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略谈网络热词“柠檬”

    时间:2021-02-10 02:01: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2019年“柠檬”一词在网络平台出镜率很高,常见的用法是“柠檬精”“柠檬人”“我柠檬了”等,在网络语境中表“羡慕、嫉妒”的意思。“柠檬”的这一新义和用法是由水果柠檬“酸”这一属性引申而来。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柠檬”新义的由来和演变进行分析,并对其在网络平台上流行的原因进行简要说明。

    关键词:柠檬 流行语 名词活用 转喻

    语言文字应用《“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发布》(2019)收录了网络流行语“我酸了”,并指出它是从网络流行语“柠檬精”“柠檬人”衍生出的新说法,都是表达“羡慕、嫉妒”的意思,但二者的感情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柠檬精”“柠檬人”是指那些看到别人好,就要“吐酸水”的人,其中的“柠檬”在表达羡慕、嫉妒的同时,暗含嘲讽的意味,是说对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我酸了”这种表达则失去了“嘲讽”这一层意思,“我酸了”“我柠檬了”即“我羡慕了”“我嫉妒了”,在网络语境中仅仅表达单纯的、不怀恶意的羡慕,且多用于一种调侃、自嘲式的表达。“柠檬”起初来源于电竞圈,凭借其生动活泼的表达效果,迅速在全网流行起来,它的流行也在一定程度彰显了网络语言环境下人们在语言选择和使用上的智慧和创造力。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柠檬”的解释是:“①柠檬树,常绿小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质厚,花单生,外面粉红色,里面白色。果实长椭圆形或卵形,果肉味极酸,可制饮料,果皮黄色,可提取柠檬油。②这种植物的果实。”从字典的释义上看“柠檬”一词毫无疑问是个标准的专有名词。而网络流行语“我柠檬了”“柠檬人”“柠檬精”中的“柠檬”显然是一种新的意义和用法。现实生活中,我们对柠檬更为普遍的认知,就是一种很酸,甚至可说是最酸的水果,以至于我们在提到酸会第一时间将其与柠檬建立联系,这也是“柠檬”产生新意义和用法的基础。《“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发布》认为“柠檬”的这种用法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我们认为在“柠檬精”和“柠檬人”中,“柠檬”一个修饰成分,突出的是“很酸”这一特点,在“我柠檬了”中表示“羡慕、嫉妒”义也是在表示“很酸”这一基础上产生的。我们不妨暂且将其视作形容词,从现代汉语名词的形容词化角度进行进一步探究。

    名词形容词化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比较典型的就是“很+N”结构,如“很男人、很女人、很阳光、很中国、很社会”等。这些词大多数都起源于网络用语,其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表达,广受人们欢迎,在后期的传播使用过程中甚至成为一种常用语被保留在交际用语中。刘润清、刘正光(2005)将这种现象解释为“非范畴化”。“非范畴化”是与“范畴化”相对的,“范畴化”是从不同个体之中找共性,根据共性特征进行分类,而“非范畴化”是基于共性找个性。比如“很男人”通常是说一个人具备男人阳刚、有担当、健壮等优点;“很女人”通常是说一个人具备女人温柔、善良、勤俭持家等美德;“很阳光”是说一个人很温暖,笑容灿烂等;“很中国”是指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很社会”通常是说一个人很拽、很狂、打扮很成熟等。这些用法都是选择“N”所具有的某一类特点作为在“很+N”结构中的中心意思,并且选取的这一类特点一定是其典型特性,或者说是最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特性。而柠檬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在“我柠檬了”“柠檬人”“柠檬精”中表达“羡慕、嫉妒”的意思就是基于柠檬“酸”这一人们普遍认可的特性,不同的是“柠檬”新义的出现和使用还不能视为严格意义上的名词的形容词化,而更适宜看作是名词的临时活用现象,还不能将其看成柠檬的新义项。

    李涛、徐芳(2001)认为“名词形容词化是指在一定的交际话语环境下,说话人有意或无意地把名词临时用作形容词的语言现象,如‘这个地方很郊区中的‘郊区二字。名词形容词化能产生理想的语用效果。”我们认为网络热词“柠檬”的使用也是为了达到这种“理想的语用效果”而采取的名词临时活用为形容词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此类非范畴化的一种体现。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2013):“某个语言实体,譬如某个名词,原属名词这一范畴,在实际话语交际中,其意义和功能呈现出逐渐向另一词类转移的趋向,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名词正经历着非范畴化的过程。”网络用语“柠檬”的用法演变可能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非范畴化”,因为网络这种传播媒介的特殊性,导致网络用语的使用具有时效性,有些流行语只是昙花一现的现象。“柠檬”出现的新的意义和用法在使用上还不具备广泛性,并且也不一定具有持久性,我们仅能将其看作“非范畴化”在日常语言使用过程中对语言的影响。

    同时,网络热词“柠檬”新义的出现和使用也基于一定的认知模式,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转喻机制。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2001)认为:“引发名词形容词化的实质是语法转喻,用具体的事物来转喻抽象的东西是人类一般的认知规律。在概念层面,名词所表述的物体相对比较具体,而形容词所表述的性状则相对比较抽象,这为名词的形容词化提供了可能。”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2013)认为“隐喻基于像似,如‘那家伙,老狐狸一只。意思是那家伙的狡猾程度类似狐狸。转喻基于邻近,如‘请问能兑换袁大头吗?这里的袁大头指银元。”他进一步指出“隐喻和转喻对于人类的认知和语言起着两种作用:一是不断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二是不断地增添词语的新的意义。”同时,他还谈到“关于隐喻和转喻,从某个角度看,都是一个认知域激活另一个认知域的一种认知活动或者说认知功能,界限不是很清楚。”基于此,我们推断柠檬作为一种水果,人们对它最普遍的认知就是酸,并且提到酸,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柠檬,这也是为何人们会选择柠檬表达“羡慕、嫉妒”义而非其他水果的原因。人们基于“柠檬”和“酸”的联想的互现,为“柠檬”象征“酸”,进而表示“嫉妒”提供了认知基础。此外,这在某种程度上与“酸”具有表达“嫉妒”义的传统也有一定的关系,现在汉语中,如“酸溜溜”中的“酸”就暗含有“嫉妒”义,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吃醋”则是“酸”这一用法的更为形象的表述,我们不难发现,“柠檬人”“柠檬精”“我柠檬了”表示“羡慕、嫉妒”也是基于“酸”的这一象征义。相对于“葡萄”和“醋”,“柠檬”能在网络上迅速流行除了更具新鲜感外,也更容易引起人们味觉上的共鸣,进而加强认知上的肯定。

    “柠檬”出现新的意义和用法,并能够广泛地为网民喜闻乐用,是词语自身的特点和使用者的心理以及网络这一特殊媒介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用“檸檬”表示“酸”进而表示“羡慕、嫉妒”,形象生动,带有可爱、幽默的色彩,这样的表达增加了语言的内涵,也能够更巧妙地表达自己自嘲、调侃的语气,很受以广大年轻人为主力的网民的喜爱。其次,网民的这种求新、求异和从众心理,使得“柠檬精”“柠檬人”“我柠檬了”能够从某一个小圈子迅速转移到网络平台,并很快传播开来。尽管网络热词“柠檬”的流行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但作为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显示了语言的灵活性和生命力,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程驰.浅析现代汉语中名词的形容词化现象[J].2009(3).

    [2]李涛、徐芳.词汇语用学框架下的名词形容词化现象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6).

    [3]刘润请、刘正光.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1).

    [4]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发布[N].2019(1).

    [6]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作者介绍:张莹莹,南通大学文学院2018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史)

    相关热词搜索: 柠檬 网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