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西杂技人才培养路径综述

    时间:2020-12-29 12:00: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李艳 陈家明

    【摘 要】本文分析 40 余年来广西杂技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广西杂技教育的发展情况,针对杂技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与专业团体的用人目标存在差别、杂技职业教育师资缺乏、广西对杂技专业的助学扶持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提出完善广西杂技人才培养的建议:提升杂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使杂技人才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发挥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作用,试行广西的杂技高等教育机制,培养侧重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基于广西杂技教育的历史影响,教育专项经费向资助型倾斜。

    【关键词】杂技教育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现状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0018-04

    中国杂技作为传统文化,具有悠久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重视艺术发展,尊重艺人,中国杂技从街头地摊走上绚丽的表演舞台,成为一种格调升华的艺术形式。而地处南疆的少数民族地区广西,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杂技艺术就得到较快发展,率全国之先第一个开办杂技专业,以“团带班”“校办班”两种杂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长期有益探索和大胆尝试,为中国职业教育书写出绚丽篇章。

    一、广西杂技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

    (一)以专业团体为主体的“团带班”杂技人才培养模式

    1970 年起,为了培养优秀杂技艺术接班人,广西以“团带班”的形式,分别在广西各地方杂技团进行招生与人才培养,教师由本团的优秀演员兼任,培养方向以“满足本团需要”为主。20 世纪 70 年代,广西的杂技团体包括广西杂技团、南宁艺术团、桂林杂技团、梧州杂技团、玉林杂技团等,各个杂技团通过“团带班”的形式,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需要和艺术发展的杂技人才,满足了杂技团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了杂技人才梯队建设。

    “团带班”杂技人才培养模式,往往是针对某项技能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会更加偏重于杂技技术的练习,忽视文化知识和杂技理论课程的学习,无暇顾及其他能力的培养。教师仅仅依靠个人多年演出、练功的心得,进行纯经验主义的教学,缺乏标准和规范,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杂技人才,在短时期内技术提高很快,也容易较早登上表演舞台,但是缺乏综合素质能力。

    (二)杂技专业纳入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尝试诞生“校办班”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杂技应进入中国职业教育”的呼声渐起,广西抓住机遇,率全国之先,于 1984 年 3 月在广西戏曲学校开设杂技表演六年制班級,将杂技人才培养纳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模式,由职业教育学校取代“团带班”承担教学育人任务,学生毕业后向广西各地输送人才。

    这一大胆尝试表现在:设置训练课程和文化课程,特别是文化课的主要科目学习进程达到与普通中小学同步。这样的模式使杂技这门古老的中国技艺正式纳入中国职业教育体系,而且在实践中为杂技人才培养形式的创新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1.“校办班”取代“团带班”的因素。杂技具有“幼龄学习、少龄就业”的特点。对于学生而言,能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杂技专业,意味着可以落户首府,就业有保障,未来有前景。在校期间既可以学习技艺还可以学习文化课,毕业进入国有艺术院团工作后,有机会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中国技艺文化。对于老师而言,能够在度过演员职业生涯高峰期之后转为教育者,也为在职的杂技演员拓展了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的通道。因此,杂技专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一门学科,纳入职业教育体系之后,吸引了许多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前来报考、就读。充足的生源数量有利于学校对生源进行优化选拔,培养出优秀的杂技人才。

    二、文化类 5.公共

    基础课 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音乐、化妆、杂技史、书法(选修) 男女混合;年龄跨段为“3”

    2.“校办班”课程设置的考虑因素。文化课程设置的年龄跨段为“3”的理解是:一个杂技班的招生年龄段是充分考虑到文化课的开展,如按照小学二年级、五年级、初二的文化阶段进行招生;分出年龄层次也是为开展杂技节目做准备。

    专业核心课从第三学年进入;专业基础课与公共基础课于第一、第二学年(四个学期)各占学时的 50%,而且学习一直持续到毕业。这样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规划,其优势是教学循序渐进,加强了文化课程,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其劣势是相对于“团带班”而言,专业训练时间不足,特别是寒暑假期间,学生中断训练时间较长,不符合杂技人才训练的规律,不利于杂技专业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但是,基于教育与专业两者间寻找的平衡点,就是允许不利因素的存在,必须延伸及扩大有利因素。

    3.“团带班”发展至“校办班”的教学模式总结。杂技纳入职业教育体系是一种创新探索,没有先例可循,职业学校也缺少对现代杂技教学理论的研究,缺乏优秀师资,缺乏高水平的教材,人才培养周期长。种种现实问题,使杂技人才的职业化教育也遇到许多困难。

    但是,通过调研与分析,笔者认为杂技进入职业教育的创新探索,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虽然杂技人才培养的周期很长,这个课程体系仅保持了两届班级,却占据了 10 年时间,滋养了当下广西杂技界的院团管理者、国际知名魔术师、全国优秀的杂技艺术评论者、杂技教育者等人才,为广西杂技艺术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二、当下广西杂技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当前,自治区级、桂林市、贺州市相关艺术学校在杂技人才培养上采取校企合作办学,在师资力量配备上,专业教师由专业团体派出,文化教师由学校在校文化教师担任;专业团体负责专业教学计划,学校负责进行学籍的全方位管理。

    (二)“团带班”模式

    “团带班”再一次承担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在 20 世纪 90 年代起对职业教育启动改革—— 不包分配、学费自理。同时,各专业团体由于仍处事业单位,有编制数的规定,杂技演员的吐故纳新问题遇到了瓶颈。主要表现在,过了黄金技术年龄的演员又没到退休年龄,专业团体出于编制的考虑不可能成批式地吸收新人,使学校“满足本地区团体需要”的育人计划受阻,只能另辟蹊径,转而向外省输送人才。这种形势的影响,一方面造成了区内团体出现杂技人才断层,另一方面却也促成了外省对广西艺术学校杂技毕业生的大量需求。

    “校企合作”教育政策的出现,相对缓解了专业团体与学校人才培养的互补。教学形式上完全是“团带班”模式—— 以用人单位的要求而开展课程设置与教学。没有寒暑假,一天“三班倒”强化训练,文化课教学时间很少,学习期间参与团里的各项演出活动,以演带训。

    在教学管理上体现出“校企合作”的痕迹—— 训练与学习地在学校,享受校园文化和教育助学金权利,毕业有正式的文凭。在实践中也可以证明,“校企合作”是“团代班”与“校办班”的结合体。

    1.“团带班”成为当下杂技人才培养主体模式的成效与不足。成效方面,人才技术强,技巧能力提升快。2003 年开始,广西杂技团与广西艺术学校正式建立合作办学体系。至 2012 年的 10 年里,自治区级的专业团体因“有人可用,有才可塑”而在舞台艺术创作上涌现了《小雪猫与独耳鼠》等精品杂技剧目,在开拓国外演出市场方面卓有成效;同时,还储备了 2012—2019 年期间,夺得国际杂技比赛金奖及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优秀节目《蹬鼓》:甚至“团带班”的班级因为专业技术的格外突出,也使学校获益—— 代表广西连续三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展演类的金奖。从快速提高杂技技术训练的结果来看,“团带班”远远胜于“校办班”,短期效果明显,能够较快解决专业团体杂技人才断层问题。

    不足方面,结合上面的总结,从培育有素质人才的各方评估数据可知,“校办班”明显强于“团带班”。具体的区别并不是“校办班”的優势有多明显,而是“团带班”的劣势过于突出。体现在“团带班”的自我提升空间较小。不同于“校办班”的办学目的是就业和升学,“团带班”着重强调练技术。从课程设置上看,虽然文化课的比例是按照教学规划进行,但是实际操作上是遇到专业团体的演出任务时,被占用的文化课并没有得到弥补。长期如此,课程变得只设语文、数学,授课进程无法正常进行,授课内容严重打折,这种现象最大的弊端是学生今后度过黄金杂技就业年龄时,学历再建设上变得很困难。没有学历的支撑,杂技行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就很难从有专业背景的群体产生。

    2.“团带班”人才培养模式不足的原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管理岗位缺少具备学历又是杂技专业出身的人才已经成为全国杂技专业院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不仅仅是杂技专业管理岗位的人才缺乏,与该专业紧密相关的其他学科,如道具设计与制作专业、服装设计与管理专业、化妆设计专业、灯光设计与操作专业、杂技艺术评论、杂技学术研究等也缺乏人才。追溯缘由,文化的基础教育环节出现了补给严重不足。同时,更深一层次的原因在于:第一,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家庭不愿意孩子从事艰苦的技艺行业,生源数量骤减,不再有生源优化选拔的可能性;第二,国有艺术团体转企改制,职业学校毕业后不包分配,即使是“校企合作”也面临着“择优录取”,导致各方家庭不支持孩子学习杂技,取而代之的是社会较底层家庭的子女选择学习杂技;第三,即使来自困难家庭的孩子,这类学生普遍处在学龄甚至幼龄阶段,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等原因,无法履行家庭教育而没有上过幼儿园,自身的知识认知能力非常有限,进入职业学校后,实际年龄与职业教育制定的生源年龄框架有很大距离,使得文化的基础教育实施起来难度很大。这些原因都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培养“德艺双馨”人才的教学实施。

    三、当前杂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

    (一)杂技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与专业团体的用人目标存在差别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文化素养、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注重的是人的素质与长期发展潜力;而专业团体的目标以舞台技能培养为最终诉求,是具体的“唯技艺”性,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被忽略。

    例如,每当专业团体有演出任务的重大压力时,在同一个时段内,既要满足于国外、国内的定点表演,还要完成政府的演出任务,就会面临着一组节目必须配备 A 组、B 组、C 组人选,甚至是 D 组也要做好准备,这就使教学变成了一种“生产”,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在“原节目模型”效果上进行一一复制,迅速达到现有节目可表演的水平。广西当前的杂技教育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要求与实际情境相分离。这说明“校企合作”的框架下,杂技教育的人力资源是只停留在“力求达到专业院团(企业)的需求,而不是必须按照教育的要求”。是一种强调“教”而没有“育”的自由状态。在“校企合作”中如何统一培养目标、教学规划、课程设置,是接下来的教学研究探索中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二)杂技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

    这个问题是影响杂技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在我国教育体制中,从事教师职业者必须具备符合要求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取得专业教师资格证,并通过严格规范的招聘考试、考核流程,被录用后才可以从事教学工作。

    但是,杂技专业具有“幼龄学习,少龄就业”的特殊性,一代又一代的杂技人在青春年龄阶段都在舞台度过,没有再进校进修的机会和时间;而杂技专业也一直没有到达开设“杂技教育”学科的程度,国家对于杂技专业类执教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目前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标准;职业院校如何选择合格又能胜任杂技教学的老师,没有一个考核的标准,在选聘杂技教师过程中也没有规范的流程,再加上职业院校严重缺乏杂技专业教师,因此,当下杂技教育体系很难在从业者中培养出教师人才。这造成了院校尤其是杂技专业开办历史较长的中职学校在杂技专业教师的考核、评价、选拔、录用等方面,掌握不好标准,随意性强,录用的教师良莠不齐,录用后忽视杂技教师的专业进修、理论学习、教学能力培养。

    对当前广西杂技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人才队伍进行调研发现,符合教育规定具备教师资质的仅有 2 名人员。因此,目前广西杂技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不能满足培养稳定的、高素质杂技人才队伍的需要。

    (三)广西对杂技专业的助学扶持缺乏针对性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是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地区。多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给予很多扶持政策,包括 3 年学费全免。这些扶持政策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职业学校的负担,极大地促进了广西职业教育的发展。

    但是,不同于一般专业在职业教育阶段学制的 2~3 年,杂技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后,根据杂技专业入学年龄和杂技人才培养规律,是需要 5~6 年才能完成中职教育。这种情况下,广西的职业教育 3 年学费全免扶持政策,对于杂技专业的中职生来说,就只能解决前 3 年的困难。而报读杂技专业的学生中,大部分是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很多都无力承担后面 2~3 年的学费及其他费用,有些学生不得已选择退学或重新回到原籍接受义务教育,这造成杂技专业学生的流失,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损失。因此,要想办好杂技职业教育,就有必要针对杂技专业的特殊情况,加大对杂技专业中职学生的扶持力度,避免发生学生流失现象,也避免教育资源的损失。

    (四)杂技教学缺乏科学的方案、标准与规范

    杂技专业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时间晚,杂技人才培养的周期比其他专业更长:其他专业 2~3 年就可以完成职业教育,而杂技专业 5~6 年时间是基础,还应更长;其他专业培养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劳动者,同时具备升学空间,杂技专业在人的青少年时期恰恰是黄金舞台实践年龄,培养的阶段又刚好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杂技职业教育“幼龄学习、少龄就业”的特点是一种“就业教育”的具体体现,无论成年或少年,都面向社会固定的市场。

    目前杂技专业的职业教育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职业学校在杂技教育规划、杂技教学研究、杂技教育理论等方面是边探索边行动,没有统一的教材,杂技教学缺乏科学的方案、标准与规范。

    四、完善广西杂技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提升杂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使雜技人才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杂技艺术事业发展,杂技专业团体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虽然各专业团体在人才需求方面仍然以演员为主,但是,专业团体对于管理、编创及综合类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增多。其次,即使是专业演员,到了一定年龄也会遇到职业瓶颈,也可能面临职业转型,这就需要一些相关专业的学科协助予以再培训、再学习,从而凸显一般专业杂技演员对提高自身学历的需求。

    目前,广西杂技职业教育培养的杂技人才层次较低,只是单一的中职教育,而培养的岗位数量也过于单一,只有演员一个岗位,导致学生的培养过程缺少适应功能,这显然已经跟不上行业发展需求与个人发展期望。因此,目前应当考虑顺应社会发展,在重点培养杂技中职人才的基础上,打通中职升高职、高专的通道,让一些优秀人才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从而使杂技人才也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简要的杂技专业就业路线分析见表 3。

    (二)发挥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作用,试行广西的杂技高等教育机制,培养侧重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1.试行广西的杂技高等教育机制。关于贯通杂技人才培养机制,就目前社会的认知度与接纳度进行分析,就是要以“学历吸引人”。根据每年广西全区的师资调查报告来看,广西的杂技师资队伍的储备达到了政府的要求与规定,教学成果、教学研究项目、“双师型”教师比率已达到可以开办杂技高职的要求。因此,文与教两部门在用人机制发生改变的当下,已经可以考虑设立专门机构,制订专门的培养计划,设立专项教育经费,建立学历建设平台,尝试打通杂技中职、高职的办学通道,建立八年制及以上办学模式,初步开展广西杂技高职教育。迈开这一步以促进杂技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当下的行业所需,是一项开创与革新的教育使命。

    2.“双师型”教师培训应侧重实践。目前广西的杂技教育无论是“校企合作”形式还是教学单位的学科发展,大多数教学从业人员形成了一种“学生为师”的情况—— 上届毕业生带新的在校生。因为上届毕业生很快度过了舞台黄金年龄,所以文化基础极其薄弱,只能选择教学。同时,学校的教师人数受编制影响,人员不够。双边原因造成杂技教师队伍还是缺少人员的情况。

    提高人才的素质问题,必须从建设教师队伍入手。目前广西的“双师型”教师建设对于“兼职教师”这一块的培训是理论学习,这一点就杂技专业来说还没有推行开来,具体很难推行。

    根据专业特征,杂技教学人员的培训应侧重于实践。同时,广西开办杂技专业的只有 4 所学校,自治区教育厅可以考虑定期并长期就杂技的“兼职教师”培训制订专项培训计划,并持续展开,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广西杂技教育打下师资基础。

    (三)基于广西杂技教育的历史影响,教育专项经费向资助型倾斜

    为什么一定要提到“广西杂技教育的历史影响”?是因为广西是全国第一所开办全日制杂技中职教育的地方—— 1984年,早于著名的吴桥杂技艺术学校(1985 年)和上海马戏学校(1988 年);广西又是第一个派出教学单位参加全国杂技比赛并获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少数民族自治区(1987 年);广西艺术学校杂技专业更是首次派出学生队伍代表国家参加世界杂技大赛并夺金的中职学校;广西艺术史上的第一项国际金奖是杂技教育成果创造的;迄今为止,在 10 届全国杂技比赛、展演中,广西艺术学校是广西杂技行业中参赛次数最多、取得成绩最好的单位。

    基于上述历史影响,广西的杂技学科建设获得了当下政府教育经费的大力支持。但是,通过研究 2015—2019 年自治区教育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得知,目前杂技教育的专项经费属于扶持型,属于“产、教”的扶持。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的经济发展在全国排名依然靠后,这造成广西杂技教育的主体学生来源主要是经济不发达地方的贫困家庭,广西的杂技教育的重点还是在人的培养上。因此,教育经费应考虑向资助型倾斜,依托政府的职业教育扶持政策,给予广西 5 年或 6 年学制的杂技专业学生学费全免。

    从其他院校杂技技艺教育来看,杂技学生群体的年龄阶段从 6 岁至 16 岁间,实际教育包括学前、学龄甚至初中阶段。我们在“学以致用”的职业教育体系下如何顺应时代美育发展的潮流,使广西的杂技中职教育承担“引领改革”,有效地与这些普通教育相互结合、相互包容,做到育人为本、传承为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杂技人才技术技能水平的培养和劳动价值创造能力的培养而服务。

    【参考文献】

    [1]刘 侗.知行合一,学以致用[G]//绽放新时代——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五年求索经历:下册.北京:光明出版社,2017

    [2]张健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婺剧表演专业中运用与实践[G]//绽放新时代——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五年求索经历:下册.北京:光明出版社,2017

    [3]刘 侗.构建戏曲人才培养体系路径探索——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为例[G]//北京:中国戏曲教育评论(2017),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

    (责编 李 言)

    相关热词搜索: 广西 杂技 人才培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