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徐静蕾的“10 20 30” 情书徐静蕾20

    时间:2018-12-26 04:51: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徐静蕾是在严厉的家教中长大的,因其芳雅似兰的气质,刚刚出道便夺得了中国影坛“玉女派”掌门人封号。从单纯的电影表演,到自编自导自演电影,徐静蕾一路走来风平浪静,从20岁到30岁,她“于无声处”完成了一个女人脱胎换骨的蜕变。
      
      在严厉的家教下长大
      
      徐静蕾在极其严格的家教氛围中长大的,再加上天生就比较胆小,使得她从小的梦想就与一般人不同。“小时候,我爸爸特别厉害,那时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想干嘛就干嘛,没人管我。”
      由于爸爸、妈妈工作非常忙,徐静蕾的童年是和奶奶一起度过的,“我觉得奶奶是世界上和我最亲的人,每次爸爸批评我,奶奶都会护着我,我觉得在奶奶身边特别容易找到安全感,有种很温暖的感觉。”
      徐静蕾的父亲应该算是学前教育坚定的践行者,读了不少有关学前教育的书之后,他开始全面系统地教育女儿,认字、写字、背书、算术……可想而知徐静蕾的幼年其实并不好过,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完成爸爸安排的任务。
      六岁的时候,徐静蕾就被父亲逼着去少年宫书法班学习。每天都要交很多的练字作业,那时的徐静蕾几乎把每天下午的五点看成了她的“世界末日”。“如果写字完成不了的话,爸爸不管多晚都要把我叫起来,所以小时候我最怕爸爸了。”
       徐静蕾第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我和爸爸》选择了亲情题材,可是片中的“爸爸”叶大鹰的性格却跟现实中徐静蕾的父亲截然相反,“电影帮我实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可实现的梦想,我的父亲过去对我太严格了,所以有点儿羡慕宽容的父亲。”
      到如今才女已炼成,徐静蕾自己也承认,“如果说我的审美能力和分寸感还不错的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时候爸爸的培养。”
      
      徐爸爸讲述“我和女儿”
      
      她正在外头玩儿的高兴呢,老远的看见我下班回家,吓得她撒腿就往家跑。
      女儿的名字里有“静”字,取安静、平静之意。因为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太多的坎坷挫折,希望徐静蕾这一生能过得平静,安宁,顺利。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自己身上没有实现的理想,就会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下一代身上。为了把孩子教育好,我专门去图书馆里找关于早期教育的书,但是受时代影响,当时最新的书也是四五十年代的作品。我记得一个日本人木村久治(音)1916年写的一本书里提到过“早期教育决定人的一生”的观点,就是越早开发,孩子的能力越强。
      她在两三岁的时候已经开始认字、写字。我为她认字做了几千个卡片,开始是用铅笔写,后来用毛笔字。其实写字还只是她学前生活的一部分,小学前她的数学就是三年级的水平了,还背古文、古诗。
      我让她把字写好的想法很简单,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恢复高考的消息,对她写字并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只是各个单位都需要写字好的人,女孩子写一手好字能找份不错的工作。她写字我也不闲着,每天中午花一个钟头的时间画米字格,开始用手画,后来找了个专门的尺子比着画,后来还是嫌慢,找了一个我们工厂淘汰的旧油印机,我弄回家来修修,用磙子油印。
      她确实是被按着头练字,小孩子写毛笔字自然觉得枯燥,为了少写点儿,也干了些投机取巧的事,几天前写的也拿来充数,假装完成当天的任务。徐静蕾那时对我的感觉是很怕的。有时候她正在外头玩儿的高兴呢,老远的看见我下班回家,吓得她撒腿就往家跑,假装用功写大字的样子给我看。
      背古文也是她最打憷的功课。翦伯赞说过,要想把文章写好,就背《古文观止》。徐静蕾古文背了不少,我每天叫着她散步,路上顺便检查她当天背的文章。为了培养她的兴趣,只要北京有美术展览,我就骑自行车驮着她去看,光中国美术馆就不知道跑了多少趟。
      课外的学习要抓紧,课内的学习更不能放松。她班里哪个同学的学习好,我就得跟孩子家长聊聊,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就冲到人家家里,讨教教育孩子的经验。
      
      我心想,“什么六十三呀,十三。”
      
      因为她的毛笔字还闹出过笑话。我原来做广告制作,在做室外广告的时候需要请人给大厦题字,“某某大厦”、“某某中心”。请名人题字需要花很多钱,客户当然希望少花钱也能把事办好,正好我闺女的字不就是现成的吗。我把她写的字送过去,对方的一个业务员还说:“写这字的人得五十多岁了。”那个说:“不,我看得六十三了。”我心想,“什么六十三呀,十三。”后来她导演的两部电影里,片头的字都是她自己写的。虽然长大以后每次让她写字,她都非常不情愿。这次《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日本做后期剪辑,我也去了。制作组急着要做片头和海报的片名,印刷体和片子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风格很不相符,日本人的书法又很难被中国人的欣赏习惯接受,徐静蕾只好硬着头皮:“拿纸笔来!”
      
      我们家的姑娘能让人放心了
      
      尽管小时候被逼着学习,但是徐静蕾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没有泯灭。学习绘画就是她自己的选择。高中的时候她开始主动要求学画画儿,背着画夹子走东串西,看景写生,找老师上课。这孩子还有点儿人缘,几十个人一个班,老师偏偏给她一个人“开小灶”。也正是那个时候,她有了独闯社会的经历,不发憷,胆子大,后来她在完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指导的情况下能够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也得益于那会儿的历练。她开始自己主动要求学习,就说明这孩子长大了,知道上进了,所以在后来她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我并没反对,我知道我们家姑娘能让人放心了。
      
      蒙准了一道题
      
      徐静蕾考大学的志向本来是想专攻美术,在找老师托朋友看作品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中央戏剧学院的朋友。有一次她拿着报考美院的作品去中戏之后回家,刚出中戏的大门就被人叫住了,那人是香港的一个导演,问徐静蕾:“你想不想演电影啊?”徐静蕾连想都没想过,她想:“拍电影跟自己完全不搭界,我又不认识你。”就拒绝了。结果人家又把她叫住,说“我就是看中你了,你把家长叫来,这角色就是你的了。”她那时还是个十八九岁的学生呢,自己拿不了主意。就这样我被叫去北京电影学院。我看了剧组的情况,还挺正规,我对徐静蕾说:“想拍你就拍吧。”拍完这部戏,剧组的人告诉她,你现在演的还是个配角,将来上了电影学院,你就能当主角!
      于是她背着我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直到她通过了一试之后我才知道。也不知她是哪儿来的本事,反正三次专业考试全都通过了。到了面试这一关,她也没学过什么文艺理论,问我说:“爸,你说我复习点儿什么好呢?”我知道中国的表演尊崇前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那时候家里的杂书也很多,翻出一本《文艺大百科》来,里面有一小段关于斯坦尼体系的解释。第二天果然就考中了这道题!北电的老师还觉得奇怪,这小孩怎么对文艺理论这么熟悉?其实她是头天晚上刚背完,当然熟悉了。蒙准了一道题,可是还有一道题是准备不了的。这就要看她的造化了,问题是:怎么看待当时社会上很多人下海经商的现象。这个问题十分满分,最后她拿了九分的高分。
      
      在我们家人看来,她演得最好的还是《爱情麻辣烫》
      
      让观众广泛的认识她是从一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开始的,《爱情麻辣烫》和《将爱情进行到底》。那时候港台地区的青春偶像剧已经非常火爆了,而内地的这种电视剧还很空缺。徐静蕾曾经在家里说过这样的话:“我觉得这样的戏肯定能火!”指的就是《将爱情进行到底》。不过在我们家人看来,她演得最好的还是《爱情麻辣烫》。所谓的气质和内涵在当时确实有不少学生喜欢她。她演的林雨青一句台词也没有,要演出感觉来比较难,我们家里人说“这个演得最好!”

    相关热词搜索: 徐静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