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相似用两次的视角求解一类动点路径问题

    时间:2021-01-09 00:03: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0 引子

    近期拜读文[1],谈到用“位似旋转变换”求解动点路径问题,引发笔者思考.有关动点路径问题,或者与动点有关的线段最值问题,是当下中考热点和难点,研究文章见诸许多杂志,各叙己见,文[1]是其中一种观点.但是,作为一线老师,若照搬文[1]的方法,显然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及能力范畴,据此给学生授课,恐怕学生难以接受.有没有比较浅显的思路,易于操作的方法呢?笔者采取“相似用两次”的视角,解决此类问题,与读者们交流,以期能擦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原题回放

    问题(见文[1]) 如图1,已知A(2,4),B为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作∠BAC=90°交x轴正半轴于C点,M为BC中点,P(1,0),求PM的最小值

    图1

    原解析 如图1,由条件可知A,B,O,C,四点共圆,∠AOC=∠ABC=∠BAM,cos∠AOC=cos∠ABC=55,AMAB=52,问题等价于将AB逆时针旋转∠AOP的度数,再放大52倍,即定点A,定角∠AOC,定比52.将OA作同样的变换得AM1(M1在OC上),可证△OAB∽△M1AM,MM1OB=AMAB=52,∠AOB=∠AM1M,故可知M点运动路径为线段M1M2(M2为M运动的极端点),且M点路径M1M2长等于B点路径长(OB1)的52倍,PM的最小值等于P到M1M2的距离为455

    评析 课改以来,数学教育界强调三个理解,尤其强调教师在理解学生的基础进行教学.理解学生是指教师清楚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潜能、需求与差异,清楚学生学习特定数学知识已有的认知基础、生长点与潜在困难,清楚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规律.离开学生现状的解题教学,势必导致教学效率不高,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

    文[1]中的例1解题解析会让学生产生如下困惑:首先,直线M1M2具体是怎样的一条直线,这里的说理过程不详;其次,结果455是如何求解得的;最后,用“定点A,定角∠AOC,定比52”,这样描述模型(尽管前面有概括),真的还是有点抽象,其实它的背景知识本身就是相似用两次相似用两次的解题分析: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平时采用以下方法,分析、引导和启发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第一步,描点.实验操作,找三个不同位置点M,第一个是起始点M,当AB与AO重合时,点M是图中OC1中点,即点M1位置,当AC1与AO重合时,点M是图中OB中点,即点M2位置,第三个点M,任意位置就行,如图1中的点M;第二步,连线.观察三点的连线是直线的还是曲线;本题根据连线观察,点M运动路径是射线,∠OM1M2是定角.第三步,推理.由题意得,△OAC1∽△BAC,所以AM1OA=AMAB=52,∠M1AM=∠OAB.所以△M1AM∽△OAB.于是∠AM1M=∠AOB,因为∠AOB是定角,AM1是定线.因此,M1M2是定线,因此,点M的运动路径是在定线M1M2上.再求得OM1=5,OM2=52,所以PM的最小值等于点P到直线M1M2的垂线段PH的长度,为455

    以上解题三步曲,对于求解其它动点的路径问题,也具普适性.三个步骤中的难点是推理,核心知识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涉及基本图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两对相似三角形,第一对相似三角形得出的对应角相等与对应边成比例,是第二对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础,再根据第二对相似三角形性质,得出对应角相等,可以判定从动点M的路径在定直线上.在证明过程中,运用两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因此,笔者称之为“相似用两次”.

    1 相似用两次的应用

    当下许多中考题,或者复习资料,有许多类似的求解动点路径问题,下面列举三例讲解如何运用“相似用两次”,解此类数学问题

    例1 如图2,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P为顶点,线段PA上有一个动点D,以CD为底向下作等腰直角三角形△CDE,其中∠CED=90°,则AE的最小值为

    图2

    解析 第一步:描点.如图2,将主动点D运动至点A,则点E与点O重合,再将点D运动点至P,则E点与点G重合.第二步,连线.显然点G、点E、点O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第三步,推理.由题意得,OA=OC=3,所以等腰直角三角形CDE相似等腰直角三角形CAO,于是CDCA=CECO,∠DCA=∠ECO,于是,△ACD∽△OCE.因此,∠CAD=∠COE,即tan∠COE=tan∠CAP=PCAC=13.从而确定动点E在定直线OG上.最后,再用“面积用两次”思想,即S△AOG=12AO·GM=12OG·AH,求得AH=91010

    例2 如图3,A(63,0),AB=BO,∠ABO=120°,动点C在y轴负半轴上运动,在坐标平面内有点D,使AD=DC,∠ADC=120°,连结OD,则OD的最小值為

    图3

    解析 依据三步法中的前两个步骤,可以得出,点D的运动路径是射线BD.下面论证射线BD是定直线上.由已知△OAB∽△CAD,ABAO=ADAC=13,∠BAD=∠OAC,所以△BAD∽△OAC.所以∠DBA=∠COA=90°.所以∠OBE=∠OEB=30°.于是,点D的运动路径是射线BD.则OD的最小值就是O点到直线DB的距离,易求得最小值为3

    例3 如图4,已知点A是第一象限内横坐标为23的一个定点,AC⊥x轴于点M,交直线y=-x于点N.若点P是线段ON上的一个动点,∠APB=30°,BA⊥PA,则点P在线段ON上运动时,A点不变,B点随之运动,求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N时,点B运动的路径长是

    图4

    解析 如图4,同样运用三步骤中的三点法确定,从动点B的运动路径是线段B1B2.下面重点求运动路径B1B2的长.由已知△P1AB1∽△NAB2,AB1AP1=AB2AN=13,∠B2AB1=∠NAP1,所以△B1AB2∽△P1AN.所以∠B1B2A=∠P1NA=45°.所以点P运动路径B1B2是定线段.因为△B1AB2∽△P1AN,所以B1B2P1N=AB2AN=13,B1B2=23×2×13=22.本题是201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第16题,也是压轴填空题,显然当年对大部分考生来讲是个挑战题,对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坎.2 教学启示2.1 重视用两次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

    本文笔者采用“相似用两次”的视角求解一类动点路径问题,本质是“用两次”数学思想方法在求解一类问题中的运用.那么,什么是“用两次”数学思想呢?波利亚曾言:“为了得到一个方程,我们必须把同一个量以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即将一个量算两次,从而建立相等关系.”这就是算两次原理,又称富比尼(G.Fubini)原理.单墫教授编著的《算两次》中,将算两次原理形象地比喻成“三步舞曲”,即从2个方面考虑一个适当量,“一方面……,另一方面……,综合起来可得……”,如果一个数学研究对象具有“双重身份”或“两面性”,也就是说既满足条件A又满足条件B,就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方法.本文笔者采用“相似用两次”,可以说是对这个数学思想方法的延伸.其实,初中数学中,还有可以用“用两次”思想方法解题的案例,下面再举两例

    例4 如图5,正方形ABCD和CEFG的边长分别为a,b,求△AEG的面积

    图5

    解析 方法1:如图5,连结AC.则AC∥GE.所以S△AGE=S△CGE=12b2

    方法2:如图5,S四边形ACEG=S△AGE+S△ACE=S△ACG+S△GCE,所以S△AGE+12ab=12ab+12b2.即S△AGE=12b2

    评注 这是一道经典的几何题,其实还有其它的解法.这里的第一种方法采用等积变形,比较简单,另外,△AEG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边长无关.第二种方法是“面积用两次”,对于同一个四边形ACEG,面积算两次,可以概括为“上+下=左+右”,具有非常美妙的对称结构

    例5 如图6,△ABC中,若CA=3,AB=5,BC=7,求△ABC的面积

    图6

    解析 作AB边上的高CH

    设AH=x.由勾股定理得,CH2=BC2-BH2=CA2-AH2,

    所以72-(x+5)2=32-x2.解这个方程得,x=32

    于是,求得CH=323.所以△ABC的面积为1543

    评注 本题借助线段CH用两次,接着勾股定理用两次,建立方程,从而解决问题.2.2 解题教学应避免剑走偏锋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的秘诀在于适度,学的真谛在于感悟.著名国学大师在《人间词话》中对诗人的最高境界给予精辟的描述:“诗人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解题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入乎其内,就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自己的砥砺前行中获得体验;出乎其外,就是通过丰富多彩数学问题的解决,觉得数学好玩,能感悟数学问题的本质,从而获得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从直观想象到内在逻辑推理.最近比较流行的“模型化”,如文[1],确实丰富了学生的解题技巧,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条快捷通道,甚至在一定程度打开了解题思维的另一扇窗,但过于夸大“模型”的功能,在学生没有充分理解掌握的前提下,势必会加重学生的心里压力,并且要花大量时间进行讲解归纳,效果不一定理想,有点剑走偏锋的感觉.2019年宁波市的中考几何压轴题,学生考试时先入为主,想方设法寻找模型,结果无功而返,都觉得有被老师欺骗的感觉.究其原因,都是模型惹的祸.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是尽量避开模型,重点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尤其是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命题评价组对这题评价很高,这也是今后命题的一種方向.解决动点路径问题,笔者本文采取三步曲的解题方法,其实也是解其它动点路径问题的通性通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再抽象出文[1]中的模型,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教师的教育视野决定了教育的品位,解题教学应注重“启、诱、导、探、悟”,在问题解决的突破口,转换的方向、化归的手段及运算的变形上,通过让学生尝试分析、感悟领会,进而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吴国庆,颜永洪.一类动点路径模型及其应用[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2019(8).

    [2]陈明儒.证两次相似解平面几何竞赛题[J].中学数学研究,2014(1)

    作者简介 陈明儒,男,中学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名教师.专注于课堂教学研究,尤其擅长优等生的培养,有近百人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并多次获浙江省初中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有30多篇教研文章在省级及以上刊物(或核心刊物)上发表.

    相关热词搜索: 两次 求解 视角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