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彝族土掌房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时间:2020-11-09 02:00: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胡彩云

    摘 要:彝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土掌房不仅承载着彝族文化,也体现了彝族传统建筑的审美特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永宁乡城子古村是彝族土掌房的典型,文章以实地考察和写生活动的情况为基础,从美学的视角,就城子古村土掌房的文化背景和形式特征进行初步探讨,重点阐述彝族土掌房建筑内容美和形式美,发掘其美学价值,同时为土掌房建筑艺术的记录和传承提供相关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支撑。

    关键词:土掌房;城子古村;彝族文化;形式;内容

    一、土掌房概述

    (一)土掌房现状简述

    据《新唐书》记载,南诏时期的彝族先民“其所居屋皆平顶”,可见彝族土掌房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土掌房之所以可以保存几百年,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彝族在历史上是自给自足、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土掌房的建筑结构刚好满足这种生产方式的需要,在提供住宿的同时,可以作为生产的场所。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当地生活的闭塞和经济的相对落后,彝民在修筑土掌房时,无法从外地购买或运输砖瓦进山寨,所以干脆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土木这样物美价廉又可以同时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建筑材料。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变化,彝族村民们现今在山上已经修建出一栋栋新民居。新民居在使用钢混、砖混等新的建筑形式的同时,由于地势和文化的影响,外形仍然保留了类似传统土掌房的特征。

    (二)土掌房的使用功能和优势

    世界著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曾指出:“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建筑艺术可以理解为“建筑”和“艺术”的有机统一,彝族土掌房既要作为建筑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使用需要,又要作为艺术产物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因此在谈及其审美价值之前应对其功能性有一定了解。

    城子古村的土掌房在结构形式上最常见的是土、石、木结构的平顶土掌房,墙壁用土坯筑成,墙上搭梁,然后在梁上铺上茅草树枝和竹木,上面再覆上稀泥和粘土,碾平锤实,此种结构的房屋在节省建房支出的同时,又兼有经久耐用和冬暖夏凉的优点。此外,土掌房的空间布局合理,房屋围合于封闭厚实的围墙中,内置天井较小,供采光、排水和通风。利用地形优势产生的阶梯式平顶,可以充当晒台、休憩和娱乐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土掌房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逐渐多出自来水、照明、室内装饰等设施。

    二、土掌房的内容之美

    彝族土掌房作为建筑艺术,体现着艺术美,而艺术美是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内容是形式的基础,是艺术形象的内涵,通过对城子古村自然人文、精神理念以及意境层面的分析,描述古村文化内涵引起的审美体验。

    (一)自然环境和形象特征

    自然环境是环境的一种,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基础。城子古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永宁乡,当地气候湿润,日照充足,平均海拔2000米,身处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古村周围群山连绵。传统土掌房集中在旧村,旧村背靠飞凤山,全村房屋层层堆叠,层次分明,就像城堡一样融合于大山之中,显得古朴而又谦和。村前有自东向西的河流经过,四周是耕田,整个村子森林植被覆盖率高,与古村位置相对的是新村,虽然新村和古村在建筑工艺和局部特征上略有差别,但是整体布局和外部形式颇为相似。村内的巷道纵横交错,就像一个走不完的迷宫一般,家家户户首尾相连,民居的门经过历史的冲刷,呈现为斑驳老旧的深色木板门,墙面是凹凸不平的泥土墙,脚下则为古朴斑驳的石板路。

    (二)人文环境和精神理念

    中国传统建筑始终贯穿着一种精神理念,通过了解彝族人文环境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理念,我们可以对彝族土掌房建筑的审美价值有更深刻的认知。

    城子古村是永宁乡规模最大的自然村落,人口众多,村寨由山顶逐渐向下及向北发展。建筑样式随着彝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完美相融而发展,外部是粗犷敦实的平顶结构,而内部构造与汉族建筑结构相似,雕刻图案也开始出现汉族主题。土掌房建筑遵循着彝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彝族先民因为受到道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民居十分重视与自然环境的相融,土掌房建筑和周围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同时也看重内部结构的安排,彝族内屋的秩序感把天地和人、物结合起来。

    (三)形象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指观察者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感情等审美活动,获得的内在美感。这里主要体现在借助感官营造一种典型氛围。

    村子周围稀稀疏疏的植被与层层相连的土掌房连为一体,相映成趣。房顶上烟囱的缕缕炊烟更是给宁静古朴的村庄增添了几分意境,而村落中磨光的石板路、斑驳的石板门等事物都体现着古村的历史感。小巷里有三三两两坐着晒太阳的老人,房顶上偶尔出现晒谷物的劳作者,路边卧着睡懒觉的小狗,偶尔有牲畜和家禽路过,这些构成了一幅幅富有生活意味的宁静祥和的画面。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换,村子的整体风貌也有所不同。春天田间作物抽出的嫩芽,夏季稻田的绿浪翻滚,秋季房檐的金色玉米以及冬日山河的烟雾蒙胧,愈加体现出古村的韵味无穷。古村多为晴天,阳光顺着排列整齐的房檐照射下来,在村落中切割出富有明暗、阴阳和动静变化的图案,在阴天或是雨天观看村落,房子的界限变得模糊,则有一种蒙胧的美感。

    三、土掌房的形式美感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造型性,彝族土掌房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秩序感和装饰性两个方面。

    (一)秩序感

    “美在秩序”的哲学观点是奥古斯丁和谐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奥古斯丁指出,“没有一种有秩序的事物不是美的。……一切事物愈是具有尺寸、形式與秩序,就愈加完善”。在彝族土掌房的呈现形式上,秩序感体现在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微差、比例与尺度、序列与韵律等方面。

    城子古村的土掌房根据地形而建,完全适应永宁地区山体特征,房体一层层如梯田一样整齐堆叠下来,错落有致,左右相连,房屋呈左右对称的矩形,屋顶呈平面,充当天然的晒场,弥补山地中缺少平地的不足,体现了一种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交融。虽然房屋顺应整体的等高线修建,但是随着山体地形的具体情况稍有变动,在整齐中又有错落,构成了山寨民居特有的轮廓。土掌房左右连接,上下相通,构成许多像迷宫一样的巷道,这些巷道像网一样密密麻麻,看似随意,实则是按照一定规律分布开来的,按着地势的走向、房屋和农耕地的分布,道路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彝族土掌房是用坚固的木构架和厚重黏土墙同时承受屋顶的重量,在纵横交错的木梁之间榫卯相扣,这也体现了一种结构上的缜密。彝族土掌房群体间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空间序列,同时在外形、色彩和明暗方面也富有节奏感。在整个城子古村落中,可以把个别房体以及其他物象归为点,房屋的边沿、道路和电线等随着角度的不同归为线或面,基于观察的远近、角度的不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幅线条松紧结合、虚实排列得当的富有韵律的画面。村子的墙体由粘土筑造,屋檐是深色的木质结构,地上大多为冷色的石板,偶尔会路过带着花头巾的老太太、黑色羽毛红色嘴巴的鸭子作为点缀,构成色彩上的对比。由于天气的变化和季节的不同,古村明暗的对比也会有所差别,这些色彩和明暗上的搭配、组合、排列关系也构成了节奏韵律感。

    (二)装饰性

    装饰性是艺术的基本属性之一,有着地域性和历史性,不同的地域和时间阶段都体现着不同的装饰特点,彝族土掌房的装饰性不仅彰显着彝族建筑形式美,也代表了彝族建筑工艺的传承。土掌房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雕刻工艺上,富有代表性的当属木雕和石雕。

    木雕一般出现在每户民居的门窗处,多为如意纹和回纹,样式简洁。木雕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是“将军第”,“将军第”的大门是木质的,呈八角飞檐形,在梁柱之间雕有镂空的飞凤,两翼刻着花草图案,窗户雕有蜡梅的图案,柱头则雕有莲花的图案,这些雕刻十分精致,技术精湛。村子里的石雕主要分布在大门处的石门枕或是柱础处,圆雕以石虎、石狮和石麒麟为代表,浮雕有“姜太公钓鱼”“大禹治水”等图案。雕刻在这里表现了建筑无法传达的客观现实和审美理想。

    四、结语

    一个艺术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容和形式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内容美和形式美共同构成了整体美。彝族土掌房作为建筑艺术,它的形式也承载着其精神内涵,通过对彝族土掌房审美特点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彝族先民的建筑智慧。

    参考文献:

    [1]王东.土掌房文化及审美“深描”:泸西县城子村彝族建筑艺术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3.

    [2]杨甫旺.云南彝族民居文化简论[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3]李程春,吴忠祥.浅析土掌房之美[J].思想战线,2013(39).

    [4]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郭东风.彝族建筑文化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7]梁洪周.画面色彩的构建:塞尚《玩纸牌者》画面色彩秩序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3).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

    相关热词搜索: 彝族 形式美 土掌房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