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对于周围性面瘫治疗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1-01-16 12:06: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之文

    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名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间的差异分为常规、联合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96.29%远高于常规组77.78%,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疾病,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面部肌肉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借鉴使用。

    关键词:穴位按摩;康复训练;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患病率受年龄、性别差异影响小,一些学者认为其发病原因与患者面部神经长期营养不足有关。因为营养不足所以丧失了对面部组织、肌肉的控制力,在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出单侧口歪、眼斜无法闭嘴、挤鼻等[1]。该疾病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精神压力,因此在治疗同时会添加护理工作,来提高治疗效率。基于此,本文将探究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10月,选择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研究两组,其正常规组为穴位按摩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康复训练。常规组男女病患比例为14:13,年龄区间为18~63岁,平均年龄为(40.55±5.12)岁,病程区间为2-10天,平均为(3.77±1.21)天;联合组男女病患比例为12:15,年龄区间为17~62岁,平均年龄为(39.56±5.22)岁,病程区间为3-8天,平均为(3.05±1.11)天,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符合中西医确诊标准,治疗依从性良好,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协议。

    1.2方法 统一为两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然后常规组为穴位按摩配合常规护理。在进行穴位按摩时:首先要求患者取卧位进行面部按摩,摩擦两手掌直到产生热量,然后轻轻按压两侧脸颊,顺时、逆时个按摩24圈;接下来是针对额头及颈部按摩,要求患者掌心朝面部,用小指肚从鼻尖向上按摩,按摩鼻梁及印堂处穴位,然后按摩神庭穴,两手掌从额头开始想两侧按压直到耳后侧,最后到腮帮处然后还原,重复按摩9-13次;最后是摩擦、推揉太阳穴、地仓穴、风池穴等穴位,两手同时,按摩3-5min,用点揉、掐压等手法按摩合谷、牵正两处穴位,按摩1min,扣齿32次。常规护理内容包含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复诊安排、饮食指导等。

    联合组为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穴位按摩与常规组相同,康复训练措施如下:首先是选取湿毛巾进行面部热敷,第二训练额头部位,要求患者练习皱眉、抬头各15-20次;第三训练患者眼部肌肉,要求患者紧闭眼、轻闭眼交替进行练习眼睛睁、闭各15次,眼珠转动顺时、逆时各10次;第四是针对鼻子进行耸鼻训练,第五是嘴部训练,通过练习元音字母发音,训练患者唇部肌肉控制能力。

    1.3观察指标  治有效率:选择H-B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的面部康复情况进行比较评估,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其中痊愈为符合评估量表Ⅰ级标准,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肌肉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显效是患者符合Ⅱ级標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不做表情时面部肌肉对称,笑时出现轻微歪斜症状;有效为患者符合Ⅲ、Ⅳ级标准,临床症状有改善趋势;无效为患者符合Ⅴ级标准,症状无所改善[2]。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t,X2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96.29%远高于常规组77.78%,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3 讨论

    常见的面瘫类疾病有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两种,在患者周围性面瘫后,患者会出现嘴角下垂、眼裂等症状,使得面部肌肉组织无法被正常调动,会为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临床上有时会采取西医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治疗效果较慢,而且一些激素药物带来的不适感也会影响患者的配合度,因此会增加中医穴位按摩、针灸等方法进行共同治疗[3]。

    本次研究表明,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29%远高于常规组77.78%,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原因分析如下。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是因为患者正气不足,经络空虚才导致邪风入体使经络不通,经筋失养等。通过运用摩擦、按压、推揉等手法对患者面部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进行刺激,能有效帮助面部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淋巴与血液循环,使创伤组织的修复能力得到加强,因病所致的挛缩组织也会得到松懈。面部肌肉康复训练与按摩治疗原理相似,在训练前先用湿毛巾进行热敷,能有起到一定的经络疏通作用,帮助放松黏连、挛缩组织,然后从眼至嘴,依次进行面部肌肉训练,可以防止肌肉组织出现萎缩,提高患者恢复能力。

    而且该治疗与训练方式操作步骤比较简单,患者学会后可在家进行训练,依照个人康复能力,适当延长训练时间、增加训练次数,加速身体康复;此时配合药物治疗,既能有效控制药物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还能通过改善血液循环能力提高药效,建立治愈信心。

    总而言之,通过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穴位按摩及康复训练治疗方式,能有效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面部肌肉使用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黄裕金,郭翠萍,陈惠珍,董又鸣.探究针灸与面部中药熏蒸穴位按摩周围性面瘫[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03):138-140.

    [2]赵树群,白薇,李秋月,刘刚.康复治疗技术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06):822-825.

    [3]丁纪琼,张乐惠.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对周围性面瘫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8,4(36):150-151.

    相关热词搜索: 穴位 面瘫 临床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