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技术干预

    时间:2021-01-08 18:15:1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余 粤

    〔摘要〕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近年来引人关注。影响教师职业倦怠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问题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学生因素诱发教师职业倦怠为例,深入探讨从心理技术层面干预教师职业倦怠。即从干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入手,帮助教师建构一种新的心理结构或积极的情绪反应,使教师体验到工作与努力的成效,增强职业幸福感,消除或缓解职业倦怠。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学生因素;心理技术干预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7-0018-02

    许多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感受到很大的职业压力,并且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对学生失去耐心,动不动就会对学生大发脾气。由于长期体验到消极的情绪,久而久之,教师就会产生身心疲惫感,丧失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而导致身心耗竭。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的问题是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教师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表现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师对工作的态度、情感和行为。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学生问题是触发教师职业倦怠的首要因素。

    一、学生问题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分析

    学生问题一般包括纪律问题、破坏性的行为以及对他人和学习的冷漠态度。那么,学生的这些问题是如何引发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呢?依据存在主义的观点,教师本来想在工作中获得认可和肯定,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学生的问题使得教师的期望大大受挫,自我效能感会降低。长此以往,倦怠就会发生。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过程中,心理及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情绪反应最激烈。按照詹姆斯·兰格的“情绪是大脑对生理状态的感知”的思想来理解,当面对学生的屡屡违纪这一具体条件刺激时,教师表现出了不符合本人意志、与意志相对抗的较为强烈的情绪反应,在实质上是一种条件反射。而这种条件反射是在情绪基础之上,并且是在潜意识中形成的。有学者(金洪源,2005)将其称为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其中的“条件性”一词指的是通过后天条件作用建立起来的反射。这种反射,在大多数人身上表现为自己不知道的或控制不了的情绪体验。

    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心理机制,实质就是在教师大脑中,建立起了对学生行为问题的潜意识条件性的情绪反射。可用如下的图示来揭示教师形成消极情绪的反应过程:

    这样经过如上几次循环程序,教师在头脑中就建立起对违纪学生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这种情绪反射使得教师在以后课堂教学中,只要出现学生违纪这一情境,就会在大脑中自动地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带给教师的是痛苦的体验。痛苦体验多了,教师精力和情感就很容易出现暂时性的耗竭状态。

    二、临床干预技术设计与理论依据

    干预教师职业倦怠的技术路线:从潜意识行为训练入手,通过认知调整和暗示学习,向教师输入正确积极的程序性知识,控制其已经产生和建立的消极的情绪性条件反射,建构一种新的心理结构或新的积极的情绪反应。这一技术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交互抑制理论原理。

    该理论认为:个体不可能同时对一个刺激产生两种对立的情绪反应,要么执行原有的情绪反射S-E-R(S代表刺激事件,E代表情绪,R代表行为),要么执行新的情绪反射S-E`-R`(S代表原刺激事件,E`代表新情绪,R`代表新行为)。那么实际会是那一个呢?这就取决于它们各自在大脑中的优势兴奋程度。

    如何保证新S-E`-R`能够处于优势兴奋状态中呢?在临床操作的实践中,我们可以运用暗示学习技术,即,通过催眠、放松等训练程序,给接受信息者输入预先设计好的积极的情绪与行为反应程序,即新的S-E`-R`。由于人在临床暗示训练的过程中,经过调适的大脑会表现出超强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知识经验结构是高度可塑的。即,在暗示练习中,是完全可能建立起新的S-E`-R`。同样道理,经过多次的暗示训练的教师,在遇到同一个情境S时,新的E`-R`是可以出现(S代表违纪学生,E`代表冷静的情绪,R`代表富有爱心与智慧的教育行为)。

    三、临床干预技术的实施

    1.认知调整。与来访教师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引导来访教师再现情绪被调起的过程。心理辅导员边听边绘制出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的流程图,并与来访教师一起解读图式。通过解读,让来访教师明白之所以总被违纪学生调起消极情绪,是因为在大脑中建立起了对违纪学生的潜意识条件性的情绪反射。

    接着,与来访教师讨论建立一组新的能够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运行与发展的行为反应程序。即面对违纪学生S,情绪是平静的。因为情绪E`是平静,所以,能够执行一种既高效又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R`。

    通过这样的认知调整,可以使来访教师不仅在认知方面对自己产生厌烦情绪有了更理智的认识,而且看到了自己程序性知识运行的过程,理解到了只要改变储存在大脑中的导致目前行为的程序性知识,取而代之以新设计的程序性知识,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2.临床暗示技术运用。通过以上第二步的认知调整,我们就可以对来访教师进行暗示练习。即通过渐进性肌肉放松练习,让来访教师体验情绪平静、身体放松所带来的愉悦感,在此基础上输入新的一组程序性知识,使教师建立起新的一种条件反射。

    具体步骤如下:

    (1)与来访教师共同找出所有引起厌烦情绪的学生行为场景,并按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起来,同时商定用新的一组程序性知识来建构自己的情绪与行为的反应程序。

    (2)在舒缓的放松音乐下,指导来访教师做肌肉绷紧放松练习,使他的身体完全放松下来,使情绪达到愉悦状态。

    (3)采用情感组织者策略,用积极的语言暗示使来访教师想象自己面对违纪学生时情绪是平静的,因为平静找到了更有效的正面的教育策略,自己充满着自豪与喜悦的心情,从而使来访教师的积极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4)逐渐呈现引起教师厌烦情绪的具体情境S,由于上一个步骤中情感组织者已将教师的积极情绪调动起来,教师此时的情绪E`是平静的、愉快的,所以,在积极的语言暗示下,会很自然地在想象中做出积极的行为R`。如若教师遇到S时,又反弹出现情绪E,就继续返回进行第二和三步骤,直到情绪E`的出现。

    (5)在放松结束时,加入积极的后暗示,要求来访教师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程序写在笔记本上。

    3.其他辅助技术的补充。指导教师学会做小程序放松和深呼吸的方法,让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小程序放松法是指当又产生烦噪情绪时,可马上做深呼吸,用吸气代表“情绪又来了”,用呼气代表“走开”,并默默告诫自己“我要沉住气”。小程序放松法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应急情况下的情绪焦虑,使教师能够很快调节自己的情绪,防止消极的条件性情绪复发。

    四、临床效果分析

    我们在学校对10名班主任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临床干预,每个星期进行一次认知调整和暗示学习,程序和步骤如上。其中,有8名班主任表示能够正确面对违纪学生。有2名班主任则表示,做完心理咨询后,第二天在面对学生时能够采取理智的方法,但时间一久,还会出现急躁的情绪。

    本研究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完全有效率达到80%,基本有效率达到20%),我们认为,这与对“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心理机制”的深刻分析与运用高效的心理干预技术进行临床干预分不开。

    而其中出现的20%的反弹现象,则说明要建立起积极的条件性的情绪反射,除了运用正确的心理技术外,还需要来访者个人积极配合,如给自己积极暗示,坚持长期放松训练,这样才能在临床训练时达到较好的干预效果。

    由此可见,运用心理技术完全可以阻断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并且帮助教师建构一种新的心理结构或新的积极的情绪反应,促使教师产生高效或高能的认知活动——在课堂上自动执行富有爱心与智慧的教育手段。那么,教师就能够体验到工作与努力的成效,进而使职业倦怠感得到消除或缓解。

    参考文献:

    [1]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J].心理学报,2004,(5)

    [2] Surron R.J.(1984).Job Stress Amo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teachers,Work and Occupations,11(l):7~28.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同乐主力学校,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518116,电邮:yyls702@126.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相关热词搜索: 倦怠 干预 教师职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