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亲密恐惧症解读

    时间:2021-01-09 04:32:2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乐侠

    摘  要: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以莉迪亚的死开头制造悬念,莉迪亚独来独往,没有任何朋友,与家人看似亲近,实则疏远,与最亲近的妈妈也保持着情感上的距离,这一心理行为模式推动了小说的演进。本文从心理分析中的亲密恐惧症出发,指出莉迪亚亲密恐惧症的表现,从她与家人、朋友的接触来看分析她的亲密恐惧症,并从莉迪亚的童年经历、家庭环境以及时代等方面揭示莉迪亚出现亲密恐惧症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莉迪亚;亲密恐惧症;家庭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3--02

    《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是美籍女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2014年一经出版就获得了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奖第一名。小说讲述了米德伍德小镇的詹姆斯一家的生活,女儿莉迪亚离奇死亡使得母亲玛丽琳难以接受,发誓一定要找出凶手,但是事实逐渐水落石出,发现是莉迪亚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随后展开对于莉迪亚的自杀原因的分析。

    一、研究现状

    对于《无声告白》的研究多数从母女关系、身份认同危机、家庭教育以及两个文本的对比上进行研究,也有少数研究从心理学角度的人物心理防御机制进行分析。其中,崔丽认为跨种族家庭中三代人的故事,家庭成员的族裔身份、身份出现了认同危机,导致了家庭悲剧的发生(崔丽,2019:103)。有人则从人与人沟通的角度进行分析,性别角色认知、女性经验、异质文化冲突是引起母女矛盾的重要原因,沟通的缺乏以及身份缺失造成母女疏离。华裔美国人在被视为“外国人”和“逗留者”,并在美国主流社会中被边缘化(罗刚,1999:135)。不可否认的是,这部作品中涉及到对子女的教育,沃克尔对玛丽琳的教育,玛丽林对莉迪亚的教育等,有学者从这部作品中阐释教育隐喻,并发掘隐喻给现实带来的启发意义(王梅, 2015:
    235)。也有研究者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出发,研究小说主要人物的心理防御机制,并认为正是这些防御机制主导了人物的故事和他们的命运(王梅, 2019:243)。心理防御包含很多方式,其中亲密恐惧症是一种有效的心理防御方式,本文主要从亲密恐惧症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亲密恐惧症在小说中的体现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二、亲密恐惧症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亲密恐惧症是“恐惧自己与他人发生情感瓜葛,是一种有效的心理防御,它防止我们去了解自己的心理创伤。它使我们在与他人 (恋人、配偶、子女和至交)的交往中保持一种情感的距离,因为这些交往极易暴露我们以往的心理创伤”(Tyson, 2014:17)。我们会觉得与他人的情感亲密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伤害或者毁灭,所以患者会回避此类亲密关系从而避免勾起往日创伤。亲密恐惧症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心理防御,也可以发挥心理防御的作用,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处理,或者这种心理防御经常出现时,会对患者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三、莉迪亚亲密恐惧症的具体表现

    Decutner和Thelen在亲密恐惧的定义性特征中指出个体对重要他人(the intimidate other)的高度重视。现实生活中,能涵盖 Prager 提出的“亲密互动”和“亲密关系”两方面含义的“亲密”应存在于家人之間、恋人之间以及朋友之间(吴晓群, 2015:67)。在接下来的分析中,主要从莉迪亚与家人之间,朋友之间的关系以及互动来分析其亲密恐惧症的表现。

    (一)与家人的关系

    血缘赋予了他们最重要的亲情,虽然经常亲脸颊,经常说晚安,但莉迪亚其实和家人没有什么亲密互动。母亲是莉迪亚最亲近的人,但是她从没告诉过母亲她的真实想法或在学校的真实情况。莉迪亚不喜欢枯燥无聊的物理和解剖学,解剖学上的插图让她感到恶心,她却对妈妈说喜欢。妈妈曾经给莉迪亚买了一些日记本,让她写下自己的一些秘密,但是莉迪亚却说“妈妈,我没有任何秘密。”她的从来都放在心里,妈妈每年都会给她一个新的日记本,但是她什么都没写(Celeste, 2014:74),她知道写下来的话,妈妈可能会看,也就会将自己的真实情感暴露。每次玛丽林到莉迪亚房间打扫时,莉迪亚都推脱说,自己很忙(73)。这其实亲密恐惧症中的假装自己很忙,避免与妈妈单独待在一起。但是莉迪亚经常 “表演”,她会在自己房间的窗台上拨电话,假装自己在和朋友打电话,假装自己有很多朋友(16)。莉迪亚经常笑容满面,每次玛丽林有新的提议,莉迪亚都会带着微笑说“妈妈,我很喜欢”(119),脸上都洋溢着喜欢,这点更是说明了莉迪亚很善于掩饰自己的情感。内斯作为莉迪亚的哥哥,和她从小一起长大,莉迪亚不想让哥哥离开,将他的录取偷偷地藏了起来,莉迪亚和哥哥的关系看似很亲密,但莉迪亚不愿意和哥哥说自己的真实想法,包括自己交男朋友的事情,所有的这些其实都是内斯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的,这也间接表明,即使是最亲近的人,莉迪亚也不会分享秘密,更不会有真正的亲密互动。

    (二)与朋友的关系

    莉迪亚16岁了,小说里提到“朋友”仅有三四位。在莉迪亚死后,几个朋友都表示他们不了解莉迪亚(110)。Karen Adler说莉迪亚看起来很孤单,她基本上不和别人出去玩。Pam Saunders说,她没有什么朋友,连个男朋友都没有,男孩子们也很少注意她(200)。詹姆斯为莉迪亚买了新裙子,为的是她可以在派对上穿,结果是自己一个人躲在了操场上,一直等到派对结束,等爸爸来接她。她认识杰克后,告诉了他一些关于她们家的事情,但是她也从未和杰克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仍然一直在隐藏自己。杰克问莉迪亚是否不想让哥哥离开的,她却说有自己的生活,根本就不在乎内斯。杰克想更加了解莉迪亚时,莉迪亚却说她得走了(269)。当杰克问道,她是否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她说自己当然知道,但是大脑里浮现的却是“医生”、“要受人欢迎”、“要开心”,所有的这些都是爸妈想让她成为的样子。莉迪亚害怕失去哥哥、母亲,害怕自己的家庭会再次破碎,但当杰克说,他知道他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不害怕任何东西,莉迪亚没有再继续接话,而是很想揍杰克,没有和杰克说她的真实想法,而是选择离开。

    四、原因分析

    莉迪亚在与家人朋友相处中表现出亲密恐惧症的倾向,这种心理问题在无意识之中影响着她的行为模式。“我们之所以不愿意了解这些创伤、恐惧、邪念和悬而未决的冲突,原因就在于,我们担心自己被它们压垮。”(Tyson, 2014:13)莉迪亚亲密恐惧症的形成跟她一直压抑自己,想避免再次经历童年时期的痛苦体验有关系,也就是说,她的亲密恐惧症源于童年经历、家庭环境。

    (一)童年的经历

    “透过精神分析的眼光观察世界,我们会看到,世界是有个体的人所组成,每个人的心理历史都始于童年时代的家庭生活经历,每一个人在青春期和成人期的行为模式,都是这段早期经历的直接后果。”(Tyson, 2014:
    12)

    在莉迪亚五六岁的时候,玛丽林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离家出走过。在妈妈不在的两个月中,家里的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每天就只有花生酱和果冻,也没有人领着内斯和莉迪亚去看烟花了。向来不打孩子的詹姆斯竟然因为内斯问了一个问题就打了狠狠地打他一巴掌。妈妈的出走让这本来温暖的家变得沉寂。玛丽林出走的具体原因,在她回来后并没有告诉丈夫,也没有向孩子们解释。父亲对莉迪亚和内斯说,这不是你们的错,但也没有做过多的解释(137)。艾伦夫人说,你们俩要乖乖的,妈妈就会回家了(129)。所有这些让莉迪亚觉得,妈妈离家出走,是她的错,是她没有成为妈妈希望的样子,所有的这些都是因为她(137)。所以她在内心默默对自己说,只要妈妈能回家,她做什么都愿意。自此以后,莉迪亚害怕再次失去母亲,所以做事情都小心翼翼。这带来的结果就是莉迪亚一直压抑自己,想要的、想做的都不敢对家人说,与家人保持着在情感上的距离。

    (二)家庭与社会环境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家庭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每一个个体的塑造都会受到自己家庭的影响,而每一个家庭又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影响。在《无声告白》中,在米德伍德这个小镇,东方面孔非常少见,莉迪亚觉得自己家很明显与别的家庭不同,父母几乎没什么要好的朋友,也基本不参加派对,显得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莉迪亚惧怕与别人交往与家庭有着重大的关系。母亲痴迷于将莉迪亚培养成她想要的样子,尽管他们之间不乏对话交流,内容都是与莉迪亚的学习有关的,她该读什么书,该上什么课,都是玛丽林一手安排的,虽然都会征求女儿的意见,在莉迪亚看来不得不接受。玛丽林与女儿的对话,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甚至莉迪亚的每个生日,送的都是玛丽琳爱看的书。处于青春期的莉迪亚,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巨大的变化,应该是有很多问题需要问妈妈的,而母亲关心的只是学习,母亲与莉迪亚的对话都只是涉及到学习。莉迪亚无法与母亲谈论自己的心事、自己真正的喜好,慢慢的,与母亲之间形成一种隔阂。父亲詹姆斯本就不是善于言谈之人,他不了解女儿,二人之间也没有真心的交谈过。对于莉迪亚朋友的认知,还停留在莉迪亚读幼儿园的时候;内斯作为莉迪亚的亲哥哥,小时候两个人还会一起玩,但哥哥逐渐长大,收到自己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内斯需要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准备,开始忙自己的事,对于莉迪亚就没有那么上心了。莉迪亚几次想告诉哥哥自己的想法,均以失败告终。

    五、结语

    莉迪亚的亲密恐惧症源于童年经历,由于家庭缘故,不断加深,每一句“是的,妈妈”、“好的,妈妈”都将她推得越来越遠。作家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展示了一个女孩的精神困境,这种精神困境又远远超过了族裔主题,这是全人类都有可能遇到的精神困境,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亲密恐惧症也是现代社会中的人可能遇到的问题。本文对于亲密恐惧症的分析,对于我们思考家庭关系、子女教育以及身份认同带来有益启发。

    参考文献:

    [1]Celeste, Ng.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M]. New York:
    Penguin Group, 2014.

    [2]泰森.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M]. 赵国新,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3]罗钢.《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崔丽.《无声告白》中身份认同危机与代际关系[J]. 现代交际,2019(23):108-109.

    [5]彭慧姣,杨玉珍.论伍绮诗《无声告白》中的母女关系[J]. 名作欣赏,2019(32):44-45.

    [6]王梅.《无声告白》的教育隐喻及现实意义[J]. 教育现代化,2019,6(32):235-237.

    [7]吴晓群. 解读《在切瑟尔海滩上》中弗洛伦斯的亲密恐惧症[J]. 梧州学院学报,2015,25(04):66-71.

    相关热词搜索: 告白 迪亚 恐惧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