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宇宙尘埃哪里来

    时间:2021-01-09 08:02: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石无鱼

    宇宙何处惹尘埃?

    只要一段时间不擦拭,桌上、地上、窗台上就布满了灰尘。这些无孔不入的脏东西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这还不明白?当然是空气从土里带来的了。”你或许会这样回答。倘若局限于地球范围,这么回答诚然是不错的。但是,倘若要从整个宇宙范围来回答这个问题呢?因为要知道,像我们地球这样的岩石质行星,其前身就是一大团的尘埃云——岩石是尘埃凝聚熔化之后形成的——那么,在那个时候,这些尘埃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一问,就问到天文学家的要害处了。

    如今在宇宙空间,也弥漫着大量的尘埃。这些尘埃主要是由无定形碳(没有特定形状的碳)、碳酸盐和硅酸盐组成的固体小颗粒,尺寸只有1微米的几分之一,仅相当于抽烟时那袅袅上升的烟雾颗粒般大小。假如没有这些尘埃,人类的空间望远镜在太空中就能看见更多的星星。

    但宇宙尘埃对于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又确乎少不得。假如没有它们,那么:首先,恒星就无法形成。因为宇宙尘埃的存在,阻挡或减轻了许多高能辐射,有助于恒星的前身——星际气体云的冷却凝聚成恒星;
    其次,假如真像有的科学家所认为的,地球上的生命种子来自太空,那么没有宇宙尘埃,地球上也就不会出现生命,因为有机小分子遇到尘埃颗粒,粘附在上面,有利于复杂大分子的形成,这比让小分子盲目地瞎碰瞎撞去形成大分子要强多了。

    所以,宇宙尘埃是建造宇宙天体的起点。事实上我们这些地球生命,且撇开生命起源问题不提,单组成我们身体的元素,大部分最终也来自宇宙尘埃。

    但宇宙在诞生之初本没有尘埃,因为在大爆炸后的早期,只有氢、氦和少量的锂,像碳、硅这类比较重的元素那时连影子都还没有。这些尘埃是后来才制造出来的。

    那么,是谁在宇宙中“扬起了这么大的灰尘”?

    第一嫌疑犯:红巨星

    在不久之前,我们还自以为对这个问题已经了然于胸了呢。天文学家信誓旦旦地认为,老年恒星在它们演化的后期就成了制造宇宙尘埃的天然“大烟囱”。

    按照天文学家的描述,一颗恒星在演化过程中,其内部会通过核反应合成越来越重的元素,由于其核心温度越来越高,到了晚年,它将膨胀成一颗红巨星,尺寸比原先大上百万倍。譬如,一旦我们的太阳也膨胀成一颗红巨星,那么它将吞噬掉水星、金星,甚至还有地球。红巨星膨胀之后,其稀薄的外层温度迅速降低,在那里,从内部喷出来的炎热气态物质冷凝成固态小颗粒,就像煤烟在烟囱里凝结一样。这时它就成了制造尘埃的“大烟囱”。

    在银河系,这幅图景与观测事实很相符。我们在银河系所观测到的尘埃数量,与我们预计在银河系100亿年的历史上形成和死亡的红巨星数量刚好匹配。

    但在单个星系上成立并非就能保证在整个宇宙范围也成立。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1990年代,那时由于高性能望远镜刚刚建成,天文学家能够观测到遥远星系上的尘埃。这些星系非常古老(因为星系发出的光传播到地球上是需要时间的,离我们越远,发出的时间就越早,所以我们看到的星系就越古老。譬如一个星系如果离我们10亿光年,那么它的光是10亿年之前发出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该星系10亿年之前的样子),离宇宙诞生才数亿年时间。但恒星演化到红巨星阶段至少需要10亿年,而这些星系形成连10亿年都还不到,所以按理说它们是非常“干净”,没有尘埃的。可事实上,这些星系却弥漫着尘埃。典型的例子是代号为J1148+5251的一个星系,尽管它的年龄不到9亿年,但它所拥有的尘埃数量是银河系的10多倍。

    宇宙在过去比现在尘埃还多!这么说,在那些遥远的古老星系里,一定有除红巨星之外别的什么东西在制造尘埃,并且比红巨星还干得出色。

    那么它会是谁呢?

    第二嫌疑犯:超新星

    天文观测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嫌疑犯”:超新星。

    超新星是大质量恒星坍缩成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之前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超新星爆发时,通过剧烈的核爆炸,会把自己的外层剥个精光,只剩下小小的内核。而在它抛撒出来的物质中,就含有丰富的碳、氮、氧等比较重的元素。

    一般来说,只有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才会在后期演化为超新星。这些恒星因为质量大,燃烧就比小质量恒星更为剧烈,所以寿命也较短,从诞生到变成一颗超新星,用不了10亿年。而在宇宙的早期,由于那时氢氦元素十分丰富,形成的恒星个头都很大,质量动辄是太阳的十几倍,这些恒星大多数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了此残生,所以它们自然就成了制造宇宙尘埃的“大烟囱”。这样,我们似乎就解释了早期宇宙为什么也弥漫着尘埃的问题。

    但是且慢,这里还有个问题:超新星在爆炸中会制造尘埃,这固然没错,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又会把尘埃颗粒激荡得粉碎,就好比现在医院里用超声波来击碎胆结石一样。超新星产生的冲击波比超声波强上百万倍,而且还会在超新星爆发的附近空间振荡上百年,有足够的能量和时间把许多刚形成的尘埃颗粒击得粉碎,重新回到单个原子的状态。这样一来,很多尘埃不可避免要化为乌有了。

    当然,也会有少量的尘埃躲过一劫,现在的问题是,这部分幸存下来的尘埃比例有多大?能幸存下来的宇宙尘埃能否与观测事实相符?

    严重不符!26年前,在银河系的邻居星系——大麦哲伦星云中爆发了一颗超新星,被天文学家命名为SN1987A。SN1987A是自人类发明望远镜以来,爆发时间上离我们最近的一颗超新星。天文学家经过观测,发现这颗超新星爆发产生的宇宙尘埃实际质量是理论预言的4到7倍——这么多尘埃足够制造20多万个地球了。一次超新星爆发就能产生如此多的尘埃,相比之下,红巨星制造的尘埃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几乎所有的宇宙尘埃很可能都来自超新星爆发。

    宇宙尘埃何时落定?

    但丹麦天文学家马特森对此结果表示怀疑,在他看来,超新星制造的尘埃似乎多了点。他认为,既然超新星爆发产生的冲击波会在爆发位置附近来回激荡上百年,而超新星SN1987A的爆发离我们才短短26年,所以现在就下结论似乎为时尚早。事实上,300多年前在银河系爆发的一颗超新星,它所产生并幸存下来的尘埃量就少得多,且与理论预言大体相当。

    这个质疑听起来也很合理。这样一来,由于在非常早期的宇宙中红巨星不存在,而超新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又会把自己制造的大部分尘埃加以摧毁,如此我们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遥远星系中的这些大量的尘埃究竟来自何处?

    美国普利斯顿大学的布鲁斯·德瑞尼提供了第三种可能的解释:现在组成尘埃的元素还是由红巨星或者超新星制造的,但这些材料凝结成尘埃颗粒,却是后来的事。

    按他的看法,事情是这样:超新星产生的冲击波横扫整个星系,不仅摧毁了超新星自己制造的几乎所有尘埃,还摧毁了由红巨星制造的尘埃。但在星际空间,由氢气和氦气分子组成的密度稍大的“分子云”却能减缓冲击波,由此为少量尘埃提供了一个“避难所”,以躲过冲击波的破坏,在那里,尘埃慢慢凝聚成小颗粒。最初以少量幸存下来的微小颗粒(或来自超新星,或来自红巨星)作为凝结核,那些被冲击波击碎的尘埃,以原子的形式不断吸附上去,于是尘埃逐渐变成现在这般大小。

    这个解释可靠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实际捕捉和分析一些宇宙尘埃才能回答。因为在超新星的“核熔炉”中产生的尘埃与红巨星产生的尘埃,其成分是有区别的。另外,尘埃颗粒的致密程度应该还可以告诉我们它形成所花的时间,以及分子云在它形成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以需要捕捉一些宇宙尘埃才行。你或许会问“用我们身边的这些灰尘分析不行吗?它们在本质上不也是宇宙尘埃?”不行!因为这些灰尘在地球上经过数十亿年的地壳运动,其成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无从得知它们最初是什么样子的。

    虽然,不论红巨星还是超新星都远在人类飞行器能抵达的范围之外,但要捕捉宇宙尘埃其实并不难。太阳系在绕银河系中心运动,我们始终在不断地与宇宙尘埃相撞。我们只要派个飞行器,到太空收集一些来就是了。

    的确,欧洲宇航局于1999年已派出“星尘”号飞行器,2006年它把收集的尘埃样品用降落伞送回了地球。因为它曾与两颗彗星的彗尾相遇,所以收集的大部分尘埃来自彗星,一部分则来自飞行器自己脱落的粉尘,但还有一小部分尘埃颗粒,已鉴别出来自太阳系外——只有这部分尘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宇宙尘埃”。分析结果可能今年能够出来。到时候,宇宙尘埃来自何处这个问题也许就可以“尘埃落定”了。

    超级链接:我们如何观测宇宙尘埃

    宇宙尘埃一般是很难被观测到的,但不论何时,当一个可见光的光子与尘埃颗粒碰撞的时候,光子的能量就会被尘埃吸收,从而把尘埃颗粒加热。尘埃被加热后,它又会把一部分热量以红外光的形式辐射出来,辐射的红外光可以被红外天文望远镜探测到。

    因为红外光很容易被地球大气吸收,所以为了避免干扰,红外天文望远镜一般要发射到太空。拥有直径3.5米接收镜的赫歇耳望远镜是迄今发射的最大红外望远镜,是接收来自宇宙尘埃信号的理想仪器。

    (杜启荣摘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13年第5期)

    ■责编:徐艳兰

    相关热词搜索: 尘埃 宇宙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