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步吴江塘道

    时间:2020-09-21 11:42: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柯平

    于薄暮时分信步登上吴江、平望一带的运河堤岸,随走随看,机器时代日渐麻木的感觉系统,为水底夕阳的残美惊惧,一边凝神注目,一边不忘用手里数码相机不停捕捉那些揪心的瞬间:倾圯的河埠、空旷的涛声、对岸布网的身影佝偻的老者,船头竹杆上久违的鹭鸶,这样的时刻,相信每个人都会成为历史学家。因为只要稍微有点水利方面知识的人,都知道眼前这浑浊的水波,曾是中国运河最古老的部分,甚至当邗沟的路线还在设计酝酿之中,这里河面上吴越两国的傲慢兵船,早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

    这一推测,自有《国语》《越绝书》里的相关记述支撑。其中位于平望的莺脰湖,为嘉兴、湖州、松江三个方向河流的交汇点,其重要性自不可小觑。我怀疑先秦文献里说的“具区”“笠泽”之类,说的就是这个地方。不过,尽管不少人仰慕这段堤塘的知名度和源头的邈远,对它建筑方面的特色成就,还是不由自主地忽略了,而这正是它最值得骄傲和大书特书之处。坚固的、规则而平整的岩石,在手和智力的作用下,相互紧紧咬住,形成总长一百十二余里的一段现代化驳岸,将汹涌澎湃的太湖成功地隔在一边,以保证运河的正常通行。尤为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石块大小相等,其重量全在三四吨之间,以当初的科技水平而论,实在是相当不易的事情。尽管见到它们已是一千二百多年后,但其中的一部分,居然还在发挥作用。岩石表层的苔痕,犹如某种简洁而真实的文字,记载着当年运河管理者们的智慧和劳动。

    吴江塘道旧事

    驳岸又称塘道,或者纤道,是保证船舶正常航行、畅通无阻的关键。现存水利史料告诉我们,由于技术和财力方面的原因,宋代以前的河堤,一般用的都是将土方夯实的原始手段,这种方法尽管成本低、见效快,施工日期也可大大缩短,但质量方面真的没什么保障,一般过个三、五年就要重新折腾一次,遇上船大水急,一年半年就冲垮了。当然,要求那个时代的工程负责人,对运河的认识有后来宋元时那样的高度,也颇不现实。拿隋炀帝的江南河来说,当初设计时也是雄心勃勃,摆出想大干一场的架式,终因财政掣肘,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虎头蛇尾,大量利用原来的旧河道,最多也只是稍加改造而已,真正属于人工开凿的部分,实际上是否能有一半都成问题。比如现在的历史地理学家,都爱称从平望过王江泾到嘉兴城区这一段,为隋代以后京杭大运河江南段的固定路线。但在唐人李翱的《来南录》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初他到了吴江以后,走的却是由松江上溯,到现上海金山区附近转东江到杭州的隋前旧道,可见所谓的运河新线,用的估计还是泥驳的偷懒方法,典型的豆腐渣工程。因此通航没过多久就完蛋了。此外,李翱从首都长安出发,南下广州赴任的日期,据书中记载为元和三年十月,抵达这里已是次年正月,比吴江塘道的建成早了一年多。这只能怪他自己运气不好,因松江那条路线通航虽没问题,但因近海的缘故,沿途风浪很大,日记里“丁亥,官艘隙,水溺舟败”的记载,就是一个证明。

    唐元和五年(810年)的苏州刺史王仲舒,或許不是这工程最早的贡献者,但他肯定是这工程最大的贡献者。尽管早他二十年的于頔,在任上时已经动过手,从苏州沿太湖东岸筑塘到平望,几年后在湖州任刺史,又从那里一路筑过来与之衔接,使这段东晋古道的面貌焕然一新,重新担当起运河主航道的重任。但真正用上先进的石驳技术,一般认为还是要到了他手里才开始。尽管最初只是短短九里,即当地民间称为“九里石塘”的,整体大约要到北宋庆历年间才能全部完成,但科技含量高,代表了那个时代先进的生产力,价值和意义非同小可。它在唐代中期的出现,至少使运河管理上两个迫切的现实问题得到了改善,一是将水流湍急容易引发的塌堤危险减至最低。二是由一定规格岩石筑就的堤面,既平整又坚固,非常有利于纤夫的行走和使力。我们知道,江南运河地势本来就不平坦,低处与高处坡差较大,在仅仅依靠风帆竹篙作为前进动力的年代,一旦遇到逆水上行或风浪大作之时,除了靠几十名纤夫使用尽牛力将船拖着走,根本没别的办法可想。石驳堤岸的问世,使纤夫们的苦日子终于有了出头,同时也明显改善了船只的航行速度。

    重新焕发的魅力

    到目前为止,吴江塘道仍是运河历史上的光荣与亮色,仅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认识,也许不能反映出它的全部。当京杭大运河于公元7世纪初全线打通,浩浩荡荡流到两百年后的唐代中期时,当时政府里某些有识之士,事实上已在试图从更高意义上来认识它。《新唐书·食货志》提供的一个数字是,李世民登基时国家每年通过运河转输的粮食,才不过二十多万石,到了他的曾孙李隆基的时候,已发展到七百万石。而北方地区长期战乱导致的经济凋敝,也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今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势必将越来越仰仗东南财赋源源不断的输送。韩愈那个著名的“当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的结论,诗人的夸张习气可能有一些,但说的应该基本都是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这条河不出乱子,在维护和管理模式上更科学、更安全,成为上至朝廷大佬、下至地方小吏都得认真考虑的事情。或许,我们的这位苏州刺史大人王先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交出了他个人的一份漂亮答卷。同时从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当时国家的强盛,并非徒有虚名。设想一下,如果地方政府没有充实的钱包,又焉能在不要上面拨款的情况下,干成这样一件大事。今天,当年纤夫们的汗水和歌谣,早已被流水带走。一个古代地方官员的政绩与品格,在落日残照中煜煜生辉,令观者抚古思今、感慨不已。让人稍感欣慰的是,今天吴江的地方主事者,似乎也心存仰慕前贤、不让古人独美之意,至少现在我们眼睛看到的,脚下踩着的这平坦齐整、焕然一新的塘道,听说就是自上世纪中期开始,当地政府投下不少钱加以修缮、维护,才使它重新焕发魅力。

    尽管它最初只有短短九里,即当地民间称为“九里石塘”,大约到北宋才全部完成,但它科技含量高,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生产力,价值和意义非同小可……自上世纪中期开始,当地政府投下不少钱加以修缮、维护,重新焕发出它的魅力。

    相关热词搜索: 信步 吴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