定为“中华和合文化”。

     1、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是自然的产物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周易·易传》

     2、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谐统一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论语·学而》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个人修养上——“中庸之道”。何谓“中庸”?宋代理学家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四)以人为本,道德至上

     1、以人为本

      管子:“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

      管子: “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就是遵循了以人民为根本的原则;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必然危亡。”

      2、道德至上

     “察举制”:汉代选拔官员的“察举制”把“孝廉” 作为最重要的标准。

     即“举孝廉”。“孝”就是孝顺,“廉”就是廉洁自律。孝和廉都是人最重要的两种品质。

     科举制:科举制源于隋唐,越到后来越把考试的内容偏重于学子的道德品质。到了宋代,《四书》开始代替《五经》成为考试的核心内容。《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主要内容是探讨君子如何修身,如何治国,强调道德至上。

      (五)求是务实,注重实用

     1、“以农为本”的理念

     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人民满足于食物的香甜,服装的美丽,自己居所的安适,民风民俗的快乐。

     孟子:“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 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如果能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还没有称王的,天下还没有听说过这种可能。

      以农为本的思想在现代化中的体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中国神话中的实用主义色彩

      中国神话: 古希腊神话:

      女娲补天 天神:宙斯

      大禹治水 太阳神:阿波罗

      后羿射日 智慧女神:雅典娜

      钻木取火 爱神:维纳斯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内涵同样丰富多彩。

     第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自强不息做出明确表述的是《易经》。《象传》中则进一步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即努力向上,绝不停止,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的写照。《易经》中所反映的这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并以此激励着数以千万计的仁人志士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终身奋斗。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正是遵循了这种精神而奋斗了一生。他认为,君子应当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儒家的后继者对“自强”、“有为”的学说进一步做了发挥。曾子提出“君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的观点;孟子从人格修养、扩充到人性善的成分这一角度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荀子则从天人关系角度“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

     第二,以民为本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民为本的精神。《尚书·夏书》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孟子提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维护政治的座右铭。荀子也主张民为邦本,它的君舟民水的比喻,传之久远,是历代为政者必修的一课。唐代开明君主李世民更是深谙民贵君轻之道,认定“君依于国,国依于民”,朱熹则认为“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这一系列重民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思想的发展和演进,也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精神。

     第三,天人合一的精神。“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它既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以中国人代表的东方人的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因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天人合一”思想适应着我国古代以小生产为特征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要求生产活动顺应天时;重视自然对生产的作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天人合一思想坚持万物来源于天,又比照着人类。一方面,认为“君权天予”,天君合德,以德配天;另一方面,又认为自然的发展变化体现着、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尽管这种思想带有一定的宗教神学色彩,但在君权实际高于一切,极端的集权统治和民主意识淡薄的封建时代,借助于这种原始的宗教意识对统治者予以监督,就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家唯一可行的选择。

     第四,孝亲敬长,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其最重要的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思想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国家同构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德、倡孝亲敬长的根本原因。到了宋代,这种孝亲敬长的思想被进一步发展,形成“厚德载物”的思想。强调一个有道德的人,应以及其宽厚仁慈的爱心来对待自己的同类,以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从崇尚伦理道德的精神出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内圣外王”之道,即在政治上要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并且要求执政者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圣人”为最高的理想境界。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贯穿始终,融汇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历史、文学、教育思想中,并且与之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精神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共产主义

     文化传承,既有客观必然性,又有主观能动性,就犹如“基因”的力量和积极的选择一样。传统文化是“源”,现代文化是“流”。“源”是“流”的起点,“流”是“源”的发展。因此,新时期我们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以一种新的观念、视野、方法和逻辑去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现代文化[2]。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国家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以及推动对当代人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文化根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的大地上迅速传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思想、民本主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思想和唯物主义实践观等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有着相互融通的契合点,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国提供了优良的文化土壤。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其实是一个公正、平等的理想世界,这与中国“天下为公”的大同构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共产主义得以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为其所奠定的思想基础密不可分。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其核心内容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的、革命的爱民重民的学说。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民惟邦本”的思想,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更容易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实践证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深得民心,才取得了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这与传统文化奠定的民本思想基础息息相关。

     再次,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阶级斗争思想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的誓死保家卫国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斗争精神使得中国人民取得了 历次革命的伟大胜利。而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力图通过阶级斗争最大限度的去争取和维护广大群众的权益,这点与传统文化提倡的善于斗争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它也使得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易于被国人认同。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当代,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要继续总结和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使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更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党中央特曾提出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走出来,必须将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紧紧跟随共产主义作为重要途径,学习和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心思想,利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丰富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朱美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D】.东北林业大学.2006:12-14

     张耀灿.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06(1):4-7

     高占祥。文化先导力(上)【J】.党政干部思想。2014(02):23-24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