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给病人出主意要谨慎:家里有乙肝病人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时间:2019-01-13 04:24: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个人生了病,他的家属、亲戚、朋友、邻居来看望,常会为他出这样那样的主意。毫无疑义,这些都反映了对病人的关心,而且有些也可能是对的。但由于医疗保健知识不足,有时也难免出错,帮了倒忙。
      有位72岁的老太太,曾多次发生快速性心房纤颤引起心衰。由于转复心律后不能维持,医生建议她长期服用小剂量地高辛。其后,病情一直平稳。有一天,她在公园打太极拳,有个老朋友对她说:“地高辛可是有毒的啊,长期服用多危险。”听后,她感到很害怕,就自作主张把药停了。一个多月后,老太太又发生严重心衰,住进了医院。
      一位65岁的高血压病患者,原来服药控制得很好。有一天,他的儿子对他说:“电视购物节目中介绍一种降压鞋效果特别好。”他一问价钱,觉得太贵,不愿买。过两天,儿子买了一双送他。穿了几天,觉得不错,就把药停了。一星期后,他感觉头昏脑胀、脖子发僵。到医院一量血压,收缩压180毫米汞柱(24千帕),舒张压110毫米汞柱(14.7千帕),这才知道,当时是因为药效还没过去,并非鞋的神效。
      这类事,近几年可不少见。有儿子从国外买来孝敬父母的保健药,也有亲属当礼品送来的现代化“护身符”,还有不少是根据大众传媒的介绍。各色各样,不胜枚举。
      应该肯定,无论是儿女或亲友,都是出于好心。但是,他们把医疗工作看得太简单,对这种涉及病人健康和生命的事,显得不够慎重。
      已故著名医学家张孝骞教授曾形象地说:“病情就像人的面孔一样,没有两个是相同的。”他用这句话告诉医生,不能满足于一般性地知道病人患的是什么病,而要仔细弄清“这个病人”“现在”的具体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治疗。因为,同一种病表现在不同人身上,情况并不完全相同,不能套用某一种治疗方法;同一病人在不同时间,病情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治疗方法也必须随时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这种“个体针对性治疗”的精髓,有些正规医生掌握得也不太好,更不要说病人的亲友了。即使他们提供的信息很可靠,由于他们对病人的具体情况了解不深,出的主意就未必可行。如果消息来自虚假广告、江湖骗子或道听途说,那就更成问题了。
      比如“地高辛有毒”,大概许多人都知道,医生当然更加清楚。其实,药和毒本来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用得对是药,用得不对就成了毒,并非只有地高辛才如此。一般地说,对真正有效的药,生产厂家从不讳言它的毒副作用;一些声称“无毒副作用”的药,疗效也许倒不一定可靠。这点,现在已有很多人明白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很高明。但是,他们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具有基本的医学知识、经验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决策都应承担责任。
      作为家属或亲友,给病人出一个主意,当然希望病人采纳,因为他们自认为那主意一定是对的。但是,如果像前面举的事例那样,病人采纳了,却发生了不良后果,你是否准备承担责任呢?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你可能想:我不过是出于关心随便说的,我又不是医生,也没有强迫你接受。可一旦发生意外,说什么都有点太晚了。
      通过大众传媒传播医疗保健知识,当然应该说是好事。但是,也应该对它的严肃性和风险性有充分认识。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十分谨慎的态度,深入了解其科学性和可靠性。因为,一条靠不住的消息不仅没有用,而且可能使许多人受害。另一方面,作为大众传媒,更应该考证每一条健康信息的科学性,因为一旦有误,受害的就不止是一两个人了。
      你如真正关心病人,也不妨为他出主意,但最好说是“仅供参考”。是否可行,得问负责为他治疗的医生。这样,你的一片好心才不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相关热词搜索: 出主意 病人 要谨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