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剖析整改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事迹推荐
  • 考察鉴定
  • 述职述廉
  • 会议主持
  • 主题演讲
  • 就职演说
  • 领导致辞
  • 周年庆典
  • 晚会游戏
  • 慰问贺电
  • 结婚典礼
  • 悼词殡葬
  • 竞职演说
  • 精彩演讲
  • 信息简报
  • 毕业典礼
  • 节日祝福
  • 开幕闭幕
  • 现实表现
  • 廉政谈话
  • 实习报告
  • 策划方案
  • 合同协议
  • 规章制度
  • 申报材料
  • 情书信件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体裁范文 > 计划规划 > 正文

    垃圾分类工作概况(发展历程取得成绩工作内容等概述)

    时间:2021-04-23 08:06: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思明区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材料

    2017年3月底厦门市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部门的齐心协力下,我区按照“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有效扩面”的步骤,逐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908个住宅小区、40个农贸市场已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参与率达到80%以上,厨余垃圾日均收运量约170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厦门市垃圾分类标准和收运流程

    1.分类标准:居住区域,包括居住小区、公寓区、别墅区等生活住宅区域,一般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单位区域,包括政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大厦等办公场所,有集中供餐的一般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无集中供餐的一般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类;公共区域,包括车站、公园、体育场馆、商场等公共场所,一般分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类或其他垃圾一类。有条件的区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分、细分。

    垃圾分类工作概况(发展历程取得成绩工作内容等概述)

    垃圾分类工作概况(发展历程取得成绩工作内容等概述)

    垃圾分类工作概况(发展历程取得成绩工作内容等概述)

    垃圾分类工作概况(发展历程取得成绩工作内容等概述)

    2.收运流程:

    垃圾分类工作概况(发展历程取得成绩工作内容等概述)

    垃圾分类工作概况(发展历程取得成绩工作内容等概述)

    垃圾分类工作概况(发展历程取得成绩工作内容等概述)

    二、2017年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一)多级合力,增强工作实效。一是抓机制。成立由区长挂帅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区垃圾分类管理中心,配齐街道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专职人员;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深入一线调研,定期组织召开推进会,解决难点问题,协同推进工作进展。二是定标准。制定下发《思明区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工作方案》等12项制度,构建驻点督导、“双随机”抽查、错时督导机制,编发简报25期,促成“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三是强联动。各街道实行垃圾分类属地管理,各社区实施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示范引导,其中区文明办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文明创建工作,区教育局形成“小手拉大手、大手带小手”良性互动,区建设局加大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力度,区城管执法局积极开展小区物业执法检查。

    (二)全面落实,推行工作标准。一是保障到位。投入 1.7亿元配备垃圾分类各项设施设备、开展宣传配合。累计发放分类桶55953个、垃圾袋约9400万个。各小区按标准设置“双四分”宣传栏、公示栏、垃圾投放指示牌,并硬化垃圾投放点地面。二是督导到位。按照每300户配备1名督导员标准,各街道灵活组建督导员队伍,全区到位1865名督导员。针对老旧小区、村改居社区投放点分散、督导难度大的情况,调整老旧小区、村改居社区督导员配备比例,新增督导员137名。通过“桶边督导、开袋抽查”方式,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知晓率、投放准确率。三是收集到位。制定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

    收集路线“三张图”。划定32条厨余垃圾、18条餐厨垃圾、3条有毒有害垃圾收运路线、898个厨余垃圾收运点,投入61辆餐厨厨余垃圾转运车。建设大件垃圾处理厂并建立预约上门收运体系,目前,日处理大件垃圾约300立方米,确保大件垃圾得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三)点面辐射,号召全民参与。一是广泛动员共同参与。通过入户宣传、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送法七进”(进家庭、进小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景区)等方式,充分发挥社区承上启下作用,充分发挥社区承上启下作用,连接机关、街道、企业、学校、小区等,广泛动员党员、职工、群众参与游园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大力宣传造势渗透。区级部门组织10余场专题工作培训会,约2000名专职工作人员参与。各街道组织400余场近5万人参加的特色培训会,并发动党员、义工、志愿者等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形成长效宣传机制。三是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按照“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有效扩面”步骤,逐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深入农贸市场、沿街店面调查摸底,制定相应垃圾分类及其收运作业模式实施方案,并贯彻落实。

    (四)健全机制,确保有效运行。一是工作考评机制。建立区、街、居“三级”考核制度:区对街道部门实行月查,街道对社区、社区对小区实行周查,充分发挥考评督促作用。制定出台《思明区物业服务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比方案》,对表现突出的物业服务企业每季进行评先评优,对态度不积极、工作力度不到

    位的及时给予通报批评;评比结果将与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挂钩。二是激励引导机制。通过广泛深入宣传、积分兑换奖励等方式,提高居民分类投放的积极性,信隆城小区建立可追踪溯源、可实时监测的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同时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环保驿站和信隆书院,将垃圾分类小知识和环保理念融入其中,成为深受小区居民欢迎的绿色文化休闲空间;海龙小区建立“社区好邻居”荣誉榜,激发住户参与垃圾分类的荣誉感。三是行政执法机制。按照《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落实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管理责任,针对梧村街道文屏山庄一期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不齐全、存在脏乱差现象,思明区城管执法局梧村中队向该小区物业厦门福美莱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开具《限期改正通知书》,责令该物业于3日内整改到位。目前,共开4张《限期改正通知书》。

    三、目前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保障待持续。据初步统计,2017年我区用于垃圾袋购置、督导员聘请、宣传、转运等与垃圾分类工作有关的经费约1.7亿元,有效保障了我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快速推开。长期来看,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稳步发展,必须持续投入保障。

    (二)“分投混运”待破解。目前我区前端分类、后端混装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群众参与准确率有待提高;二是物业企业责任主体缺失、配合度较低,未能积极协调垃圾集中投放点、宣传栏和指示牌的规范设置;三是物业对小区保洁员缺乏分类知识培训,对混合投放、收集未承担起监管责任;

    四是我区老旧小区、村改居社区较多,分类转运需增加用工成本,而部分物业收取管理费较低,心有余而力不足;五是部分无物业小区聘请的收运人员分类意识差,不时出现混装混运现象;六是部分社区对购买服务督导员缺乏有效监管,督导质量较差。

    (三)分类实效待提高。从实际效果看,分类的准确率还比较低,民营企业、非星级酒店、沿街店面、无物业小区等仍然是垃圾分类的盲点(区),部分前期工作中已解决的问题仍反复出现;有的街道对市里暗访问题重视整改不够,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好小区在市暗访通报中被多次差评;市垃分办12月份暗访我区125个小区中,差评率高达43%,主要问题集中在督导员管理、硬件配置、投放准确率等。

    (四)部门职责待加强。根据《思明区生活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工作方案》中的任务分解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民宗局、区财政局、区建设局等部门能严格落实职责,有效推进工作。但有些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参与分类工作有待加强,如居民小区可回收物的收运体系尚未建立,导致小区可回收物与其它垃圾混装混运;沿街店面垃圾分类明显滞后、门前三包不到位,大部分酒店、宾馆、饭店生活垃圾分类尚未开展,给居民及游客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还存在盲区;垃圾分类执法处罚尚停留在对个别物业发整改通知阶段,达不到有效警示作用。

    四、2018年工作打算

    (一)持续宣传培训。一是媒体宣传。以广播、电视、报纸、

    网络、楼宇梯视、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资源为载体,全方位向广大市民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二是属地宣传。推动各街道、社区坚持不懈地开展入户宣传、教育和指导,利用社区书院、活动中心等平台,不断增强公众分类意识。三是校园宣传。继续加强中小学生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孩子们做家里的宣传员、监督员,带动家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四是行政宣传。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教育本单位员工加强日常养成,进而带动家庭成员、全社会自觉做好垃圾分类。五是硬件宣传。各街道要尽快完善设施补短板,要按标准设置“双四分”宣传栏、公示栏、垃圾投放指示牌,并硬化垃圾投放点地面。六是专业培训。各责任单位、各街道、社区完成生活垃圾分类的专(兼)职管理人员、物业负责人和全体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培训;物业服务企业完成对保洁员的培训。

    (二)优化转运模式。采取桶车对接模式,定时将其他垃圾由划定的直运点运往各垃圾末端处理基地,不再通过清洁楼进行中转,对进入清洁楼的车辆实施准入许可,禁止未经许可的车辆进入清洁楼倾倒垃圾,促使垃圾产生单位接受“公交站点式清运”模式,达到“小车进小区收集、人桶对接不落地、桶车对接便利、车辆直运无污染”标准要求。一是有物业小区收集模式。由物业负责小区内生活垃圾的收集,各小区根据实际需求采购相关小型接驳设备,用于将小区内分散点位的分类垃圾统一收集到定点接驳点,提高前端的收集成效。采购经费按市级60%、区级30%、物业10%的比例落实,由街道根据市级部门招标结果统一组织采

    购。物业利用白天(9:00-12:00)、夜间(20:00-23:00)二个可选时间段将小区内的分类垃圾桶推到划定的垃圾直运点,配合装车、收桶等相关工作。物业也可向收运企业购买服务,由收运企业进入小区负责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即参照下述“无物业小区收集模式”。二是无物业小区收集模式。改变无物业小区垃圾一次收集由思环公司或社区聘请社会非专业人员实施的模式,探索实施委托区属国有企业或引入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负责的方式,参与生活垃圾的前端收集,具体为:由企业组建收运队伍,自行采购相关接驳设备,根据不同小区的具体情况,利用白天(9:00-12:00)、夜间(20:00-23:00)二个可选时间段到小区实施上门收集,将小区内的分类垃圾桶推到划定的垃圾直运点,配合装车、收桶等相关工作。三是沿街店面垃圾收集模式。实施由思环公司上门收集的模式,环卫工人每日定时沿街摇铃通知商户,提醒商户倾倒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社区可安排垃圾分类督导员跟车督导,在商户投放垃圾前进行一对一指导。

    (三)完善考核机制。制定“月评议、月公开”垃圾分类工作考评办法并监督实施,建立市级检查、区级考评、街道互评相结合的评议模式,对辖内98个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打分、排名,对每个街道月评议排名末次的小区,由街道综治办对小区进行约谈;对每个街道月评议连续2次排名末次的小区,由街道主官对小区进行约谈;对每个街道月评议连续3次排名末次的小区,由挂片区领导对小区进行约谈。每月考评成绩以文件形式通报给区政府、各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并在《厦门日报》《厦

    门晚报》等媒体公布。考核成绩作为对单位和个人城市管理工作、文明创建、绿色发展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作为考核街道垃圾分类专职人员、督导员和各单位垃圾分类相关人员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并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报区效能办,纳入区绩效考核内容。

    (四)完善督导制度。一是补充督导力量。明确社区垃圾分类专职工作人员,从现有社区工作者或督导人员中调配1-3名(按社区大小)人员,专职负责垃圾分类工作(区市政园林局、各街道、社区居委会、市思环保洁服务有限公司)。二是落实考核责任。街道健全督导员考评机制,建立专职人员错时上班制度,对辖区督导员上岗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组织各社区进行互评互检;完善并落实督导员绩效管理,进行奖优罚劣,对不能胜任的予以辞退。社区人员每日对督导员在岗情况进行抽查,提升督导实效,促进工作开展

    (五)建立科普基地。为更好地开展宣传及实践教育,持之以恒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议建立科普基地,以多媒体、多形式、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发挥科普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家庭动员、全民参与。

    (六)抓好高层分类。对于高层楼道垃圾分类工作,鼓励撤桶,但不强制。已实施撤桶的要巩固成效,总结经验做法;对于尚未撤桶的高层,业主委员、物业服务企业,要在每一楼层配置两个分类桶,同时保洁员要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区建设局、区执法局、区市政园林局组成专项检查组,对高层未撤桶的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对未落实《办法》中有关要求的,将

    给予相应处罚。

    (七)扫除分类盲区。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盲区,要逐步扫除盲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一是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按照抓生活小区的方式,针对民营企业、非星级酒店、沿街店面、无物业小区等盲点区域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逐步扫除盲点(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旅游局、区市政园林局、各街道)。二是重点整治落后小区。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思路,结合社区综合治理、老旧小区改造、文明社区创建等工作,运用五共理念综合施策,巩固一批先进小区,整治一批落后小区,促进一批中间小区,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准确率。

    (八)强化监督执法。重点督查小区垃圾混装混运、乱扔垃圾情况,特别关注被投诉小区、无物业管理小区,防止出现“前端分好类,后端一锅烩”现象。一是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简化执法程序,采取委托执法,及时有效地对各类分类投放收集不规范、主体责任不落实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为依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发动社会监督。加快建立投诉举报受理机制和奖励制度,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逐步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三是严格责任落实。组织街道与辖区内物业公司签订垃圾分类责任书,或修订物业服务合同推动小区业委会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物业服务内容,并抓好落实。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