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东海孝妇传说”的创新性传承研究

    时间:2020-09-08 04:13: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东海孝妇传说”的发源地主要有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山东省临沂市,两地在传说资源上各具优势,存在互补,但在传承路径上缺乏合力,形式传统。针对传说的创新性传承,应注重整体性非遗保护与传承,打造立体化传承模式,并依托新媒体,建立非遗传承网络平台。

    关键词:东海孝妇传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性传承

    2014年,连云港市“东海孝妇传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敬老”“爱老”的孝文化是该传说最为核心的文化内涵。新时代下,探索“东海孝妇传说”创新性传承方案,挖掘并弘扬其孝文化精神,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路,同时也是基于当前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客观需求。目前,“东海孝妇传说”的非遺保护与传承路径较为单一,非遗申报地和保护地之间仍存在不良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现象,尚未形成跨地域、跨类型的整体性保护框架和新时代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创新性发展与传承思路。

    一.“东海孝妇传说”的传承现状

    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山东省临沂市是“东海孝妇传说”的主要发源地,秦汉时期均为东海郡辖地,比邻而居。

    (一)山东临沂郯城县传承现状。“于公墓”、“东海孝妇冢”文化遗址位于山东郯城,民间传言这里是孝妇周青娘家所在地。随着对非遗保护的日益重视,当地陆续修建孝妇冢文物保护碑、孝妇祠纪念碑等,搜集整理了孝妇的传说,出版《郯城民间文学集成(故事卷)》,收录了孝妇的资料,并编排了柳琴戏《孝妇冤》。郯城以“东海孝妇传说”为原型的电影《窦娥奇冤》于2017年上映,此外,郯城县还对能够讲述孝妇故事的老人进行视频录像,存入艺术档案,孝妇冢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于公墓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江苏省连云港市传承现状。“汉东海孝妇祠”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朝阳镇,是孝妇婆家所在地,也是孝妇墓葬地和葬祭庙所在。“孝妇祠”在文革时期遭到破坏,1997年政府在原址上重建孝妇祠,每年农历三月三都会有大型祭奠活动在此举行。2006年连云港市建立孝文化研究会,依托“东海孝妇传说”打造连云港孝文化。连云港孝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积极申报非遗,经常性召开“孝文化”建设研讨会、座谈会,并在当地开展孝文化节,评选连云港孝德家庭、十大孝妇等。2014年,连云港市“东海孝妇传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连云港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东海孝妇传说等非遗项目的开发利用”,这是“东海孝妇传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东海孝妇传说”创造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环境。2019年,市孝文化研究会张树庄、张义太编辑的《东海孝妇史籍辑存》面世,系统整理了“东海孝妇传说”在史籍中的记载根据。

    二.“东海孝妇传说”当代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两地孤立保护,难以形成合力。郯城、连云港两地都申请了“东海孝妇传说”非遗项目,且地理位置紧邻,目前两地孝文化研究会已加强联系,并开展赠书等活动,但在传说传承保护上并未形成深入广泛合作,使其发展逐步陷入分化局面,难以充分利用两地遗址等资源。同时,两地历史悠久,优秀非遗资源丰富,但在传承过程中多孤立发展,难以形成合力,对打造地方文化圈,发展地方旅游业造成阻碍。基于现状,应形成跨地域、跨类型的整体性非遗保护,打破封闭僵局。

    (二)非遗宣传力度不够,社会了解度不高。传说在连云港当地虽有流传,但范围狭窄,民间重视程度不高,其传承主要依靠研究会,缺少民间力量。尤其在学校内没有取得宣传效果,学生对其了解十分有限,甚至从未听说。同时,其景区建设尚未与连云港著名旅游景点形成关联,新建孝妇祠为兴国寺一部分,游客知兴国寺而不知孝妇祠,缺少主流影响力。因此,从社区、校区、景区入手,让民间传说回归民间,是其创新性传承的的重要途径。

    (三)传承形式传统,难以对接新时代多元传播媒介。新媒体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媒介,随着泛娱乐化趋势发展,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对文化产业的助推作用愈发明显。目前,“东海孝妇传说”传承对新媒体资源的利用十分有限,并且尚未走向网络,限制了传说的更广范围传播。基于此,借助新媒体力量,为传说搭建网络平台,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经之路。

    三.“东海孝妇传说”的创新性传承

    (一)应注重跨地域、跨类型的整体性非遗保护与传承。1964年,威尼斯通过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首次提及整体性保护原则,分别从保护、修复、挖掘和出版四个方面加以阐述,传入中国后,2004年,刘魁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中对整体性保护内涵作出系统整理和准确判断:“在保护和抢救过程中,应贯穿整体性原则:既要保护文化事象本身,也要保护它的生命之源;既要重视文化的‘过去时形态,也要关注它的‘现时形态和发展;既要重视文化的价值观及其产生的背景和环境,又要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利益诉求;还要尊重文化共享者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等。”基于整体性保护原则,对于“东海孝妇传说”非遗保护可从跨地域、跨类型两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地域合作,实现跨地域整体性保护。郯城与连云港作为传说发源地,在传说传承与保护上应加强联系,形成合作。首先对“东海孝妇传说”遗址的互补性达成官方共识,在此基础上定期召开合作研究会,分享研究成果和传承经验,建立连云港至郯城东海孝妇传说文化带。其次充分发挥地方特色,郯城地处齐鲁通衢,是沂蒙文化重要组成,其“东海孝妇传说”传承可以挖掘孝文化中爱的本质,与沂蒙文化爱党爱国文化相结合,由爱亲爱老延伸至爱党爱国,打出孝老新特色;连云港地区可整合丰富的非遗资源,将“东海孝妇传说”中的孝与法治文化融入连云港山海文化中,打造更具时代内涵的山海连云港。

    二是加强不同类型非遗资源之间的合作,实现跨类型整体性保护。连云港市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其中,“徐福传说”“海州五大宫调”“淮海剧”“淮盐技术”“东海孝妇传说”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花果山传说”等37个项目入选省级保护名录。连云港非遗传说种类虽多,但受山海文化影响,往往联系紧密。而在实际传承保护中,各非遗项目孤立发展,传承空间封闭,难以在传统基础上打出创新品牌。因此整合不同类型的非遗资源,寻找其契合点,进而构建跨类型的非遗整体保护框架。

    (二)建立社区、校区、景区三位一体的传承模式。社区、校区、景区三个传承场所分别对应生活、教育、旅游三个方面,三位一体发展将搭建“东海孝妇传说”传承框架,深化保护与开发,扩大其影响范围。

    社区是孝文化落实的主要场所,在社区内传播“东海孝妇传说”,对形成敬老、孝老的社会风气至关重要。社区内开展传播活动,应关注老人生活实际情况,强调子女参与度。孝文化研究会近年来举办了孝文化节等宣传活动,在当地形成了较好的孝文化氛围,在此基礎上,进一步将孝落实到社区生活中,需将重点落在老人身上,如在街区建设上体现老人关怀,扶持养老服务组织,加强养老服务监管等。子女是赡养老人的第一力量,通过“东海孝妇传说”传播孝与法治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其孝道典范作用,进而为行孝提供道德与法律支持。打造符合“东海孝妇传说”文化内涵的社区氛围,将为非遗传承创造更优环境。

    学校教育关乎民间传说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地方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在教育过程中有效利用“东海孝妇传说”资源,借助地方经典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连云港市朝阳小学建于孝妇祠旁,能够有效利用非遗资源展开“东海孝妇传说”文化教育;高校如江苏海洋大学、连云港师范学院等,可开设连云港历史文化类选修课,将“东海孝妇传说”纳入课程安排,建立孝文化社团,组织学习“东海孝妇传说”,参与市孝文化协会举办的宣讲会等活动,为非遗传承注入新动力。

    传说遗址的景区建设有助于扩大传说影响力,带动地方旅游业发展。景区建设应以彰显“东海孝妇传说”文化内涵为主,加强旅游资源关联。连云港“东海孝妇祠”与兴国寺合建,虽然凸显了其宗教祭祀气息,但祭祀人群大多来自本地,外地游客不知其祭祀功能,因此限制了其影响范围和旅游开发。扩大“东海孝妇传说”景区影响力,主要传播的文化价值在于孝文化和法治文化,在旅游线路上与云台山旅游搭建关联,并以孝妇祠祭祀功用为亮点,以此吸纳更多游客,助推连云港旅游业整体发展。

    (三)依托新媒体,建立非遗传承网络平台。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李克强总理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互联网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称其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互联网是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力量,将打破非遗传承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使传播方与接收方达成对等交流,为大众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传承方式多样,例如开发相关“东海孝妇传说”题材影视剧;制作连云港市、郯城县旅游宣传片;搭建“东海孝妇传说”网络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展示故事内容,当地传承,旅游攻略,研究成果等,开设“在线活动”专栏,发起孝主题网络活动,如“最美婆媳”投票,孝文化视频征集等;也可以利用网络自媒体、直播平台,提供更接地气,更具个性化的宣传展示。

    参考文献

    [1]史灿方.“东海孝妇传说”之历史流变考[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6).

    [2]李传江.东海孝妇故事主题功能的演变[J].名作欣赏,2012,(7).

    [3]王馗.“东海孝妇”传说与祭祀戏剧艺术[J].文化艺术研究,2012,(2).

    [4]何智丽.东海孝妇型故事研究[D].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015.

    [5]杨改,刘晓春,徐习军.“孝文化”的价值运用与传承路径——以连云港市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

    [6]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04):1-8+19.

    [7]王德刚,田芸.旅游化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存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2(01):16-21.

    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海孝妇传说”的当代文化价值及创新传承研究,项目类型:校级项目,项目编号:201910299474X,第一主持人:顾远鹏,所在院系:文学院,项目成员:王博、莫双媛、杭冰,指导教师:余红艳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文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东海 传承 创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