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对照材料 > 正文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典型讲话材料2020

    时间:2021-04-02 10:49: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在开展“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典型发言稿   40年来,改革开放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了强大的推进剂,让中国焕发出筑梦太空的强大力量。今年是航天员大队成立21周年。这21年…小编为您整理了《“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典型讲话材料5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在开展“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典型发言稿

     

      40年来,改革开放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了强大的推进剂,让中国焕发出筑梦太空的强大力量。今年是航天员大队成立21周年。这21年来,我们先后6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一次次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党和人民褒奖我们是飞天勇士时代楷模,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无上荣光。去年的12月18日,我光荣出席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这既是个人的崇高荣誉,也是整个航天战线,特别是我们全体航天员的无上光荣。
      我国的航天事业是上世纪50年代,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都很重视。72年代初,我国首次启动载人航天计划,也就是曙光一号工程。然而,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不到5年便被迫下马,曙光的黯淡,并未阻止中国人筑梦太空的脚步,中华民族从来不会因为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更不会因为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再一次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1998年,我有幸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和其他战友一起踏上了飞天征程。21年间,我们先后有14人次征战九天,行程达4600多万公里,绕地球飞了1089圈:第一次天地往返,杨利伟把中国人的身影留在了浩瀚太空;第一次出舱行走,翟志刚以自己的一小步、迈出了中华民族的一大步;第一次手控对接,刘旺以漂亮的太空十环搭建起中国人的太空家园;第一次太空授课,王亚平为广大青少年播下了科学和梦想的种子;第一次中期驻留,我和陈冬顺利叩开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一次次胜利出征、一次次巡游苍穹,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
      当年,两弹一星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今天,载人航天的辉煌成就,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见证了我国由大向强的铿锵步伐。我时常在想,如果没有伟大的党和祖国,如果没有伟大的改革开放,如果没有全体航天人用心血和汗水,用智慧和力量的托举,就没有我们的精彩。在天上,我们都有这样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离地球越远,我们的心与祖国贴得就越近。每当飞过祖国上空,我们的心都会怦怦直跳,总会不由自主地凝望祖国的山山水水,情不自禁地隔着舷窗去触摸她、拥抱她,每次都会热泪盈眶。
      我们敢上九天揽月,这种自信源自航天人筑就的登天云梯。常常有人问我:载人航天,人命关天,你们真的一点儿都不紧张、一点儿都不害怕吗?今天,我想跟大家说,载人航天虽然充满风险挑战,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是送我们飞天的是最好的火箭、最好的飞船,托举我们的是千千万万科技大军,所以我们并不紧张,反而是越来越从容、越来越自信。大家也许还记得,我和陈冬在天上有一段对话引爆网络,当时火箭把飞船刚刚送入轨道,我问陈冬,怎么样?美不美?爽不爽?陈冬大声地说:爽!是的,坐着我国自行研制的火箭,开着我们自己的飞船上天,感觉真爽!
      太空浩瀚美丽、令人神往,但真空环境对人类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建设好中国人的太空之家,载人航天各大系统都铆足干劲、创新超越,推动每一项技术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使我们太空的家变得更加宽敞、更加舒适,功能更加强大。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将建成自己的空间站。我们坚信,一个属于咱中国人的空间站时代即将到来!
      我们不忘初心使命,这种坚守正是源自航天精神的滋养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60多年来,从白发苍苍的老专家到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从产品研制的科研人员到测试发射的一线官兵,一代代航天人始终不忘报国初心,一切为飞天,全力保成功,凝聚起托举飞天的磅礴力量,立起了筑梦九天的精神丰碑。这种为了航天事业甘愿牺牲奉献一切的精神,早已融入了航天人的灵魂血脉,成为薪火相传、永志不忘的红色基因。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奋进新时代的宏伟蓝图,我国航天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仰望星空,探索浩瀚宇宙的神圣使命在激励我们拼搏奋斗;展望未来,建设航天强国的壮美画卷在召唤我们续写荣光。我们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勇当先锋,让浩瀚太空见证中国航天战士的无限忠诚。
      作为一名山西籍的航天员,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勤劳智慧的三晋儿女,在中华文明孕育传承的各个时期,都涌现出灿若星河的历史名人。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崭新时代,只要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全省人民携手同心、不懈追梦、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持续塑造美好形象,加快实现振兴崛起,山西就一定会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新的更大奇迹。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创新实践  前海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对前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视察的第一站就来到前海,在这里发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要求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打造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
      2021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前海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深圳要扎实推进前海建设,深化深港合作,相互借助、相得益彰,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几年来,深圳前海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前海蛇口自贸区各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和全国自贸片区前列。
      党中央、国务院对前海寄予厚望,先后赋予前海深港合作、自贸试验区、创新驱动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五大战略以及16项具体的国家战略使命。回顾前海成立八年来的创新实践,我们重点抓好了六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以深港合作为重点,打造粤港澳合作新引擎。为香港企业发展拓展空间,组织实施利港惠港的万千百工程等,推进港资企业集聚发展,打造港资企业集聚区和转型升级引领区。打造深港青年双创平台。成立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356家。构筑深港融合的法治环境。全国11家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试点中有7家落户前海。
      第二、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自贸区改革新标杆。一是深化投资便利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商事制度改革,将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将69项前置审批削减至12项,企业登记及备案时间从20天缩短至2天,成为全国最短,只需要一次即可办完全部手续。二是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推动智能化通关、进口商品1+4全球溯源核放、深港陆空联运、全球中心仓等改革试点。三是加快金融开放创新。CEPA框架下首家港资控股的全牌照证券公司汇丰前海证券,首次突破了外资不能控股以及单一牌照两大限制,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面向全世界推广。四是深入开展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利用大数据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搭建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五是深化法治创新改革。前海是国内唯一 一个法治建设示范区,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第一国际商事法庭等一大批法治机构集聚前海。六是创新区域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深圳市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经验,成立全国首个以法定机构模式主导区域开发治理的公共组织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管理局。根据国务院授权,前海管理局在非金融产业项目上,行使相当于计划单列市的管理权限。七是深化人才管理改革试点。符合条件的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企业分别享受15%的个税和15%的企业所得税,工作签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港澳居民免办就业证等。
      第三、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前海的产业结构主要是以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专业服务等六大产业为主。
      推进总部+制造基地研发+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内地与世界经济交流的平台作用,助力内地和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招旗舰项目、大项目。截至2021年底,世界500强设立企业总量达到356家,内地上市公司设立企业总量达到994家。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加快聚集发展创新业态,精心培育独角兽企业等标杆企业。
      第四、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硬联通。推动中国深圳和中国前海船籍港获批设立,推动航运中心建设和航运要素加速聚集。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软联通。推出自贸区首个一带一路法治地图,建设跨境投资贸易公共服务平台等。
      第五、坚持精耕细作、精雕细琢,打造大湾区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前海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定位。前海持续推进自贸新城建设大会战,打造绿色、低碳、智慧、森林、水城。加快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数字前海智慧前海。
      第六、探索构建基层党建新模式,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前海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作到两个维护,探索构建拓展融合型党建新模式,打造六有党支部,创新廉政监督体制机制,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前海廉政监督局。
    新型科研机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2006年1月谋划建院,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创建。从初创时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2876人,其中海归600余人。
      先进院2021年新增合同额14.7亿元,2021年到款突破10亿元,进入中科院十亿俱乐部阵营。累计发表论文8565篇,其中SCI论文3805篇。申请专利总量7252件,授权总量2913件。累计孵化企业759家,2021年新增122家,累计持股企业超过200家。
      先进院累计培养研究生7000余名,学生培养获学术界和产业界认可,其中70%左右毕业生留深工作,60%左右毕业生进入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研发、管理等工作。目前,博士后在站313名(含联培),现有导师264人,85%具有海外经历。
      先进院由九个研究平台、多支产业发展基金、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新型专业科研机构等组成。定位工业研究院,建设新型科研机构。秉承工研院定位,只做研发机构擅长的事,面向产业需求,立足源头创新,搭建交叉平台。学科聚焦IBT,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以海归为主体建设人才队伍,以市场化机制确保人才队伍竞争力与活力。先进院的PI科学家中,有85%以上为海归人员,海归为主体是历史的选择,大量海归的集聚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化科研环境与文化。
      用市场化机制推进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全员协议工资年薪制,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水平,先进院负责支付科研团队所有人员60%的薪酬,淡化编制管理,严格绩效考核,确保人员高流动率。
      先进院注重科学识才、培养人才。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干事平台,引导人才有秩序地竞争,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励评估系统。建立考核机制及短中长期人员激励体系激励与考核实践,具体包括:设立优秀青年基金,每年考核,三年中考,六年大考,5%末位淘汰考核制等。
      在人员合作、产业合作、资本合作、孵化期合作方面,先进院不拘泥于形式,采取多种形式与产业合作。实行院、所、中心三级管理,中心负责制是三级管理中的核心机制,实行中心制,鼓励交流借鉴,不人为地分创新阶段,不限定创新人员的角色定位,鼓励交叉创新,鼓励跨界合作创新。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科学家与管理者各司其职。先进院的管理理念是服务在管理之前,管理在服务之中。管理重点是科研项目申报、人才引进、考核激励。管理目标是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及人才辈出的创新文化。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一个新建国立研究机构,在短短12年取得如此成绩,并且成为全国各级政府、科研院所、高科技园区、高科技企业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高度关注并学习取经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为何能够成功实践并形成先进院模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呢,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第一、深圳的创新基因成就了先进院的高速发展。极具优势的人才政策,为先进院引进海外团队、集聚国内顶尖科研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圳强大的企业创新能力,为先进院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找到了用武之地。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为先进院体制机制的大胆探索提供了土壤与环境。
      第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先进院机制体制探索的不断深化。在理事会制度建设方面,允许先进院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进行大胆探索。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方面,中科院积极支持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新型研发机构的管理制度的推进与落实。在机制体制探索方面,先进院的机制体制探索面临争议及非议时,能够继续支持先进院探索实践。给予了先进院充分的机制体制创新探索空间。
      第三、深港合作及三个面向助推了先进院学术格局的形成。建院之初依托共建方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学,先进院全职或兼职引入多位国际知名的香港教授,组建集成所,为前期的科研队伍建设与科研方向的确定作出大量贡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打破学科分隔,坚持学科交叉布局研究方向。其学科交叉、集成创新的优势明显。学科方向形成与深圳市经济与产业发展布局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深圳市、区两级政府提供了大力度的科研经费支持,先进院的研究成果也很好地促进了深圳相关产业的聚集与发展。
      第四、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是深圳先进院模式成功实践的重要保障。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核心,一流的人才队伍是根本,先进院高度重视创新文化建设,吸引和培养了一支以海归为主体的年轻科研队伍。
      从先进院的实践来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主要问题涉及研发机构类型、学科方向、谁发起主办、谁出钱来建、谁牵头组建、何种运行机制、人才从哪里来、如何进行评价等多方面,做好以上各方面工作,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一定能够做好。
    坚持改革创新全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太钢始建于1934年,距今已有85年的历史。改革开放40年来,太钢完成了从百万吨级钢厂到千万吨级特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的历史性跨越,并成长为全球不锈钢行业的领军企业。
      钢铁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程度最高、国际化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太钢坚持推进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全方位变革,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经风雨、见世面,磨砺成长。太钢引入市场倒逼机制,核算结果与薪酬紧密挂钩,工作绩效由市场评判,真正将市场压力传递和渗透到各层面、各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太钢奋力迈上产业链中高端,笔尖钢、手撕钢等一大批高精尖产品层出不穷。
      太钢构建起以营销为龙头、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快速响应市场,快捷满足客户需求。2009年,在得知港珠澳大桥前期工程启动的信息后,立即开展大桥用钢分析研究,提出包括产品和配套加工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在国际顶级不锈钢厂参加竞标的情况下,太钢成为港珠澳大桥不锈螺纹钢筋的主力供应商,开创了中国不锈钢在海洋工程大批量生产应用的先例。
      太钢不断着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了能多能少的机制;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了正常的能上能下机制。整合业务流程,大幅精减了干部职数;实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实现人岗匹配的动态调整常态化。同时,抢抓政策红利,市场化分离改制了10个从事辅助产业的分子公司,实现了主业与辅业的双业瘦身健体。
      钢铁是典型的传统制造业,太钢深居内陆,远离主要钢材消费市场。面对白热化的竞争格局,太钢人深知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创新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对内,太钢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每年组建数十个跨部门的联合开发团队,进行重点品种研发和重大项目攻关。对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建成14个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此外,太钢还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先后承担数十项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及省级科技项目。目前,太钢拥有以不锈钢为核心的系列专有技术、授权专利2757件,其中发明专利772件;主持制定了我国不锈钢产量70%的国家标准,太钢产品通过了系列国际标准认证,拥有向全球市场供货的通行证。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太钢坚持科技人员有多大能耐,就给多大平台的理念,推行以价值为导向的重大课题命题承包制,让科技人员自由组队、自主选题、按贡献参与分配,上不封顶,实行即时激励、精准激励;在全集团推行包括科技人员、能工巧匠在内的首席师制,坚持定期评审,动态调整,真正让人才既有恒产又有恒心,沉下心来搞课题,专心致志谋创新。技术型人才成长通道的打通,有效破除了官本位对人才发展成长的干扰,极大地调动了各类人才创业立业的积极性。
      职工的忠诚敬业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2021年起,太钢借鉴世界一流企业经验,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合作,引入全员敬业度评估管理工具,每年一次的敬业度评估成为对各单位、各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思想状况的一次全面健康体检。五年来,全员敬业度提高了19个百分点,太钢整体敬业度水平也由起初的一般水平迈向优秀水平。企业要发展,还必须有一流的专业技能水平。从2021年起,太钢对集团所有操作员工开展技能提升和优化配置,先后修订了近3000个岗位的专业技能标准,开发测试题库330万道,对2.3万名操作类职工的技能进行不定期的测试诊断分析。与此同时,太钢注重发挥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在改革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让各类人才干事有平台、进步有通道、成功有回报,推动创新智慧尽情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在我省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征程上,太钢人将牢记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与使命,乘着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东风,不断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奋力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和世界一流的大型企业集团,为我省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材料汇编

     

    改革春风托举飞天梦想40年来,改革开放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了强大的推进剂,让中国焕发出筑梦太空的强大力量。今年是航天员大队成立21周年。这21年来,我们先后6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一次次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党和人民褒奖我们是飞天勇士时代楷模,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无上荣光。去年的12月18日,我光荣出席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这既是个人的崇高荣誉,也是整个航天战线,特别是我们全体航天员的无上光荣。
    我国的航天事业是上世纪50年代,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都很重视。72年代初,我国首次启动载人航天计划,也就是曙光一号工程。然而,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不到5年便被迫下马,曙光的黯淡,并未阻止中国人筑梦太空的脚步,中华民族从来不会因为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更不会因为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再一次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1998年,我有幸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和其他战友一起踏上了飞天征程。21年间,我们先后有14人次征战九天,行程达4600多万公里,绕地球飞了1089圈:第一次天地往返,杨利伟把中国人的身影留在了浩瀚太空;第一次出舱行走,翟志刚以自己的一小步、迈出了中华民族的一大步;第一次手控对接,刘旺以漂亮的太空十环搭建起中国人的太空家园;第一次太空授课,王亚平为广大青少年播下了科学和梦想的种子;第一次中期驻留,我和陈冬顺利叩开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一次次胜利出征、一次次巡游苍穹,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
    当年,两弹一星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今天,载人航天的辉煌成就,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见证了我国由大向强的铿锵步伐。我时常在想,如果没有伟大的党和祖国,如果没有伟大的改革开放,如果没有全体航天人用心血和汗水,用智慧和力量的托举,就没有我们的精彩。在天上,我们都有这样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离地球越远,我们的心与祖国贴得就越近。每当飞过祖国上空,我们的心都会怦怦直跳,总会不由自主地凝望祖国的山山水水,情不自禁地隔着舷窗去触摸她、拥抱她,每次都会热泪盈眶。
    我们敢上九天揽月,这种自信源自航天人筑就的登天云梯。常常有人问我:载人航天,人命关天,你们真的一点儿都不紧张、一点儿都不害怕吗?今天,我想跟大家说,载人航天虽然充满风险挑战,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是送我们飞天的是最好的火箭、最好的飞船,托举我们的是千千万万科技大军,所以我们并不紧张,反而是越来越从容、越来越自信。大家也许还记得,我和陈冬在天上有一段对话引爆网络,当时火箭把飞船刚刚送入轨道,我问陈冬,怎么样?美不美?爽不爽?陈冬大声地说:爽!是的,坐着我国自行研制的火箭,开着我们自己的飞船上天,感觉真爽!
    太空浩瀚美丽、令人神往,但真空环境对人类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建设好中国人的太空之家,载人航天各大系统都铆足干劲、创新超越,推动每一项技术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使我们太空的家变得更加宽敞、更加舒适,功能更加强大。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将建成自己的空间站。我们坚信,一个属于咱中国人的空间站时代即将到来!
    我们不忘初心使命,这种坚守正是源自航天精神的滋养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60多年来,从白发苍苍的老专家到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从产品研制的科研人员到测试发射的一线官兵,一代代航天人始终不忘报国初心,一切为飞天,全力保成功,凝聚起托举飞天的磅礴力量,立起了筑梦九天的精神丰碑。这种为了航天事业甘愿牺牲奉献一切的精神,早已融入了航天人的灵魂血脉,成为薪火相传、永志不忘的红色基因。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奋进新时代的宏伟蓝图,我国航天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仰望星空,探索浩瀚宇宙的神圣使命在激励我们拼搏奋斗;展望未来,建设航天强国的壮美画卷在召唤我们续写荣光。我们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勇当先锋,让浩瀚太空见证中国航天战士的无限忠诚。
    作为一名山西籍的航天员,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勤劳智慧的三晋儿女,在中华文明孕育传承的各个时期,都涌现出灿若星河的历史名人。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崭新时代,只要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全省人民携手同心、不懈追梦、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持续塑造美好形象,加快实现振兴崛起,山西就一定会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新的更大奇迹。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创新实践前海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对前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视察的第一站就来到前海,在这里发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要求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打造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
    2021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前海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深圳要扎实推进前海建设,深化深港合作,相互借助、相得益彰,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几年来,深圳前海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前海蛇口自贸区各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和全国自贸片区前列。
    党中央、国务院对前海寄予厚望,先后赋予前海深港合作、自贸试验区、创新驱动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五大战略以及16项具体的国家战略使命。回顾前海成立八年来的创新实践,我们重点抓好了六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以深港合作为重点,打造粤港澳合作新引擎。为香港企业发展拓展空间,组织实施利港惠港的万千百工程等,推进港资企业集聚发展,打造港资企业集聚区和转型升级引领区。打造深港青年双创平台。成立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356家。构筑深港融合的法治环境。全国11家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试点中有7家落户前海。
    第二、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自贸区改革新标杆。一是深化投资便利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商事制度改革,将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将69项前置审批削减至12项,企业登记及备案时间从20天缩短至2天,成为全国最短,只需要一次即可办完全部手续。二是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推动智能化通关、进口商品1+4全球溯源核放、深港陆空联运、全球中心仓等改革试点。三是加快金融开放创新。CEPA框架下首家港资控股的全牌照证券公司汇丰前海证券,首次突破了外资不能控股以及单一牌照两大限制,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面向全世界推广。四是深入开展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利用大数据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搭建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五是深化法治创新改革。前海是国内唯一 一个法治建设示范区,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第一国际商事法庭等一大批法治机构集聚前海。六是创新区域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深圳市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经验,成立全国首个以法定机构模式主导区域开发治理的公共组织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管理局。根据国务院授权,前海管理局在非金融产业项目上,行使相当于计划单列市的管理权限。七是深化人才管理改革试点。符合条件的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企业分别享受15%的个税和15%的企业所得税,工作签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港澳居民免办就业证等。
    第三、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前海的产业结构主要是以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专业服务等六大产业为主。
    推进总部+制造基地研发+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内地与世界经济交流的平台作用,助力内地和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招旗舰项目、大项目。截至2021年底,世界500强设立企业总量达到356家,内地上市公司设立企业总量达到994家。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加快聚集发展创新业态,精心培育独角兽企业等标杆企业。
    第四、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硬联通。推动中国深圳和中国前海船籍港获批设立,推动航运中心建设和航运要素加速聚集。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软联通。推出自贸区首个一带一路法治地图,建设跨境投资贸易公共服务平台等。
    第五、坚持精耕细作、精雕细琢,打造大湾区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前海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定位。前海持续推进自贸新城建设大会战,打造绿色、低碳、智慧、森林、水城。加快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数字前海智慧前海。
    第六、探索构建基层党建新模式,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前海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作到两个维护,探索构建拓展融合型党建新模式,打造六有党支部,创新廉政监督体制机制,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前海廉政监督局。
    新型科研机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2006年1月谋划建院,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创建。从初创时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2876人,其中海归600余人。
    先进院2021年新增合同额14.7亿元,2021年到款突破10亿元,进入中科院十亿俱乐部阵营。累计发表论文8565篇,其中SCI论文3805篇。申请专利总量7252件,授权总量2913件。累计孵化企业759家,2021年新增122家,累计持股企业超过200家。
    先进院累计培养研究生7000余名,学生培养获学术界和产业界认可,其中70%左右毕业生留深工作,60%左右毕业生进入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研发、管理等工作。目前,博士后在站313名(含联培),现有导师264人,85%具有海外经历。
    先进院由九个研究平台、多支产业发展基金、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新型专业科研机构等组成。定位工业研究院,建设新型科研机构。秉承工研院定位,只做研发机构擅长的事,面向产业需求,立足源头创新,搭建交叉平台。学科聚焦IBT,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以海归为主体建设人才队伍,以市场化机制确保人才队伍竞争力与活力。先进院的PI科学家中,有85%以上为海归人员,海归为主体是历史的选择,大量海归的集聚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化科研环境与文化。
    用市场化机制推进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全员协议工资年薪制,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水平,先进院负责支付科研团队所有人员60%的薪酬,淡化编制管理,严格绩效考核,确保人员高流动率。
    先进院注重科学识才、培养人才。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干事平台,引导人才有秩序地竞争,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励评估系统。建立考核机制及短中长期人员激励体系激励与考核实践,具体包括:设立优秀青年基金,每年考核,三年中考,六年大考,5%末位淘汰考核制等。
    在人员合作、产业合作、资本合作、孵化期合作方面,先进院不拘泥于形式,采取多种形式与产业合作。实行院、所、中心三级管理,中心负责制是三级管理中的核心机制,实行中心制,鼓励交流借鉴,不人为地分创新阶段,不限定创新人员的角色定位,鼓励交叉创新,鼓励跨界合作创新。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科学家与管理者各司其职。先进院的管理理念是服务在管理之前,管理在服务之中。管理重点是科研项目申报、人才引进、考核激励。管理目标是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及人才辈出的创新文化。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一个新建国立研究机构,在短短12年取得如此成绩,并且成为全国各级政府、科研院所、高科技园区、高科技企业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高度关注并学习取经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为何能够成功实践并形成先进院模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呢,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第一、深圳的创新基因成就了先进院的高速发展。极具优势的人才政策,为先进院引进海外团队、集聚国内顶尖科研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圳强大的企业创新能力,为先进院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找到了用武之地。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为先进院体制机制的大胆探索提供了土壤与环境。
    第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先进院机制体制探索的不断深化。在理事会制度建设方面,允许先进院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进行大胆探索。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方面,中科院积极支持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新型研发机构的管理制度的推进与落实。在机制体制探索方面,先进院的机制体制探索面临争议及非议时,能够继续支持先进院探索实践。给予了先进院充分的机制体制创新探索空间。
    第三、深港合作及三个面向助推了先进院学术格局的形成。建院之初依托共建方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学,先进院全职或兼职引入多位国际知名的香港教授,组建集成所,为前期的科研队伍建设与科研方向的确定作出大量贡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打破学科分隔,坚持学科交叉布局研究方向。其学科交叉、集成创新的优势明显。学科方向形成与深圳市经济与产业发展布局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深圳市、区两级政府提供了大力度的科研经费支持,先进院的研究成果也很好地促进了深圳相关产业的聚集与发展。
    第四、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是深圳先进院模式成功实践的重要保障。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核心,一流的人才队伍是根本,先进院高度重视创新文化建设,吸引和培养了一支以海归为主体的年轻科研队伍。
    从先进院的实践来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主要问题涉及研发机构类型、学科方向、谁发起主办、谁出钱来建、谁牵头组建、何种运行机制、人才从哪里来、如何进行评价等多方面,做好以上各方面工作,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一定能够做好。
    坚持改革创新全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太钢始建于1934年,距今已有85年的历史。改革开放40年来,太钢完成了从百万吨级钢厂到千万吨级特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的历史性跨越,并成长为全球不锈钢行业的领军企业。
    钢铁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程度最高、国际化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太钢坚持推进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全方位变革,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经风雨、见世面,磨砺成长。太钢引入市场倒逼机制,核算结果与薪酬紧密挂钩,工作绩效由市场评判,真正将市场压力传递和渗透到各层面、各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太钢奋力迈上产业链中高端,笔尖钢、手撕钢等一大批高精尖产品层出不穷。
    太钢构建起以营销为龙头、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快速响应市场,快捷满足客户需求。2009年,在得知港珠澳大桥前期工程启动的信息后,立即开展大桥用钢分析研究,提出包括产品和配套加工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在国际顶级不锈钢厂参加竞标的情况下,太钢成为港珠澳大桥不锈螺纹钢筋的主力供应商,开创了中国不锈钢在海洋工程大批量生产应用的先例。
    太钢不断着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了能多能少的机制;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了正常的能上能下机制。整合业务流程,大幅精减了干部职数;实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实现人岗匹配的动态调整常态化。同时,抢抓政策红利,市场化分离改制了10个从事辅助产业的分子公司,实现了主业与辅业的双业瘦身健体。
    钢铁是典型的传统制造业,太钢深居内陆,远离主要钢材消费市场。面对白热化的竞争格局,太钢人深知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创新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对内,太钢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每年组建数十个跨部门的联合开发团队,进行重点品种研发和重大项目攻关。对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建成14个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此外,太钢还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先后承担数十项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及省级科技项目。目前,太钢拥有以不锈钢为核心的系列专有技术、授权专利2757件,其中发明专利772件;主持制定了我国不锈钢产量70%的国家标准,太钢产品通过了系列国际标准认证,拥有向全球市场供货的通行证。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太钢坚持科技人员有多大能耐,就给多大平台的理念,推行以价值为导向的重大课题命题承包制,让科技人员自由组队、自主选题、按贡献参与分配,上不封顶,实行即时激励、精准激励;在全集团推行包括科技人员、能工巧匠在内的首席师制,坚持定期评审,动态调整,真正让人才既有恒产又有恒心,沉下心来搞课题,专心致志谋创新。技术型人才成长通道的打通,有效破除了官本位对人才发展成长的干扰,极大地调动了各类人才创业立业的积极性。
    职工的忠诚敬业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2021年起,太钢借鉴世界一流企业经验,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合作,引入全员敬业度评估管理工具,每年一次的敬业度评估成为对各单位、各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思想状况的一次全面健康体检。五年来,全员敬业度提高了19个百分点,太钢整体敬业度水平也由起初的一般水平迈向优秀水平。企业要发展,还必须有一流的专业技能水平。从2021年起,太钢对集团所有操作员工开展技能提升和优化配置,先后修订了近3000个岗位的专业技能标准,开发测试题库330万道,对2.3万名操作类职工的技能进行不定期的测试诊断分析。与此同时,太钢注重发挥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在改革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让各类人才干事有平台、进步有通道、成功有回报,推动创新智慧尽情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在我省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征程上,太钢人将牢记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与使命,乘着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东风,不断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奋力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和世界一流的大型企业集团,为我省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非常感谢咱们局领导和机关党委针对我们青年组织召开这次座谈会,倾听我们年轻人的声音,这充分说明我们局党组对我们年轻人的重视,在此我深表感谢!围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总体要求和本次座谈会的主题,我想谈三个方面的想法和感受。
      有关投促工作的一些想法
      第一个方面是有关我省投促事业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源自于去年粤港澳活动期间。陈处长带着我们几个人去拜访深圳市投资推广署,当时问起他们在国内会举办哪些活动,他们是这样回答,我们基本不在国内举办活动,主要是针对外资。因为对深圳来讲,市场就会把内资消化了,好多国内企业来深圳投资,都不用我们去邀请。
      他的回答让我思考了很多,就像上次我们商务部的朱主任在大讲堂上讲的那样,招商引资本身就是一个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同样的资本和条件,我们有什么本事能让资本跑到我们这里来投资而不去别的地方。一个地方适合不适合投资,营商环境怎么样,对于招商引资工作而言,我们的推介代言自然很重要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实力。只靠推介代言,如果经不起投资市场竞争的考验,有时候不仅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这点考虑出发,就我省实际情况而言,我想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要竞争好的、大的、500强的企业项目,但更应该实实在在把一些小的、不差的、适合来山西的企业项目服务好。想尽办法引进更多企业资金的同时,更要把现有企业资金利用好,让已经引来的企业家满意,就像我们局领导和投诉协调处成功处理的陕西商会的那个案件一样。
      有关投促系统的一些想法
      第二个方面是有关我局工作中的一些困惑和想法。这些困惑其实自我来咱投促局工作到现在就一直困扰着我,在旁听了工作会上县区一级招商部门的发言以及上次一位挂职副市长的思考后,发现他们也有类似的困扰。工作会上基层的一位同志发言时先感慨了一段,一年来风风火火热热闹闹忙忙碌碌,活动搞了不少客商接待了不少,也推进了不少项目,但效果还是不是很明显,工作做起来很难。领导重视了推进一下,领导不重视我们基本推动不了。
      这就涉及到一个招商引资部门自身定位问题,也是这位副市长在建议的调研报告提纲里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我记得某地市路演的时候讲过他们市长给他们招商部门的一个定位,我觉得还是很贴切的。招商部门其实就是一个媒人角色,这事成不成,他们做不了主,他们能做的就是牵线搭桥。我们当然希望有情人能终成眷属,但强行把一个穷小子说成高富帅,这也是不现实的事,媒人不是重要因素,更不是决定性因素。这其实又回到了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在没有决定权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让企业家满意?介绍的人很多,但终成眷属的很少,我想这就是这位基层同志忙忙碌碌一年但是却还是没什么实效的原因。
      我们的工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同时没有一个能体现出我们工作价值的落脚点。签约个数、金额、项目开工率、落地情况等等,这些考核的数据中能体现出投资促进部门在其中所做的工作和成果的其实很少。因此,在学习的一些调研报告里,对标先进省份、发达地区,其投资促进部门要么做了一种强化,划归政府工作部门管理,主要领导亲自抓,因为这样更有力度,比如四川;要么做了一种弱化,删减很多职能只保留一个监测营商环境的职能,招商引资下放到市场和社区,因为市场更具灵敏性,比如上海。如果不这样改革创新,我们很可能就会陷入上面那位基层同志的困境中循环,每年都来风风火火热热闹闹忙忙碌碌,各种创新招商引资,活动搞不少,客商接待不少,但效果依旧不明显。这是从职能角度的一个自身定位。
      还是在工作会上,另外不只一位基层招商部门的同志提过这样的建议,也是这位挂职副市长来我局拜访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希望我们省局能拿出一些省级层面的规范性的文件来指导他们的工作。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定位问题,只是这是从层级角度的一个定位。
      对上来讲,哪个级别的单位能搞多大的招商活动,它能协调了什么级别的单位和客商,什么活动是需要上级单位或领导来协调的。很多时候如果让它越俎代庖了,或者是以尚方宝剑的形式授权,这不仅对执行单位来说难度很大,同时对这件事完成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对下来讲,哪个级别的单位能依职责出台什么样效力的文件,文件内容能兑现多少。作为省级部门,我们能给下级对口部门哪些方面的支持让这个部门有种归属感和责任感,或者我们又有哪些实质性的、公平合理的手段能约束到这些部门。如果能解答了这些困惑,从省级层面给我们投促局和投促系统正名分,顺关系,我相信我们的工作就会顺畅许多。
      对不相隶属部门来讲,一是以开发区为例,我们的业务对不对开发区,能否统筹了开发区,或者以什么样的名义或渠道能对接开发区。因为就好多地市投促部门来讲是不能统筹开发区的。二是以市场化招商为例,我们有哪些工作是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的,哪些是我们要做的。因为在深圳投资推广署拜访时,他们的会务活动都是整体打包给公司长期合作的,而我们每次搞会务都没形成模式,很多事情还是我们自己亲力亲为,显得尤为凌乱和疲惫。三是以商协会为例,严守党纪法规红线禁区与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的标准是什么,有哪些权威依据或者能出台哪些权威部门认可的依据。四是以新闻媒体为例,我们能在什么平台针对多大的活动,以什么样的名义邀请媒体,去做多大范围和程度的宣传。因为我们的媒体是党的耳目喉舌,有官方背景和主次层级。
      对我们局内部来讲,一是流程问题,有哪些流程是必须走的,有哪些流程是为了提高工作效,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有取舍的简化的。二是分工协作问题,我们可能需要所有处室共同去完成一件事,而不是所有处室同时在完成自己的事把所有类型工作都得熟悉,因此工作尽量不能过于集中。三是谋划执行问题,一方面是谋划要全面和有持续性,如果朝令夕改,在执行层面就会很迷茫不知所踪;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执行者更好完成工作,能尽早让执行者有所准备,尽量避免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以免工作流于形式主义。
      有关自身实际的一些想法
      第三个方面是有关自身实际的一些想法。一是作为一个普通家庭出身,从小县城考到省会太原工作的年轻人,正是我们奋发有为实现理想的好时候,同时也是我们各方面压力最大的时候,买房、谈对象、结婚,有的可能还要接济家里。不像家本身就在太原的一些同志或者已经儿成女就的一些老同志,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去适应省会城市的生活和应对我们这个年龄生活给予的强大压力。如果组织能够给予年轻人时间和物质上的理解、支持和帮助,那么我相信这会极大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活力。不会生活就不会工作,生活问题处理不好,工作起来肯定不会充满激情。
      二是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是这个伟大国度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同时也只是它的14亿分之一。如果说要完成什么样的宏大课题,我觉得任何微小的个体都做不到。但我能够站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该做好的工作,承担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正如我之前演讲时引用于成龙的那句话,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我会尽我所能让投促信息传递更精准及时,尽我所能做好宣传,让更多客商了解一个全新的转型发展中的山西,请他们来多山西走一走,看一看,正如王潮歌导演说的那样,也许家里没什么山珍海味可以招待,但客人来了,热乎汤总有一碗。
      最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只有每一个人从点滴做起,从平凡做起,我们才能真正奋发有为,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山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可能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还请各位包涵、批评指正。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发言稿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非常感谢咱们局领导和机关党委针对我们青年组织召开这次座谈会,倾听我们年轻人的声音,这充分说明我们局党组对我们年轻人的重视,在此我深表感谢!围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总体要求和本次座谈会的主题,我想谈三个方面的想法和感受。
    有关投促工作的一些想法
    第一个方面是有关我省投促事业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源自于去年粤港澳活动期间。陈处长带着我们几个人去拜访深圳市投资推广署,当时问起他们在国内会举办哪些活动,他们是这样回答,我们基本不在国内举办活动,主要是针对外资。因为对深圳来讲,市场就会把内资消化了,好多国内企业来深圳投资,都不用我们去邀请。
    他的回答让我思考了很多,就像上次我们商务部的朱主任在大讲堂上讲的那样,招商引资本身就是一个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同样的资本和条件,我们有什么本事能让资本跑到我们这里来投资而不去别的地方。一个地方适合不适合投资,营商环境怎么样,对于招商引资工作而言,我们的推介代言自然很重要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实力。只靠推介代言,如果经不起投资市场竞争的考验,有时候不仅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这点考虑出发,就我省实际情况而言,我想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要竞争好的、大的、500强的企业项目,但更应该实实在在把一些小的、不差的、适合来山西的企业项目服务好。想尽办法引进更多企业资金的同时,更要把现有企业资金利用好,让已经引来的企业家满意,就像我们局领导和投诉协调处成功处理的陕西商会的那个案件一样。
    有关投促系统的一些想法
    第二个方面是有关我局工作中的一些困惑和想法。这些困惑其实自我来咱投促局工作到现在就一直困扰着我,在旁听了工作会上县区一级招商部门的发言以及上次一位挂职副市长的思考后,发现他们也有类似的困扰。工作会上基层的一位同志发言时先感慨了一段,一年来风风火火热热闹闹忙忙碌碌,活动搞了不少客商接待了不少,也推进了不少项目,但效果还是不是很明显,工作做起来很难。领导重视了推进一下,领导不重视我们基本推动不了。
    这就涉及到一个招商引资部门自身定位问题,也是这位副市长在建议的调研报告提纲里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我记得某地市路演的时候讲过他们市长给他们招商部门的一个定位,我觉得还是很贴切的。招商部门其实就是一个媒人角色,这事成不成,他们做不了主,他们能做的就是牵线搭桥。我们当然希望有情人能终成眷属,但强行把一个穷小子说成高富帅,这也是不现实的事,媒人不是重要因素,更不是决定性因素。这其实又回到了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在没有决定权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让企业家满意?介绍的人很多,但终成眷属的很少,我想这就是这位基层同志忙忙碌碌一年但是却还是没什么实效的原因。
    我们的工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同时没有一个能体现出我们工作价值的落脚点。签约个数、金额、项目开工率、落地情况等等,这些考核的数据中能体现出投资促进部门在其中所做的工作和成果的其实很少。因此,在学习的一些调研报告里,对标先进省份、发达地区,其投资促进部门要么做了一种强化,划归政府工作部门管理,主要领导亲自抓,因为这样更有力度,比如四川;要么做了一种弱化,删减很多职能只保留一个监测营商环境的职能,招商引资下放到市场和社区,因为市场更具灵敏性,比如上海。如果不这样改革创新,我们很可能就会陷入上面那位基层同志的困境中循环,每年都来风风火火热热闹闹忙忙碌碌,各种创新招商引资,活动搞不少,客商接待不少,但效果依旧不明显。这是从职能角度的一个自身定位。
    还是在工作会上,另外不只一位基层招商部门的同志提过这样的建议,也是这位挂职副市长来我局拜访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希望我们省局能拿出一些省级层面的规范性的文件来指导他们的工作。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定位问题,只是这是从层级角度的一个定位。
    对上来讲,哪个级别的单位能搞多大的招商活动,它能协调了什么级别的单位和客商,什么活动是需要上级单位或领导来协调的。很多时候如果让它越俎代庖了,或者是以尚方宝剑的形式授权,这不仅对执行单位来说难度很大,同时对这件事完成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对下来讲,哪个级别的单位能依职责出台什么样效力的文件,文件内容能兑现多少。作为省级部门,我们能给下级对口部门哪些方面的支持让这个部门有种归属感和责任感,或者我们又有哪些实质性的、公平合理的手段能约束到这些部门。如果能解答了这些困惑,从省级层面给我们投促局和投促系统正名分,顺关系,我相信我们的工作就会顺畅许多。
    对不相隶属部门来讲,一是以开发区为例,我们的业务对不对开发区,能否统筹了开发区,或者以什么样的名义或渠道能对接开发区。因为就好多地市投促部门来讲是不能统筹开发区的。二是以市场化招商为例,我们有哪些工作是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的,哪些是我们要做的。因为在深圳投资推广署拜访时,他们的会务活动都是整体打包给公司长期合作的,而我们每次搞会务都没形成模式,很多事情还是我们自己亲力亲为,显得尤为凌乱和疲惫。三是以商协会为例,严守党纪法规红线禁区与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的标准是什么,有哪些权威依据或者能出台哪些权威部门认可的依据。四是以新闻媒体为例,我们能在什么平台针对多大的活动,以什么样的名义邀请媒体,去做多大范围和程度的宣传。因为我们的媒体是党的耳目喉舌,有官方背景和主次层级。
    对我们局内部来讲,一是流程问题,有哪些流程是必须走的,有哪些流程是为了提高工作效,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有取舍的简化的。二是分工协作问题,我们可能需要所有处室共同去完成一件事,而不是所有处室同时在完成自己的事把所有类型工作都得熟悉,因此工作尽量不能过于集中。三是谋划执行问题,一方面是谋划要全面和有持续性,如果朝令夕改,在执行层面就会很迷茫不知所踪;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执行者更好完成工作,能尽早让执行者有所准备,尽量避免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以免工作流于形式主义。
    有关自身实际的一些想法
    第三个方面是有关自身实际的一些想法。一是作为一个普通家庭出身,从小县城考到省会太原工作的年轻人,正是我们奋发有为实现理想的好时候,同时也是我们各方面压力最大的时候,买房、谈对象、结婚,有的可能还要接济家里。不像家本身就在太原的一些同志或者已经儿成女就的一些老同志,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去适应省会城市的生活和应对我们这个年龄生活给予的强大压力。如果组织能够给予年轻人时间和物质上的理解、支持和帮助,那么我相信这会极大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活力。不会生活就不会工作,生活问题处理不好,工作起来肯定不会充满激情。
    二是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是这个伟大国度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同时也只是它的14亿分之一。如果说要完成什么样的宏大课题,我觉得任何微小的个体都做不到。但我能够站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该做好的工作,承担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正如我之前演讲时引用于成龙的那句话,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我会尽我所能让投促信息传递更精准及时,尽我所能做好宣传,让更多客商了解一个全新的转型发展中的山西,请他们来多山西走一走,看一看,正如王潮歌导演说的那样,也许家里没什么山珍海味可以招待,但客人来了,热乎汤总有一碗。
    最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只有每一个人从点滴做起,从平凡做起,我们才能真正奋发有为,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山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可能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还请各位包涵、批评指正。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大讨论开展以来,全市上下严格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组织有力,工作扎实,氛围浓厚,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大讨论开展得富有成效、富有特色,达到了以大讨论牵引全年工作开局的目的。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上来,加强统筹指导,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整改提升,以大讨论的实际成效开创全市转型发展新局面。
      要加强统筹指导,确保大讨论善始善终。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省委部署和市委要求,严格标准、严密组织,扎实抓好制订清单、总结交流等重点工作。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大讨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要进一步强化督促指导,及时掌握各级各部门大讨论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报道我市大讨论的亮点做法和典型经验,鼓励社会各界踊跃建言献策,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
      要制订好整改提升清单,对标一流科学谋划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坚持三个摆进去,在找准找实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制订好对标一流整改提升清单,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具体、责任清晰。要把开展大讨论与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统一起来,既解决好具体问题又完善长效机制,确保大讨论成果体现在解决问题上,体现在全面拓展新局面上。
      要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形成一批有特色可推广的模式样板。深入挖掘、梳理总结大讨论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广泛推广应用,形成一批好的成果。突出抓好干部入企进村服务、贴心行动等工作,精心组织好全市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剖析交流会和大讨论成果交流会,推动成果转化应用,为全市提供可借鉴的模式样板,确保大讨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快捷搜索:改革  创新  奋发  有为  大讨论  典型讲话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