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如何激发学生的语言生长能力

    时间:2021-02-09 20:04: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王芳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基本是照本宣科地对学生灌输和传授知识,学生只要做到所谓的“认真听讲”,就可以“吸收、积淀”、理解课文内容。正因如此,导致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失去了挑战自我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努力剔除学生在课堂上的安逸感,要唤醒他们内在的认知动力,真正为他们的语言生长能力服务。

    一、捕捉陌生表达,激活学生思维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会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的内容上,导致学生不需要进行文本的深度阅读,更不需要深入思考,只要触及文本的表层,就能提取相关的信息,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将他们的思维激活,真正为他们的语文核心能力服务。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灯光》一文,主要描述了战争时期郝副营长牺牲自己,用火光为战友照亮道路,赢得战斗胜利的故事。虽是叙事文本,但作者在很多地方都有与众不同的表达,比如表达的顺序,就打破了傳统叙事中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架构全篇的思路,而是采用前后照应、倒叙开头的叙事手法。在叙事过程中,先后多次提到灯光,构成了文章创作过程中的鲜明线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很多学生在深入思考中发现,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更将当下的生活与战争时代形成了对比,凸显了郝副营长牺牲的价值。而灯光作为叙事的主线,将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被打破,不再是承装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地进行思考,从而有效地推动了他们内在的认知能力。

    二、转换认知视角,丰富学生体验

    目前,语文教学依然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会习惯性地从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角度出发,围绕“课文对我们说了什么?”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始终停留在感知文本、解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层面上,导致学生的认知水平始终局限在固有的模块中。因此,教师需转换表达的视角,将原本“课文对我说了什么”转向“我想对课文说什么?”看似角度的转变,实则体现了语文教学从理解走向倾吐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文,如果教师一直关注“课文向我们说了什么”?那么学生获取的感知就是课文写了什么和表达了什么?仅此而已。这种直接向文本感知的过程,对学生内在认知的能力并不能形成应有的提升。为此,教师应在关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我想对课文说什么”作为问题的统领,选择表达的渠道和对象。如果只是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解读,六年级的学生基本能顺利完成任务,但转换视角之后,他们的认知就从理解转向了表达,既能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与思考,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他们认知素养的发展。

    三、强化辨析争鸣,引发头脑风暴

    语言的运用本质上就是思维的运作。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针对相同文本、相同问题所形成的不同认知,为学生搭建争鸣和辩论的平台,让学生在表达自我观点和认知的过程中,刮起“思维风暴”。

    例如,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很多学生都被五位壮士牺牲自我、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但也有不少学生对五位壮士的选择产生了质疑:他们牺牲了自己,那么父母、家人怎么办?他们的精神确实值得称赞,但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呢?学生提出这样的质疑实属正常,为此笔者围绕这个主题,设置以“五位壮士的选择究竟值不值得”为主题进行辩论。在辩论争鸣过程中,拓展学生的认知思维,既对文本的内容进行了感知与解读;也结合当下的社会价值观,在“思维风暴”中,真正为学生的认知素养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教例中,笔者紧扣学生不同的解读,搭建辩论平台,促进了学生内在思维的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把注意力一直放在课文内容上,应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有所体悟与思考,从而真正推动他们的语文核心能力的生长。(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实验小学)

    相关热词搜索: 激发学生 生长 能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