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支红歌动心弦经典伴他到永远

    时间:2020-11-05 14:06: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裴高才+支国群

    王文元(1931-2014年)祖籍湖北黄陂,生于河南郾城县城老街38号(今漯河市煤市街)。生平于郾城完成小学与初中学业,汉口高中肄业,后在东北的大学求学、执教,以及担任辽宁省副省长达四十载,继而历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与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熟悉王文元的人,大都只知道他酷爱书法,常泼墨挥毫示人。那么,他为何珍藏一首新中国成立前后流行的一首老歌《山那边哟好地方》呢?笔者通过重走王文元路,寻访知情者,并以原始档案印证,终于弄清了个中原委。

    “人文之元”回汉口

    早年,王文元的父亲王寅阶曾在汉口打铜街“练摊”,后在河南郾城火车站旁经营益丰粮油转运公司,王文元因此于1931年1月24日(农历庚午年腊月初六)生于斯。王寅阶给儿子取谱名秀纯,字文元,意即“人文之元”。王文元不负父望,不论是在郾城县立完全小学,还是县立初级中学,他的国文与作文总是名列前茅。

    日寇侵华后,郾城铁路运输业遭受重挫,王家房产被征用、公司停业。倭寇投降的消息传来,王文元兴奋地带领进步同学到火车站贴标语,还亲笔题写对联“生财有大道;
    信用得中孚”,贴在家里堂屋与粮行。

    随着抗战的胜利,火车货运市场一度十分活跃,王寅阶迅速修整好房屋准备重新开张。岂料,国民党郾城当局竟将其大部分房屋没收。王家生活艰难,自幼在汉口当学徒的王寅阶知道,武汉毕竟是省城,教育相对发达。所以,他特地回到家乡,拜访知名教育家陈时,陈时首先欢迎其子王文元报考他执掌的中华大学附中。同时认为就近读汉口第一中学(今武汉一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到了1947年夏,王文元临近初中毕业之时,王寅阶就带着儿子南下汉口参观了这所汉口一中。当王氏父子来到中山大道附近的汉口三新街(今江汉区前进四路)的学校时,一位黄陂籍老乡向王氏父子介绍说,汉口一中1931年初创时不在这里,而在汉口唐家垸(今江岸区塘新村市八医院所在地)。学校初名为“汉口市立中学”,为当时武汉市第一所公办学校。因学校只招收男生,故习惯称为“汉口一男中”。学校创办初期,仅设初中班六个,学生不过两百多人。1934年,学校增招高中三个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38年日寇侵占武汉前夕,汉口一中同湖北内迁公私立中学组成联合中学,迁往鄂西恩施地区。1946年初,学校从恩施复返汉口,辟新校址独立建制,并将1943年日伪汉口市政府于汉口任冬街(今自治街和民主一街之间)建立的汉口特别市立第一中学并入,易名为“汉口第一中学”。

    王文元听了老校工的一席话后,不禁怦然心动,他憧憬着:如果自己能在此深造,有朝一日在此考入武汉大学或中华大学,那该多惬意啊!

    有道是,心动不如行动。考前,他特地向自己崇拜的初中国文老师纽柏栋请教,如何备考?对王文元了如指掌纽老师对他说:你的数理化不在话下,语文基础知识也不成问题,作文也是你的强项。只是你一直生活在漯河,现在报考的是汉口高中,你对那里的文化背景知之不多,眼下急需恶补一下。

    果然不出老师所料,王文元报考汉口一中的作文试题正好是《从湖北的书院教育说开去》。幸而,他事先按照纽老师提供的资料作了充分准备,而且也了解了有关黄陂老家的人文风情。所以,中考时,他下笔千言,一气呵成一篇文史兼具的文化散文。他这样写道:

    说到湖北的教育,不能不提及书院。早在北宋年间,从这里走出了著名的教育家与理学家程颢、程颐(世称“二程夫子”)兄弟,他们在河洛兴书院、创立理学,一举成名天下扬。在传播理学的过程,“程门四先生”游酢、吕大临、杨时与谢良佐功不可没。其中,风头最劲者当数“程门立雪”的当事人、“闽学鼻祖”杨时。他“道南行”的三代传人分别是罗从彦、李侗、朱熹。其中朱氏将二程理学集大成为程朱理学,影响中国数百载……

    时至清末,张之洞又开湖广风气之先,兴办新学,他创办的经心书院、两湖书院等名扬海内。清末民初,湖北教育又是公立、私立与教会齐头并进,各具特色。其中私立中华大学、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陈时、刘凤章均是黄陂名士……

    中考揭榜,王文元心想事成,他以总成绩第三名的高分一举考入汉口第一中学高中部。

    一首歌曲动心弦

    王文元接到升学汉口一中的录取通知书后,王家就举家南迁湖北省黄陂县城自由巷12号,就近照顾在汉读书的王文元。他读高中一年级时,汉口一中是全市中学里师生人数最多的完全中学,达二千多人。同时,王文元遇到终生难忘的地理老师陈梅影女士。

    事后,他才知道陈梅影于1935年投身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秘密在重庆从事地下工作七年之久。她受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董必武、钱瑛等人派遣,曾以家庭教员身份一度打入蒋介石侍卫长王世和家中,后又机智地撤出。1946年10月,30歲的陈梅影受董必武指派,来汉开展地下工作,公开身份则是在汉口一中担任高中地理老师。

    刚刚进入高中学习时,王文元一心为了高中毕业后能考取名牌大学,往往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不大参与一些进步团体活动。正是陈梅影老师生动的演讲与循循善诱,才打开了他的心结。

    在王文元的印象里,陈梅影是一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其才华和魅力的演说家。她不仅讲授时抑扬顿挫,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经常利用丰富的史地知识借题发挥,旁敲侧击当局的腐朽统治。诸如,她经常突破学校当局“教学中不谈政治、不谈国事”的禁令,以平等交流的口吻,向学生发问:为什么中国地大物博,至今还这么贫穷?外国人为何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抗战胜利了我们应该怎样建设新中国?启发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积极思考,深受同学们爱戴。她因此成为王文元、夏发等一大批学生的“偶像”。

    课后,陈梅影还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活动,王文元也参加了读书会。一次,陈老师特地给王文元、夏发等读书会的学生秘密教唱左絃作词、罗忠熔作曲的歌曲《山那边哟好地方》。在教唱前,陈老师激情朗诵了这首歌词。歌词云:“山那边哟好地方,/一片稻田黄又黄,/大家唱歌来耕地哟,/万担谷子堆满仓。/大鲤鱼呀满池塘,/织青布呀做衣裳,/年年不会闹饥荒。//山那边哟好地方,/穷人富人都一样,/你要吃饭得做工哟,/没人给你做牛羊。/老百姓呀管村庄,/讲民主呀爱地方,/大家快活喜洋洋。”接着,她对大家说:这首歌曲是爱国学生1947年掀起“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高潮中诞生的。当时的青年诗人左絃(本名吴宗锡)通过参观了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后,于1947年以满腔热情创作了这首新诗《山那边哟好地方》,迅速在校园传诵。此时正在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就读的四川青年罗忠镕,看到窗友桑桐交给他这首诗后,他顿时激动不已,立即谱曲,并于当晚在同济大学数百人集会上教唱,一炮而红。从1947年始,《山那边哟好地方》迅速由校园唱到国民党统治的地区,成为一首风靡大江南北的群众流行歌曲。经陈老师的讲解,王文元心领神会。他认为,诗人左絃以纪实的手法,在歌词里描绘了解放区(即“山那边”)的光明景象,那就是几千年来农耕社会人们共同的向往:男耕女织,年年有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地权,均贫富,自种自吃,没有剥削和压迫……同时,他立即联想到自己家里在郾城火车站一带的房产,让国民党接收大员没收,甚至变相地化为大员已有,使其父数年的辛勤汗水付之东流。让王文元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他不禁感叹:“国统区”与解放区真是两重天呀!

    接下来,陈梅影又趁热打铁,从“文史地不分家”为切入点,指导王文元勤奋练笔,写出了数篇颇有深度诗歌、散文与政论文。所以,当时王文元曾立志报考武汉大学中文系。后来参加工作填写履历表时,王文元在读中学的“证明人”一栏里,分别写上他的两位恩师“陈梅影”与“史汉仙”的名字。

    1958年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出版后,小说主人公林道静成为大中学生们的偶像。时任辽宁大学财政系财政教研室助教的王文元曾对师生说,当年汉口一中的陈梅影老师,就是自己心中的“陈道静”。

    接受洗礼做新人

    正在这时,王文元的父亲因患白内障,在汉口医院进行了眼科手术。王文元不禁忧心忡忡。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已于1948年8月23日正式接管了河南郾城县城。不久,军管会发还了王家房产。年近花甲的王寅阶遂将变卖房产所得资金,首先还清了手术费与住院费,余款就在汉口江汉四路开了一家杂货店。虽然生意不如当初从事粮食转运那样红火,但可以负担家人的基本生活,还可保障两个儿子读书的费用。

    时至1948年10月19日,王文元又亲眼见证了汉口一中教师陈梅影、史汉仙、张师韩、陈育和、刘嗣濬等,参与了由中共地下党发动的“罢教”、“饿教”、“索薪”斗争。尤其是国民党当局没收其家产、共产党军管会发还房产的事实教育了王文元,他的思想因此由中间派转向进步派了。

    1949年4月,汉口一中师生在地下党张劲峰、张孟林、曾贵斌等人的积极组织下,成立了壁报联合会、民歌队、秧歌队等社团组织,一方面用壁报、革命歌曲唤起人们对解放的向往,一方面传递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

    当时,汉口一中的校长杜则尧与训育主任范希愚都是军统特务,以不问政治、安心学习为由,钳制学校舆论。但王文元仍然根据自己爱好文学的特长,参加了读书会与壁报联合会等进步活动。在读书会中,王文元通读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孙犁的《荷花淀》等,让他接受了思想洗礼,开阔了知识视野。协助创办壁报《群力》,又使他才思敏捷。所以,在接下来的学生自治会竞选中,他以同乡的名义,团结中间状态的同学支持进步同学的“合力”竞选团,击败了极右的“三青团”,让黄陂横店籍同学夏发当选为理事长。

    中共地下党为了防止国民党军队撤离武汉时破坏民生设施,发动一中师生成立了安全互助委员会。国民党军队逃离武汉后,“安委会”变成了“迎委会”,组织师生制彩旗、写标语、画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像、排练秧歌。

    到了1949年春夏之交,武汉即将迎来新生,中共地下党发动汉口一中的师生进行护校、保产与护厂活动。5月9日,随着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攻占汉口北大门——黄陂县滠口镇,黄陂全境解放。次日,汉口一中全校师生员工联合成立的安全互助委员会,王文元投身于护校与保产的活动之中。5月15日,国民党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五绥靖区司令张轸,断然率领5个师2万余人起义,在贺胜桥西北地区截击白崇禧退却部队。起义部队不久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一部。消息传来,汉口一中沸腾了!当日下午放学前,夏发同学告诉王文元,让他做好准备,明天与同学们一起参加迎接解放军进驻汉口。

    5月16日清晨,王文元就早早来到学校,就和同学们忙开了,大家七手八脚地准备着游行的标语、画像和旗帜。

    原来在当天拂晓,湖北国立师范学院的杨鹰同学,受中共地下党组织之命,骑着自行车赶到汉口近郊的黄陂岱家山,与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之韩先楚所部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师长邓岳联络,洽谈迎接解放军进城事宜。邓岳听取了地下党的报告后,当机立断:令先遣营于早上7时悄悄进入汉口,迅速控制了电厂、水厂等各大重要设施。当日下午2时,大部队正式从江岸刘家庙进城,并于下午4时沿着中山大道往硚口方向进发。

    此时,王文元会同汉口一中的数百余名学生一道,兴高采烈地打着“热烈欢迎解放军进城”、“迎接解放”的横幅与小旗子,抬着美术老师创作的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画像,来到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扭着秧歌欢迎解放军进城。至下午6时许,一一八师主力已经全部开进汉口市区。至此,汉口成为武汉三镇率先迎来新生的第一镇。

    “红色经典”伴终生

    在武汉尚未解放时,由于学校当局的限制,同学们只能秘密传唱《山那边哟好地方》。解放军接管武汉后,令王文元难以忘怀的是,第四野战军文工团为汉口一中师生演出了《血泪仇》、《裁缝之死》等话剧,情景交融地让在城市生长的学生了解旧社会农民的爱与恨。颇富文采的王文元认为,《山那边哟好地方》歌词中昔日的“山那边”,现在已经成为了“解放区”,该是公开大唱特唱解放区那片“明亮的天”的时候了。于是,他就将歌词中的“山那边”改成了“解放区”,并在军民联欢时由汉口一中学生大合唱,结果产生了强烈反响,如雷的掌声经久不息。王文元修改后的歌词云:“解放区哟好地方,/一片稻田黄又黄,/大家唱歌来耕地哟,/万担谷子堆满仓。/大鲤鱼呀满池塘,/织青布呀做衣裳,/年年不会闹饥荒……”

    就在王文元沐浴着新中国的晨曦,融入新生活之时,因其父王寅阶眼病术后复发,不久完全失明了。随着杂货店关门,家中失去了经济来源,王文元不得不辍学。王文元只得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到一家私营企业——乾顺油厂出任主办会计,也开始了他毕生的会计生涯。由于他在業余时间全力协助税务部门核算税收,先后受到黄陂县税务局、县总工会表彰,并被评县人民政府劳动模范,其事略还在《湖北日报》上介绍。

    新中国成立初,国家加紧在湖北建立钢铁工业基地,经湖北省总工会推荐,王文元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中钢铁公司大冶钢厂任会计,而且全家迁居公司。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久,他出任大冶钢厂工会组织委员期间,曾组织会员开展歌咏活动,《山那边哟好地方》就是重点曲目。

    1953年夏,国家重工业部决定在所属企业选拔招收工业统计、工业会计各一个班,重点培养工业财会管理人员。经大冶钢厂保送,王文元考入位于長春市的东北会计统计专门学校财政信贷系会计学专案、工业会计专门化。因品学兼优,他被选为生活班长(即副班长)。随着国家院校调整,该校后并入东北财经学院,毕业时他被留校任教。从此,他在东北财经学院、辽宁大学长期从事会计学教学与研究,其文学才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生平撰、编、译及审定出版的会计类专著及高校教材、工具书达三十余种。诸如《工业企业经济核算纲要》《会计学大辞典》、《政治经济学辞典》、《中国经济监督大全》、《现代会计师手册》等。其传略入编《中国名人大辞典·当代人物卷》与《教授人名录》等大型辞书。

    1984年11月,经辽宁省高教局批复,同意建立辽宁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文元出任首任院长。1988年1月,在辽宁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王文元当选辽宁省副省长;
    分管文化、教育、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方面工作。1992年1月调入北京,他历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与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转46页)

    (接42页)不论是在地方工作,还是在中央工作,王文元始终关注青少年的基础教育,不忘红色经典情怀。他出差到哪里,去得最多的是书店和学校。有一次,他到书市看到了义务教育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上册-简谱版》(花城出版社,2003年7月版),书中第五单元“校园春秋”之第二组合“向往光明”就收录了几乎改变其人生的歌曲《山那边哟好地方》。他视为至宝,妥为保藏。同时,他在各地考察期间,还带着那本教科书,以歌曲《山那边哟好地方》对自己的影响,现身说法,并向各地中小学推荐这本音乐教材。他在云南扶贫点主持捐资兴建的西畴县希望小学的落成仪式上说:“同学们,一首斑斓绚丽的诗,一支激情澎湃的歌,或许掀动过你的情感,或许改变过你的观念,甚至可能影响了你的人生状态。那诗,那歌,往往是影响青少年的个人经典;
    它是个人的心灵珍藏,总能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的烙印,折射出个人的感悟、经历和性情。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歌曲《山那边哟好地方》,就是我的红色经典……”

    王文元逝世后,笔者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他晚年收藏的那本《山那边哟好地方》就在他病床枕头下。这正是,一支红歌动心弦,经典伴他到永远。

    相关热词搜索: 一支 心弦 他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