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述职报告 > 正文

    2020脱贫攻坚典型亮点材料汇报

    时间:2020-10-27 16:07: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20脱贫攻坚典型亮点材料汇报

    脱贫攻坚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1

    一、创建贫困户电子信息档案。将贫困户家中的住房(正面、侧面两张照)、资料袋中的资料和墙上资料、用水、卫生厕、通电、通电视、入户路、产业情况通过元道经纬相机进行拍照采集,拍摄照片进行简单处理,简单备注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报帮扶干部所在单位和贫困户所在乡镇,按照一户一个电子档案,一个帮扶干部一个文件夹的要求进行建档。通过电子信息档案,发现贫困户在住房安全、“四通一改”、产业发展、资料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再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贫困户硬件达标,同时有效压实帮扶责任,促使帮扶干部切实履行帮扶职责。

    二、着力实施非贫困村“四通一改”。紧扣“作示范、带好头、走前列”的工作定位,自我加压、拉高标杆,既加快进度,更确保质量,既实现当前脱贫,更确保长效脱贫,在质量和标准上主动向国定贫困县看齐。非贫困村也按照“四通一改”(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视、改厕)要求,一户一户筛查、一户一户过关,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确保不漏项。

    三、创新脱贫攻坚“五联工作平台”。为更好监测和掌握贫困边缘户的变化,创建了脱贫攻坚“五联工作平台”,“五联”就是乡镇扶贫工作站联系乡卫生院、派出所、人社所、民政所、财政所五个主要职能部门,每月将存在不正常现象的农户,于次月3号前统计报至乡镇扶贫工作站,乡镇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通过大量数据比对,及时掌握高危人群家庭状况,进行精准识别,作出应对措施。

    四、深入开展精神扶贫。一是开展典型评选。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还不同程度存在,内生动力还需进一步激发的问题,我县把精神脱贫放在了重要位置,紧紧围绕“强攻精神扶贫、讲好脱贫攻事”,深挖选树一批聚力脱贫攻坚标兵、最美脱贫户等正面典型。经过层层筛选,选树出了17名“寮塘最美脱贫户”进行表彰和宣传,以典型案例激发和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意识和内生动力。二是开展文艺巡演。举办了以“用真心、带真情、暖人心”为主题的脱贫攻坚专题文艺晚会,在19个乡镇进行巡演,展示了安福人民积极向上,拥抱精准扶贫政策,努力奋斗奔小康的精神面貌,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不甘贫困、自立自强精神品质。三是实施反向约束。组织乡镇干部、扶贫干部和民政、公安、司法、综治等工作人员,上门入户对摸排出的15名因懒致贫户、不尽赡养义务的老年贫困户子女“一对一”开展教育转化和政策引导工作,对“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和不赡养老人的行为建立道德“红黑榜”,实行惩戒。

    五、开展健康扶贫巡诊。为方便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边远山区中久病卧床、行动不便人员享受医疗服务,由县卫计委牵头,抽调各级医疗单位业务骨干,分别组成县、乡两级医疗巡诊组,开展巡诊活动。

    2020脱贫攻坚典型亮点材料汇报2

    一、把握精准要求,统筹谋划分类指导。X作为X市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该地区贫困人口小集中、大分散,结构性、个体性贫困特征明显。把自治区和X市委的精准脱贫战略部署落实到操作层面,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落实“六个精准”要求,瞄准最困难的事、最贫困的村、最贫困的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

    分类识别,摸清家底。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精确梳理扶贫攻坚中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和具体问题,摸清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家底,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分类扶持,制定举措。分类扶持识别出来的贫困对象,精准落实扶贫政策措施,制定脱贫方案,重点做好推动发展、公共服务、制度兜底等工作,做到因村施策、因人施治,使产业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

    分步脱贫,明晰路径。在要求上自我加压,力争帮扶的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立足产业支撑,培育健全造血机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特别需要发展产业、实现就业。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夯实脱贫产业支撑,推动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突出产业特色。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规划引领、政府搭台、企业主带动的重要作用,高质量推进扶贫新村产业发展。提质发展特色种养殖农业产业化基地,以区域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品质优良、规模适度、经营组织健全、加工链条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延伸产业链条。坚持把农业放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中统筹谋划,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挖掘整合乡村自然风光、农耕生活文化、三少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等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等产业,走产业扶贫之路。

    创新经营机制。建设现代农业流通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有机农业、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积极推动电商扶贫,促进农产品与市场高效对接。鼓励支持专合组织、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三、夯实基础条件,强化区域扶贫导向。X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这也是当地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我们应当坚持把改善贫困区域基础设施作为精准脱贫的首要任务,打通脱贫脉络,带动小区域、小片区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X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应全面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渠系完善和蓄引提工程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巩固提升安全饮水工程,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水质合格率。加强贫困村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和农户水利等项目建设,打通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统筹推进电、气、讯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向贫困村延伸。坚持扶贫开发与新村建设相结合,抓好建庭院、建入户路、建沼气池和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三建四改”工程,让乡间的水更清、村更美。

    全面提升区位优势。抓住X作为X地区与东北地区交通枢纽这一有利优势,以X通道为依托,贯通、扩容东西综合交通通道,联通、加密南北综合交通通道,构建以航空、现代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骨架,“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区域快速运输网络,彻底改善X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区位条件,构筑完善交通路网。突出抓好贫困村村组道路路网建设,分类区提高公路建设补助标准,加快推进村内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断头路、瓶颈路、年久失修路建设和危桥改造,努力实现贫困村村内道路硬化、联通化,搭上国省干线“主动脉”,形成交通网络,改善群众生产出行条件。

    四、实施能力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鉴于大部分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又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贫困代际传递特征明显。我们应当持续实施能力扶贫,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社会就业能力、科技致富能力、防病治病能力和自主脱贫能力。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良好教育。发展面向产业和企业需求的职业教育,扩大教育资源供给,落实免费职业教育等政策。实施贫困群众思想教育引导工程。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形成村帮村、户帮户的互助友爱风气。

    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实施新生代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抓好职业技能鉴定。强化劳务基地建设,打造知名劳务品牌,不断增强劳务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参与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大力支持就业创业。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自主就业。落实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引工程”,落实“鼓励教育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政策,为贫困村注入专业人才。

    五、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帮扶举措落地见效。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强化责任担当,汇聚各方力量。坚持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以更加严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多元的帮扶投入、更加高效的体制机制,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把扶贫攻坚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建立健全督察考核结果通报制,加强考核结果运用,严肃问责问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将抓落实作为履职尽责的本分,一丝不苟心无旁骛帮助困难群众彻底脱贫,把实事做实、好事做好,以实际行动推动脱贫攻坚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多元投入增添后劲,强化地方财政扶贫资金制度性安排,调整支出结构,挖掘财政增量,提高专项扶贫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

    立足全局整合项目资金,集中用于薄弱环节的建设和补齐短板。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扶贫领域的开发。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支持农村发展资金互助合作。完善资产扶贫、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等制度机制,提高扶贫投入综合效益。充实基层引领群众。从某种意义上讲,脱贫攻坚最关键的也是最具考验的是能否形成强有力的带领贫困人口前进的组织构架。

    根据发展目标、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能打开工作局面、熟悉群众工作又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乡镇党政班子。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好、能力强、真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扎实做好向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指挥部、尖刀连。注重发挥基层组织特别是村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动员群众筹资投劳,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2020脱贫攻坚典型亮点材料汇报

    脱贫攻坚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X作为X地区农、牧业大市,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面临着一些特殊的矛盾困难,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一、把握精准要求,统筹谋划分类指导。X作为X市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该地区贫困人口小集中、大分散,结构性、个体性贫困特征明显。把自治区和X市委的精准脱贫战略部署落实到操作层面,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落实“六个精准”要求,瞄准最困难的事、最贫困的村、最贫困的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

    分类识别,摸清家底。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精确梳理扶贫攻坚中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和具体问题,摸清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家底,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分类扶持,制定举措。分类扶持识别出来的贫困对象,精准落实扶贫政策措施,制定脱贫方案,重点做好推动发展、公共服务、制度兜底等工作,做到因村施策、因人施治,使产业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

    分步脱贫,明晰路径。在要求上自我加压,力争帮扶的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立足产业支撑,培育健全造血机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特别需要发展产业、实现就业。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夯实脱贫产业支撑,推动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突出产业特色。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规划引领、政府搭台、企业主带动的重要作用,高质量推进扶贫新村产业发展。提质发展特色种养殖农业产业化基地,以区域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品质优良、规模适度、经营组织健全、加工链条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延伸产业链条。坚持把农业放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中统筹谋划,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挖掘整合乡村自然风光、农耕生活文化、三少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等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等产业,走产业扶贫之路。

    创新经营机制。建设现代农业流通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有机农业、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积极推动电商扶贫,促进农产品与市场高效对接。鼓励支持专合组织、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三、夯实基础条件,强化区域扶贫导向。X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这也是当地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我们应当坚持把改善贫困区域基础设施作为精准脱贫的首要任务,打通脱贫脉络,带动小区域、小片区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X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应全面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渠系完善和蓄引提工程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巩固提升安全饮水工程,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水质合格率。加强贫困村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和农户水利等项目建设,打通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统筹推进电、气、讯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向贫困村延伸。坚持扶贫开发与新村建设相结合,抓好建庭院、建入户路、建沼气池和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三建四改”工程,让乡间的水更清、村更美。

    全面提升区位优势。抓住X作为X地区与东北地区交通枢纽这一有利优势,以X通道为依托,贯通、扩容东西综合交通通道,联通、加密南北综合交通通道,构建以航空、现代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骨架,“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区域快速运输网络,彻底改善X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区位条件,构筑完善交通路网。突出抓好贫困村村组道路路网建设,分类区提高公路建设补助标准,加快推进村内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断头路、瓶颈路、年久失修路建设和危桥改造,努力实现贫困村村内道路硬化、联通化,搭上国省干线“主动脉”,形成交通网络,改善群众生产出行条件。

    四、实施能力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鉴于大部分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又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贫困代际传递特征明显。我们应当持续实施能力扶贫,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社会就业能力、科技致富能力、防病治病能力和自主脱贫能力。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良好教育。发展面向产业和企业需求的职业教育,扩大教育资源供给,落实免费职业教育等政策。实施贫困群众思想教育引导工程。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形成村帮村、户帮户的互助友爱风气。

    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实施新生代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抓好职业技能鉴定。强化劳务基地建设,打造知名劳务品牌,不断增强劳务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参与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大力支持就业创业。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自主就业。落实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引工程”,落实“鼓励教育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政策,为贫困村注入专业人才。

    五、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帮扶举措落地见效。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强化责任担当,汇聚各方力量。坚持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以更加严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多元的帮扶投入、更加高效的体制机制,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把扶贫攻坚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建立健全督察考核结果通报制,加强考核结果运用,严肃问责问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将抓落实作为履职尽责的本分,一丝不苟心无旁骛帮助困难群众彻底脱贫,把实事做实、好事做好,以实际行动推动脱贫攻坚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多元投入增添后劲,强化地方财政扶贫资金制度性安排,调整支出结构,挖掘财政增量,提高专项扶贫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

    立足全局整合项目资金,集中用于薄弱环节的建设和补齐短板。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扶贫领域的开发。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支持农村发展资金互助合作。完善资产扶贫、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等制度机制,提高扶贫投入综合效益。充实基层引领群众。从某种意义上讲,脱贫攻坚最关键的也是最具考验的是能否形成强有力的带领贫困人口前进的组织构架。

    根据发展目标、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能打开工作局面、熟悉群众工作又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乡镇党政班子。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好、能力强、真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扎实做好向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指挥部、尖刀连。注重发挥基层组织特别是村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动员群众筹资投劳,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